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不控制成本銷量再高有啥用?

2020-12-20 騰訊網

做外賣虧錢了。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生意不好,東西賣不出去。

你可能想不到,即使銷量很高、即使收入很高,還是有大把的人在叫虧錢,這很讓人費解,但這確是事實。

事實是:2020年了,如果你還學不會控制成本,你的盈利機率為「」。

上次的文章,我們列舉了一個做漢堡的外賣店家。

雙平臺每月單量穩定在3200上下,後臺到手客單價21.31元。

平均每單的利潤可以達到8~9元,一個月扣除食材成本後的毛利在2萬5左右。

一個月主要固定費用:

房租4.6K(商場內比較貴)、水費2元、電費1.2元、

人工四個:老闆夫妻2人,一個長期工3100,一個小時工10元/小時(每天6個小時)

實際夫妻兩個人每個人月僅外賣淨利潤是在1萬4以上。

不過我們收到的留言是這樣

這就很可怕了,人家賺錢的生意(我們客戶的真實情況),你一來就虧錢了。

其實這裡反應了一個中小商家普遍存在又普遍忽視的問題:成本根本不會控制

因為餐飲業早就過了高毛利的粗放發展期,不誇張的說,現在餐飲老闆不論大小都是要精打細算,把錢花在刀刃上的。

房租、人工,是固定成本佔比最高的兩項支出。很多人從選商鋪開始,就開始給自己的盈利之路增加難度。

如何在租商鋪環節省錢

大家經常提到一個原則,即「一流商圈三流的地段」。

但是老闆們也要注意一個前提,那就是:你這間門店是要做以外賣為主的,堂食生意基本不做,甚至沒有。

這樣的挑選條件讓你能夠找到熱賣商圈內房租極低的商鋪。像上圖留言這種10平方5000元的房租,肯定是太貴了,真的神仙難救。

只要放棄對地段的要求,便宜的商鋪能選擇的太多了

其實只要肯花時間精力去找,不管是幾線城市,商鋪的溢價主要來自於熱門地段,只要避開熱門地段,不出熱門商圈肯定有高性價比的商鋪的。

因為你已經決定放棄堂食的那部分利潤了,所以租金一定要壓倒足夠低。二線城市以下房租不高於5K,一線城市不高於10K,才叫划算。

租金可以從三方面進行壓縮:

1、面積只租使用面積30~45平方的即可。這個使用面積,只要廚房動線設計得合理,即使是萬單店,也完全夠用了。雖然這種小戶型的商鋪可能按每平方來算要稍貴,但最後總體租金是便宜的。

有的老闆貪便宜,租那種單位租金稍便宜,但總體租金還是沒降下來的商鋪。對於純外賣商家來講,過大的商鋪很多空間都是浪費的,不會帶來額外收益,整體運營成本還會相應增加,其結果並沒有省到錢。

一般來講,商家找這種純外賣商鋪,租金起碼要節省35%~65%,才算合格。

2、儘量壓低轉讓費價格

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很多商家每天100元的推廣費不捨得花,但是接商鋪時十幾萬的轉讓費倒是毫不手軟。

你們猜15萬的轉讓費要客單價20元,毛利20%的外賣賣幾份能賺回來嗎?

3萬7千5百份!

而且這個轉讓費是一次性花掉後續不會帶來任何收益的,這些錢完全可以去做推廣和包裝品牌形象上。

3、儘量使用二手餐飲設備

眾所周知,餐飲行業每年的存活率都不會超過30%,有大量餐飲店可能開業不到半年就關門了,市場上留存了大量的二手餐飲設備。基本上你想要的所有「大件兒」都能找到9成新的。價格卻是全新的1/2甚至1/3。

最常用的冷凍冰箱,買一個全新的要3K~5K,如果買二手的設備,同樣性能的價格只要全新的1/3~1/4。很多盛放食品的容器,餐具也都一應俱全。

一個員工起碼要能創造2萬的營業額

我相信80%的中小商家是沒真正測算過人效的,單量高了,忙不過來了就要增加人手。但很多時候店裡忙不過來很有可能是兩個原因:

1、廚房動線設計不合理,人員工作效率低。

2、人員工作內容不飽和。

在當前一線城市的工資和物價水平,一家餐廳的人均每月營業額如果低於2萬元,不會有太好的利潤,餐廳也不會有太高的競爭力。

以上海等一線城市為例,一般的快餐店或中低檔餐廳,假設每新增加一名員工需增加工資3500,加上食宿、獎金、福利、勞保等,每月大約需要為一名新員工支出約5000元左右。如果餐廳的毛利率是百分之五十,那麼每新增一名員工,每月至少要增加1萬元營業額才能保本,高於1萬元才開始增加收益。

不同商家可以按照當地的工資及利潤率大概算一下目前店內人效是否合理。

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外賣老闆們,都是親力親為來降低人工成本的,這樣還能有效監督員工日常的工作效率,一舉兩得。

如果店內的工作量時間較為集中,也可以適當僱一些鐘點工。比如我們開頭舉例那個外賣店就僱了一個小時工,每天工作6個小時,一個月成本1800元,比一個長期工3100元的月工資節省了1300元每月。

食材費用要聰明的省

食材成本的節省體現在兩方面:食材要充分利用不要浪費,其次挑選性價比最優的,不要以口味或者價格單一的標準去衡量食材。

現在天氣比較熱,我相信很多商家都遇到過因為保管不善,食材變質而造成的浪費。

比如,結業後熬得湯底沒有重新滾開殺菌、未售出的切配食材和緩化的冷凍食品沒有即使放入冰箱保存、生熟物品混放造成口味變質等。

這些都會造成額外不必要的損耗。加強廚房的細節管理也就是變相提高我們的毛利率。

還有在進貨種類的選擇上,不要一廂情願的選擇高品質地口味的東西。

比如,做漢堡的肉餅,安格斯純牛肉餅的成本在7.5元一片,高成本導致商品定價也要在18~22元的範圍內,這在很多小漢堡店已經是一個套餐的價格了。雖然原料都是純牛肉但是口感反而不如混合的肉餅鮮嫩多汁,而且還沒有調味,腥味比較重。從實際經營來看,銷量低還容易招差評。

這類錯誤常常出現在一些有「情懷」的老闆身上。不考慮食材成本對最終商品價格的影響,最後做出來的菜品,口味上不被用戶青睞,價格上又沒有競爭力,最後的結果就是你的外賣店鋪在用戶看來毫無亮點。

如今,餐飲行業的盈利難度逐年升級。大型餐飲集團靠著標準化和規模化來壓低它的運營成本,而作為中小商家的我們如果還不能夠進一步精細化運營,提高我們的坪效和人效,想生存下去就更加艱辛了。

想知道你外賣銷量低的原因?有哪些上升空間

往期文章:

……

外賣·賺錢·乾貨

人點在看,財神爺在看

相關焦點

  • 高銷量外賣店鋪的飆升模板,你知道嗎?
    低價最大的好處就是轉化率高,同樣的曝光量可以獲得其他商家三倍的訂單量,同時高復購率等疊加因素又促使獲得更多的曝光量。這樣正向的循環推高了銷量。從前端數字上來看,肯定是讓人羨慕的。但是,由低價獲得的高銷量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沒錢賺!而且累得要死!!!
  • 火鍋外賣的可行性高不高?市場行情怎麼樣?
    2019年海底撈的火鍋外賣市場規模為310億,並且還呈現出了增長的趨勢,除了像熊貓來火鍋外賣,淘太狼以外,一些傳統的線下的火鍋品牌也開始進駐這個市場,比如小龍坎,香天下等,可以見得火鍋外賣的市場潛力之大火鍋外賣有什麼特點呢?
  • 為何商家紛紛退出外賣平臺?賣家:入駐後銷量增加,收入反而少了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網上點外賣,之後就會有外賣小哥把訂的飯送到指定地點,確實方便了很多。而很多商家看到商機,也紛紛入駐外賣平臺,但是加入這些平臺就能賺更過的錢嗎?不一定的,近日就有網友發牢騷說,自己朋友開了一家粉店,一個月差不多有七萬的收入,但是自從加入美團之後,銷量是增加了,但是收入卻少了。
  • 外賣拳王張方勇一句「拿了拳王有啥用」令人淚崩
    」之稱的張方勇——這位中國首位WBA雛量級青年拳王金腰帶得主,在其中說了一句話:「拿了拳王又有個卵用」,聽後真的令人淚崩!張方勇個子不高,卻力氣很大;他上學時,是學校的長跑健將;還被體校選去練過摔跤——這也為他喜愛和練習拳擊,打下了興趣和基礎。
  • 火鍋店做外賣是門好生意嗎?看看月銷9999+火鍋外賣玩出的新花樣
    而且前25名內的全部被呷哺呷哺、海底撈、純外賣火鍋品牌佔領,完全沒有中小火鍋店的立足之地。以150元的客單價計算,一個月的平均營業額才3萬+,再加上多數火鍋外賣都贈送鍋具,這大大壓低了每單的毛利率。截至到今年7月份的火鍋淡季,上海餓了麼全網總商家數已經降至174家,月均銷量138單。
  • 再惠五點小妙招,教你提升冬季外賣銷量!
    立冬已過,天氣開始大幅降溫,隨著氣候條件變差,餐飲外賣行業也開始面臨嚴肅的挑戰。 季節對外賣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冬季,消費者更追求讓人能感到溫暖的堂食,對於外賣的口欲大幅下降。
  • 如何快速提升外賣店鋪銷量?限時搶購了解一下
    現在做餐飲,如果不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只是單一的做線下門店,那你就真的out了,畢竟現在的餐館都是外賣+門店模式一起提高餐廳營業額,如果我們只是單憑門店銷售,肯定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而做外賣也是有竅門的,如果我們沒有掌握其中的小訣竅,想要做好外賣有點難度!
  • 品創餐飲:餐飲廚房成本控制的四大要點!
    再好的項目也離不開成本的控制,利潤再高的項目沒有成本控制也賺不了多少錢,所以說成本是利潤之源,開源的同時節流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沒有不注重成本控制的企業做大做強的,成本競爭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管控環節。
  • 美團餓了麼外賣平臺的抽成這麼高,外賣商家如何質量保證?
    若要討論2020年的疫情對那個公司有優勢的話,外賣平臺無異於是其中的一位。疫情期間門店堂食不能經營的情況下,外賣行業卻打著無接觸的口號趁勢悄然崛起,這對於本就對混亂不堪的外賣市場再添一刀,疫情也促使更多的商家也加入了外賣這個行業。
  • 再貴的外賣也是外賣 所以百度外賣只好把自己賣了
    (原標題:再貴的外賣也是外賣,所以百度外賣只好把自己賣了)
  • 瑋豐運營:做好這些外賣數據分析,銷量蹭蹭上漲!
    外賣品牌的輻射範圍幾乎都會受到配送能力與生產能力等等的限制,所以一般的經營思路是希望在最小的範圍內深挖用戶需求,這裡的深挖有兩重含義,一是儘可能多的拓展區域內潛在顧客;而是儘可能提升老顧客復購比率。在外賣平臺數據中心,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數據模塊。
  • 外媒評iPhone移除Home鍵:降低物料成本 銷量或再推高
    《福布斯》雜誌網絡版對此發表分析文章稱,蘋果應該移除Home鍵,此舉不僅能夠體現蘋果的創新能力,願意改變最為成功產品線的意願,可能還會推高iPhone的銷量。不過,蘋果也面臨一些風險,因為移除Home鍵意味著iPhone硬體、軟體以及iOS用戶界面都需要作出相應調整。 以下是文章全文: 臺灣媒體《電子時報》周一報導稱,蘋果可能會對iPhone硬體進行簡化。
  • 小商家如何在高同質化的漢堡外賣中突圍?
    但從外賣銷售的數據看,麥當勞高月銷門店的比例以及客單價均優於華萊士。說這明總體上,在銷量、人均、利潤上麥當勞都大大高於華萊士。目前外賣市場上,漢堡快餐品類整體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呢?這才是漢堡外賣綜合營業額和毛利最高的階層。(美團外賣)(餓了麼)從上圖可以看出,在全國平均銷量以及客單價上麥當勞比華萊士還高。3、低端漢堡外賣同質化嚴重,競爭以價格戰為主。
  • 衛生間一定要放個外賣打包盒,好多人不懂有啥用,家家戶戶用得著
    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的內容,這裡是1分鐘妙招小竅門,平常我們買早餐,買宵夜打包回來,很多都是用這些塑料盒裝的,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有幾個這樣的打包盒,為什麼衛生間裡一定要放一個外賣打包盒呢,好多人都不懂得有啥用,今天小編就跟大家改造一下打包盒,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線上外賣價格貴過實體店,你的外賣在給誰買單
    最近,很多市民發現,不少商戶線上售價竟然是實體店面售價的140%;更奇怪的,一些原來經常吃、線上銷量也不錯的一些外賣,也突然間消失了……記者調查發現,經過幾年的發展與用戶習慣養成,外賣大佬平臺已完成線上「圈地」,當前優勢外賣平臺對線上消費者和商家的補貼力度進一步降低。
  • 營業至凌晨,這個茶飲品牌多店外賣月銷9999+單!
    爆品月銷突破5000高銷量外賣店頻出,是個能打的實力,受到同行關注。茶飲店做外賣,已經成為必選項,外賣甚至成為品牌崛起的新陣地。一位茶飲店老闆告訴我,他非常重視外賣平臺的銷量和排名。當線下茶飲店越來越多,競爭激烈時,新開門店在線下常常容易「泯然眾人」,難以被記住。
  • 路邊「不起眼」的4種小吃攤,成本低銷量多,收入比你想的高太多
    路邊的小吃其味道可以說是相當味美,各種各樣的任你選擇,不過,也有一些小吃簡直就是「暴利」行業,看似小小的小吃攤位,其收入卻大得驚人,大家都太小看擺小吃攤做生意的人了,下面陽仔就給大家扒拉一下路邊「不起眼」的4種小吃攤,成本低銷量多,收入比你想的高太多。
  • 廉價速食包加熱變外賣
    注射大豆蛋白的牛肉、放了一年的排骨粒、反覆醃製的冷凍肉……日前,一則廉價外賣速食包再加熱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顯示,以冷凍一年的排骨為原料的速食包流向了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商家。無論是「毛氏紅燒肉」還是「日式肥牛」、「臺式滷肉」,這些產品的最高價格均不超過10元一包,肉類產品最低售價僅兩元左右。低價、半成品、加熱即可,這些特點讓速食料理包銷量可觀。記者看到,一款名為「10款快餐外賣菜餚包」的套餐產品售價為72元,包含日式雞丁、胡椒雞排、咖喱牛肉等品種,月銷量達5331件,累計評價更是達到18994條。
  • 特斯拉用上了磷酸鐵鋰電池,製造成本低了,賣34萬高不高?
    說起新能源汽車,特斯拉是當之無愧的「王者」,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的銷量是非常高的,特斯拉汽車的技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那是處於一個很高的地位,在眼下,新能源汽車圈領域最熱門的一個話題,那就是特斯拉用上了磷酸鐵鋰電池,據了解,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特斯拉新能源將在9月份的時候實現交付
  • 誰是北京「外賣之王」?174萬條數據揭秘你不知道的外賣真相
    如果懶得出門或是想獨自享用,外賣也可以將燒烤的夏日感與煙火氣帶入家中。從外賣菜品銷量來看,羊肉串是當之無愧的北京外賣之王,月銷量多達217萬份,同樣是串,銷量是第二名望京小腰的近五倍。立志做「中國街頭燒烤無冕之王」的望京小腰在北京並非浪得虛名,只不過以「小腰」做特色的店鋪,銷量最高的卻還是羊肉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