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第一清真寺 朱元璋御批仿故宮太和殿修建 造型罕見就在壽縣!

2020-12-20 亂碼的旅行故事

安徽壽縣,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個陌生的名字,然而這個位於淮河南岸、隸屬淮南市管轄的小縣城,在2200多年前卻是楚國最後18年的國都所在地。歷史上的4次為都,10次為郡,給壽縣遺留下豐富的文物古蹟,其中坐落在壽縣古城西南隅清真寺巷內的壽縣清真寺,是不可錯過的古蹟景點之一。

傳統的清真寺很多人都見過,它們大多為白色圓頂,大型清真寺的四周還建有高高聳立的宣禮塔。而壽縣清真寺既沒有圓頂,也看不到宣禮塔,其外觀為典型的中國古代殿宇式建築,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三進重院,前院正門為大中門,兩側設有偏門。

據《壽州志》記載,壽縣清真寺始建於宋代,原址在壽縣古城西門外,由於當地穆斯林人口日增,經濟繁榮,於明代初期購置了古城內曹天官(宋代曹彬大將軍後人府邸)花園數十畝地,將清真寺移建至此。數百年間,壽縣清真寺歷經多次維修,現存建築為新中國成立後,由國家及省、縣人民政府撥款修繕。

壽縣清真寺總面積5632平方米,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清真寺,走進院內,建築群飛簷翹角、裝潢華美,一派肅穆莊嚴的氣氛。在國內的很多地方都建有清真寺,但象壽縣城內這座清真寺的結構造型和建築規模是不多見的,因此被專家學者譽為「華東第一清真寺」。

相傳當年朱元璋曾落難壽縣,得到當地群眾的保護,他登基之後,御批按照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風格建造了這座壽縣清真寺,寺內的石墩、石柱等建材,也均由淮河運抵。整個建築群壯闊雄偉,渾然一體,被《中國伊斯蘭教建築》一書稱為:「國內較為少見的巨大華麗的伊斯蘭教建築」。

二進院落是一座開敞庭院,院內以石磚鋪砌成路面,正中為5間重簷大殿,南北廂房原為阿文大、中、小學教室及水房,後院是由環繞無相寶殿的圍牆構成,院落四周古木環繞,參天蔽日,掩映著殿廡門廊。值得一提的是,寺內數棵600年的古銀杏樹,以及兩口古井均為曹府花園原物,其歷史早於清真寺多年。

清真寺的正殿——無像寶殿,又稱禮拜殿,因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不設神像而得名。現存殿宇為清康熙年間所建,建築面闊5間,進深7間半,面積936平方米,其結構和磚刻木雕具有明清時期的不同風格特點。1986年,大殿落架大修時,施工人員還在瓦椽上發現了「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重修」的墨水字樣。

無像寶殿內原先曾懸掛著48方匾額,包括清康熙至宣統年間的御賜匾額20餘方。其中最著名的是清朝乾隆皇帝御賜的「天人合一」匾額和慈禧太后題寫的「壽」字匾額,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匾額均已不存。寺內現僅存清乾隆至光緒年間的碑刻6方,以及清末、民國時期的碑刻數方。

2013年3月,壽縣清真寺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逢節假日期間,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遊覽完清真寺後,沿著清真寺巷一直向北走,可以前往位於西大街的壽縣博物館和孔廟繼續遊覽,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吧。

相關焦點

  • 華東最大的清真寺 朱元璋御批仿故宮太和殿修建 造型罕見就在壽縣
    歷史上的4次為都,10次為郡,給壽縣遺留下豐富的文物古蹟,其中坐落在壽縣古城西南隅清真寺巷內的壽縣清真寺,是不可錯過的古蹟景點之一。 傳統的清真寺很多人都見過,它們大多為白色圓頂,大型清真寺的四周還建有高高聳立的宣禮塔。
  • 華東的清真寺,朱元璋御批仿故宮太和殿修建,造型罕見就在壽縣
    歷史上4號是道會,10號是郡,給壽縣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古蹟,其中位於壽縣古城西南隅清真寺巷內的壽縣清真寺是不容錯過的古蹟景點之一。傳統清真寺大部分是白色圓頂,大型清真寺周圍建有高聳的宣禮塔。秀賢清真寺沒有圓頂,也看不到先例塔。這是典型的中國古代戰友式建築,中央軸線上依次排列著三振中原,前院正門是大眾門,兩邊設有偏門。
  • 浙江用漢白玉石作建材「最多」的殿宇,耗銀十萬兩,仿太和殿修建
    關於古建築,我們印象中最深的莫過於北京故宮, 即使沒去過故宮,也在清朝的宮鬥電影作品中見過紫荊城的奢侈, 特別是舉辦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生命出徵等盛大儀式的宮殿,是紫禁城中體量最高、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太和殿, 故宮的圍牆太高,加上當時的制度,也不敢挑戰仿造權威,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值得
  • 600年故宮的太和殿竟然是個仿品?
    故宮作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內部宮殿錯落,其中最為大眾熟知的應該就是太和殿了,也就是俗稱的金鑾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上新了·故宮》第二季,首期節目裡有專家介紹現在太和殿並非故宮建造之初的原宮殿,而是後期重新修建而成的。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呢?
  • 故宮救火演習模擬太和殿遭「雷擊」
    時間:2016年10月10日   地點:故宮  事件:故宮舉辦消防救火演習,模擬太和殿遭「雷擊」失火。  平靜的太和殿門口,突然冒起了白煙,驚慌的「遊客」們從丹陛兩側的樓梯跑出,廣場上傳出了「故宮博物院太和殿起火」的廣播聲……  昨早10時許出現的這一幕,是故宮博物院在太和殿廣場舉辦的建院以來最大規模的消防實兵演習,假定太和殿遭到雷擊,悶頂內發生「火災」後的處置情況。
  • 專家維修故宮特大發現:重現太和殿驚天秘密,專家:朱棣太殘忍
    提起我國的故宮,作為古代權利最高的所在地,故宮內發生了很多的傳奇事件。眾所周知,朱棣成功篡位後,他最終定都北京,並且將紫禁城進行進一步擴建。據相關資料記載,為了修建故宮,朱棣曾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隨後經過明清兩代的發展,如今富麗堂皇的故宮才會展現在世人面前,國家對於故宮的修復十分盡力,儘管故宮十分龐大,光是房間就達到了驚人的一萬間,國家對於故宮的每一片磚瓦都細心呵護,尤其是故宮中最重要的地方——太和殿。
  • 故宮太和殿修繕工程年底啟動
    據京華時報報導昨天,故宮博物院負責人向北京市政協文史委員會委員匯報工作時表示,今年年底將啟動太和殿的修繕工程。  據故宮博物院工程管理處張克貴稱,太和殿修繕工程將於年底啟動,其它兩大殿也將進行修繕。三大殿的修繕工作將輪流進行,不影響遊客參觀。
  • 故宮太和殿上的神獸
    北京故宮作為明清兩朝的皇宮,二十四位皇帝在這裡生活居住治理國家。而在故宮裡面有著很多有特殊寓意的動物。今天來聊一聊故宮太和殿上的那些動物。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宮裡最大的宮殿,是明清兩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宮殿建築。太和殿的屋頂房脊兩端有兩個全國現存最大的螭吻(chi,wen)。
  • 北京故宮太和殿將關閉大修
    【南京日報報導】根據故宮古建築保護修繕計劃,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進行全面修繕。為此,自2006年1月6日起關閉太和殿,進行施工前期準備工作。整個修繕工作預計在2007年年底結束。施工期間,中和殿、保和殿照常開放。在太和殿施工區域將增添有關太和殿歷史和保護修繕的知識展示,並在維修保護遮蔽棚上用大幅噴塗形式再現太和殿的雄偉景象。
  • 歷代宮殿面積排行榜,第一無可爭議,唐含元殿也只能屈居第四
    歷代皇宮的修建一直是國家非常重要的大事,按古代迷信的話說,就是關乎著帝國命運和發展,因此每個朝代的開國皇帝都會大力的修建皇宮,甚至在國富民強的漢唐兩朝,幾乎每個皇帝在位期間都要修建宮殿,當然除了在都城修建宮殿之外,也在郊外或者其他城市修建一些離宮別殿,今天說的正殿,就是大臣上殿朝拜皇帝或者元日大朝會的大殿
  • 北京故宮太和殿的脊獸
    不過,鼓樓的這對脊獸,還不及北京故宮太和殿的脊獸宏大。太和殿的脊獸高三米四,重三千六百五十公斤,由十一塊構件拼裝而成,黃色琉璃,瑩晶絢麗,氣勢磅礴。 更有甚者,號稱我國現存最大佛殿的山西大同華嚴寺大雄寶殿的殿脊獸,竟高達四米五,相當於一層半樓房的高度,又超過了太和殿。而且,其中有一隻是金代遺物,經歷了八百餘年的歷史風雨,仍然光燦奪目,完好如初。
  • 故宮太和殿地磚裂開,工人修繕時發現一秘密,專家:朱棣太狡猾
    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決定遷都北京後所建,始建於永樂四年(1406年),以南京故宮為藍本,歷時14年完成,紫禁城內的建築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是東方三大殿。
  • 故宮太和殿明明比太廟高兩米,為何說太廟要高三尺?答案讓人振奮
    眾所周知,北京故宮有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的等級最高,俗稱金鑾殿。太和殿也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木質結構大殿,它位於北京故宮南北中軸線最顯眼的位置,始建於永樂十八年。太和殿是北京故宮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它反映了古代中國最高的建築水平。然而,如此高規格的太和殿卻被另一棟建築「超越」了。自古以來,北京城的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太廟要比太和殿還要高三尺。」太廟是明清皇帝用於祭奠祖先的家廟,始建於永樂十八年,按照古代「敬天法祖」的禮制來修建。
  • 故宮救火演習模擬太和殿遭「雷擊」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10月10日,故宮91周年院慶,現場模擬太和殿遭雷擊失火,舉辦實兵消防演習,各路消防隊員一起「滅火」。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演習的同時,故宮再拆院內彩鋼房,預計明年2月前全部拆除。  時間:2016年10月10日   地點:故宮  事件:故宮舉辦消防救火演習,模擬太和殿遭「雷擊」失火。
  • 北京:故宮對太和門、太和殿地面保養維修月底完工
    故宮博物院太和門至太和殿廣場地面保養維修工程施工進入衝刺階段,預計五月底完工。自開工以來,項目部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翻閱大量歷史資料,並邀請古建專家現場指導,提高工藝水平,在保護性拆除時挑選保存比較完好的原有地磚,用到其它局部揭墁區域,減少地原有地面幹預,最大限度地確保修舊如舊。據了解,太和門和太和殿廣場,因年久失修,地面大面積坑窪不平,造成局部積水,遊人行走不便。
  • 太和殿不是一天建成的
    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的紫禁城今年迎來600歲生日,故宮博物院早已籌備了一系列重磅展覽為其慶生,部分宮殿也將完成升級改造,開門迎客。在紫禁城裡,修修補補是常態,文物如此,建築亦是。事實上,從1420年底紫禁城主體工程宣告竣工,隔年正月初一,朱棣在北京奉天殿接受朝賀,大宴文武群臣和各國朝貢使那一刻起,紫禁城的修建就沒斷過,修繕、改動、重建那是常有的事,偌大皇宮出點小毛病也很正常,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顫顫巍巍600年,紫禁城竟挺了過來,成為令國人自豪的建築奇蹟,「實大地百國之瑰寶」 。
  • 越南「山寨版」故宮,效仿中國故宮成世界遺產,看到實物國人笑了
    越南「山寨版」故宮——太和殿要是大家曾去過越南順華旅遊的話,可能就會知道這個景區。太和殿又被當地人叫做順華皇城,它與我國的故宮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尤其是在建築風格以及建設圖紙。據悉,這座太和殿建造的時候就已經參考了北京故宮,並且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北京故宮的縮小版。雖然太和殿的面積較小,只有6平方公裡,並且建設時間相對較晚,但是對於越南人而言,這座古建築是他們的驕傲,並且十分喜歡這裡。
  • 故宮龍椅為何坐不得?此人曾有機會坐,卻果斷放棄!
    古代皇權是至高無上的,即便是皇上坐的椅子也是必須獨一無二的,現在故宮的龍椅已經成了價值連城的珍寶,雖然太和殿上的龍椅並非偽造,而是貨真價實的真品,已經對旅客開放,但是很多遊客還是在趁著工作人員不注意的時候坐上去體驗了一把!但是在古代這可是死罪,敢坐龍椅,分分鐘掉腦袋!
  • 非洲第一大清真寺,中國承建耗資近78億,可以容納12萬人
    每個國家都有一些代表性的建築,比如說中國的故宮,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印度的泰姬陵等等,這些建築有的歷史悠久,有的意義重大,但是無疑例外的是謝謝都有自己的特色,也足夠吸引人們的眼球。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非洲的一代表性建築——清真寺,這個清真寺可不簡單哦。
  • 整個中國只有故宮中的「太和殿」才有的神獸
    行什——太和殿多出的第十個小獸太和殿,在民間俗稱為金鑾殿,是明清兩代皇帝用於舉行重大典禮的活動場所,並不是皇帝常用的宮殿,但是這並不影響太和殿在故宮中的地位。在太和殿的屋簷上方有十一個雕飾,除了第一個是常用的騎鳳仙之人外,還餘有十個,一般來說「九」是古代最大的數字,皇宮也不例外,但太和殿屋簷頂上卻多出一個,為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