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幾乎所有的家庭都非常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有很多父母雖然一天奔波勞累,但是還是願意在晚上為孩子輔導功課,但是這其中也有很多問題。
比如說已經講了很多遍的數學題,孩子在考試中依然做錯了,並且隨著時間的流失,家長對於孩子的功課輔導越來越吃力。
並且很多家長表示在輔導孩子語文功課的時候無能為力,很多孩子的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科目考試非常棒。
但是到了語文卻非常的拖後腿,拉低學習總分數,家長們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也是紛紛的為孩子報了語文的輔導班,但是效果可見一斑。
難道自己的孩子真的就不適合學習語文嗎?難道語文要比數學更難嗎?並非如此,其實語文說到底是對文化的沉澱。
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一步登天,這需要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夠多讀書,多看些文章,我認為小學語文的學習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的感受力,如果強行把孩子送入輔導班,很可能會扼殺孩子的語文學習興趣,並且效果也不見得多好,那麼家長到底應該如何讓孩子學習語文呢?
前文中說過,孩子的語文學習重點在於孩子的感受力,那麼何為感受麗娜?其實,這個能力早在很久以前就被提出,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就已經很明確的提出了這個概念,但是他卻沒有走入課堂,被很多人忽略掉了。
感知力又叫做感知覺能力,對於一件事情,一個故事的認知,我們先有感性認知,最終沉澱為理性認識,這就是感知力。
在教育的大環境,相老師越來越疏鬆,孩子的理性認知而忽略了的感性認知,正是因為這一點,有的人性文章寫的能夠讓人潸然淚下,但有的人卻平平無奇,不能帶動人們的情緒。
1,刻板化教育可能會導致孩子心靈「荒漠化」
我相信很多孩子在小學的時候寫過一篇作文,這篇作文,叫做《我的母親》或者《我的父親》,我長的主持當然就是描述母愛和父愛。
當然,在小學或者是初中的時候,有很多這樣的文章,很多孩子不明白為什麼要寫這樣的文章呢?一個主題的文章要寫好幾遍,千篇一律,很多孩子覺得這樣的題目非常老套,其實這就是孩子缺乏感知力的表現,還是對於真情實感的感知力不強,甚至父母的愛都是如此。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批評如今的年輕人如此的冷漠,是一批精緻主義者,內心的世界是荒蕪的,大部分孩子都冷漠自私。
這其實也並不是無稽之談,如今的時代,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物質很容易得到滿足,人們不再為吃穿發愁,但是人們的精神生活卻沒有跟得上這種物質上的改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單調,這也能夠解釋出為什麼如今的孩子顯得那麼冷漠。
感知力,不論是從現實生活中還是精神世界中都能幫助孩子認識到更大的世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想要讓孩子增加感知力,就不要讓孩子只讀書,更應該讓孩子去親身了解這個世界,親自用自己的知識去認識世界。
2,套路抵不過真情實感
在孩子寫作文在考試中佔了很大一部分的分數比例,這讓很多學生和家長不得不引起重視,但是在急功近利的,浮躁環境下,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在注重培養孩子的寫作套路。
例如,要求在文章的開頭是使用鳳頭,利用金句名句,堆砌出一個好的文章開頭,在文章裡的中間就不那麼重視,可以寫個較為隨意,到了文章的最後,要修畫龍點睛之筆。
這確實能夠讓孩子在短時間內堆積出一篇看似好的文章,但是這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真情實感,答案是,不能,這也正是問題所在。
為什麼有的人走到瀑布能夠說,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但是有的人走到瀑布,卻只能說出這水好大呀,這就是差距,這就是對事物的感知能力不同,以及,文化底蘊的不同。
很多孩子在寫作文的時候都是客觀的進行思考,進行描述,描述水從何而來,如何落下等等,但是在語文作文是行不通的,語文的作文中需要對事物進行更多的感受。
例如,在看到瀑布的時候,你心中的感情是怎樣的?讓你產生了什麼樣的想像?這樣才能夠讓人們感同身受,寫出獨一無二的文章。
讓孩子寫作的目的不不是讓孩子能成為什麼了不起的作家,而是要讓孩子更加注重生活的感受,注重生活的思考,所以說,多少孩子對你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思考,感受,才能夠讓孩子寫出妙筆生花的文章。
3,孩子是依靠感官來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兒童是依靠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我們老生常談的理解能力,這種能力其實就來自於感知力,打個比方來說,滕王閣序中,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這篇文章是需要高中生進行背誦的,很多孩子能夠背誦的滾瓜爛熟,但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提升了嗎?
並沒有,這也正是應試教育的弊端,孩子只是機械化的背誦,根本不明就裡,不知道滕王閣的結構,地形,地點到底是怎樣的,他們只是想應付考試而已。
著教育專家孫瑞表示:要學會有些是教育孩子,讓孩子能夠在生活中看到本質,透過表象看本質,如果孩子能給我唱不到更深刻地感覺那麼久還融合貫通道生活的各個方面,孩子的理解能力也就會更強。
我們自己觀察一下高中的孩子語文學習成績,我們發現大部分孩子的成績還是很可觀的,但是卻有一個嚴重的分水嶺在110分,那些名列前茅的孩子,語文學習成績能夠達到120分左右。
但是很多孩子都是卡在110分,無法突破,造成這種原因就是感知力的不同,雖然應試教育中充滿了對試題的套路,但是越走到高處,就會發現,這種素質,感知力才是拉開差距的真正方式。
餘秋雨曾說: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選擇和文化選擇。那麼反過來,真正能傷害你的,也是一樣,自己的選擇。
所以說努力很重要但是選擇也很重要,家長在教育孩子寫作文的時候,要先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找到努力的方向,我相信根據科學的方法和家長細心的教導孩子的語文成績,和作文都將不會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