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證明一人公司的股東財產是否獨立於公司財產不屬於司法鑑定或審計的範圍,而系公司股東的責任

2020-09-22 龍巖市司法局

【裁判要旨】1.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存在未依法進行年度財會審計情況,即違反了法律規定的強制性義務,足以令人對其股東的個人財產是否獨立於公司財產形成合理懷疑。2.證明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財產是否與公司財產相互獨立的責任在於公司股東,不屬於司法鑑定或審計的範圍,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該項鑑定或審計申請不予準許,並無不當。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4435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陝西神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住所地: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長安國際企業總部47號樓302室。

法定代表人:李柏泉,該公司總經理。

委託訴訟代理人:王佩瑤,陝西海普睿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訴訟代理人:馬世焜,陝西海普睿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陝西建工安裝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

法定代表人:孟堅,該公司董事長。

一審第三人:西安特力亞空調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陝西省西安市高新區科技路27號E陽國際6層611室。

法定代表人:董超,該公司執行董事。

再審申請人陝西神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禾公司)因與被申請人陝西建工安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工集團)、一審第三人西安特力亞空調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力亞公司)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一案,不服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二審法院)(2019)陝民終26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神禾公司申請再審稱:一、原審判決基本事實認定不清。原審判決既以《審計報告》系單方委託作出為由否認《審計報告》的證明力,又以「不屬於法院司法鑑定或審計的範圍」為由不準予神禾公司的司法審計申請,致使「神禾公司與特力亞公司財務是否混同」這一問題未得以查明。神禾公司與特力亞公司在財務、人員、業務等方面不存在混同,且神禾公司沒有逃避債務的主觀惡意,也未損害債權人利益,原審判決推定「不排除兩公司人格高度混同」,直接否認特力亞公司的法人人格,進而判決神禾公司對特力亞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基本事實認定不清。二、最高人民法院明確規定不宜在執行程序中直接否認公司法人人格,原審判決卻造成了實體審理沒有否認法人人格,執行程序直接否認法人人格的錯誤結果,嚴重損害公司法人人格獨立制度和現代公司制度。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的規定,申請再審。

本院經審查認為,本案為申請再審案件,應當圍繞神禾公司的申請再審理由,對本案原審判決是否存在其主張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定的情形進行審查。

本案系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案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條規定,神禾公司對其財產是否獨立於特力亞公司的財產負有舉證證明的責任。雖然神禾公司提交了《審計報告》、會計帳簿、銀行流水等證據,但二審法院結合神禾公司作為特力亞公司一人股東期間未依法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並進行年度審計,其提交的《審計報告》系在訴訟階段單方委託作出,報告中未將案涉土地使用權列入資產範圍,二審庭審時特力亞公司認可其未實際經營,但《審計報告》顯示特力亞公司繳納稅金卻無相應收入,會計帳簿未附會計憑證,神禾公司與特力亞公司部分管理人員存在交叉任職等情形的事實,綜合分析認定,認為神禾公司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其財產獨立於特力亞公司的財產,對神禾公司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並無不當。二審法院認為證明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財產是否與公司財產相互獨立的責任在於公司股東,不屬於司法鑑定或審計的範圍,對神禾公司的司法審計申請不予支持,亦無不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條明確規定,在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下,法院可依申請執行人的申請在民事執行程序中追加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為被執行人,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原審法院依據相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判決駁回神禾公司的訴訟請求,適用法律正確。

綜上,神禾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陝西神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 判 長 任雪峰

審 判 員 王東敏

審 判 員 劉小飛

二〇一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法 官 助 理 陳 晨

書 記 員 朱婭楠

來源:民事審判、律法新規

相關焦點

  • 如何證明公司財務獨立於股東個人財產?
    問題是,驗資報告和審計報告,能否證明公司財務獨立於股東個人財產?第一種觀點認為:公司的《驗資報告》和《審計報告》都不能證明公司財務與股東個人財產相互獨立。首先,公司的《驗資報告》只能夠證明公司在成立時,股東真實出資,至於出資之後,註冊資本的去向,在沒有經過審計的情況下,是無法查實的。所以,《驗資報告》並不能證明公司財務獨立與股東的個人財產。
  • ​一人公司股東需證明與公司財產相互獨立,否則推定財產混同,對公司債務要承擔連帶責任!
    我國現行公司法律規範對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規制有別於普通有限責任公司,採取了更為嚴格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六十二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第六十三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財產 法院:應當...
    一家一人公司的股東被法院追加為被執行人,該股東不服並提起執行異議之訴,法院依法判決駁回訴請。【案情回放】某實業公司是一家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其唯一股東為黃某。【以案說法】上海寶山法院審理認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享有獨立主體資格、其股東得以享受有限責任制的前提,是一人公司應當建立完備的財務制度。被執行人實業公司缺乏完備的公司財務制度,故缺乏享有法人獨立制的前提。
  • 假如你開設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怎樣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個人財產?
    比如說,根據第六十二條,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每年審計,那麼,是不是理解成假如沒有每年審計,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和股東財產是相互獨立的?當然不是的,因為還有第六十三條的規定。這兩條規定結合起來看,每年的審計要求,並不等於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但是,這個問題還要扭轉過來看,每年的審計,是證明公司財產與股東財產不混同的重要證明。
  • 一人公司和股東財產混同,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本文導讀:作為被執行人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如果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同時股東無法證明公司財產和個人財產的獨立性,那麼申請執行人申請追加股東為被執行人,連帶承擔公司債務的,根據法律規定,法院應給予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六十三條 一人有限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 最高院:僅夫妻為股東設立公司,財產獨立舉證責任同一人公司規定
    ,該公司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內對外產生債務糾紛,即使夫妻二人此後離婚,若夫妻各方在不能證明其個人財產獨立於公司的情況下,仍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鑑於案涉債務糾紛發生在2014年,雖然張斌與高永霞於2015年12月1日協議離婚,但股東高永霞不能證明其個人財產獨立於金特嘉公司,即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與股東自己的財產,故原審判決以「高永霞系張斌妻子,涉案債務發生於雙方婚姻存續期間」為由,判決高永霞承擔共同付款責任並無不當。
  • 公司款項匯入個人帳戶,股東應當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個人財產
    裁判要旨 對於不是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公司股東與公司財務人格混同的舉證責任原則上應當由公司債權人承擔,但公司債權人能夠提供初步證據證明股東濫用公司獨立法人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的,法院可確定該舉證責任由公司股東承擔。
  • 最高法案例:年度審計報告並不能證明一人公司人格獨立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應當舉證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年度審計報告以及所附的部分財務報表,僅能證明公司的財務報表製作符合規範,反映了公司的真實財務狀況,無法證明股東與公司財產是否相互獨立。最高法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63條對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財產獨立的事實,確定了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則,即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應當舉證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在股東未完成舉證證明責任的情況下,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此為法律對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別規定,應當優先適用。就本案而言,第一,國儲能源公司應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 未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個人財產 萍鄉某一人公司股東被判連帶償還責任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丁莉 記者杜宇蔚報導:記者從萍鄉市湘東區人民法院了解到,近日,該院審結一起買賣合同糾紛,判令某紙業公司支付某造紙公司貨款8萬餘元,紙業公司股東劉某對該款項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 「夫妻檔」公司股東不能證明財產獨立 應承擔連帶責任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評析】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首先,「夫妻檔」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未提供財產分割證明,實質為一人公司。
  • 公司財產不獨立 股東掏錢把債還
    蘆溪法院網訊 蘆溪某公司系九江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因蘆溪某公司無能力履行鄒某債務且九江某公司沒有證據證明蘆溪某公司的財產獨立於自己的財產,江西省蘆溪縣人民法院於2020該案在執行過程中,蘆溪縣法院通過各種手段均未查得蘆溪某公司有可供執行的財產,但查得該公司為一人有限公司,其獨資股東為九江某公司。法院將執行情況向鄒某告知後,鄒某當即表示申請追加九江某公司為被執行人並提交了書面申請。蘆溪縣法院受理後針對該追加申請於2020年7月22日組織開展聽證會,聽證過程中九江某公司提供一份審計報告擬證明其與蘆溪某公司不存在人格混同且蘆溪某公司財產獨立。
  • 無法證明財產獨立 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合同籤訂後,原告依約發放了貸款,但被告某服飾公司未能按時足額還款,故原告訴至法院。本案爭議的焦點為一人公司股東證明個人財產獨立於公司財產的舉證責任如何分配?股東徐某是否對案涉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原告某銀行認為,對於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實行舉證責任倒置,應由兩被告自行提供證據。
  • 無法證明財產獨立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合同籤訂後,原告依約發放了貸款,但被告某服飾公司未能按時足額還款,故原告訴至法院。本案爭議的焦點為一人公司股東證明個人財產獨立於公司財產的舉證責任如何分配?股東徐某是否對案涉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原告某銀行認為,對於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實行舉證責任倒置,應由兩被告自行提供證據。
  • ...一人公司股東將股權進行轉讓就能避免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嗎?
    涉案公司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仲裁期間,張英正將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權轉讓給其母原春華,二人先後為公司唯一股東,故二人應對其財產獨立於公司財產承擔舉證證明責任,否則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 我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制度評析
    4、一人有限公司責任承擔及股東責任承擔。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公司的一種類型,同樣具有一般公司所具的基本特徵,即,對外承擔有限的責任。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僅以其公司財產為限承擔民事責任。股東僅以其對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為限對外承擔責任。與個人獨資企業不同。《個人獨資企業法》第三十一條明確規定:「個人獨資企業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投資人應當以其個人的其它財產予以清償。」
  • 最高法院:如何才能要求一人公司的股東承擔連帶責任?(附詳細策略)
    而其他情形下需遵循關於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認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二、一人公司的財產與股東個人財產是否混同,應當依據公司是否建立了獨立規範的財務制度、財務支付是否明晰、是否具有獨立的經營場所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
  • 一人公司股東「侵財」何種情形構成犯罪
    第二種觀點認為,行為不存在侵害其他股東利益情況,但侵害公司財產利益和債權人利益,嚴重的,構成犯罪。第三種觀點認為,應根據財產混同情況區別處理。公司法第63條規定,當一人公司股東無法證明其個人財產的獨立性時,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因此,如果公司和股東財產混同,則公司人格被否定,股東侵害的對象不是公司財產,行為不構成犯罪,股東承擔連帶責任即可實現救濟,不必加以刑法規制。
  •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資不抵債時,以個人財產還債嗎?
    公司法第63條明確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規定的舉證責任倒置,在被訴的同時,一併要求股東承擔連帶責任,使得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有限責任功能喪失。
  • 執行程序中公司無力清償債務,如何追究股東責任?
    ②財產混同的情形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財產與公司財產應當分離,股東以其出資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股東與公司的財產混同是股東濫用法人地位的體現,應當刺破法人的面紗,追究該股東的責任。但是,是否追加案外人為被執行人應嚴格依照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進行,唯有符合法定適用情形的,執行法院才能裁定追加被執行人並對其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 一人公司的老闆如何避債?
    一人公司不同於普通公司,當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自己的財產時,就應當對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條:「作為被執行人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務,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自己的財產,申請執行人申請變更、追加該股東為被執行人,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