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網路遊戲和貪玩會毀掉孩子?都不會,父母的語言暴力才會

2020-09-03 歡喜小萌娃

現在網絡是非常發達的,網絡裡面可以說是無所不有。尤其是網路遊戲充斥著孩子們的生活,這也給家長們帶來了新的困擾,他們擔心網路遊戲會毀掉孩子。當然,除了網路遊戲,他們還擔心貪玩也會毀掉孩子。其實這些都不會毀掉孩子,而真正會毀掉孩子的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案例

某名牌大學畢業的王麗,跟自己的父母常年不睦。她雖然非常優秀,但是她是在父母的語言暴力中長大的,這也導致她的性格非常自卑。據她說,小的時候有一次考完試回來,自己的試卷被別人惡意撕碎。她回來告訴媽媽,媽媽對她並沒有任何安慰。反而刺激她說,為什麼不撕別人的東西,偏偏撕你的東西,就是因為你太蠢了。

上高中的時候,因為班裡調座位,她被調到後面,後面的環境非常不好,每天都很亂。她把這件事告訴父親,父親生氣的說,就是因為你太笨了,才會把你調到後邊兒。如果你成績好,怎麼會調到後邊兒呢?

20多年來,她受到的語言傷害不計其數,她的心在滴血。但是父母絲毫不知道,覺得用這種打擊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才是正面的。

長期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性格更容易出現缺陷。真正毀掉孩子的,不是網路遊戲,也不是孩子過於貪玩,而正是這種語言暴力。很多父母都認為,用這種方式來教育孩子,正是為了激勵孩子,其實他們不懂語言暴力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下面來講一下語言暴力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1. 孩子沒有安全感

父母的關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最具有正能量的一種感情。家庭和睦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總是遭受語言暴力,孩子就會害怕父母,害怕家庭,他就會沒有安全感。而這種安全感會影響到其以後的家庭,他以後有了家庭,也會沒有安全感。

2. 孩子會自卑

長期的語言暴力會讓孩子變得很自卑,這種自卑也會伴隨其的一生,很難會調整過來,也會影響他的工作和學習。

3. 孩子會變得很暴躁

家長用怎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也會影響他跟別人相處。家長每次用語言暴力來對待孩子,他也會用語言暴力來對待別的孩子。對待所有的事情沒有正確的解決方法,就會影響人際關係,他也會變得非常暴躁。


4. 孩子會更叛逆

孩子到了一定的階段,本來就有叛逆期。而長期遭受語言暴力的孩子,叛逆會更明顯。因為其的承受力是有限的,一旦超過他的承受力,他可能就會用一些極端的方式來進行反抗。

5. 孩子跟父母的關係很淡漠

父母用語言暴力來對待自己的孩子,會直接影響跟其的親子關係。孩子跟父母的關係會變得很淡漠,因為他不信任自己的父母,也不信任家庭,更沒有親情可言。


6. 孩子容易有心理疾病

孩子在成長,也會遇到很多的事情,這些都會對孩子造成刺激。而父母不能用正常的方式來教孩子怎樣對待,而非要用一些惡言惡語來對待孩子,孩子很容易產生心理疾病。

父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也要講究方式方法。有一些父母用語言暴力來愛孩子,對孩子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想要得到孩子的尊敬,就要給其正面的關愛,要尊重他,要學會怎樣跟他相處,才能讓其變得更優秀。想要改變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出改變,父母的言行都是孩子的標杆。只要父母會教,就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李玫瑾:網路遊戲和貪玩會毀掉孩子?都不會,父母的語言暴力才會
    現在網絡是非常發達的,網絡裡面可以說是無所不有。尤其是網路遊戲充斥著孩子們的生活,這也給家長們帶來了新的困擾,他們擔心網路遊戲會毀掉孩子。當然,除了網路遊戲,他們還擔心貪玩也會毀掉孩子。其實這些都不會毀掉孩子,而真正會毀掉孩子的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或貪玩,是家長的語言暴力
    文/林琳育兒日記人的天性都是「趨樂避苦」的,尤其是孩子,他們的社會性能較弱,做什麼事情的動機都是發自本能,自然就更加的喜歡遊戲,更加的貪玩一些。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喜歡玩遊戲或者是貪玩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其實比起遊戲、貪玩來說,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說話態度,更直接關乎著孩子的成長與未來。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孩子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的從來不是遊戲,而是父母的「語言天賦」
    文/好奇的萌娃控我們經常用學習成績、性格開朗、樂觀積極向上、懂事、孝順這些道德品質來評定一個孩子的好壞,那麼是什麼因素影響孩子這些特徵呢?經常聽說遊戲毀了孩子,讓孩子變懶惰、變陰鬱、變得不愛學習,但其實學習從來不是毀掉孩子的第一大「殺手」,跟父母的「語言天賦」比簡直輕如鴻毛。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語言暴力!
    作者:國文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福柯曾在《瘋癲與文明》中說過:在種種社會規條約束下,大部分人都已經捨棄身體的暴力,從而選擇一種更文明的暴力——語言暴力,用這種方式繼續侵害他人。與身體上的暴力相比較,語言的暴力帶來的傷害更加巨大!
  • 真正毀掉孩子人生的,不是遊戲,也不是貪玩,而是家長的語言暴力
    每每見到、聽聞令人失望的「壞孩子」,人們總會嘆息一聲「這孩子的人生全毀了」。然而,真正毀掉孩子人生的,不是遊戲,也不是貪玩,而是家長的語言暴力。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我不就是說了孩子幾句,怎麼就上綱上線成了語言暴力了?我都是為他好啊!現在的孩子就是矯情!
  • 李玫瑾曾說:「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孩子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曾經那個泰國男孩,只因父親的一句「有種你就別活」,轉身的瞬間,兒子拿起父親放在桌子上的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毀掉孩子一生的,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嘴
    有可能你習慣性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能親手毀掉孩子的一生!這句話可以被統稱為:語言暴力!男子在家威脅女兒。家庭暴力概念李玫瑾教授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這些研究報告分析,都有一個相對一致的結論,那就是:被語言暴力傷害過的孩子,出現過激行為的概率非常高。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嘴。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和貪玩,而是父母的嘴
    李玫瑾:遊戲不是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李玫瑾教授曾對1000名少年進行研究調查,結果發現:經常被父母批評打罵的孩子,其中有25.7%的孩子會出現自卑、抑鬱的情況,22.1%的孩子不愛說話,給人一種生人勿進的感覺,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冷酷」,56.5%的孩子性格會特別暴躁。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這件事
    家長都明白,孩子身上要是有外傷了我們都看得見,但是孩子要是內心受到傷害,我們是看不見的,那些毀掉孩子前行的「道路」,便是家長們無形的語言傷害。,曾對多名未成年人做過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孩子的性格缺陷,絕大多數都是家長辱罵孩子,有的孩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性格差異,比如,暴躁、自卑、抑鬱等,出現這樣的性格的孩子,在家都曾被家長語言「暴力」過。
  • 毀掉孩子人生的,不是手機,也不是遊戲,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不是誰都有足夠的語言天賦,但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們表現出來的語言天賦可謂彌足驚人。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是什麼在毀掉孩子的一生?是手機還是遊戲?
  • 毀掉孩子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一句話
    毀掉孩子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一句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很多時候,別小看了說出的那句話,當一句傷人的話,刻在孩子的身上,讓孩子的內心久結成痂,會在孩子的成長中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語言暴力面前,每一句責罵和諷刺打擊的話,早已像根刺扎得孩子千瘡百孔,隨時有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手機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李玫瑾教授坦言: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懶惰和遊戲,而是最親的父母
    或許很多人會說是電腦遊戲,遊戲裡面的打擊快感和精美畫面無疑都是讓孩子為之沉迷而荒廢學業的東西,畢竟沉迷遊戲的孩子在上課和做作業的時候滿腦子都是遊戲根本無心學習;還有人說是懶惰是人墮落的原罪,懶惰的孩子往往不喜歡學習,他們也沒有刻苦學習的心。但是這些都是只要家長加以引導和教育,孩子都可以改正過來。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與身體上的暴力相比較,語言的暴力帶來的傷害更加巨大!有專家研究指出,在中國68%的家長曾經在語言上傷害過孩子。 而語言暴力,會成為孩子一生的傷痛。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與身體上的暴力相比較,語言的暴力帶來的傷害更加巨大!有專家研究指出,在中國68%的家長曾經在語言上傷害過孩子。而語言暴力,會成為孩子一生的傷痛。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正如一位教授在《中毒的父母》這本書中說的:「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說一些惡毒的話,長大後出現犯罪的概率是很大的。
  • 李玫瑾:毀掉孩子的不是遊戲和貪玩,可能是家長的這3種教育方式
    事實上在李玫瑾看來,家長的不當教育對孩子身心有很大的影響,家長在日常跟孩子交流中,孩子也能時時刻刻感受到父母帶來的傷害。影響孩子成長的不是遊戲和貪玩,而是家長這三種教育方法1、 家長喜歡體罰孩子就算家長有一天洗心革面了,但在孩子心中父母永遠是&34;的形象,對他們永遠都是不滿的。在這種家庭環境成長孩子,性格會有明顯的扭曲。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