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上完朱自清的《背影》,為學生播放事先準備好的筷子兄弟的歌曲視頻《父親》,為了營造一種全班看電影的氛圍,我把班級的燈關了,起初還有個別學生想趁黑說幾句話,但是隨著歌曲視頻的播放,班級逐漸安靜了下來…歌詞一句一句得好地唱著,畫面每一幀每一幀地播放著,學生們也慢慢沉浸於其中。
《父親》這首歌我是很喜歡的,第一次聽就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接下來每次聽還是會流淚,就在給學生們播放之前,我在辦公室又獨自看了一遍,沒想到,自己還是沒控制住,又流淚了…自己也許是被視頻中真實的情感所打動,也許是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也許…
視頻播放結束,我準備打開燈,當我穿過講臺時,聽到下面有學生抽泣,當然是很輕聲的那種…當燈被打開後,我沒去問是哪位(或幾位)學生剛才在抽泣,我覺得我不應該去問,這種基於情感共鳴的感動,不需要多餘的語言的交流,所以我又何必一定要知道是誰呢?放學時,班裡一向成績很好但言語不多的秦雅萍同學主動走到講臺旁,輕聲向我說道:「這首歌(指筷子兄弟的《父親》)我之前聽過…」
「哦?真的啊?很棒!」我向她豎起大拇指,同時也有點驚訝道。
「我喜歡聽老歌,」她停頓了一下,「《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老師您聽過嗎?」
「聽過的,這歌你也聽過?!」我更驚訝了,我真的沒想到,一個零零後小姑娘竟然也和自己一樣懷舊,「這是孟庭葦唱的,哦,她還有一首《冬季到臺北去看雨》…」
一節朱自清的《背影》,一首筷子兄弟的《父親》,沒想到能收穫那微微幾聲不知名的抽泣,還有幸「結識」喜歡聽舊歌的零零後女生,「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一朵雨做的雲」…
以上記於合肥2020年11月30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