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創辦第一家喜憨兒洗車行,拒絕小費少掙錢他卻開心

2020-12-19 穆正月談情感

在深圳有一家特殊的洗車行,它的名字叫「喜憨兒洗車中心」,這裡面的工作人員絕大部分都是喜憨兒。

喜憨兒就是那些發育遲緩、智力障礙、唐氏綜合症、腦癱、自閉症的孩子,這些孩子在人們眼中是連自己都無法照顧的人,他們怎麼從一個被照顧的人,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洗車工呢?這裡面到底經歷了什麼?

如果要說起這個,其中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喜憨兒洗車中心」的創始人——曹軍。他創辦這個洗車中心,有特殊的初衷。

2002年6月17日,是曹軍終生難忘的一天,這一天他做了父親,而這一天,也是他人生開始改變的一天。

因為七個月後,他們帶孩子體檢的時候,醫生告訴他還在發育遲緩。意思就是孩子的心智只能停留在六七歲的水平,這是晴天霹靂,這大山般的壓抑一直持續了十多年,他每天認真工作,希望用工作麻痺自己,又希望通過工作給孩子多留一點錢,讓孩子在自己和太太百年之後生活有保證。

願望很美好,可事實很殘酷,孩子不會用錢,就是留給他金山銀山也無濟於事。

在中國,像曹軍的孩子一樣,被稱為喜憨兒的孩子就有1200多萬人。

在2013年,曹軍孩子13歲那一年,他和周邊有共同命運的家長一起討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老了以後,孩子怎麼辦?這是家長們都為之擔憂的事情。

曹軍不信邪,他國內國外跑了很多地方,去類似的機構考察學習,終於在2015年的8月8號,在深圳開了第一家專門為喜憨兒就業的特殊的洗車行,叫喜憨兒洗車中心。

16個孩子,智力水平幾乎就是小齡階段,也就是7歲左右。讓這些孩子洗車的時候,剛開始真讓曹軍頭疼,他們總是做了這個忘了那個,再不就是東逛一圈,西逛一圈,很難按部就班把一臺車洗好。

為了能讓孩子們適應這些,他甚至還發明了一些特殊的道具。在他的辦公室有一塊白板,高度、離地高度以及寬度都是和車身的長、寬以及離地高度相同。

他先讓孩子們在這塊白板上練習擦拭,熟練後再到車身上擦拭,他用自己獨創的方法讓孩子們學會了洗車。

曹軍知道,雖然喜憨兒學東西慢,但是他們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踏實、不偷懶。說的不好聽點就是死心眼,如果你讓他把車門擦五遍的話,他不會少擦一遍。有一些實在無法去掉的汙漬,這些孩子們總是想辦法要把它去掉。

曹軍說到這些孩子洗車,一路的艱辛歷程總是歷歷在目。早期的時候,很多顧客看到這些喜憨兒,總是帶有一些憐憫的眼光。曹軍知道「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要讓人們摘掉有色眼鏡,還需要時間的證明。

果然,時間久了之後,顧客們都知道這些孩子是真的能幹好這些事情,慢慢地主動成了回頭客。

種.新來,是一名從甘肅農村過去的孩子。他在網上看到了曹軍開的這間「喜憨兒洗車中心」後,他對媽媽說:媽媽,這些我能做的。

洗車中心每天早上八點半上班,但是種.新.來總是七點就到了,他總是來的最早的那一個。沒有人要求他這些做,但是他自己有責任感,總是早早過來,準備好上班要用的東西。他對別人說:媽媽種地掙錢不容易,我長大了,要掙錢幫助媽媽,照顧家裡。

種新來說自己的名字是爸爸起的,意思就是告訴他不管做什麼事情,如果做錯了,還可以重新再來一遍。種新來說自己忘不掉第一次拿工資時激動的心情,那是一種劫後餘生的喜悅。自從在喜憨兒洗車中心工作之後,他說自己再回家,就和往常不一樣,可以直起腰杆回去。

每一個在喜憨兒洗車行工作的孩子,都經歷了從不被認可到被肯定的過程,種新來也不例外,他說自己被顧客認可比自己掙到第一筆錢還要高興。

在洗車中心工作兩年以後的種新來,再次回家的時候,已經不需要父母來深圳接他了,他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坐上深圳到蘭州的火車,父母在蘭州站接他就可以了,而這一路,他完全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這麼巨大的變化,是之前家裡人根本不敢想像的事情。

種.新來也變得更懂事,更孝順,更理解父母,每次回家,他都會為家裡的每位親人帶上自己精心購買的禮物。

李嘉師也是洗車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每當輪休的時候,就是李嘉師特別苦惱的時候,他總是以為讓自己休息,就是因為自己做的不夠好,是不是不想要自己了,所以才讓自己休息。

當他拿到工資的時候,總是他最高興最驕傲的時候,他會請小夥伴們喝可樂,會和小夥伴們嬉鬧。

李嘉師的變化都被家人看在眼裡。哥哥的感觸特別深,他說自己從弟弟去了喜憨兒洗車中心之後,逢年過節發的禮品都會拿回來給家人分享,發的300的紅包,主動給了媽媽,讓她去買新衣服,弟弟變得有人情味了,更懂得了父母的不易,也更孝順了。

這些孩子的成長就像稻子一樣「不見其長,日有所增」,在喜憨兒的日子,除了年齡的增長,也讓他們慢慢學會了生存的技能,以及自理的能力,這些將成為日後他們獨自面對社會時,能夠應付社會的手段。

2015年至今,喜憨兒洗車中心已經洗了三萬多臺車,每一臺車,都見證了這些孩子的成長和變化。

如今,全國喜憨兒洗車中心在全國已經有十多家。在喜憨兒洗車中心洗車的顧客都一致誇讚,這些孩子們幹活認真踏實,不偷懶,洗車乾淨。

這樣肯定的背後,是更多喜憨兒可以自食其力的結果。很多在洗車行洗車的老顧客,都放棄了辦卡的優惠,他們寧願每次掏現金,因為這樣可以讓孩子們多掙幾塊錢。

這樣的做法,遠比為他們捐款來的更為實惠,更為有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孩子們學會自食其力,讓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勞動去獲得報酬,遠比一直為他們捐款捐物要好的多的多。

曹軍甚至在洗車中心貼了「正常收費,謝絕消費」的字樣,為的就是前來洗車的人們能夠以正常的眼光來看待這些孩子,讓他們可以正常的融入到社會群體當中去。

這才是曹軍費盡心思創立喜憨兒洗車中心的初衷和本意。

相關焦點

  • 洗車行裡的「喜憨兒」:與社會握手的邊緣人
    ▲喜憨兒洗車中心部分員工合影。「喜憨兒」是對心智障礙者的另一種稱謂。喜憨兒洗車中心的創始人之一曹軍,是一名15歲「喜憨兒」的父親,他對此解釋,之所以給予他們這樣喜氣的稱謂,是因為這些孩子終其一生都「非常喜悅,非常單純」。絕大多數「喜憨兒」無法正常生活、工作,曹軍創辦喜憨兒洗車中心,是為了「幫助這群邊緣人融入社會」。
  • 喜憨兒洗車行:「擦」亮未來 尊嚴和價值我們用勞動換
    今年4月份,江蘇衛視《新聞眼》報導過深圳的一家洗車行,一群患有心智障礙的"喜憨兒"在那裡當洗車工的故事。這些"喜憨兒"從無法正常生活,到靠自己的雙手,贏得尊重,他們的身上發生了 了不起的改變。今天,第16家喜憨兒洗車行在江蘇無錫開業了,咱們去看看。
  • 曹軍兩會建言:全國每個街道開設一個洗車點 實現千萬「喜憨兒...
    曹軍,他的身份不光是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的創始人,同樣是一名16歲「喜憨兒」的父親,他的兒子半歲時,被診斷為輕度智障,此後,曹軍最常想的問題就是,兒子的未來該怎麼辦?「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通稱,相比肢殘、視障和聽障者而言,這個群體更難適應社會,更難正常地工作、生活。
  • 深圳首家「喜憨兒洗車中心」昨開業
    初心:  「為喜憨兒找出路」  19歲的喜憨兒李紀政穿著藍綠相間的洗車工作服,見到記者開心地送來礦泉水,並告訴記者,他一天可洗幾十輛車,「一點也不累,很開心」。  李紀政的媽媽周女士告訴記者,和之前相比,紀政在「喜憨兒洗車中心」更開心了,「因為這裡有人交流了,紀政喜歡人多熱鬧。
  • 深圳「喜憨兒」洗車行創始人:營利才能發展,長期提供就業機會
    1997年,曹軍從山西來到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曹軍說,從深圳開始,他經歷了一次次衝破思想禁錮的突破。2002年,他的兒子出生了,但不久卻被診斷為輕度智障。作為一名喜憨兒的父親,曹軍一直想給兒子探索一個未來的生活保障。
  • 洗車行的喜憨兒 | 湃客年度視覺大賽
    絕大多數喜憨兒是很難適應社會的,即便從特殊學校畢業,他們依然不能正常生活、工作。但曹軍一直在努力幫助這群邊緣人融入社會。曹軍是一名喜憨兒的父親,也是「喜憨兒洗車中心」的創始人。這家洗車中心的主要員工,是16名喜憨兒,智力水平處於7歲左右。他們通過勞動獲得報酬,就像每一個社會人一樣。
  • 深圳「喜憨兒」洗車行創始人:不能綁架別人的愛心和道德
    開業於2015年8月的深圳「喜憨兒車行」近日因為一部紀錄片備受關注。在視頻裡,16名「喜憨兒」撐起了深圳一家洗車行的工作,累計為顧客清洗了3萬多輛車。他們自稱「洗車大師」,認真地給顧客洗車、找零,面對鏡頭談論工作和未來,手舞足蹈地歌唱。
  • 【本周聚焦】「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能走多遠?(組圖)
    創辦人曹軍,就是一位智障兒的父親。  這家洗車中心目前有8名正式員工,年齡最小的18歲,最大的47歲,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喜憨兒。喜憨兒是當地人對心智障礙者的通稱,包括智力障礙、腦癱和自閉症人群等。之所以這樣稱呼他們,是因少了歧視的成分。  8名喜憨兒有些是從深圳元平特殊學校「招聘」過來的,有些是自己應聘的。
  • 喜憨兒的洗車行,支撐起了他們自己的夢
    最近幾天,相信所有的人的微博、朋友圈都充斥著這樣一段視頻,視頻的內容則是關於「喜憨兒洗車中心」。視頻中他們動作麻利,神情專注,可能你一眼看過去根本想不到他們是有著不同程度心智障礙的「喜憨兒」。聽到心智障礙你們可能會覺得他們無法生活自理,而且很難就業,但是深圳的這群「喜憨兒」不一樣他們有自己的工作,而且幹的很出色。
  • 為了解決「喜憨兒」的就業問題,他創立一個洗車行,如今已開9家
    說道「喜憨兒」,我們不得不說這樣一段故事,曹軍是一名15歲的「喜憨兒」的爸爸,他一直希望可以解決「喜憨兒」群體的就業難題,如果解決了這一問題,他們就不會成為別人的「社會負擔」,於是在某一個夏天,他自己聯合多名「喜憨兒」的家長們,一起湊出來了100萬元,一起在深圳創辦了一家汽車洗浴中心
  • 社創案例 | 喜憨兒洗車中心
    曹軍作為一位「喜憨兒」的父親對此深有體會,他想著要幫助「喜憨兒」找到自己的價值,因此創辦了「喜憨兒洗車中心」,探索「喜憨兒」們的職業道路。如果一家喜憨兒洗車中心能解決10多個心智障礙者就業,那麼10家、100家、1000家,就能解決成千上萬心智障礙者批量就業的問題。
  • "喜憨兒洗車":品牌響起來 孩子奔未來
    和正常上班族不同,陳星佑是一位重度智障患者,但在「喜憨兒」洗車行,陳星佑是一名正式員工,每天,他要和同為喜憨兒的幾位小夥伴們一起,完成30多臺車的清洗工作。在小團隊裡,陳星佑負責清洗車輪,最初,他只能固定清洗一個輪胎,工作2年多後,如今,他已經可以獨自完成四個車輪的清洗工作,還能幫著同伴衝水、打泡沫。
  • 「喜憨兒洗車」:品牌響起來 孩子奔未來
    和正常上班族不同,陳星佑是一位重度智障患者,但在「喜憨兒」洗車行,陳星佑是一名正式員工,每天,他要和同為喜憨兒的幾位小夥伴們一起,完成30多臺車的清洗工作。  在小團隊裡,陳星佑負責清洗車輪,最初,他只能固定清洗一個輪胎,工作2年多後,如今,他已經可以獨自完成四個車輪的清洗工作,還能幫著同伴衝水、打泡沫。
  • 深圳「喜憨兒」:7歲大的心智,並不影響我們賺錢養家
    他們是一群特殊的人,即使自己的實際年紀已經成年了,但自己的心智卻依然只有7歲,他們是一家洗車行的員工,因為工作人員的特殊性,店面老闆給這個店取了一個名字「喜憨兒洗車中心」。「喜憨兒洗車中心」開在深圳梅林的一條小路上,是一家擁有16個洗車員工的洗車行,但這裡的每一個都是喜憨兒,不是說正常人,他們平均年齡只有7歲。
  • 喜憨兒洗車中心上熱搜:員工都是殘疾人,一年洗車5000臺
    作者 | 市界 沈淼編輯 | 老拿26日,一則「南京喜憨兒洗車中心實現自負盈虧」的消息登上熱搜。據南京本地媒體報導,南京喜憨兒洗車中心成立於2019年5月,是專門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的培訓和實踐基地。目前共有員工16位,包括自閉症、智力障礙等殘障人士,在過去一年裡共為328位顧客洗車超過5000臺次,已經實現自負盈虧。
  • 為心智障礙者「洗」出一片未來——喜憨兒洗車的可持續商業探索之路
    在中國,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叫做「喜憨兒」,雖然名稱中帶有喜字,這個人群卻患有心智障礙,一生都無法如正常人一樣生活。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通稱,包括患有腦癱、自閉症、唐氏症候群、發育遲緩、智力障礙等的人群。  作為一名喜憨兒的父親,曹軍一直想給兒子探索一個未來的生活保障,2015年,他創辦了喜憨兒洗車中心,僱傭的所有員工均是心智障礙者。
  • 「喜憨兒洗車中心」創辦人曹軍: 我的夢想莊園
    聯繫人:大八(QQ:5317002)「喜憨兒洗車中心」創辦人曹軍:我的夢想莊園我的兒子和我的夢想「喜憨兒洗車中心」僅僅是我正在做的事情裡最小的一個部分,我是希望可以用它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吸引更多比我聰明的家長加入,大家行動起來,從幫我們孩子就業開始解決——與其給別人打工,為什麼不給自己的孩子打工?與其幫別人賺錢,為什麼不給自己孩子賺錢?就從考察開始做起吧!
  • 只因兒子智力低找不到工作,他為造福社會,創辦洗車店只收喜憨兒
    目前喜憨兒洗車中心有十六名這樣的孩子,年齡在20歲到30歲之間,每一個進來工作的孩子,都需要經過一個特別的「考試」。曹軍說,這樣做是為了清楚每個孩子的能力範圍,以便他們更好地分工合作。曹軍作為喜憨兒洗車中心的創辦人,他唯一的兒子在出生七個月之後,被診斷為輕度智障,這讓他一度非常絕望,曾經曹軍覺得只要自己努力工作,想給孩子掙很多錢,等他老去,兒子就能夠用這些錢養活自己,可問題是,如果有一天自己不能工作賺錢了,兒子的生活該怎麼辦?為了幫助這些喜憨兒找到合適自己,並且是長久發展的工作。曹軍考慮了很多項目,在分析的優劣勢之後,最終選擇了汽車。
  • ...你洗車,你願意來嗎?」|這個洗車行很特別,員工都是「喜憨兒」……
    大多數成年心智障礙患者都由父母撫養,但父母終有老去的一天……經過短暫的試運營,今天上午,佔地500平方米的全國第十家、哈爾濱首家「喜憨兒洗車服務中心」在呼蘭區正式開張迎客。經過培訓的10名「喜憨兒」洗車實習生,他們可以通過分工協作、默契配合,在20分鐘內完成一輛汽車的清潔工作。
  • 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心智障礙者的「夢想莊園」
    如今在洗車中心,劉墨莊被委以重任,擔任組長,他很開心,「我們不是沒有用的,我們有自己的價值,我們也需要尊嚴。」  每天中午,喜憨兒洗車中心的「生活老師」鄭慧寧帶著喜憨兒員工去附近的計程車司機飯堂吃飯。「開始不懂得排隊,喜歡吃的菜也不知道要先跟師傅講,直接就去拿了。現在,他們已經有了排隊和秩序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