南姜,良姜,沙姜(山奈)原來有這麼多鑑別方法?大家都來學學吧

2020-12-23 新派美食家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香料是同屬於姜科植物的南姜,良姜和沙姜(山奈)還記得早幾年,我聽到這三種香料名字就已經蒙圈了,更別提認出那個是哪個了。真是傻傻分不清呢。今天我就來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三種香料各有什麼不同,同樣先奉上我根據這篇文章繪製出的思維腦圖一張,(有了思維腦圖的加持我相信你會看的更明白).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

首先咱們先來說說南姜,南姜又名蘆葦姜,在臺灣鄉間,尤其是接近山區的人家都會種幾顆使用,在醃製桃李時,取根莖打碎後加入以增添風味之用。南姜的外形形似樹根,顏色較深,體積較大,顏色呈淺褐色或紅棕色,姜芽處呈微紅色。南姜原產於亞洲熱帶,先分布於中國南部,西南部。南姜的氣味呈辣中帶甜的風味,類似於肉桂,但具有辛嗆味。其作用可分為藥用和烹飪,在中藥中,南姜可以起到溫胃散寒的作用,其著名的萬金油中的主要成分就是南姜。在烹飪中,南姜在做魚類菜品時,可以起到很好的袪腥遮異味的作用,在滷製鵝,鴨之類的滷製品中,南姜可以有效發揮祛異增香的作用,值得一說的是,在用於滷水醬湯時,南姜切片後放入烤箱中烘乾使用效果更佳。在炒制姜蔥炒蟹之時,也可用鮮南姜代替生薑,別有一番風味。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

再來咱們說說良姜的一二三四,良姜又名蠻姜,佛手根,高良姜等。烹調時取其根莖做調味品,具有特殊的芳香氣,且稍有辛辣感,良姜外形呈圓柱形,多彎曲,有分支,長5-9釐米,表面呈棕紅色或暗褐色,良姜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在我國主產於廣東,海南。目前廣東湛江徐聞縣是我國最大的高良姜種植基地,被譽為「高良姜之鄉」,良姜的氣味含有特殊的芳香氣,味道有辛辣的感覺。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

在市場上銷售的分為大良姜和小良姜,大良姜是其乾燥成熟的果實,又稱為紅豆蔻,但因為大良姜個頭比小良姜大上一倍之多,且粉質差,無辛辣味,香味淡,所以一般都採用小良姜進行使用。其作用可分為藥用和烹調藥,良姜可以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在中藥範圍內應用廣泛,在烹調中,多以使用幹良姜為主,製作禽類原材料時,可以起到明顯的增香賦味的作用,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

尤其是在潮汕應用十分廣泛,潮汕的特色滷水中良姜是必不可少的香料之一,在使用良姜的時候,用量不宜過大,用前可以用溫水浸泡半小時左右,去除一下雜質,在製作燉肉時,大概一千克的肉類添加5克左右的良姜,在製作滷水的時候,大概以50千克的滷水或醬湯配以30克--50克的良姜為宜。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

最後咱們再來說說沙姜,也就是山奈的一二三四,沙姜即山奈,新鮮出爐的是鮮沙姜,切片曬乾後的是山奈,又名三奈,山辣,三柰子,鮮沙姜的外形為圓形或近圓形,山奈則為切片後的厚圓片,鮮沙姜的顏色為淺褐色,山奈則為切片曬乾後的黃白色,沙姜主產於廣西,廣東,雲南等地,而廣東省的化州南盛位於中國的正南部,特別適宜沙姜的生長和栽培,所以所有沙姜的產地以南盛出產的為最佳最優,沙姜的氣味芳香特異,略同於樟腦,味道辛辣,但有別於生薑的味道,沙姜的作用可分為藥用和烹調,在中藥中,沙姜可以起到開胃消食的明顯作用,而在烹調中幹沙姜(山奈)主要用於滷水醬湯中,在滷製肉類時可以起到明顯的去異味遮異味的作用,而川廚在川式火鍋中也有廣泛的應用,鮮沙姜可以配合菌菇類的小炒,炒出來風味獨特,別有一番風味。

相關焦點

  • 南姜,良姜,沙姜(山奈)的作用及鑑別
    (我不會告訴你的是,我一直有分類保存知識的習慣,其實弄這個也是為了以後自己查閱起來方便)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香料是同屬於姜科植物的南姜,良姜和沙姜(山奈)還記得早幾年,我聽到這三種香料名字就已經蒙圈了,更別提認出那個是哪個了。真是傻傻分不清呢。
  • 山奈怎麼處理出香快?
    還是先要糾正一下題目的錯別字,山柰的正確寫法是「山柰」不是「山奈」。山柰別名:三柰、沙姜、山辣等,是姜科山柰屬植物的根莖,主要生產於我國的廣西、廣東、雲南、四川等地,質量好的主要產於廣西省的桂平縣和屏南縣。
  • 香葉、山奈搭配砂仁經典増香組合的靈活應用,以味覺依託考究用量
    想要用好這組香料増香,那麼便需要從一組配方整體來考量,而一組配方考量的依據,往往是以口味為依託,一般來說可以大致區分為清香、濃香、香辣、麻香,在四種場景下,這三種香料的用量也是各有偏重。下面我們便來具體聊聊。
  • 生薑、沙姜、老薑,功效各不同!
    除了為人熟知的生薑外,還有沙姜、老薑、仔姜等,它們在味道和功效上各有不同,大家給身體進補時就要看清楚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匯總一下。生薑生薑在這麼多姜中,味道並不是那麼強烈,適合大眾口味,所以它是常用的調料品之一,平時炒菜、煮湯、泡茶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 清蒸沙姜雞連雞骨頭都有味
    瑩在廚室  文/圖 李瑩年近歲晚,又是大小宴會、聚餐的時節, 廣東人愛吃雞,在酒樓宴客親朋,一定少不了雞這個菜式,即使在家裡請客,也必定要有雞來招待。而雞蛋、雞肝、雞血、雞胗、雞腸,甚至雞油、雞腦也各有所用,可謂全身是寶,而且雞的做法多種多樣,蒸炒炆燉焗炸白切皆可,我就偏愛用沙姜來清蒸,這種做法很簡單,做出來的雞肉質爽滑,連骨頭都有味。
  • 滷水大師總結5種,去腥除異作用的香料使用心得,網友:都是乾貨
    流傳到現在,香料作為的當今的調味品之一,在國內外的烹調中都佔據有了重要地位。這一篇小廚再給大家分享常用來去腥除異的五種香料,以及總結在使用這些香料當中的心得,希望小夥伴們參考。白芷又稱:澤芬、蘭槐等,以傘形花科當歸屬植物的根為調味料。根據產地不同,分川白芷、祁白芷、杭白芷和亳白芷,其中川白芷和杭白芷質量最好。
  • 麻油沙姜雞,味道清淡香麻爽口,黃瓜炒牛肉,鮮香爽口下飯菜
    準備需要的食材:雞翅根六個,麻油適量,沙姜一塊兒,老抽一勺,生抽適量,料酒一勺 鹽適量。步驟一:首先將雞翅根清洗乾淨,切成小塊,淘幾遍去掉血水,沙姜洗乾淨切片備用。(其實不用雞翅根的話,用兩個雞大腿也是可以的哦,味道肉質都非常不錯呢)步驟二:將麻油加到鍋內燒熱,麻油要多加一點,將薑片加入煸炒出香味。將雞塊加入到鍋中,不斷翻炒,加入老抽和生抽翻炒至雞肉上色。步驟三:向鍋內加入開水,水沒過雞肉,加入適量鹽,蓋上蓋子燜燉十分鐘左右,肉煮熟透,開蓋將湯汁收盡,出鍋。
  • 追本溯源,《中餐廳2》趙薇做的麻油沙姜雞,吃雞美食系列之六
    《中餐廳2》第二季中,趙薇為大家做了一道麻油沙姜雞,色澤鮮亮甚是好看,但經過試菜品嘗,趙薇的麻油沙姜雞遭舒淇、蘇有朋的嫌棄,稱糖放多了,肉太老了,而且味道也不同。吃完後,蘇東坡覺得意猶未盡,並且感覺腸胃也舒服多了。作為美食家的蘇東坡,品嘗過各類美味,覺得這道紅燒肘子味道與眾不同,便詢問鄰居菜裡加了什麼特別的調料。鄰居告訴他說,只比其他人做的肘子裡加了本地特產的姜。當地人平常多用此姜來炒菜或泡水喝,對腸胃很有好處。
  • 原來吃茼蒿有這麼多的好處,這道菜幾分鐘就可以做好,學學吧
    火鍋、麻辣燙、清炒、涼拌,各種做法茼蒿統統適合,茼蒿這種家常蔬菜,相信大部分人對它的做法並沒有太多研究,殊不知,若是稍微花點心思,茼蒿也可以做出花式美味的,接下來,就給大家講講怎麼炒茼蒿好吃。原來吃茼蒿有這麼多的好處,這道菜幾分鐘就可以做好,學學吧介紹一道幾分鐘就能夠搞定的簡單可口美味的保健家常美食,絕對是上班族必備的家常菜,並且茼蒿的營養豐富,含有特別多的各種維生素,和雞蛋搭配,別具一格的現在就一起看下這道茼蒿炒雞蛋的做法,了解一下茼蒿炒雞蛋怎樣做。
  • 有了這些秘制配方,不用再去加盟,收藏了自己就能開店!
    紅湯羊蠍子香料:草果、小茴香、丁香、香葉、白扣、幹辣椒、桂皮、山奈、花椒、麻椒、蓽撥、八角。香料:八角、山奈、香葉、小茴香、草果3個、桂皮、香草。製作方法:菜籽油燒至8成熱關火,下入原料炸香,撈出備用,6成熱下入辣椒麵、白芝麻、花生仁攪拌均勻,油不熱的話,可以再加熱一下,加入白酒,加蓋燜2分鐘,即成紅油。
  • 白蘿蔔竟然可以做出這麼多的菜來,大家快點來學學吧!
    有慢性支氣管炎、皮膚乾燥者、糖尿病患者適合多吃。而脾胃虛寒者、慢性胃炎患者不適宜多吃。烹飪上可採用清蒸、涼拌、炒菜、燉煮或者醃製。蘿蔔還有一點辛辣味,如果不喜辛辣的可以把切好的蘿蔔放水裡浸泡,可去除部分辛辣味。
  • 私房香料粉搭配紫蘇、山奈,輔以特色醬料,炒田螺的風味秘制醬料
    山奈,又有稱呼為沙姜的,山奈和沙姜主要在乾濕之別,山奈大部分情況下指的是幹制的,它的香氣比較濃鬱。紫蘇這種香料或許有些朋友會覺得比較陌生,它在我國中算是一種古老的香料了,又有人稱呼它為白蘇或野蘇。紫蘇帶有辛感,幹制之後的紫蘇香氣是要比起鮮的紫蘇醇厚的,這樣我們使用它來做醬料的原因。
  • 大廚分享多種香料的用途,功能和用法都很全面,深入了解香料知識
    大廚分享多種香料的用途,功能和用法都很全面,深入了解香料知識中國的香料有很多種,有關香料的知識也非常豐富,按照香料的作用,我們大致可以把它們分為5大類,分別是辛香料、芳香料、調色料、祛異料、輔助料。各種不同的香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它們相互搭配相輔相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可為何滷豬頭肉卻棄乾薑用良姜?
    今天英雄哥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滷水中不同的姜的各種用法:首先是鮮生薑,一般滷肉,不太腥不太膩的時候放這種,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生薑中含有生薑蛋白酶這種物質(這種物質容易使肉質鬆弛失去彈性)。所以英雄哥個人經驗遇到肉質細嫩的食材要遲放或者後放,因為要的是食材的嫩滑口感,就這個經驗沒有十年以上的滷菜經驗,不會體會得到。那麼如果遇到肉質老硬的食材怎麼辦呢?
  • 還有滷料配方,滷啥都香
    有的需放多一點,有的只有用幾個,今日小編給大伙兒詳細介紹13種普遍的調味品,還為大伙兒分亨一個滷水配方,大伙兒想吃啥就滷啥子,趕緊保存吧。梔子梔子分成黃梔子和紅梔子二種。為什麼把梔子放到第一位詳細介紹呢,由於做為滷菜調味品而言,梔子並沒什麼與眾不同的香味,它關鍵的功效是為食物上色。
  • 滷菜中的大料都有什麼作用?原來一直都做錯了!
    大家好,我是本篇文章的作者海小江,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滷肉中放入的一些大料的作用,甚至有些大料其實就是中藥。我們都知道,在滷菜中用到的一些大料,比如:花椒、八角、香葉、山奈、良姜、肉蔻、草果等等,其實有些作用相差無幾,但是也要講究用什麼肉,用多少量,店裡也有位比較年長的廚師,之前也請教過,我覺得做一些菜裡面放些蔥啊蒜啊姜啊,味道都不挺好?實際上不是,特別是在做滷菜滷肉上,一些大料必不可少,因為它們具有提鮮、去腥的作用,有的還可以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