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也有分離焦慮?四步驟教你應對

2020-12-18 39健康網

  網友阿美的困擾:最近,我一直都情緒低落,因為老公出差整整一個月。於是,我除了每天上班下班,就是呆在屋子裡泡在電視劇和零食裡,等著老公回來。當然,每天還有一件必做的事——給老公打電話,可每次打著打著就哭了。其實,每次老公外出,我都很容易煩躁不安,心情也會變差,甚至晚上無法入睡。也許,我是太依賴老公了才會這樣吧,但這讓我很痛苦,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阿美是惹上了「分離焦慮症」。一般來說,「分離焦慮」常被我們用來談論嬰幼兒,因為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其實,成人也會有這種感覺,只是很少會有人注意。

  心理學家表示,分離焦慮起源於童年期個體在分離、個體化過程中由於某種停滯所造成的一種創傷性情感體驗。它對一個人的成長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在其後的現實生活中,當這種早期的創傷性情感體驗被某些特定的事件所激發或喚醒的時候,當事人的感觸就會更深。可以這樣說,我們這一生,都在與分離「鬥爭」。而分離焦慮較多地體現在親密關係中,如親子關係、婚姻或情感關係、親人的分別或離世等。

  當阿美與她最在乎的老公分離時,也會感受到這種焦慮,甚至還會出現各種情緒困擾。她往往不願意與對方分離,哪怕是短暫的、必要的分離也不願意,總希望與對方粘在一起,在戀愛中採取貼身政策。其實,這種糾纏和貼身政策就是害怕分離的表徵,對感情也可能會有破壞作用。因為時間長了,可能會出現對方無法理解和忍受你的焦慮反應,讓他覺得沒有彼此的空間和自由,令婚姻窒息、彼此的關係失去活力,以致於對方乃至雙方的親密關係因缺氧而死。

  當然,在親密關係中有「分離焦慮」也並非不好。有心理研究表明,與伴侶分離時想念伴侶的人對雙方的關係更投入,會更努力地呵護這種關係並避免出現欺騙等破壞行為。所以,這種「依賴」和「想念」或會促使你去努力維護你們的關係,但要注意適度,掌握好分寸。

  那麼,若成人出現分離焦慮症時,應該如何應對呢?首先,你得認識到,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它出自正常的依戀需求,也正是因為存在著分離焦慮,我們才能和愛人之間形成情感紐帶,這種需求應該受到尊重。若你察覺自己的分離焦慮症狀比較明顯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參加一些增強自信心的團體訓練,也能促進自我的安全感。

  具體來說,克服成人焦慮症你可以這樣做:

  1.保持活躍和忙碌,這樣當你主要依賴的人離開時,你的頭腦會被其它事情所佔據。

  2.開始寫日誌,你可以更好的識別自己的情感,學會感受進入自己的模式

  3.明白你比其它人感情更敏感,你越質疑他們對你的愛,他們就越可能離你而去。

  4.保持積極的態度和外觀。當孤獨時,努力發現美好的一面。

  當然,若你自己不能成功地克服焦慮症,甚至已經嚴重到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了,也許是時候向你的醫生或治療師尋求處方治療焦慮了。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心理】成人也有分離焦慮
    隨著各大院校開學來臨,越來越多的家長確是「悲喜交加」,喜的是十年寒窗終有回報,悲的是養了18年的孩子就要離開自己,到離家千裡之外的外地去上大學,甚或有漂洋過海遠赴異國他鄉去留學,許多獨生子女們的家長們出現「分離焦慮」,心裡空落落,經常偷偷流眼淚。
  • 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在心理學中的定義是這樣的,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分離焦慮常常出現在上幼兒園時期。不僅是孩子會出現分離焦慮,媽媽也會出現分離焦慮。如何應對分離焦慮呢?我們先從孩子和媽媽的依賴和依戀關係上來講起。因為依戀關係具有雙向性,因此,分離常常體現在媽媽和寶寶兩者的關係上,而不是單方面。
  • 寶寶有了分離焦慮 媽媽巧應對
    >寶寶有了分離焦慮 媽媽巧應對2016-01-25 17:50: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相信許多獨自帶娃的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當你想做點自己的事把寶寶暫時放在一邊時,寶寶的眼神和注意力會一直跟著你的身體移動,如果媽媽的身影消失在他的視線,那寶寶就會嚎啕大哭,哭得你心慌意亂,再也無心手頭上的工作,有時候連去洗澡或是上個廁所都覺得無比困難。
  • 小別離|應對分離焦慮,你準備好了嗎?
    適度的依戀和分離焦慮,是寶寶大腦安全系統的必要組成部分。對於上幼兒園的孩子也是一樣,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離開,但一定會再回來,也一直都愛著你。在開學前,家長可以有計劃、有步驟地模擬分離的情境,建立「分離-重聚」的約定,讓孩子能感受到別離和重聚是聯繫在一起的,而不是永久性的。
  • 這是「分離焦慮」,教你三招正確應對
    如果孩子本身不太開朗比較內向,往往更容易有「分離焦慮」。並且如果焦慮長時間得不到緩解那麼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受焦慮情緒影響,孩子會忍不住地哭鬧,孩子想要適應變換的環境也需要一定的過程。二、孩子的分離焦慮可能帶來什麼後果?
  • 你有成年人的分離焦慮嗎?
    這種焦慮,雖然大多數出現在幼兒中,可是,成人其實一樣會出現分離焦慮。 比如,職場中同事離開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當熟悉的人離開,你會欣然接受嗎?你可能也會難過,失落,不習慣,甚至哭泣; 當與家人分別時,你甚至會迴避說再見,因為你總是擔心會見不到,難以割捨... 為什麼成年人也會如此,以內斂的方式呈現分離焦慮呢?
  • 「離開你,我活不下去」:成人的分離焦慮,源於混沌共生心理
    這樣的死亡焦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最早指嬰幼兒與親人分離引起的焦慮不安,現在,很多成人也存在這種分離焦慮。今天的文章,我就從成人的角度來說說分離焦慮。混沌共生,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像是纏繞在一起,缺乏清晰的邊界,無法區分"你是你,我是我"和"誰的事情,誰來負責"。很多成人的關係裡,之所以出現分離焦慮,就是因為這個沒有分化成功的混沌共生。
  • 心理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
    心理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 2019-08-26 09:33:12來源:新京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參與互動    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崔永華指出,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 如何陪伴孩子應對分離焦慮
    每年這個階段,我都會接到很多媽媽的諮詢——如何應對小朋友們的分離焦慮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什麼是分離焦慮以及我們怎麼提前做好準備。分離焦慮絕不僅僅存在幼兒孩子身上。我們看看小朋友剛入園那幾天揮淚送別的家長,或者是恨不得把幼兒園的欄杆掰斷,拿著手機屏幕想每分每秒都把孩子的喜怒哀樂錄下來的家長們就知道,分離焦慮也在我們成年人身上發生。我們為什麼會產生分離焦慮呢?本質上講,人都是渴望情感聯結和確定性的。這兩者都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而安全感是基本生存需要。
  • 孩子上幼兒園,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如何應對第一次的分離焦慮?以前分享過澳洲心理學家Noris Ma 在怡禾上的一個諮詢,這個案例在這個時間對很多媽媽應該會有用,再分享給大家。照您的描述,孩子在您和外婆(熟悉的家人)在場的情況下,和其他小朋友的社交玩耍都可以,這種情況可能是常見的因分離而導致的焦慮。分離焦慮從6個月大到3-4歲的小朋友中非常普遍,尤其是第一次離開熟悉的家人,到陌生的環境,如幼兒園。在較長時間中都要面對不熟悉的監管人(老師),出現焦慮是很常見的。
  • 攻略|應對寶寶分離焦慮,教你幫助寶寶愛上幼兒園
    家長們太焦慮了孩子第一次獨立接觸社會消滅焦慮很多家長說,我的孩子第一次在沒有我們看護的情況下去到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老師待在一起我不放心。對了,就是「我不放心」四個字鬧的。解決焦慮其實很簡單那麼怎麼樣能幫助家長、孩子解決分離焦慮呢?
  • 棉花糖「安全感」主題講座: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開學一個月,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牽動著每一位父母的心。2020年9月27日晚,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徐丹老師(小丹姐姐),受邀為田園都市幼兒園的家長們,做了一場關於「如何應對分離焦慮」的主題講座。該課程也在線上同步直播。
  • 13個親子遊戲應對兒童「分離焦慮」
    9月份,又是一年入園時,很多家長已經體驗了孩子上學時分離的「痛苦」。孩子哭的「撕心裂肺」,家長「狠狠心」摔袖而去,內心掙扎、自愧,還有一種無力感,當然也少不了焦慮,而且這種感覺還會陪伴他們至少一個學期。那麼對於孩子這種「分離焦慮」有沒有一種更好地處理方式?
  • 13個親子遊戲應對兒童「分離焦慮」
    孩子哭的「撕心裂肺」,家長「狠狠心」摔袖而去,內心掙扎、自愧,還有一種無力感,當然也少不了焦慮,而且這種感覺還會陪伴他們至少一個學期。那麼對於孩子這種「分離焦慮」有沒有一種更好地處理方式?【心理學中,有一個行為主義的派別,通過改變特定情境(如分離等)的反應方式來改變人對此的體驗(不再是恐懼、焦慮等),兒童正處於認知未成熟之前,說理是難以奏效的,而遊戲改變了親子分離情境中那些互動的自動反應模式,讓兒童從這些焦慮中得以走出,也增進了親子間的聯結
  • 給寶媽們的剛上幼兒園小班的分離焦慮應對
    孩子上幼兒園的分離焦慮如何應對?經過了一個那麼長的假期,終於要回歸校園,怎麼應對孩子們出現的一些情緒幼兒園新生入園三天內,有分離性焦慮情緒的孩子,一般佔60%以上。也就是說,三分之二的新入園孩子,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焦慮情緒。
  • 這六招幫孩子應對幼兒園分離焦慮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分離焦慮,應該是小朋友入園過程中最大的敵人了吧。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2如何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呢?
  • 心理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 - 新京報 - 好...
    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崔永華指出,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首先需要家長改變對孩子入園問題的態度,並注意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 育兒分享 | 如何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百度百科裡對「分離焦慮」的解釋是: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大多是因環境的巨大變化而產生。比如幼兒從家庭邁入幼兒園。因此,分離焦慮大多出現在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身上。但也不全然如此,我女兒快5歲半,依舊有分離焦慮的問題。
  • 【教師篇】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成因及應對策略
    寶寶所經歷的情緒困擾就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幼兒與父母或其他依戀對象分離後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所產生的不安全感和害怕的反應。每個孩子因為親子依戀關係的質量、個性和習慣的差異,分離焦慮的具體表現也各不相同。有些孩子只是表現為情緒不穩定,哭泣,有些孩子會飲食減少、睡眠不安、少言寡語,更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拒絕進食、身體不適症狀等。
  • 孩子分離焦慮,摔東西絕食,家長如何應對?
    經常有家長問關於孩子分離焦慮的問題,有的家長說每次回家和孩子相處,當要離開時孩子總會哭的稀裡譁啦,不想要家長離開。也有的家長說孩子上幼兒園要家長全程陪同,一旦家長離開,孩子就開始哭。像這樣類似問題還有很多,總之就是孩子離不開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