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神禮儀——道教的主要儀式

2020-12-20 三橫一豎風水師

神仙信仰是道教的主要信仰,因此敬神儀式也是道教的主要儀式之向神行禮是為了表達對「道」的信仰和對神的尊敬。

叩拜

道教拜禮有三禮三叩和三禮九叩兩種形式,三禮三叩的具體拜法是站在墊前、雙腳站成「八」字形,兩腳跟相距二至三寸;一面躬身、一面雙手於腹前合抱、自下而上;右手離開,左手捂心、同時從容俯身、右手按跪墊,兩膝下跪,緊接著左手離開心口、按右手背上、形成「十」字狀;俯伏叩道,頭磕在雙手背上:抬頭,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用勁,慢慢起身,右手隨之收回、雙手抱拳高拱。如上重複兩次,即為三禮三叩,三個頭磕完後,起身,雙手合抱放於上腹處,接著後退半步,再一次向神行一揖禮,待雙手自上而下至上腹處並立身站定後,方可離開跪整。此禮多用於平日朝神。

三禮九即,其拜法是重複三禮三叩兩次,重複前,要先敲三下大罄,表示再一次向神行禮,禮畢,同樣作揖而退。此禮是道教最高的禮拜儀式,只有逢初一、十五、祖師聖誕及各種齋醮道場時方行此禮。

供養

道教所供奉的神像是神的分靈身,當時時予以供養,供品平日為香、花、燈、水、果;做道場時則在前面五供的基礎上,增設茶、食、寶、珠、衣五供,合為十供。神的供品,從內到外依次是:一茶、二果、三飯、四菜、五饅頭,就供時,先雙手高舉供品,躬身致禮,然後輕放供桌上,供獻完畢,還要敬香、叩拜。敬香旨在以香達信,以人的誠心通過香菸達於神明。

誦經

通經包括念通和歌贊兩部分,念語是指詠念經文與通念道教諸神和真仙聖號,既是對諸神真仙的敬禮,也是自我修持的必要;歌贊是以唱的方式贊禮諸神、真仙的功德,讚詞多採用四言、五言、六言或七言偈語;道教早期通經為直通,後改為樂語。

通經的作用在於唱通諸神、真仙寶誥,以表崇道數神的虔誠之心:禮拜諸神、真仙,以祈延生保安,超陰度亡;通過誦經,以求開悟經義,保養元和,合助道力。

相關焦點

  • 道教上香禮儀及道教禁忌——別冒犯了神仙或道人!
    叩拜是道教傳統禮儀,是比較隆重的禮拜儀式。《周禮》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稽首為敬之極,故為首至地。一說行跪拜禮時,兩手拱至地,頭至手、不觸及地。道士(尤其是全真派)叩拜儀式為:雙足雙手著地,頭磕下去要頭著手。但為了方便起見,一般頭磕下去不必定著於手。
  • 十二種道教禮儀 教你看懂道家儀範
    道教禮儀具體可分為兩個方面,禮即是禮節,儀即是儀式。也就是說,道教用特有的禮節的形式規範道士行為的一種儀範,是區別於俗人的具體行為儀式。道教自創教後,就制定了一套禮儀,以後歷代不斷增改、完善。全真叢林制度的建立,對禮儀的要求則顯得尤為重要。
  • 道教的拜師禮儀及各種叩拜方式
    禮儀,就是禮節和儀式,是一種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道教禮儀,就是道教徒信道、學道、修道、行道和日常生活的禮節和儀式。道教禮儀內容非常豐富,但總是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維持道教內部人際關係的禮儀,可稱為日常生活禮儀;另一類是體現道教徒信仰生活的禮儀,可稱為宗教信仰禮儀。
  • 道教知識-學習與道士溝通的方式,進道觀敬香禮拜的禮儀
    此外道士是從道學院出來的,不是佛學院,道教有自己的學院是叫道學院。2 道教神,不叫菩薩,菩薩是佛教稱呼,道教神仙,可以稱呼天尊,大仙都行。觀音菩薩,道教稱為慈航真人,詳細可以自己百度。3 對道教神仙或者對道長問候,不必雙手合十(此乃佛教禮儀)。
  • 老成都的敬神與祭祖
    萬蘊芳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成都人敬神與祭祖儀式是很隆重的。      那時我家住在成都市東府街10號,是一座兩進四合院,人稱「萬公館。」萬公館坐北朝南,後院正中是堂屋,堂屋用來敬神和祭祖,兩側廂房住人。
  • 道教開光儀式
    ,開光即為道教儀式之一開光就是把宇宙中無形的、具有無邊法力的真靈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無邊法力的靈性。故而開光是神像被供奉後,必不可少的儀式。1道教開光神像的方法,須經由高功法師,擇良辰吉日進行開光點眼之儀,儀式中含:清淨、請神、發旨、發令、七星、八卦、入神、敕筆、敕鏡、敕雞、開光、發毫
  • 「佛教、道教與民間宗教的儀式傳統」工作坊紀要
    第二位報告人是復旦大學歷史系巫能昌講師,他提交的論文《贛南安遠的道教儀式:謝土醮個案考察》以江西安遠縣閭山派法師主持的謝土醮儀式為個案,對贛南閭山派法師舉行的為期三天四夜連霄的謝土醮的儀式流程進行詳細介紹。張廣保教授認為若要在儀式上把握道教的特點,需要注意道教的禮儀與傳統文化的關聯。
  • 道教叩拜的禮儀,你會嗎?
    又見年底,道教宮觀裡的年味別樣濃,接玉皇迎喜神,拜財神拜太歲......沒點常識怎麼好意思站在祖師爺和各路神仙的面前?去了不拜一下,又如何對得起自己大冷天辛苦過來一趟?
  • 「道教知識」道教的齋醮儀式你知道多少?
    另十方叢林有「賑孤」的醮儀,即每年清明節、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要作道場,追薦超度亡魂,超度已故(道教稱為羽化)的道士和十方信眾。平時有道士羽化,亦建醮超度。宮觀以外的信徒也可出資請宮觀修齋建醮,如祈福、禳災、拔苦、謝罪、求壽、求平安以及超度亡魂等。除在觀廟內建醮外,也有外出到信徒家建醮的。道教齋醮儀式道教齋醮儀式中使用了很多讚頌詞章和祭祀音樂。
  • 道教基礎知識問答(四)
    在行儀式之前,道士通常要齋戒沐浴,潔淨身心。道士沐浴時忌俗人見浴。所以沐浴須在密室中進行,而且忌用不潔之水。答:道教祀神時常用香、花、燈、水、果五種供品奉獻於神壇之上,稱為齋供。對於齋供中的五種供品,各有規定和禁忌。香是道士及信徒通感神靈之物。
  • 進廟燒香不能隨便,道教朝拜禮儀淺說
    普及工作總得做一下,考慮到泰山還是以道教為主,於是簡單整理了一下道教進廟燒香禮拜的禮儀基本常識,給各位做參考。漢傳佛教寺廟建制基本照搬了道教體例,禮儀大概也差不多,可以自行推而知之,不同之處在寺廟現場請教各教出家人補充即可。
  • 「 道教科普 」燒紙錢的由來和方法
    不論是祖先祭祀,還是敬神儀式和各種法事,「燒紙錢」這個步驟都很常見。化財是很多道教儀式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今天貧道將講述化財的那些事。如有不解之處,歡迎留言詢問。    【二 · 道教對化財的觀點】 道教自創教之初,並沒有焚化金紙的教規,為後世與民俗相結合後所添設。
  • 道教入門知識一百八十問(91-120)
    在行儀式之前,道士通常要齋戒沐浴,潔淨身心。道士沐浴時忌俗人見浴。所以沐浴須在密室中進行,而且忌用不潔之水。答:道教祀神時常用香、花、燈、水、果五種供品奉獻於神壇之上,稱為齋供。對於齋供中的五種供品,各有規定和禁忌。香是道士及信徒通感神靈之物。
  • 破穢罡:略談道教淨壇儀式
    那麼,這裡就有引出了一個問題:道教淨壇,是什麼意思?到底用的是什麼?先簡單說一下「淨壇」。所謂淨壇,就是用特定的方法,潔淨行法和祭祀神明的地方,同時,這個詞語也可以指淨壇儀式(實際上壇在《說文解字》中是「祭場也」,因為篇幅限制,很多東西就不嚴格從考據角度分析,方便大家理解就行了),這一儀式,又常常和「蕩穢」合稱,叫做淨壇蕩穢科。那麼為什麼要淨壇蕩穢呢?
  • 道教禮儀
    道教一直重視《道德經》的誦念。《洞玄五稱經》稱:"太上玄一真人曰:道德五千文,經文至微,宣道之意,正真之教,煥乎奇文,誦之千日,虛心注玄,白日升仙,上為西華真人,此高仙之宗也,亦能致慶於七祖。       出家道士每日要上殿奉誦經文,這一制度是從金代王重陽祖師開創全真道,建立叢林制度以後確立下來的。誦經對道士來講,又稱為「玄門功課」、「日誦功課」。
  • 西南交通大學【道教儀式】線上課程教學大綱
    【課程簡介】2019-2020學年春季學期,本課程首次以國際研討班的形式在在線開展,講授道教儀式的歷史和現狀,培養研究生閱讀儀式文獻的能力和對儀式研究的問題意識,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效和較大的學術影響。本學期該課程繼續在在線舉行,即以此次國際研討班的教學錄像為主要教學內容,但形式略有調整:(a)課程時間調整為每周三20:20-21:55,並於22:00-22:30間增加在線討論環節,每講播放錄像之後,由主講人或本校教師就該節課程內容引導學生討論,或回答相關問題;(b)第一講課程導論及第十七講課程總結不設預習人,其餘各講將重新安排預習人,課程預習人開放報名,歡迎參加;
  • 【走進道教】誦經功德為何不可思議?
    持誦道教經典主要有兩方面的妙用,一為有形的功用,也就是對我們實際生活有所幫助的益處,二為無形的功用,可稱為人天法界的大利益。在有形的眾多益處中,因為道教經典多為天尊降言、歷代神仙祖師代筆,常持誦道教經典會有效增加古文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 認識道教: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
    道教是我國古老而又傳統的本土宗教,發展至今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依然保留了許多古老的道教建築。作為道教修行者的活動場所,道觀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們參觀遊覽。道教崇尚道法自然,但是也有相應的清規戒律,我們在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這不但是對道教的尊重,也是對拜神祈福之心的一種洗滌。一、道觀每天都可以去燒香拜神嗎?很多人懷著虔誠之心,在去燒香之前沐浴更衣,結果到了道觀門口,發現有一張告示牌寫著「今日戊日,本觀不上香祈福,不做法事科儀。」為何戊日不能燒香呢?
  • 道教的誦經禮儀
    道教一直重視《道德經》的誦念。《洞玄五稱經》稱:"太上玄一真人曰:道德五千文,經文至微,宣道之意,正真之教,煥乎奇文,誦之千日,虛心注玄,白日升仙,上為西華真人,此高仙之宗也,亦能致慶於七祖。(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       出家道士每日要上殿奉誦經文,這一制度是從金代王重陽祖師開創全真道,建立叢林制度以後確立下來的。
  • 道教開光,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開光這種儀式源自道教及民俗,因此,其實我們現在常說的開光就是由道家的高人,用特殊的法門,將法力灌注在有靈氣、有能量的玉石或者是水晶等上,這些在小說中常常被神化成"法寶",只不過這種開光極其麻煩,和修煉法寶很類似。開光的正式啟用來自道教,開光即為道教儀式之一。開光就是把宇宙中無形的、具有無邊法力的真靈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無邊法力的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