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都是無私的,這一點,永遠不需要質疑。
所有的付出,都是為了孩子健康成長,長成我們希冀的樣子。
但是,有時候,因為方式方法問題,家長的自私,自己並沒有意識到。
早上在餐館吃飯,遇到這樣一件事:
一個顧客,拿現金付款,20塊錢——由於餐館比較忙,老闆娘帶著孩子一起幫忙,當孩子把面端給顧客的時候,顧客就把錢直接給了孩子。
顧客吃完飯準備走,老闆娘大喊:那個穿黑衣服的,怎麼不給錢就走!
顧客解釋,給孩子了。
老闆娘非但不信,還說顧客不誠實,吃飯不給錢還想賴小孩。
顧客說,把孩子叫來問問不就得了。
老闆娘沒好氣喊來孩子,一問,確實。
於是,這位媽媽當眾把孩子揍得大哭,然後自己也趴在桌子上,不管不顧,大哭起來。
我不知道,她遇到了什麼事,想必,這只是個引子。壓倒駱駝的,不是多麼沉重的稻草,叫人崩潰的,往往是最後一棵。
但是有一點,無論遇到了什麼,都不應該把這種不快,發洩到孩子身上。
教育孩子本無過,但方式方法有待商榷。
孩子,有他們自己的世界,我們不是他,不能感同身受。
在豆瓣上看到一篇文章,一個成年人寫的自己小時候的事。
說自己小的時候,父母一不高興就揍他。作者感慨,大人真的好自私,不高興就打孩子,孩子不高興找誰去?
捫心自問,是呵!
真的不能不顧孩子的感受,雖然是孩子,但要平等以待。
前段時間網上有新聞報導:一個中學生,在教室玩撲克,被老師找家長。
結果,媽媽一到,劈手就是一耳光,在學校走廊裡,當著所有同學的面。
結果,那個男孩片刻猶豫後,直接從窗口跳下去,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被老師找過的經歷。優秀的,老師希望更卓越,不優秀的,老師希望向優秀看齊。偶爾有搗蛋的,家長被找,則更是家常便飯。
激動點的家長,會當老師面把孩子揍一頓,內斂點的也是當面訓斥。
當然,有時候就是為了做個姿態,給老師看。不配合點老師,怕老師以後不管了。往往這個時候,很少有家長會考慮孩子的感受。
也許你會說,要強點就不會這樣了。可仔細想想,沒有哪一個成長是一蹴而就的。誰沒打那時候過,為什麼到了孩子,我們就把標準變了?
成年人的壓力,真的,很理解。
但對於孩子來說,我們總歸是抗壓能力強一些。成長,也需要持久的耐心呵護。
相信,對於所有家長來說,孩子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這其中,不僅僅是體魄,還有心理健康。
同事有天說了這樣一件事:他老公,挺大一爺們,就害怕聽到夫妻吵架聲。即便是鄰居家吵架,他也會嚇得鑽到被窩裡不敢露頭。
究其原因,是因為,小時候父母成天吵架,陰影,從那時候就開始了,時至今日長大當了父親,依然如此。
有時候,父母不經意的舉動,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卻是一輩子的。諸如,性格缺憾。
做家長,並不僅僅是拿出全部的力氣照顧孩子生活,給出全部的財產讓孩子過得舒適,最重要的是,真的不能太自私,把自己的不快轉嫁到孩子頭上。
只願,給他們的愛,會陪伴一生。自私,也是因為愛,那就,轉化為愛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