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幼稚園-南京民國建築

2020-12-17 騰訊網

在六朝古都南京的鼓樓高崗之上,坐落著中國幼兒教育研究的發源地--南京市鼓樓幼兒園。南京市鼓樓幼兒園前身鼓樓幼稚園,由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於1923年創辦。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的幼兒園。在陳先生指導下,鼓樓幼稚園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實驗成果,編寫出版了《幼稚園單元教學》、《兒童遊戲》、《兒童節奏》等書籍。

1923年春,我國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創建鼓樓幼兒園,是我國創辦最早的幼兒園之一。當時陳鶴琴得到東南大學教育科贊助,在自己新建的住宅客廳裡辦起了幼兒園,取名鼓樓幼稚園,自任園長,收幼兒 12名,目的在於實驗適合國情的中國化的幼稚園。

1928年,教育部根據鼓樓幼稚園的課程實驗成果,擬訂了《幼稚園課程標準》向全國頒發。鼓樓幼稚園成為當時全國幼稚教育實驗中心,在國內外幼教界享有盛譽。

1932年至1937年幼兒園兩次擴建園舍、擴大招生,幼兒數達 120名,教職工7人。在陳鶴琴指導下取得了實驗成果。《幼稚園單元教學》、《兒童故事》、《兒童歌曲》、《兒童遊戲》、《兒童節奏》、《兒童生活寫真》等書籍整理並出版,得到國內外參觀者的好評,在國內起示範作用。

全國解放後,1952年8月,陳鶴琴先生主動要求將鼓樓幼稚園交給南京市人民政府接辦,改名為南京市鼓樓幼兒園。

1987年幼兒園率先開展了活動教育的研究,力圖讓兒童在與材料、環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動積極學習,提出「兒童在前,教師在後」的理念。

1988年起,幼兒園以「活教育」思想為指導,分三個階段對單元教育園本課程進行的實驗研究,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

2013年,「沿著活教育的軌跡尋找幼兒園歷史文化圖譜」的研究列為全國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鼓樓幼兒園「活教育思想研究所」列為省規劃辦首批特色項目研究所,「幼兒園單元教育課程」獲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

陳鶴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上虞人,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教授,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早年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留學美國五年,1919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五四運動期間回國後,最初擔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講授兒童心理學課程。東南大學成立後,任教授和教務主任。後擔任中央大學師範學院院長和南京師範學院(現南京師範大學)校長。

陳鶴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論,重視科學實驗,主張中國兒童教育的發展要適合國情,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呼籲建立兒童教育師資培訓體系。編寫幼稚園、小學課本及兒童課外讀物數十種、設計與推廣玩具、教具和幼稚團設備。一生主要從事於一系列開創性的幼兒教育研究與實踐,有《家庭教育》等著作。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全攻略
    金陵大學按照美國式大學校園模式進行空間布局,主要建築都坐落在鼓樓西側如同天然衛城般的小山崗之上,計劃中的校舍沿著一條南北向的校園主軸線分列布置,利用基地南北向的高差設置不同的臺地和幾何式綠地、廣場,主要建築使用自南京明城牆上(當時正處於部分毀損狀態)取下的大型灰色磚塊,帶上了莊嚴華貴的氣派,並率先融入中國北方官式建築風格。
  • 尋訪南京歷史,走進南京大學鼓樓校區
    導語:每所大學都有它獨特的魅力,南京大學自然也不例外。如果將南京畫在畢業旅行必經之地的話,那一定不要錯過和南京大學的相識。如果要去的話,建議去南京大學鼓樓校區。這座古老的南大校區無論春夏秋冬,年年歲歲,它在風雨中,默默見證著南京大學的歷史與發展。
  • 民國建築看南京:中山北路建築設計透出報國理想
    頤和路上的老房子  在拆與留的爭吵聲中,南京市政府有條不紊地對民國建築進行整理、修繕和保護。民國建築究竟給南京留下了什麼?一見南京市旅遊局諸炎佳副處長,她就若有所思地說:「南京旅遊大多與民國歷史文化有關,像中山陵、玄武湖、總統府等著名景點都是民國遺蹟。明清建築看北京,民國建築看南京。」  頤和路:老房子裡聽故事  與南京滿街的梧桐不同,頤和路兩旁都是粗大的槐樹,樹身爬滿了青苔,兩邊長牆圍著一個個幽靜的院落,牆頭上和樹梢間,透出的是風格各異的屋頂。
  • 帶你參觀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夢回金陵
    突然來了興致想去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去轉轉。因為是臨時決定,所以沒有做功課,計程車師傅把我送到了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北園門口(回去後才知道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分為南園和北園),於是我就在北園裡轉了一圈就回去了。這裡是歷史上有名的金陵大學的校址,歷史上的金陵大學是1888年的美國基督教會以美會在南京創辦的教會大學,同美國康奈爾大學為姊妹大學。
  • 南京江南水泥廠16座民國建築將全部修繕保護
    一行人駐足的首站,是江南廠標誌建築之一的「小黃樓」,這是一棟兩層民國小樓,布局呈現倒置的「凹」字型,其中一側設計建設成尖塔造型,不對稱中顯示出了精緻。  經過中方專家對比考證,小黃樓就是辛德貝格在安全區中醫院的所在地。當年他從城裡的鼓樓醫院,找來醫生、護士為這裡劫後餘生的中國難民傷兵治療。  「舅舅當時住的房子在哪兒?」參觀中瑪麗安忍不住提問。
  • 民國時期的幼稚園 小朋友都玩些啥
    那麼在民國時期有幼兒學前教育機構嗎?小朋友們入學後,要學習哪些課程呢?讓我們翻開安徽省檔案館的檔案,來一探究竟。 民國時期幼兒園為何叫幼稚園 安徽省檔案館館藏著一份1947年《安徽省立合肥幼稚園三十六年第一學期職教員及工役一覽表》檔案,檔案中提到的教育機構安徽省立合肥幼稚園。為什麼當時的學前教育機構叫幼稚園呢?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其中南京的民國建築一枝獨秀,無與倫比,富有典型性、獨創性和代表性,堪稱是民國建築的大本營。 風雲際會的南京民國建築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應運而生、華麗轉型、黃金十年、停滯不前和迴光返照五個階段。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其中南京的民國建築一枝獨秀,無與倫比,富有典型性、獨創性和代表性,堪稱是民國建築的大本營。 風雲際會的南京民國建築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應運而生、華麗轉型、黃金十年、停滯不前和迴光返照五個階段。
  • 南京這麼多網紅牆,何必擠鼓樓公園呢?
    600多歲的鼓樓公園,實紅了。當紅牆邂逅鏤空白窗,樹影婆娑,完美拍照背景牆達成!想找故宮同款紅牆,何必擠鼓樓公園?我在南京,替你找到不少網紅牆。趁著春意盎然,約上你的小夥伴一起拍照,走起!「一」鼓樓公園紅牆不管是深秋銀杏黃時,初冬楓葉紅時,甚至普通晴好的日子,只要有手,隨便一拍就是大片!歷史感紅牆VS一人高磚牆,花樣拍照你值得擁有。
  • 跟著手繪遊南京,鼓樓各大景點讓你「好看」!
    南京鼓樓這麼美,怎麼能這樣錯過!別人的朋友圈拼的是步數,今天,就讓我帶著大夥,跟著這份手繪地圖,在朋友圈跟著腳步曬風景美圖吧!內有大雄寶殿和天王、正佛、觀音、伽藍、輪藏、彌勒、祖師等殿宇,還有潮音閣、鐘樓、井亭、華嚴樓、玩鹹亭等建築。閱江樓登高何處覽神州,南京獅嶺閱江樓。
  • 南京300多處重要近現代建築今年將全部掛牌保護,都有哪些
    簡介部分,用最簡單的語句概括出建築的時間、設計者、風格與歷史意義。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名錄中,不少建築都是文保單位。比如,去年被列入了南京市級文保單位的利濟巷民國建築群(侵華日軍利濟巷慰安所舊址),以及國家級文保單位金陵大學舊址。
  • 南京中山北路——民國建築群宛如凝固的音樂
    南京市政工程管理處副處長高秀華表示,整治工作將充分發掘民國文化元素,對沿線建築逐一進行分析、整理,對破舊建築立面、沿線圍牆進行改造或出新,整理或出新店牌店招,通過行道樹修剪、增加綠帶等形式提升景觀整治效果。在熱河南路到鹽倉橋路段,將根據水師學堂的建築風格,實現有機整合統一,店招、公交站臺的設計也將借用民國元素。
  • 「發現」民國時期的幼稚園 小朋友都玩些啥
    民國時期幼兒園為何叫幼稚園安徽省檔案館館藏著一份 1947 年《安徽省立合肥幼稚園三十六年第一學期職教員及工役一覽表》檔案,檔案中提到的教育機構安徽省立合肥幼稚園。為什麼當時的學前教育機構叫幼稚園呢?民國時期,幼稚園一般接收 3-7 歲的幼兒。幼稚園的名字也有一定的來歷,幼兒教育機構的名稱最早可以追溯到 1904 年。當年 1 月 3 日頒布的《奏定蒙養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裡面提到了 " 蒙養院 " 的概念。到了 1911 年,又將 " 蒙養院 " 改為了 " 蒙養園 "。1922 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頒布的《壬戌學制》把 " 蒙養園 " 改稱為 " 幼稚園 "。
  • 南京中山陵美齡宮等民國建築開設文藝咖啡館
    中新社南京5月14日電 (記者 申冉)14日記者在民國歷史景點豐富的南京中山陵園景區內看到,各處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的民國建築開設「文藝範兒」十足的咖啡茶館,受到遊客與民眾歡迎。  位於南京中山陵園內的美齡宮,是曾久負「遠東第一別墅」美譽的國民政府主席官邸舊址。
  • 南京聖保羅教堂,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太平南路,民國建築
    南京聖保羅教堂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太平南路396號,教堂於民國十一年(1923年)建成,是南京中華聖公會的聖保羅堂。也是南京第一座正式的基督教禮拜堂。現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是南京基督教現存最早的民國建築。保羅堂的建造,從選址到建造經歷了好幾年。
  • 南京第三批歷史建築補充名錄公示,33 處建築入選
    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丹丹)南京歷史建築眾多,每一幢都 " 述說 " 著一段歷史、一個故事。目前,南京已公布了第一批歷史建築共 68 處,第二批歷史建築共 211 處。第三批擬公布歷史建築共計 187 處,其中 154 處已於 2017 年 11 月進行了社會公示和部門意見徵詢。
  • 東南大學教授劉先覺辭世 曾呼籲加強南京民國建築保護
    他是著名的"建築四傑"楊廷寶、梁思成、劉敦楨、童寯共同的學生。早在 1988 年,他就帶領學生對南京的民國建築進行調查,他一直呼籲:南京要加強民國建築保護。他是東南大學教授、著名建築學者和建築教育家劉先覺。
  • 【古建築修護工程】鼓樓建築群將成為大同市的地標性建築
    其中位於永泰街的鼓樓,更是大同屈指可數的地標性建築。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大同鼓樓的具體建造年代始終不詳。目前立於其中的碑記,均為清代和民國所留。所以每每談到它的建造歷史,均以「始建於明代」忽略表述。多年來,張焯遍查古今有關大同的史料。前不久在查閱《四庫全書》時,偶然在明代吏部尚書李賢所著《古穰集》第5卷中,找到了其寫於成化元年(1465年)的《大同鼓樓記》。
  • 南京「太古裡」!大馬路片區將打造民國風情步行街
    自2016年南京規劃局公示了《南京下關濱江商務區MCb030-07(大馬路片區)地塊城市設計及控詳修編公眾意見徵詢》後,這片「外灘」核心區就被賦予了極高的期待,何時動工開建一直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在等待了兩年多的時間後,終於傳出好消息!最近,下關濱江商務區在產業定位研討會上正式確定,備受市民關注的大馬路商業街區今年將正式啟動建設!
  • 那些曾經的民國建築
    那些曾經的民國建築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還。留存下來的只有前人的智慧和物質,比如建築。今天,我們來看看民國時期的建築吧!首都飯店舊址民國時期南京最豪華的賓館首都飯店舊址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中山北路178號,是民國商業建築遺存,是軍政要員及外賓下榻之處。1932年始建,1933年竣工。該建築主體4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佔地面積1376平方米,建築面積926平方米。建築為現代派西式風格,根據功能和地形特點,平面設計為不對稱的「7字形」。2002年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現為華江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