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當激勵,可能毀掉孩子興趣

2020-11-12 光明網

為人父母,別總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的快樂健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就算小時才藝平平,只要能保持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積極樂觀,將來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並成為一個有趣有才的人。家長的種種激勵,反而會讓孩子原本的興趣愛好,慢慢變成一種功利的選擇,最後完全喪失了最初的熱愛和激情。

9月開學季,家長們終於如釋重負,但新的煩惱也隨之而來,除了輔導孩子作業,報各種興趣班、課外班又掀起新高潮。讓孩子學一些才藝,升學加分,未來多才多藝,是每個家長的夢想。但興趣班學費好湊,孩子的興趣卻極難維持。

家長的威逼利誘,反而損傷孩子的熱愛與激情

經常有家長問我,我家孩子很熱愛畫畫,給他報了許多班、請了不少老師,但他的熱情卻在不斷減退,怎樣才能讓他的愛好堅持下去?望子成龍的家長們,總是希望把自己想學而沒學會的東西,能在子女身上綻放。於是,雖然自己不懂音樂,卻逼孩子去考鋼琴八級;雖然自己中過的獎只有「再來一瓶」,孩子卻必須拿全國幼兒書畫大賽特等獎。

而培訓機構當然也投其所好,3歲能辦個人畫展,5歲喜獲國際金獎,7歲可進京匯報演出……這個看起來神童輩出的年代,讓本就深陷中年危機的父母們更加焦慮,擔心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人生競技場上落伍。於是,每個孩子,都必須有點才藝,否則日常養娃交流大會上,簡直讓人無地自容。

然而,從孩子天性來說,他們最喜歡的無非是玩,畫畫是玩,跳舞唱歌也是玩,彈琴讀書還是玩,玩膩了就得玩點別的,非要逼他每天2小時、每周7天的反覆練習,再趕著去專業考級,是很痛苦的。

為了減緩這種痛苦,家長們會想出各種辦法加以激勵,比如買玩具、吃大餐、去旅遊等等。這種種激勵,反而會讓孩子原本的興趣愛好,慢慢變成一種功利的選擇,最後完全喪失了最初的熱愛和激情。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畫畫之所以能維持這麼多年,主要可能是因為家裡窮。父母會對我說,畫畫影響學習。在我的苦苦哀求下,家長終於鬆口說:如果你的學習成績每年都能進步20名,那麼你可以繼續畫畫。所以我小時候,能畫畫本身就是獎勵。一隻毛筆用禿了也捨不得扔,至今我還喜歡用禿筆;實在沒錢買整盒顏料,所以只買了3支基礎顏色,花青、藤黃和硃砂,至今我仍能用這3種顏色完成所有畫作。長大之後,為了謀生,畫畫斷斷續續停了好些年,生活沒那麼艱難時,就會躍躍欲試重拿畫筆。

要問我為什麼能堅持畫畫這麼久?其實哪有什麼堅持,畫畫本身就是我最大的人生獎勵!要說興趣愛好,本質上就是一種少年心性的玩耍,通過興趣去了解更多未知的世界和知識體系而得到內心欣喜,這就是人生最大的獎勵。

其實,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孩子,喜歡玩卻不願深入學習,這是一種天性。拿文藝類愛好來說,攝影和寫作,是入門容易、深入極難;繪畫和音樂,是入門較難、深入較易。但不管哪種文藝創作,到最後要登堂入室,都是極難的,所以很容易淺嘗輒止。

興趣源自好奇,更來自閱讀與行走

每種興趣的建立,都起源於好奇,而好奇心的建立,閱讀和遊歷是兩大支柱。古人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確實是增添人生深度和廣度的最好辦法。

我的閱讀熱情,從小也沒受到任何鼓勵。父母總是說:讀課本就好,看什麼課外書,浪費時間。出於對各種稀奇古怪知識的渴望,我從零花錢裡又節省出一些,去廢品收購站論斤買舊書。比如《三國演義》只有下集,沈從文《大山裡的人生》只有上半本,蔡志忠《莊子說》還被撕掉了幾頁,還有一本被我當小黃書誤買的美國金賽博士的《性心理學》。然而後來我把此書的基礎理論用來指導大學同宿舍男生的青春期心理危機,相當有效,也由此走上心理康復醫學自學研究的不歸之路。

沈從文《大山裡的人生》,講起小時候對小城鎮種種百態人生的細緻觀察,讓我產生莫大的好奇和興趣,所以我從小也愛逛街,觀察家門口的眾生百態,後來開始拍照,一直留意的人間悲喜順理成章成了我的攝影主題。蔡志忠的《莊子說》,被我臨摹了無數次,我自己也開始畫漫畫。

閱讀之外,遊歷也重要,當然得有一定知識儲備,才能看到這個世界更多的有趣細節,不然走萬裡路也不過是個郵差。

後來我專程去杭州,拜訪兒時偶像蔡志忠先生。和我想像的一樣,蔡先生仍然純真如少年,我們長談了七八個小時,蔡先生還主動畫了張畫送給我。

回到最開始興趣培養的問題,在這個知識碎片化的時代,能找到一個興趣堅持一生,實在不易。然而這個世界總會有足夠的豐富和精彩,讓我們沉迷其中。只是別讓這種探索未知世界的快樂,被酬金和獎勵所綁架。

畢竟,孩子的快樂健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就算小時才藝平平,只要能善良正直,理性自律,保持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積極樂觀,將來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並成為一個有趣有才的人。

為人父母,別總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跑過馬拉松或半馬的人都知道,前面幾公裡跑得多快,意義不大。人生是一趟長跑,起跑時慢點沒關係,中間累了慢一點、歇一歇也沒關係,跑岔了路也沒關係,按著自己的節奏,堅持跑完全程,才是完美人生。真要說誰能取得最後的勝利,要到終點時才能見分曉。(林帝浣)

來源: 中國婦女報

相關焦點

  • 父母的這種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人生格局,別不當回事
    導讀:父母的這種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人生格局,別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的這種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人生格局,別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2000萬閱讀的帖子,毀掉孩子的不是「玩」,是父母曾經的許諾
    「玩」,是父母曾經的許諾許多家長認為毀掉孩子人生的是「玩」,可是父母們有沒有想過,毀掉孩子人生的也有可能是他們曾經許下的承諾呢?家長們要知道,毀掉孩子的並不是他們想要玩的心,而是父母曾經許下的承諾,最後變成謊言。之前我國青少年研究所曾做過一項關於孩子最不滿父母12種行為的調查,而「失信」就是其中的第一位。
  • 沙溢,我不該逼安吉彈鋼琴,你可能親手毀掉了孩子的興趣
    導讀:沙溢,我不該逼安吉彈鋼琴,你可能親手毀掉了孩子的興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沙溢,我不該逼安吉彈鋼琴,你可能親手毀掉了孩子的興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總給孩子玩具?這種獎勵正在毀掉你的孩子,父母千萬不要這樣做
    孩子哭鬧就給個糖吃,乖乖吃飯就給買個玩具,這種做法其實正在一步步的毀掉孩子。可是久而久之,給孩子買玩具,孩子也不吃飯了,家裡的玩具已經夠多了,玩具對文文已經沒有吸引力了。心理學上有個實驗叫做「德西效應」,講的就是適度獎勵有激勵的作用,但是過多了就會減少這件事對孩子的內在吸引力。
  • 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怎麼辦?
    這離不開專注力的培養,而現實卻是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怎麼辦?教育專家研究發現,注意力不集中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因素。事實上,孩子的專注力是與生俱來的,只是因為後天我們不注意保護和改善,反而可能無意中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其中殺傷力最大的就是父母的自我焦慮。
  • 九種問題父母最易毀掉孩子(組圖)
    孩子的未來與家庭環境息息相關,如果有豁達而教育有方的父母,他們成長的世界就會大很多。如果父母自身就存在以下9個問題,那麼想孩子有個好的未來是不可能的。九種問題父母最易毀掉孩子(圖片來源:東方ic)(一) 模具製造型持此類教育方式的家長,大有人在。
  • 毀掉孩子的不是遊戲,而是父母平時對待孩子的3種教育方式
    遊戲,本應該是放鬆自我的一種物品,可是在孩子手裡卻如同迷魂湯一般,讓孩子每天都在手裡把玩,甚至叫孩子去做什麼事情,他都會毫不理睬。這就讓很多家長把一切責任推到遊戲身上,可是毀掉孩子的真的是遊戲嗎?這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和家長有聯繫。
  • 毀掉孩子的不是遊戲,而是父母平時對待孩子的3種教育方式
    遊戲,本應該是放鬆自我的一種物品,可是在孩子手裡卻如同迷魂湯一般,讓孩子每天都在手裡把玩,甚至叫孩子去做什麼事情,他都會毫不理睬。這就讓很多家長把一切責任推到遊戲身上,可是毀掉孩子的真是遊戲嗎?這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和家長有聯繫。
  • 李玫瑾:網路遊戲和貪玩會毀掉孩子?都不會,父母的語言暴力才會
    尤其是網路遊戲充斥著孩子們的生活,這也給家長們帶來了新的困擾,他們擔心網路遊戲會毀掉孩子。當然,除了網路遊戲,他們還擔心貪玩也會毀掉孩子。其實這些都不會毀掉孩子,而真正會毀掉孩子的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但是父母絲毫不知道,覺得用這種打擊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才是正面的。長期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性格更容易出現缺陷。真正毀掉孩子的,不是網路遊戲,也不是孩子過於貪玩,而正是這種語言暴力。很多父母都認為,用這種方式來教育孩子,正是為了激勵孩子,其實他們不懂語言暴力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下面來講一下語言暴力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 毀掉孩子才藝的,正是家長們的激勵
    原創 林帝浣 小林 昨天後天就是9月1號開學日,家長們終於可以如釋重負,但是新的煩惱隨之而來,除了輔導孩子作業,報各種興趣班、課外班又要掀起新高潮。讓孩子學得才藝,升學加分,未來多才多藝,是每個家長的夢想。但,興趣班學費好湊,孩子的興趣卻極難維持。
  • 九歲男孩撞碎玻璃後自殺:父母是怎麼用暗示毀掉孩子的?
    03負面的暗示會毀掉孩子,同樣,積極的心理暗示也能成就孩子。三是發掘孩子的優點,肯定孩子的興趣愛好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要做的是發掘孩子的優點,引導孩子揚長避短,並肯定孩子的興趣愛好,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 毀掉孩子很簡單,父母只需把他們喜歡的東西送給別人就足夠了
    幼年時期的教育一直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但事實上,父母也是在不斷地嘗試錯誤中撫養孩子長大。父母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很容易在這個過程中毀掉他們。 雙親是一面鏡子,孩子在鏡子裡如果能得到正確的反饋,那麼感情很容易被疏解,能感覺到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溝通,能感覺到父母的愛。
  • 新生兒父母十大教育方法可能毀掉孩子一生
    原標題:父母十大做法毀掉孩子一生  一、永遠不要讚美他。無論他有什麼優點,無論這個優點多麼優秀。  二、永遠否定人而不是批評事情。孩子一犯錯誤就「究根」,這不是一件事情錯了,而是這個孩子完了,孩子曾犯過的錯誤全部背誦一遍,並堅定地下結論:將來,男必為盜,女必為娼!  三、永遠相信拳頭。棍棒出孝子,而且自己的孩子,打錯了也不要緊。  四、永遠不改自己的錯誤。不但不改,永遠不認帳,當場抓住都不認,急了瞪眼。  五、永遠不要跟孩子溝通。孩子懂什麼?溝通也沒有,我都知道!
  • 毀掉孩子一生的,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第一個孩子手裡拿著一張30分的考試卷,整個人看上去比較膽小,神情緊張,身上刻著的是父母對他說的話:「你腦子讓豬吃了嗎?考成這樣,還有臉回家?」第二個孩子是剛剛跟小夥伴們完成一場不錯的足球比賽,身上的泥漬還在,因此惹怒了父母:「沒見過這麼髒的孩子,你是從垃圾堆裡撿出來的?」
  • 整天跟孩子哭窮的父母,可能正在毀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不過,父母早已從小就在他和弟弟心裡種下了「窮」種子,讓他不敢戀愛、不敢結婚,怕媳婦跟著他受苦。他不想要父母的錢財,無論父母擁有多少財富,對於他,只有一個字:窮。父母藉故生意忙,從不做午飯,弟弟每天中午都到同學家蹭飯吃,要不就吃泡麵。做母親的還到處誇自己的孩子有本事,交際能力強,每天都有免費午餐吃。
  • 李玫瑾:網路遊戲和貪玩會毀掉孩子?都不會,父母的語言暴力才會
    尤其是網路遊戲充斥著孩子們的生活,這也給家長們帶來了新的困擾,他們擔心網路遊戲會毀掉孩子。當然,除了網路遊戲,他們還擔心貪玩也會毀掉孩子。其實這些都不會毀掉孩子,而真正會毀掉孩子的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但是父母絲毫不知道,覺得用這種打擊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才是正面的。長期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性格更容易出現缺陷。真正毀掉孩子的,不是網路遊戲,也不是孩子過於貪玩,而正是這種語言暴力。很多父母都認為,用這種方式來教育孩子,正是為了激勵孩子,其實他們不懂語言暴力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語言暴力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 「你怎麼這麼笨」父母貶低孩子,可能真的會讓孩子變笨
    文丨巧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應該有很多人在童年的時候,總會被自己的父母嫌棄笨,儘管很多時候父母是無心的,不是真的覺得孩子笨,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自己的全部,父母的所有話語和行為,都會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父母如果經常對自己的孩子說他很笨,那無疑是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
  • 我們正在用「獎勵」毀掉孩子,採用補強性原則,獎勵變得更高級
    導讀:我們正在用「獎勵」毀掉孩子,採用補強性原則,獎勵變得更高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們正在用「獎勵」毀掉孩子,採用補強性原則,獎勵變得更高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漫世界|毀掉孩子才藝的,正是家長們的激勵
    明天就是9月1號開學日,家長們終於可以如釋重負,但是新的煩惱隨之而來,除了輔導孩子作業,報各種興趣班、課外班又要掀起新高潮。 讓孩子學得才藝,升學加分,未來多才多藝,是每個家長的夢想。 但,興趣班學費好湊,孩子的興趣卻極難維持。 望子成龍的家長們,總是希望把自己想學而沒學會的東西,能在子女身上綻放。
  • 史丹福大學教授:父母只要說出這3個詞,就能毀掉孩子
    導讀:史丹福大學教授:父母只要說出這3個詞,就能毀掉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