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兒子智力低找不到工作,他為造福社會,創辦洗車店只收喜憨兒

2020-12-19 24小時全接觸

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我國殘疾人總數為8758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約為6.39%,殘疾人就業比例為25.1%,也就是說10個殘疾人中大概有3個能找到工作,心智障礙是殘疾人的七大類別之一,並且心智障礙者,是殘疾人中就業最困難的人群之一,就業率不到5%,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和傷痛。

曹軍(化名)是喜憨兒洗車中心的創始人,目前他的這家汽車中心有十六名特殊的孩子。在這裡,這些特殊的孩子們穿著藍色t恤工作服,幾名員工分工合作正在一起洗車。黃熠(化名)是這家洗車中心的一名員工,在這裡工作已經一年多了。黃熠的媽媽當年在生孩子時,由於產程過長,造成胎兒在子宮內缺氧,導致了黃熠腦部發育遲緩。2015年7月份,從學校畢業以後,黃熠因為心智障礙加上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等原因,一直沒有找到工作,每天只能待在家裡玩電腦,這只能是一個惡性循環,還導致兒子的狀況更加惡劣,父母在一旁看著也挺著急,千方百計想為黃熠找一份工作。為了讓兒子能找到一份工作,黃熠一家人在殘聯中心做了登記。不久,深圳的一家工廠提出讓黃熠去應聘,就在等待面試結果的時候,喜憨兒洗車中心的負責人曹軍找到了黃熠的家人,想讓他去洗車中心工作,通過面試和培訓,黃熠正式成為了一名洗車員工。

黃熠的媽媽坦言,自從兒子工作了以後,笑容多了許多,也變得喜歡跟人交流了,還會跟她分享上班的趣事,這讓她十分欣慰,但是黃熠的變化遠遠不止這些。在洗車中心工作了一個月以後,黃熠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筆工資,除了五險一金和意外傷害綜合險,2030元的工資,雖然這筆錢不算多,但對黃熠來說,這是人生的第一桶金,有著重要的意義。工作了以後,黃熠不僅學會了如何保管工資,還養成了記帳的習慣。一開始,家人也會擔心他對錢沒什麼概念,怕他亂花錢或者被人訛錢,但是想著讓他獨立,面對社會,學會如何花錢是必須的。事實證明黃熠對金錢,還是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辦法。目前喜憨兒洗車中心有十六名這樣的孩子,年齡在20歲到30歲之間,每一個進來工作的孩子,都需要經過一個特別的「考試」。曹軍說,這樣做是為了清楚每個孩子的能力範圍,以便他們更好地分工合作。在這個入門考試中,成績最好的就是李紀政(化名),今年20歲來自福建,每當看到客人來了,李紀政都會禮貌的上前打招呼,接過車鑰匙放在指定的木盒子裡,和夥伴們完成了洗車、吸塵等程序,還會再次查看每個細節是否清潔到位,才把車和鑰匙交還給客人。

李媽媽說,以前的李紀政經常待在家裡不出門,很少與人交流,工作了以後,他變得開朗起來,每天下班回來,都會跟媽媽說今天的工作內容,他還時常主動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這些變化都讓李媽媽倍感欣慰。曹軍說,在洗車中心,他非常注重培養孩子們之間的團結精神,通過各種方法,讓十六個孩子彼此熟悉彼此了解,一起工作,開心生活,讓大家逐漸走出自我封閉,和他人交流。在這裡,變化最大的莫過於陳星佑(化名)了,他曾是一個重度自閉症,如今的他已經慢慢地融入到了這裡。

一開始出於對他人身安全的考慮,每天下班後,曹軍把陳星佑送上公交車後,就會打電話告訴他的家人,陳星佑所乘坐的車子,他的家人則在終點站接他,後來改為尾隨偷偷跟著他,害怕他會走丟,而到現在,他已經可以獨自上下班,不用他人接送了。陳星佑剛來上班的時候,經常是不停地喝水,不停地上洗手間,老師們都以為他是為了偷懶,慢慢地才發現,原來是他不懂得控制喝水的時間和頻率,於是老師開始控制他喝水的次數,甚至有時候還把他的水杯藏起來。這些小變化對正常人來說也許不算什麼,可是對他來說卻是非常巨大的進步。曹軍作為喜憨兒洗車中心的創辦人,他唯一的兒子在出生七個月之後,被診斷為輕度智障,這讓他一度非常絕望,曾經曹軍覺得只要自己努力工作,想給孩子掙很多錢,等他老去,兒子就能夠用這些錢養活自己,可問題是,如果有一天自己不能工作賺錢了,兒子的生活該怎麼辦?

為了幫助這些喜憨兒找到合適自己,並且是長久發展的工作。曹軍考慮了很多項目,在分析的優劣勢之後,最終選擇了汽車。2015年七月,曹軍和另外幾名喜憨兒家長,一起在深圳市福田區梅林大街上,創立了這家洗車中心,剛開始並不能得到他人的認同。為了讓外界打消對這裡的誤解,曹軍一方面注重提升孩子們的服務和禮儀;另一方面,通過媒體發聲,讓大家能夠正確認識這裡,長期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剛開始,很多顧客是抱著同情與支持的心態,來到喜憨兒洗車中心洗車的,但是現在他們眼神裡少了好奇與距離,多了習慣與自然,他們熟悉這些孩子,同時也認可他們的工作。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勞動,為客戶提供服務,獲得勞動報酬。相比同情與關愛,喜憨兒的孩子們更渴望平等地接納和尊重,讓心智障礙人群由社會資源的消耗者,轉變為社會服務的提供者。顧客用平常心來洗車,孩子們用心提供服務,不需要任何憐憫。這些特殊的孩子終於靠自己的勞動,贏得了顧客的尊重,證明了自己是有價值的。

喜憨兒洗車中心在網上火了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學習和推廣,讓曹軍倍感欣慰,只是還有一個問題讓他感到擔憂,將來他們這些父母如果不在了,誰來照顧這些喜憨兒。他想法是依託基金,用企業化的方式來解決。可是只是他目前的一個想法,要把一個小作坊,做成一個規範的大企業,其難度可想而知。喜憨兒洗車中心的那些孩子們,之前他們的命運是不幸的,跟其他來到世上的健全嬰兒相比,他們是折翼的天使。如今又是幸運的,他們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殘障,而被命運打垮,反而是迎難而上,自強不息並且戰勝了命運,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努力,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相關焦點

  • 社創案例 | 喜憨兒洗車中心
    曹軍作為一位「喜憨兒」的父親對此深有體會,他想著要幫助「喜憨兒」找到自己的價值,因此創辦了「喜憨兒洗車中心」,探索「喜憨兒」們的職業道路。智力障礙讓他們不能正常地工作、生活,家人們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他們長大,「喜憨兒們」的實際就業率不到5%,比肢體殘疾、視力聽力障礙等弱勢群體更難以融入社會。 但當他們的父母親人老去後呢?這些飽受異樣眼光的「喜憨兒」們該如何生活呢?
  • 洗車行裡的「喜憨兒」:與社會握手的邊緣人
    喜憨兒洗車中心的創始人之一曹軍,是一名15歲「喜憨兒」的父親,他對此解釋,之所以給予他們這樣喜氣的稱謂,是因為這些孩子終其一生都「非常喜悅,非常單純」。絕大多數「喜憨兒」無法正常生活、工作,曹軍創辦喜憨兒洗車中心,是為了「幫助這群邊緣人融入社會」。對心智障礙者而言,找一份合適的工作著實不易。爺爺去世後,種新來想回家奔喪,但家人希望他留在洗車行好好工作。
  • 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心智障礙者的「夢想莊園」
    「中國版阿甘」就業 為心智障礙者打開一扇窗  獨立搭公交車上班、籤到、換工作裝、分工洗車、在休息中心做能力訓練……像其他上班族一樣,深圳喜憨兒洗車店9名員工開始了他們第一個月的「職場生活」。然而這些看似簡單的程序,對他們來說都是挑戰。
  • 南京喜憨兒洗車中心實現自負盈虧 創辦人:自食其力讓他們感到自豪
    2019年5月22日,在當地街道的扶持下,南京市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負責人朱軍林創辦了全國第十七家、南京首家喜憨兒洗車中心,旨在為喜憨兒提供就業機會。經過最初的摸索、適應,如今這個有16名喜憨兒的洗車中心已為顧客洗車超5000輛,擁有辦卡會員三百餘名,並在最近首次實現自負盈虧。朱軍林告訴北青報記者,去年創辦後客流量不穩定,再加上兩個師傅的工資、耗材支出等,他們也一直虧損。
  • 【本周聚焦】「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能走多遠?(組圖)
    感動之一便來自於,其間有一位父親在為心智障礙者勞動權利獲得尊重和保障而做得努力——他聯合9位智障兒父親開辦了大陸首家以保障心智障礙者就業為宗旨的洗車店:「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  一家特殊的洗車店  8月9日,「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正式開業了。這是一家普通的洗車店,然而它又很不普通——這是我國大陸第一個針對心智障礙人群的就業項目。
  • 談「喜憨兒洗車店」
    2018年12月17日人民日報的一則喜憨兒洗車店的新聞,讓我感慨頗多。一群智商有問題的"孩子們"在這間洗車店聚集,他們每天勤勤懇懇,用雙手把每一輛來的車洗的乾乾淨淨,每一個步驟都爛熟於心,不敢有一絲怠慢,哪怕有很難清除的汙漬,都一定要想辦法處理掉。
  • 南京首家「喜憨兒洗車中心」運營一年,那裡的「喜憨兒」工作咋樣啦?
    轉眼一年過去了,憑藉自己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有16位心智障礙者經過培訓獲得上崗機會,在獲取穩定收入的同時,為328位會員及顧客,洗車超過5000臺次。一份質樸而厚重的成績單,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 曹軍:創辦第一家喜憨兒洗車行,拒絕小費少掙錢他卻開心
    在深圳有一家特殊的洗車行,它的名字叫「喜憨兒洗車中心」,這裡面的工作人員絕大部分都是喜憨兒。喜憨兒就是那些發育遲緩、智力障礙、唐氏綜合症、腦癱、自閉症的孩子,這些孩子在人們眼中是連自己都無法照顧的人,他們怎麼從一個被照顧的人,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洗車工呢?這裡面到底經歷了什麼?
  • 繼主持人大賽後南京再現喜憨兒洗車中心,一年後的喜憨兒們怎樣了
    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統稱,它包括自閉症患者,唐氏症候群,智力發育遲緩等的人群。喜代表珍惜,憨代表憨厚老實,兒代表孩子,這個解釋是來自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創始人曹軍的解釋。相信很多人對於喜憨兒的認識是來源於去年主持人大賽田靖華的演講,在那次演講中深圳市喜憨兒洗車中心第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而喜憨兒洗車中心的洗車工也以別樣的姿態引起社會的關注。深圳市喜憨兒洗車中心聘用的是一群有心智障礙的人,洗車中心旨在給心智障礙者一個同等的平臺與機會,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
  • 曹軍兩會建言:全國每個街道開設一個洗車點 實現千萬「喜憨兒...
    曹軍,他的身份不光是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的創始人,同樣是一名16歲「喜憨兒」的父親,他的兒子半歲時,被診斷為輕度智障,此後,曹軍最常想的問題就是,兒子的未來該怎麼辦?「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通稱,相比肢殘、視障和聽障者而言,這個群體更難適應社會,更難正常地工作、生活。
  • 為心智障礙者「洗」出一片未來——喜憨兒洗車的可持續商業探索之路
    在中國,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叫做「喜憨兒」,雖然名稱中帶有喜字,這個人群卻患有心智障礙,一生都無法如正常人一樣生活。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通稱,包括患有腦癱、自閉症、唐氏症候群、發育遲緩、智力障礙等的人群。  作為一名喜憨兒的父親,曹軍一直想給兒子探索一個未來的生活保障,2015年,他創辦了喜憨兒洗車中心,僱傭的所有員工均是心智障礙者。
  • 深圳「喜憨兒」洗車行創始人:營利才能發展,長期提供就業機會
    曹軍說,從深圳開始,他經歷了一次次衝破思想禁錮的突破。2002年,他的兒子出生了,但不久卻被診斷為輕度智障。作為一名喜憨兒的父親,曹軍一直想給兒子探索一個未來的生活保障。2015年,他創辦了喜憨兒洗車中心,僱傭的員工均是心智障礙者,從團隊組建到投入運營,從工作模式到測評訓練,曹軍孜孜不倦的創新,用實際行動樹立深圳「弱有重扶」的典範。
  • 喜憨兒洗車中心上熱搜:員工都是殘疾人,一年洗車5000臺
    作者 | 市界 沈淼編輯 | 老拿26日,一則「南京喜憨兒洗車中心實現自負盈虧」的消息登上熱搜。據南京本地媒體報導,南京喜憨兒洗車中心成立於2019年5月,是專門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的培訓和實踐基地。目前共有員工16位,包括自閉症、智力障礙等殘障人士,在過去一年裡共為328位顧客洗車超過5000臺次,已經實現自負盈虧。
  • 洗車行的喜憨兒 | 湃客年度視覺大賽
    絕大多數喜憨兒是很難適應社會的,即便從特殊學校畢業,他們依然不能正常生活、工作。但曹軍一直在努力幫助這群邊緣人融入社會。曹軍是一名喜憨兒的父親,也是「喜憨兒洗車中心」的創始人。這家洗車中心的主要員工,是16名喜憨兒,智力水平處於7歲左右。他們通過勞動獲得報酬,就像每一個社會人一樣。
  • 「喜憨兒」模式成功複製 心智障礙者有尊嚴地融入社會
    這是位於深圳福田區的喜憨兒洗車中心,這裡的員工是一群有著不同程度心智障礙的自閉症、唐氏症候群、智力障礙、發育遲緩、腦癱等患者。雖然,他們的平均年齡有20多歲,但多數人的智力水平僅相當於7歲的孩子,他們是殘障類別中最嚴重和最困難的群體,被稱為殘障中的殘障,「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通稱。
  • 洗車行的「喜憨兒」
    喜憨兒3年,清洗了3萬多輛車這看似普普通通的數字可對他們來說
  • 深圳「喜憨兒」洗車行創始人:不能綁架別人的愛心和道德
    開業於2015年8月的深圳「喜憨兒車行」近日因為一部紀錄片備受關注。在視頻裡,16名「喜憨兒」撐起了深圳一家洗車行的工作,累計為顧客清洗了3萬多輛車。他們自稱「洗車大師」,認真地給顧客洗車、找零,面對鏡頭談論工作和未來,手舞足蹈地歌唱。
  • 心智障礙者快樂工作的家——探訪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
    在深圳福田區梅林凱豐路,有一家名為「喜憨兒洗車中心」的洗車場,因為有8名心智障礙者員工,這裡自開業以來,一直受到各方的關注。 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通稱,包括自閉症、唐氏綜合症、智力障礙、腦癱等,在人群比例約為千分之一,發病原因尚未明確。據介紹,中國目前智力殘疾人共有984萬。
  • "喜憨兒洗車":品牌響起來 孩子奔未來
    和大多數上班族一樣,每天早上,陳星佑都會準時從位於南山區的家裡離開,獨自搭上328路公交車,穿過半個深圳,並在8點15分前到達位於福田區凱豐路上的這家喜憨兒洗車中心,開始他一天的工作。和正常上班族不同,陳星佑是一位重度智障患者,但在「喜憨兒」洗車行,陳星佑是一名正式員工,每天,他要和同為喜憨兒的幾位小夥伴們一起,完成30多臺車的清洗工作。在小團隊裡,陳星佑負責清洗車輪,最初,他只能固定清洗一個輪胎,工作2年多後,如今,他已經可以獨自完成四個車輪的清洗工作,還能幫著同伴衝水、打泡沫。
  • 「喜憨兒洗車」:品牌響起來 孩子奔未來
    和正常上班族不同,陳星佑是一位重度智障患者,但在「喜憨兒」洗車行,陳星佑是一名正式員工,每天,他要和同為喜憨兒的幾位小夥伴們一起,完成30多臺車的清洗工作。  在小團隊裡,陳星佑負責清洗車輪,最初,他只能固定清洗一個輪胎,工作2年多後,如今,他已經可以獨自完成四個車輪的清洗工作,還能幫著同伴衝水、打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