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各樣沒必要的衝突,總是發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為什麼那麼多

2020-12-13 小筱吃瓜

大多數父母可能會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日常管教,有時這對他們來說是好事,但許多孩子進入了叛逆期,或有了自我意識,有時很討厭父母管教自己。這樣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有時,即使父母還沒說多少話,矛盾就已經出現了,爭吵也變得越來越普遍,許多父母可能都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對自己這樣,是自己沒好好教育嗎?其實,正是因為這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自己走進了一個誤區,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第一,我們要知道,年幼的孩子,在青春期就已經覺醒了自我意識,這個時期的他們,開始不同於幼年時期,而這個時期的他們,可以說,是非常需要被認同的一個階段,很多的父母,有時會忽視他們的這一訴求,還是把它當作小孩子來看待。那跟他們內心的獨立意識起了衝突,大部分的時候,這種衝突是可以解決的,但是因為當事人的冷漠,或者是不加考慮的原因,這些問題反而會激化。

小孩子本身就是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的,此時作為父母的我們如果也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將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對於那些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假如家長對孩子的性格加以壓制,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孩子會選擇極端的方式來與家長對抗,反抗自然也就成了家常便飯了,這種矛盾的原因,自然有很多,但核心問題,就是在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日常生活中的人,都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自己的孩子吵架。

事實上,有時我們需要換一種方式,因為當我們換了一種方式,我們就能找到一種更好的方式和它對話。例如,我們首先要尊重孩子,而不是頤氣指使,父母自己可能感覺不到,有時自己和孩子說話時的語調問題,確實是個很現實的問題。由於我們還沒有從幼年時期的兒童教育中走出來,在青春期階段,以前的教育方法也是要革新的,否則就可能根本不能對兒童進行教育,自己也是受氣的,這種情況想必絕大多數家長都碰到過。

因此,當解決孩子的問題時,記住要注意這個方面。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孩子的逆反心理,還有一小部分逆反心理,並非來自我們,而是來自他們迫切需要被認同的欲望,所以他們特立獨行,而且沒有什麼修養,總是想表現自己。這說明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完全不夠,也許長輩給的正面鼓勵也不夠多,所以這個孩子對表演的渴望,就會那麼強烈。轉化為動作,就是跟我們對抗,唱反調等等。在這個時候,我們實際上需要對它進行一些積極的激勵。

有的時候,如果我們看到一個人,比較神奇地出現了要引人注意的情況,那這個人一定是取得了一些好成績,或者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孩子也是如此。在他們取得成就之後,我們可以對他們大加讚揚。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捧得太高,否則這些孩子很可能會驕傲自滿,特別是對一些十幾歲左右的小孩來說,這種情緒也是出現頻率最高的。這個問題需要引起注意。所以,看了這篇分析後,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了嗎?

相關焦點

  • 孩子跟人發生衝突怎麼辦?別總是叫孩子忍讓,三招化解衝突
    她的兒子連忙說到:「為什麼啊?我也可以在這裡玩!」而這個年輕的媽媽覺得要讓孩子懂得謙讓,於是什麼也沒說,就帶著兒子去別處玩了。令這個年輕媽媽沒想到的是,兒子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情緒都非常低落,她漸漸意識到原來是自己教兒子的忍讓傷害到了孩子。
  • 春藤家長圈|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家長應該怎麼做?
    ,然後因為小Q告訴了媽媽,媽媽的情緒被點燃,給小K的媽媽打了電話,於是事情不僅僅是孩子之間的衝突了,而有了幾個情緒的存在:小Q和小K的衝突後小Q的委屈,小Q媽媽對小K媽媽的憤怒不滿,小Q媽媽對小K的憤怒,小K媽媽的無助和害怕。
  • 為什麼有兩個孩子的家庭總會發生衝突?
    那麼孩子可能認為闖禍才是吸引父母關注的方式,那麼下次孩子可能會通過搗亂的方式或者和二寶打架之類的,類似這種不友好的行為來試圖獲取我們的注意力。 當家中有了二寶,我們需要注意和大寶的說話方式,讓孩子不會覺得有了二寶爸爸媽媽就不再愛我了,這樣孩子也不會通過叛逆的方式來贏取爸爸媽媽的關注,或者宣洩自己不滿的情緒。
  • 有內向孩子的多子女家庭,如何避免孩子之間的雞飛狗跳、爭吵衝突
    在多子女家庭中,如果一個孩子外向、一個孩子內向,那麼內向的孩子常常安靜內斂,而外向的孩子活潑好動;內向的孩子總嫌外向的孩子太吵,而外向的孩子總嫌內向的孩子太過安靜;內向的孩子在自己的世界裡孤芳自賞,而外向的孩子則在各種遊戲玩耍中,不知疲憊;內向的孩子只想安靜地看著自己的書,而外向的孩子不能理解,為什麼Ta不願意和自己玩耍……面對這樣兩個性格、喜好完全不同的孩子
  • 怎樣化解兩個孩子之間的衝突?
    導師答疑:孩子之間發生衝突一個兩歲的孩子敢打七歲的孩子,就是有爸爸媽媽護著。如果沒有爸爸媽媽護著,他不敢這樣做。他們能夠多次持續的鬥爭,後面的兇手其實是你。你讓你的孩子鬥爭不止,爭鬥不休。當兩個孩子打架、發生矛盾和衝突,大的把小的打哭了的時候,你不是批評大寶,而是把兩歲的孩子抱在懷裡。等他安全不哭了,然後告訴他為什麼剛才姐姐要打你。
  • 解決——父母與子女兩代人之間的衝突
    對於父母來說,難的不止是十年一日的撫養之責,還有言傳身教的重任。相對於過去的千載之秋,當代父母在子女教育這條路上面對的挑戰更大了。科技、社會結構、主流價值觀等因素的改變,讓傳承了千年的中國傳統教育理念和方式,似乎不再那麼適用於現在的孩子。孩子們的思維與想法愈發的自主。這是社會的進步,但同時也賦予子女教育更大的挑戰。 孩子們的成長伴隨著與父母越來越多的摩擦和衝突。
  • 幼兒園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和老師這樣做對孩子最好!
    幼兒園是孩子的小社會,在這裡發生矛盾與衝突在所難免。當孩子與同伴發生爭執甚至攻擊時,很多時候大人難以及時趕到制止,可是面對孩子之間已經產生的矛盾,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如何處理好孩子之間的「相處問題」,書本上可能沒說,但卻是每個幼教工作者和父母需要真實面對的問題。
  • 當孩子和他人發生衝突應該怎麼辦?巧虎KIDS來幫忙
    同伴之間交往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重要資源,與同伴一起學習的效果也是其他教育形式無法替代的,但是因為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發生不愉快,產生衝突,當孩子和他們發生衝突該怎麼辦呢?我通過讓孩子在巧虎KIDS學習,找到了答案。
  • 為啥孩子與父母之間總是相互誤解?心理學家:雙方沒做到同頻共振
    1、用自己的思維去衡量孩子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聽話,但是絕大部分父母卻又嫌自己的孩子不夠聽話。這很大原因是因為父母總是想要用自己的意願控制孩子,忽略了孩子的世界和成人是不同的,所以孩子很難達到父母的期待,矛盾自然由此而生。
  •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父母如何處理?以下幾個建議家長要記牢
    隨著孩子的成長,各位父母你家孩子有沒有和同學、朋友之間發生矛盾呢?搶玩具、鬥嘴等一系列問題,必然會導致孩子之間產生衝突。那麼,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呢?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那麼,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之間的衝突?
  • 娃和別人發生衝突,三流父母打回去二流父母不還手,一流父母這樣
    相信每個帶孩子去遊樂場的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遊樂場玩具的承載量有限,經常是幾個小朋友搶一個玩具,小孩子的秩序能力不強,加上有的孩子在家就是「小霸王」作風,時常會發生因為搶玩具引發孩子之間的衝突。當孩子和別的小朋友在玩耍時發生衝突,你會讓孩子「打回去」還是「不還手」?
  • 為什麼孩子總是跟你衝突不斷?因為你沒有雙贏思維
    我和爾沫的對話總是充滿各種互揭傷疤的言辭,但都無濟於事。在一次激烈的爭吵之後,他躺在廚房的地板上,不斷亂踢,尖叫道:」我要瘋了!」」現實生活中,類似爾沫這樣親子關係矛盾重重的家庭實在很多。我們不得不承認,任何一段人際關係都難免有衝突,好的關係尤其如此,我們都是有想法和需求的凡人,我們與別人不可能總是一致,哪怕有血緣相連的親子之間。
  • 孩子和同學起衝突,父母該出面解決嗎?
    原來事情的起因僅僅是這名男子的孩子與被甩孩子之間由於爭奪玩具起了衝突,父親護子心切,直接替孩子出手解決了對方。這麼做,顯然不對。沒想到Lucky和小九看見了,也學著Victor的樣子,上前捂住John的嘴。
  • 孩子發生衝突,大人該不該管?看後長知識了
    小孩子發生衝突是經常遇見的事情,幾乎沒有小孩子是可以與別的小朋友和睦相處很久的。他們可能會因為一張紙或者一個筆就和另外一個小朋友發生衝突。無論是父母在旁邊訓斥自己的孩子不懂事還是直接把孩子放在一邊不管不顧,這兩種做法都是錯誤的,在吵鬧的時候家長會發現,隨著他們年齡的增加,他們吵架的原因和吵架的方式都會發生些許的變化,這是因為孩子的生長發育和心理髮育而出現的一些結果。
  • 幼兒園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睿智的家長和老師這樣「四步」處理
    幼兒園是孩子的小社會,在這裡發生矛盾與衝突在所難免。當孩子與同伴發生爭執甚至攻擊時,很多時候大人難以及時趕到制止,可是面對孩子之間已經產生的矛盾,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 孩子青春期叛逆不聽話,總是和父母發生衝突,快看這幾個小方法
    在所有的親情中,爸爸媽媽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是最親密的,可能爸爸媽媽不是高官也不是富商,但是他們一直竭盡全力為孩子的溫飽奔波,也許他們給孩子的並不多,但是他們對孩子的愛是那麼的重是那麼的無私。總是嫌棄爸爸媽媽在耳邊的嘮叨,認為他們的思想陳舊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再去回想以前和爸爸媽媽爭執的畫面,又覺得自己做的特別的不對。開始明白為什么爸爸要把一個道理翻來覆去的說很多遍,也開始理解媽媽為什麼總是要幫我去做一些我自己能做的事情,原來他們是怕我做錯了事走錯了路。
  • 管得太多,是父母和孩子的衝突點,努力做個不管教的父母
    家長對待孩子也是如此,很多家長都捨不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所以他們往往管得太多。而家長這種教育方式,只會引來孩子的厭煩,導致親子間產生衝突。因此,對於家長而言做一個負責的父母很簡單,那就是做一個學會不管教的父母。因為管教孩子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不管。
  • 孩子發生衝突,家長怎麼辦?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的情況我們一定經常見,那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孩子為什麼會發生衝突?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管理好情緒呢出現衝突情況,不外乎就這幾個原因:社交能力低、語言發展不成熟、心智不成熟。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一切都是新的開始。心理學家高普尼克也說,孩子的頭幾年就是混亂的,混亂到常常把房子搞得一團糟,混亂到好朋友之間經常打架。
  • 與孩子發生衝突時,聰明的父母要學會「有技巧的退出」
    當我們和孩子因為某件事吵起來了,應該怎麼辦?如何做,才能讓我們減少對彼此感情的傷害、及時止損,並完美解決當下的問題?這一章,就來說一說「親子衝突」那些事兒。(一)父母主動退出,是面對衝突的最好應對方式膽子小、畏懼權威的孩子,很少會和父母發生明面上的衝突,更不會和父母對吼。
  • 孩子間起衝突,家長總是先責怪自己孩子並要求道歉的做法對麼
    小孩子之間打打鬧鬧是正常的事情,尤其是男孩之間經常會因為小打小鬧引起摩擦。每當大人看見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發生此類衝突時候總是第一時間先制止自己的孩子,並且責怪一番。這種做法真的對孩子好嗎?孩子和大人一樣都有自己的情緒,家長不要總覺得自己孩子還小。通常孩子之間的摩擦無非是推幾下,打幾拳的事情,似乎我沒見過幼小至少兒年齡段的孩子起摩擦的時候來不來先動刀子捅人得。如果是那樣的情況就不是家庭教育層面能夠解決的問題了。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今天講的是一般情況,所以別刻意列舉特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