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是人的基本能力,是人感知外界事物的唯一途徑。如果注意力出現問題,外部信息就無法進入人的大腦;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渙散,感知覺、記憶、思維、聯想等認知活動都會受到影響。
人的注意力是具有選擇性的,在正常情況下,注意力使我們的心理能量集中於某一領域,並持續保持關注和投入;人有選擇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它信息,併集中全部心理資源用於所指向的事物,更容易獲得成功。人每天要從事各種事物,吃飯睡覺工作學習,那麼注意資源經過大腦中樞系統的指揮可以得到合理的分配,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時間管理的深層解釋。
注意轉移障礙是一種心理問題,是指難以主動的把注意資源從一項事物轉移到另一項事物中的指向性注意失調。比如網癮少年的注意轉移能力就出現了問題,由於遊戲成癮導致其心理活動的畸形指向和集中,在遊戲中過量分泌多巴胺,導致大腦神經中樞系統部分功能受損,從而無法抑制其對電腦網遊的強烈衝動,導致沉迷於網絡無法自拔,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
抑鬱的人就是存在不同程度的注意轉移障礙,總是愛沉浸於悲傷之中無法自拔,對負性信息產生注意加工偏向。
孩子沉迷網絡,不愛學習,家長沒有辦法很苦惱,其實是由不少孩子是產生了注意轉移障礙,把注意力集中在之前的活動中,不能主觀指向性的學習和寫作業,或者說人在心不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分神的現象,都可能使注意轉移障礙所引起的。家長批評教育說多了,孩子還會產生逆反心理。
多數家長採取常規教育方法:提高孩子的思想認識(強調學習重要性),培養自控能力(強制學習斷網)、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叨叨說教)等等,
我個人不提倡給網癮的孩子服用一些精神治療的藥物,尤其是未成年人;
可以嘗試在專業心理人員的指導下,堅持做行為矯正訓練,會取得不錯的效果,比如訓練提高興奮—抑制相互協調主動性,而且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
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行為矯正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 前期準備階段: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諮訪關係,相互取得充分的信任和理解,孩子完全同意接受相關的輔導和改變。
2. 問題剖析階段:分析問題成因,環境影響,切中要害,明確目標。
3. 矯正階段:諮詢師執行矯正計劃,孩子、家長各方協同改變。
4. 結果評估階段:貫穿於整個矯正過程,及時反饋評估,修正訓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