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有智慧的是什麼人?哲學家?科學家?你可能想不到是這類人

2020-12-22 焦點思維sir

最有智慧的是什麼人?

最智慧的是什麼人?

關於這個話題,我想說:

知道自己無知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們來看一個關於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

蘇格拉底有個學生,叫海勒豐,此人對蘇格拉底非常的崇拜,在他的心裡一直想知道自己的老師是不是最智慧的人。

在古代雅典城外的一座山上,有個德爾斐神廟,神廟裡供奉著太陽神阿波羅,相傳那裡的神諭最靈驗。

於是海勒豐就專門跑到神廟裡求讖,他問:「世上有沒有比蘇格拉底更智慧的人?」

神諭說:「沒有。」

海勒豐相信了。並且,回來之後,就把這話告訴了老師蘇格拉底。

可是,蘇格拉底的第一反應卻是:「不會吧,我自己覺得毫無智慧啊?」

「神不會說謊!」海勒豐堅決地說。

神真不會說謊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會不會是神搞錯了?蘇格拉底想!

他想了個辦法,要去親身印證一下——看神諭說的到底對不對:

一、他先去找了一位以智慧著稱的政治家,跟他交談之後,發現此人其實一肚皮草包;

二、他又去找了一些最優秀的詩人、學者、以及精湛的手工藝人,但卻發現他們都一個德性,都是自己覺得出類拔萃,而為自己的一技之長而沾沾自喜,個個以為一切全通,其實,都不過都猶如井底之蛙。

最終,蘇格拉底想明白了:太陽神阿波羅講的是對的。但他並沒有就此宣揚,也沒有告訴任何人。

其實,雖然太陽神阿波羅確實很靈驗,但神廟的祭司們每次都會叮囑每一個祈求者,必須對神諭作出自己的判斷。

所以,蘇格拉底說,跟別人相比,我一樣一無所知,但我和他們不一樣的地方是,別人不知道自己的無知,而我知道自己無知。

因此,知道自己無知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大的智慧在於承認自己的無知。

其實,蘇格拉底之所以是最智慧的人,是因為他連神諭都敢輕易不相信,他只相信經得起實踐與驗證的事物。所以,他才會不斷地求知,不斷地充實自己的智慧,從而讓自己越來越智慧!

話說回來,如果換作另外某個人,當聽到神諭說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時,會如何反應?想必很多人都會因此欣喜若狂,四處去宣揚自己吧?然而,這樣一來,就算其人有些智慧,但在他做出這些行為的時候,也成了一個淺薄之人。

所以,智慧和聰明是兩回事。

智慧不是一種才能,而是一種人生覺悟,又是一種開闊的胸懷和眼光。但凡有大智慧的人,都能欣賞與觀想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

有位哲學家說得好:「一個人具有人的一切弱點同時又像神那樣坦然處之,你應當把這看作一種成就。」是的,就像那些算命的人,他們不管怎麼說,從來都沒說錯過,錯的只是你的理解。

可見,智慧的人,理智淡然,寵辱不驚。能產生這樣狀態的人,是源於能看破表象而深知背後的真相,他們大都能洞息宇宙世間規律。

其實,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內心是獨立的,他沒煩惱,沒恐懼,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比如,一個偉大的哲學家說:「一個人得到了整個世界,卻失去了自我,又有何益?」那麼,能說出這話話的人,就是智慧的人。

再比如,一代才女及文學家楊絳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是的,我們一味的耍聰明,一味的求證自己的能力,最後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是在跟自己賭氣,而與他人沒有多大有關係!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最智慧呢?

一句話:知道的自己的無知,才是有知的開始;認識自己的無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相關焦點

  • 這3類人最適合學《易經》,特別是第3類人,這裡面可能有你!
    對學習《易經》,有的人還抱有偏見,就連有的哲學家,也對易經有著偏激的看法。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曾經問我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胡適先生對易經的見解,沒想到胡適竟然把《易經》看成是巫術魔法的書籍,這令榮格非常吃驚和遺憾,他不能理解這位中國大哲學家,為什麼會錯失掉自己國家這麼重要的精神文化遺產。
  • 哲學家和科學家的發明有何區別?哲學家和科學家的出生地有何不同
    哲學家和科學家的發明有什麼區別?哲學家和科學家的出生地方有什麼不同?要回答以上兩個問題,還必須追根溯源,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哲學,什麼是哲學家;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科學家。顯然,哲學家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發明有「最有影響,但尚有爭議的觀點」的人。什麼是科學家?顯然,科學家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發明有「最正確觀點」的人下面我們舉例說明。
  • 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最精彩的30句話,全是人生大智慧!
    蘇格拉底一生中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思想,但他沒有著作,其言行都是由他的弟子柏拉圖等人所彙編的對話。1.認識自己的無知就是最大的智慧。2.我不是一個智慧的人,我只是一個愛智慧的人。3.世上只有一種善,那就是知識,也只有一種惡,那就是無知。
  • 愛智慧的人,哲學家的故事
    愛智慧的人,哲學家的故事哲學家又被英文翻譯為愛智慧的人。哲學家的思想推動了時代的進步,更新了人們的觀點。那麼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哲學家呢?笛卡爾解析幾何之父笛卡爾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神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笛卡爾是二元論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譯為「思考是唯一確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是歐洲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
  • 黑格爾:世上大概有兩種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人總有一個時期,或者是幾個月,或者是兩三年(嗯,七八年的都有),都是沒有事做,也不適合去做事的。這就是時運不濟,做什麼事都白搭,「行拂亂其所為」,處處都是人生的逆境。你終歸是要慢慢「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磨鍊心性,等待時機。看現在最火的幾個創業成功的明星企業家,哪個不是如此這般走過來的?人還是要在逆境中修煉出洞徹本質和真相的能力,然後才會懂得什麼是方向和選擇,知道怎麼去做事情。
  • 20句哲學家的經典語錄,飽含思想,堪稱智慧的結晶,讓人一生受益
    本篇為有慧根的讀者介紹了20句哲學家的經典語錄,這些哲學家有羅素、叔本華、培根、老子等人。所介紹的語錄涉及了生活、人性、宇宙存在等哲學主題,句句飽含思想,堪稱是這些偉大的哲學家們智慧的結晶。其中不乏簡短有哲理的格言警句,很適合做座右銘,讓人一生受益。
  • 致所有認真對待生活的人:你不必成為哲學家,但一定要有哲學思考
    哲學有什麼用?哲學思考只會讓你越來越窮或讓成為古怪的人嗎?我們能從哲學思考學習中收穫什麼?若哲學全是無意義的思想勞作,為何偉大的聖賢們會以畢生精力探求?……面對這些問題,我想,凡是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不能問心無愧地置之不理。這就是說,作為普通人,你不必成為哲學家,不必發表哲學論文,不必動輒引經據典,但你仍須要思考,唯有如此,你才可能活出對自己來說是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一生,否則,你只能過一再打折的生活。
  • 科學家說紫色星球可能有生命,為什麼不是藍色?答案可能你想不到
    而在宇宙中也存在著各種顏色的星球,其中就有常見的紅色,黑的和藍色,也有一些特別的星球,例如綠色和紫色,在這些星球中,科學家認為最有可能誕生生命的就是紫色星球,為什麼紫色星球可能有生命呢?科學家給了一個說法,答案可能你想不到,地球以前就是紫色的!
  • 宇宙的外面是什麼?科學家給出答案,可能很難讓人相信
    泡泡宇宙假說古代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宇宙沒有開端,也不存在終點,一切就這樣安靜的存在,這樣的宇宙觀持續了數千年,直到哈勃發現了宇宙紅移,證明了哈勃定律後,科學家才願意相信宇宙不是靜止的,它在不斷膨脹。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哲學家和科學家給出相同的答案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問題的提出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拿這個問題去問哲學家,肯定得不出什麼有建設性的回答,可能哲學家會給你分析好多,可依然沒有證據能夠充分說明,但是好歹有個答案。
  • 《蘇菲的世界》:古希臘哲學家們的「永恆」之光
    大家也可以先思考一下,看看下面三則定義有沒有你喜歡的哲學解釋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對自然,社會,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這是很多人都樂意接受的觀點,甚至很多的科學家也認同這個觀點,這其中就包括愛因斯坦。
  • 蘇格拉底與「產婆術」之間有什麼聯繫?來看看哲學家的智慧吧!
    為什麼產婆這個詞語能和古代哲學家蘇格拉底聯繫起來呢?來看看其中的故事吧!蘇格拉底,眾所周知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關於蘇格拉底的一些東西我們了解的可能不是太多,很多人大概在初中歷史課本中或是高中的哲學課本中接觸到這位偉大的聖人。也有可能在許嵩的歌詞中聽到過「蘇格拉沒有底」。
  •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
    蘇格拉底把自己看做神賜給雅典的禮物,任務就是整天找人談話,討論問題,探求對自己或對人最有用的真理智慧。他喜歡在街頭巷尾談論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什麼是美德?什麼是虔誠?什麼是勇氣?等等,在這些對於人至關重要的問題上,人是非常無知的,因此人們需要通過批判的研究去尋求什麼是真正的正義和善 。
  • 研究發現:這世上大多數人,都是「孤獨的鬼」
    原創 編譯 Marple 國際科學「人的一生啊就一堆堆坎坷不做寂寞的奴隸不做孤獨的鬼……」如果你經常感到孤獨,也許這並不是你的問題研究還發現了有三個因素對孤獨感有著重要的影響:智慧、獨居和心理健康。我們到底想要什麼?現代社會中,快節奏的生活,也帶來了各種問題。該研究的發起者之一,聖地牙哥分校,精神病學和神經科學教授Dr. Dilip Jeste將孤獨定義為主觀痛苦,即你想要的跟你所擁有的之間的巨大差異。
  • 《思想者心靈簡史:從蘇格拉底到尼採》:哲學家究竟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哲學家一度是一些令人驚異的人。他們有時是被嘲笑的對象和人們的笑柄,但更多時候則是鼓舞人心的源泉,通過言傳身教提供智慧的典範、行為的模式,並為那些看重他們的人提供效仿的典範。長期以來,關於偉大哲學家的故事在西方文化中發揮著重要的影響。
  • 亞里斯多德是希臘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
    亞里斯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臘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馬克思曾稱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 當科學家遇到哲學家
    假設有一個S形的草坪噴水器——裝在轉軸上的一個S形管子——。水以合適的角度向軸線方向噴,這就使它朝某一方向轉動。人人都知道它是怎麼轉的;它向與水噴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倒退。現在問題是這樣:如果有一個湖,把這個噴水器整個放在水下,不是從水管向外噴水,而是從湖裡向水管內裡吸水,它朝哪個方向轉?第二個,什麼是本質對象?
  • 一生最重要的技能是什麼?你想不到
    什麼技能才是真正受益一生的呢?我們過去熱門的文章裡也有這個主題的:有哪些能力很重要,卻是我們忽視的!如何從人群中發現最優秀的人?一生最重要的技能是什麼?如果一件事對於千萬人來講都可以做到,那麼就算這件事情本身可能很重要,也稱不上是獨門絕技。當然,有些特殊技能相比較其他的更有價值。但很難判斷哪些技能將擁有長期價值,哪些不能,因為這個世界在持續變化。有一種獲得獨一無二的技能的簡單方法,就是把兩種看似無關聯的技能融合在一起。
  • 人是什麼?這位著名哲學家的總結嚴肅又搞笑
    人是什麼?這確實是個問題。其中有一天,就有學生問道:先生,人是什麼?也就是如何定義人本身呢?這可不是無聊的問題,人們認識一個對象,讓其成為知識,對其下一個本質的定義是極其必要的,不然,無法讓該對象區分於其他事物,自然沒法深入或者改造什麼了。
  • 北大哲學課:因為有智慧才痛苦,這是人的宿命
    因為人有了智慧(思考)和自由(選擇),所以會痛苦,並且為此承擔起必要的責任。智慧的痛苦,就是人本身的痛苦。如果你不愛智慧,就不會痛苦,但同時也不會擁有智慧。如果你愛智慧,就必然會痛苦,這也許就是人為了智慧所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