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醫用合法化:可能的未來?
大麻,無論是藥用還是娛樂,都在成長為主流。醫用大麻在美國大多數州都已合法化,62%的美國人支持將其全面合法化,但在政治領域,該植物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爭議。
日前,《紐約時報》的一篇關於中國興起合法種植工業大麻的報導,揭示了雲南與黑龍江兩個省份正悄悄引領種植大麻的熱潮,用來製造一種叫做大麻二酚的藥物。在美國及其他地區,這種非致幻性化合物已掀起一股健康與美容消費熱潮。
但這種俗稱大麻油的藥物,首先在歐美國家,然後是在中國內地,則以隱秘的方式,使用在一群癌症患者當中。這些癌症患者建立了自己的網上社群,以及公眾號,來推廣這種未知的藥物,治療自己的癌症。
他們有嚴密的供貨管道,有的是在國內尋找來源,或者去美國代購,甚至會把每個人用了這種大麻油後,對於自己癌症的各種反應以及血檢報告,以供更多的後面加入的癌症病人使用。儘管在中國這個有著世界上最嚴格毒品管制政策的國家,大麻二酚尚未獲得用於癌症治療的許可,但對於絕境中的癌症病人,這可能是一線希望。
「市場潛力難以估量」,漢素生物的發言人說。
2017年,該公司成為了首家獲得政府批准合法在雲南省這個叫做山衝的小村子,建立提取大麻二酚的公司。這種化學物質在海外銷售,做成油、噴劑和香膏,用於治療失眠、痤瘡,甚至糖尿病和多樣硬化症等疾病。雖然迄今尚無科學定論。
「大麻可以改變精神狀態,其合法化運動在中國幾乎沒有出現的可能。但隨著這種植物在北美擺脫惡名,全球醫療產品的需求隨之而來——特別是對大麻二酚的需求——而中國企業正爭先恐後地予以填補。」
——《紐約時報》
事實上,中國種植大麻已有數千年歷史——用於獲取紡織品、大麻籽和油脂,甚至據一些人說,它還用於中藥。據公元一世紀或二世紀的《本草綱目》記載,大麻具有療愈之效,其籽和葉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
「大麻提取物CBD 在醫藥健康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包括止痛抗炎、抗焦慮、抗腫瘤等,而在抗感染、抗腫瘤、心腦血管藥、代謝性疾病藥物、創傷修復與疼痛等研發領域已經擁有較多技術儲備,能夠為未來CBD 藥用研發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
這是2019年初,某家上市製藥公司給中國證監會關於投資加拿大大麻種植產業說明中的內容。那麼,知道美國《國家地理》在2015是怎麼說的嗎?那時,美國投資界就已經在炒作大麻概念了。
「到目前為止,幾乎每個人都聽說過,對癌症患者來說大麻能發揮治標作用,尤其是減輕化療的部分嚴重副作用。這些說法中的大部分往好了說是趣聞軼事,往壞了說是騙人的。但也有人提到了證明大麻可能是抗癌藥劑的實驗室證據,這些報導有許多指向西班牙的一個實驗室,實驗室負責人名叫曼努埃爾·古斯曼。」
——《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雜誌寫道。
「古斯曼是一名生物化學家,他研究大麻已有大約20年的歷史。15年來,古斯曼和他的同事一直用大麻中的化合物來治療患癌動物,他們在研究中發現,三分之一的老鼠身上的腫瘤消失了,另外三分之一的縮小了。
——《國家地理》
這是那種會讓世人激動不已的發現,但古斯曼始終擔心自己的突破性研究會賦予癌症病人錯誤的希望,並助長網際網路上似是而非的說法。」古斯曼其後曾發起募集神經膠質瘤患者參與一項旨在確定大麻素用於抗癌治療的劑量、安全性、效果等的有對照組的臨床試驗,但迄今未見試驗進程和結果披露。
大麻油真的能治療癌症嗎?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搞清幾個概念:大麻、大麻油、大麻酚。
誰發現了大麻油?
大麻是大麻植物的花苞和葉子的總稱,這種植物可以在世界各地溫暖的環境和熱帶氣候中野生生長,也可以進行商業種植。大麻愛好者賦予它很多愛稱和俚語,光別名就有幾十個。
在西伯利亞,人們在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的墳堆裡找到了燒焦的大麻種子;中國人幾千年前就把大麻當做藥物使用;大麻還有濃鬱美國色彩,在美國歷史的絕大部分時期,大麻是合法的,是酊劑和萃取物的常見成分。
上個世紀40年代起,美國興起反大麻運動。而後,這種植物逐漸從普通人的社會生活中銷聲匿跡,相關醫學研究大半停止。1970年,美國聯邦政府將大麻歸入「一級管制」藥品,即沒有有效醫療用途且濫用機率較高的危險物質,與海洛因同屬一類。
此後,在美國,大麻與犯罪之間的直接關聯進一步提高了研究大麻醫學價值的難度。在聯邦法律層面,大麻被禁止用於醫療用途。不管是大麻植物,或是其提煉物,均未獲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批准用於任何醫療用途,也不能合法擁有或者售賣。
但是,的確有許多醫學機構證明,大麻具有止痛、促進睡眠、刺激食慾、緩解心理壓力等方面的作用,還有人認為它可以充當止痛劑、止吐藥、支氣管擴張藥和抗炎藥,人們甚至發現它治好了一個打嗝症狀嚴重的病人。因此,一直有一些科學家主張,這種植物中的化合物可能有助於人體管理某些重要功能,比如防範腦損傷、強化免疫系統以及為災難性事件後的「記憶消退」提供幫助。
有意思的是,儘管人們1805年從鴉片中提取了嗎啡,1855年從古柯葉中提取了古柯鹼,但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科學家仍不清楚大麻中對精神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什麼。這導致了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有機化學家拉斐爾·梅舒朗1963年對大麻化學成分的分析工作,那以後,四氫大麻酚和大麻二醇的化學結構才被發現,後者就是俗稱的大麻油。
大麻油,又稱大麻二醇,英文名Cannabidiol Oil,CBD oil,縮寫為CBD,是一種大麻植物的天然提取物。四氫大麻酚,大麻的主要精神活性成分,能夠緩解化療引起的疼痛和噁心,降低炎症,但也是大麻吸食者形容的可以帶來精神愉悅和興奮的主要來源,它同時還可以作為抗氧化劑。
1963年,梅舒朗給以色列國家警察打電話,搞到了5公斤被沒收的黎巴嫩大麻製劑。他和他的研究團隊分離出一批物質,他將這些物質分別注射進頗具攻擊性的恆河猴體內,只有一種產生了顯著的效果,猴子明顯變安靜了。這一物質就是四氫大麻酚,此後梅舒朗又和他的團隊還搞清了大麻油的物質成分,發現大麻油是大麻中的另一重要成分,具備許多潛在的醫學用途,它可以幫助治療癲癇發作,還可以減少焦慮和偏執,同時還能抵消THC引起的所謂興奮和愉悅,而且不會對人類的精神產生顯著影響。
憑藉上面提到的和其他許多突破性成果,梅舒朗成了廣為人知的大麻學鼻祖,雖然他從未吸食過大麻,但他是400多篇相關科學論文的作者和約25項專利的持有人,這位慈祥的祖父級人物花了一輩子的時間研究大麻,他稱大麻是「等待人類發現的醫學寶藏」。
1992年,梅舒朗的研究從這種植物本身走向深奧的人腦內部。那一年,他和幾個同事有了異乎尋常的發現。他們分離出了人體自行生成的、能與THC在大腦中的受體結合的化學成分。梅舒朗將其命名為內源性大麻酯。從那時起,其他幾種所謂的內源性大麻素及其受體陸續被發現。科學家開始意識到內源性大麻素會與特定的神經網絡相互作用。
梅舒朗解釋說,這些化合物顯然對於記憶、平衡、運動、免疫健康和神經保護等基本功能的實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他對生產大麻提取藥物的製藥公司試圖從大麻中分離出個別化合物一直持強烈懷疑態度。他認為,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化學成分與在大麻中發現的其他化合物一同使用效果要好得多,並稱之為隨行效應。
大麻為什麼可以治療癌症?
不僅如此,科學家還發現,大麻對個體的影響也因合成物進入人體方式不同而異:當口服大麻時,比如在烘焙食品中添加大麻,人體吸收THC需要經過消化系統,數小時後才能經肝臟處理並被吸收,一旦它被吸收,又會產生第二種精神活性化合物,一種作用於大腦並改變情緒或意識的物質,對大腦的影響不同於THC。而當大麻被烘烤或汽化蒸發時,THC通過吸入方式進入血液並迅速進入大腦後,產生的第二種精神活性化合物產生量小、作用小,影響也比口服的大麻退去的更快。
那大麻又是如何影響癌症症狀的呢?
一些小規模初步研究發現,烤制大麻可以幫助治療化療引起的噁心和嘔吐狀況。還有一些研究發現,吸入大麻可以幫助治療神經病痛。在研究中還發現吸食大麻,有助於改善HIV患者的食物攝入量,在臨床試驗中服用大麻提取物的人往往需要較少的止痛藥。
近期的科學報告表明,THC和其他大麻素,如大麻油,可以導致實驗室培養皿內的某些類型的癌細胞生長變得緩慢,甚至死亡。其它一些動物實驗研究還表明,某些大麻素會減緩某些類型的癌症細胞傳播和生長。
事實上,在治療人類癌症方面,研究人員已利用各類大麻素,包括大麻油展開了一些早期臨床試驗,並計劃進行更多研究。
2017年2月,英國生物製藥公司GW Pharmaceuticals的兩種大麻素組合獲得了美國FDA和歐洲EMA頒發的孤兒藥資格,進入下一期臨床研究。在其二期臨床試驗中,對於一種腦瘤「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聯合該大麻素組合的治療,一年生存率為83%,較安慰劑組單獨使用替莫唑胺治療的一年生存率53%顯著提高;且中位數生存期大於550天,而安慰劑組為369天。試驗報告認為,大麻類藥物一般耐受性良好。替莫唑胺是一種腦膠質瘤的一線治療藥物。該大麻素組合對替莫唑胺治療的協同作用顯示,大麻素對於增強化療藥物療效具有潛在益處。
2015年5月,英國e-Therapeutics公司的ETS2101,一種合成的大麻素類似物獲批進入1b期臨床研究,初期有肝細胞癌、胰腺癌患者入組。到2018年3月,該臨床試驗的最後公開信息是:2016年3月,仍有2名患者尚未達到1b階段臨床試驗終點。
過去十幾年曾有多個針對大麻素抗癌功效的醫學臨床觀察,雖然病例不多,觀察條件受限,研究目的和癌症種類各不相同,但都顯示出大麻素應用對癌症治療具有積極意義。
但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認為,到目前為止的研究結果表明,沒有證據證明大麻素可以有效地幫助控制或治癒癌症,依靠大麻作為輔助醫療治療、或者聯合大麻使用,有一定效果,但僅僅依靠大麻作為治療手段並不可取,而且也許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這篇文章揭示:雖然大麻最常見的反應是興奮,但它也可以降低用戶對運動的自主控制,導致迷失方向甚至有時會產生不愉快的想法,或焦慮、偏執等感覺。患有情緒疾病、偏執狂或幻覺的人可能會發現,在服用大麻素藥物時,他們的症狀會更嚴重。烤制大麻會將THC和其他大麻素輸送到體內,同時也向吸食者以及附近的被動吸食者輸送了有害物質,包括和菸草煙霧中的相近物質。
另外,因為來自不同菌株的大麻植物可能合成不同活性水平的化合物,帶給每個吸食者的體驗也很難統一預測。影響程度也會因吸食者的吸入深度和吸食時間長度而異。
同樣,口服大麻的效果也會因人而異。而且一些長期使用者可能會產生對大麻的不健康依賴。面對癌症患者對於大麻的非公開使用,美國癌症協會警告稱,「單獨依靠大麻作為治療方法,同時避免或延遲癌症的常規醫療護理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後果。」 ACS表示,一些研究表明,大麻中的化合物可以減緩動物或實驗室培養皿中腫瘤細胞的生長或殺死腫瘤細胞,但大麻油中缺乏更多數據的支撐。雖然常規治療如化療仍然是標準,但兒科癌症提供者越來越多地表達他們的支持 用於醫用大麻,特別是在姑息治療或臨終關懷時,可能不需要其他治療。
目前,有兩種基於從大麻提純的化學純藥,已在美國被批准用於醫療用途。
Dronabinol是一種明膠膠囊,內含四氫大麻酚。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癌症化療引起的噁心和嘔吐,以及愛滋病患者的體重減輕和食欲不振症狀。納比隆是一種合成大麻素,作用與 THC 非常類似。當其他藥物不起作用時,可以通過口服此藥物,治療癌症化療引起的噁心和嘔吐。
納比西莫是一種在美國仍在研究中的大麻素藥物。它是一種由整株植物提取精華與THC和大麻油,幾乎一對一比例混合的口服噴劑。但這種藥物已經在加拿大和歐洲部分地區可以用於治療與癌症相關的疼痛,以及肌肉痙攣和多發性硬化症疼痛。它目前尚未在美國獲得批准,但已有臨床試驗,用於觀察是否可以有效緩解多種症狀。
和其它藥物一樣,處方大麻素、屈大麻酚和鈉比龍,同樣有它們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和併發症。一些人會出現心率上升、血壓下降,頭暈或昏厥。這些藥物可以導致嗜睡,以及情緒變化,或感覺興奮。它們也可能加重抑鬱、躁狂或其他精神疾病。
在研究中,一些服用納比酮的患者報告有幻覺。藥物可能會產生類似鎮靜劑、安眠藥或酒精的效果,如嗜睡和動作失調。還有患者匯報過口乾問題和近期記憶問題。
隱秘的大麻油癌症使用者群落
由於包括大麻油在內的各種大麻素合成效果太過複雜,所以在法規管理方面也存在諸多差異,比如美國聯邦層面,大麻還是違禁品,但是很多州用於醫學治療的工業大麻,即THC含量少於0.3%但可以包含高水平大麻油的產品,是合法的,還有些州娛樂用大麻也是合法的,比如華盛頓州和加利福尼亞州。
英國自去年年底開始對藥用大麻的政策也有了一些鬆動。逼迫英國政府大麻政策改革的有一位名叫夏洛特·考德威爾的單親母親,她的兒子比利患有嚴重的癲癇症,曾經每天發作100多次,幾次瀕臨死亡。
2016年,夏洛特帶著比利在美國加州接受大麻油藥物治療,癲癇發作次數急劇減少,看到希望後,他們回到英國,並開始爭取大麻油的合法治療,主要途徑是尋求一項政府認可,即一名不在專科醫生名單上的北愛爾蘭全科醫生或臨床醫生,可以在兒科醫生的指導下合法地開具大麻藥物的處方。
經過努力,比利終於在2017年成為英國第一位從英國國家衛生服務機構獲得大麻油處方的病人。但由於比利的大麻油處方藥中不但含有可以合法處方的CBD,還有一定含量絕對禁止的THC,這就造成今年6月,比利的處方藥又被內政部喊停。夏洛特不得不再度帶著比利遠赴加拿大接受大麻油的輔助治療。後來她從加拿大帶回的藥品也在倫敦希思羅機場被查沒。比利的身體狀況再度陷入危機,夏洛特又開始為爭取處方藥奔走和狀告英國政府,幸虧他們再度得到了特許,比利繼續使用這種類型的藥用大麻油,才使得他暫時轉危為安。
儘管大麻二酚對健康的益處仍不確定,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去年批准首次將大麻二酚用作治療兩種罕見且嚴重的癲癇的藥物。其他潛在用途正在研究中。今年5月31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舉辦了一次關於含有大麻和大麻衍生化合物的科學數據和信息的公開聽證會。「認為存在真正的風險,關於其廣泛用於醫療、食品和膳食補充劑以及其他消費品的安全性仍存在嚴重問題,」 FDA專員Ned Sharpless認為。「鑑於FDA對大麻產品銷售的新興趣,我們需要仔細評估所有這些產品在消費者如何獲取大麻產品方面的合理性。」
去年10月份,在一些影院上映的一部名為Weed the People的新紀錄片探討了醫用大麻對兒童癌症的潛在影響以及想要使用大麻的人們所面臨的監管障礙。這部電影由前脫口秀節目主持人Ricki Lake執導,由五個家庭使用大麻油治療兒科癌症。一些兒童使用大麻和化療等治療,而其他兒童則在常規治療失敗後轉向使用該藥。這部電影描繪了大麻油有效性的美好軼事;一些兒童的腫瘤大幅縮小或完全消失,即使他們使用大麻油代替化療和其他常規治療。「你不能說'治癒'這個詞,」萊克斯說,「但你怎麼解釋呢?」
但這個概念遠未得到證實,甚至可能是危險的。雖然有證據表明大麻可緩解慢性疼痛和化療副作用,但美國癌症協會警告稱,「單獨依靠大麻作為治療方法,同時避免或延遲癌症的常規醫療護理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後果。」 ACS表示,一些研究表明,大麻中的化合物可以減緩動物或實驗室培養皿中腫瘤細胞的生長或殺死腫瘤細胞,但仍缺少在人類身上大規模應用的科學依據。雖然常規治療如化療仍然是標準,但兒科癌症提供者越來越多地表達他們支持 使用醫用大麻,特別是在姑息治療或臨終關懷時,可能不需要其他治療。
據媒體披露,中國允許在化妝品中使用CBD,但尚未批准將大麻二酚用於食品和藥品。因此,目前漢素生物的大部分產品——年產量約兩噸——都是銷往海外市場。該公司還在拉斯維加斯收購了一家萃取廠,預計將很快投產,並計劃在加拿大再建一家。上述這些消息對於急需獲得合法大麻油的癌症患者,似乎是一個未來的好消息。
一位自認是大麻油治療癌症獲益者的李姓人士稱,「對於中國隱秘的癌症大麻油使用者群體,據稱有將近上千人,使用這種大麻油。在國內有一個叫做「大麻油討論群」中,有患者已有從美國代購的大麻油。不過代價真的不菲,一瓶5564元,但對於困境中的病患家庭,任何一種新藥,都是不能錯過的希望。」
絕望的癌症患者,在死亡面前,能夠很快地把一些還在試驗中或者只有部分抗癌功能的植物製品,當成自己的救命藥物,關鍵是,他們中有一部分人得到了治癒,儘管他們之前進行了各種治療,是否是大麻油的功勞,但這已不重要。這些癌症患者在他們分享的文章裡認為大麻油可以讓自己減輕痛苦,讓自己變得快樂,癌症病人有的壓力以及焦慮,在使用了大麻油後,會很快改善。在大麻油的使用方面,中國與美國的病人似乎「沒有時差」,他們會把推特上一些美國病人使用大麻油的信息,第一時間轉入討論群裡。快速分享各種國外的關於大麻油的信息,包括價格,在何地可以購到,以及服用方法等。
一位病人在他的博客裡,甚至分享了自己服用大麻油,治療自己的肺癌後的變化,以及他服用的劑量。這使他擁有了近萬人的粉絲。
一直關注這群使用大麻油的癌症患者的某腫瘤醫院的曹教授認為,「採用大麻油治癌,最關鍵的問題是無法判斷治癒率。因此,對於個體癌症患者來說,無法判斷自己成為「治癒」幸運兒的概率有多大。加之大麻油真假難辨,許多人購買到的大部分為工業大麻而不是真正的大麻油。再加上這種藥物屬於違禁品這一事實,使大麻油治療癌症成為一種基本上難以判斷的難題。「
前不久,有報導稱一位從美國購買了兩小瓶大麻油的患者,在過海關時被扣留。
據統計,目前大多數國家禁止將大麻用於娛樂目的,在一些亞洲和中東國家,即使少量持有大麻也會被監禁數年。使大麻醫療用途合法化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智利、哥倫比亞、德國、希臘、以色列、義大利、荷蘭、秘魯、波蘭和英國。
好消息似乎是,由於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有機化學家拉斐爾·梅舒朗教授的積極推動,以色列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醫用大麻計劃,2萬多名病人獲準使用大麻來用試驗的方式治療某些癌症,青光眼、克羅恩氏病、炎症、食慾喪失、圖雷特氏症候群和哮喘等疾病。儘管如此,梅舒朗並不贊同娛樂用大麻合法化。他堅稱,大麻「並非無害物質」,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