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毀掉孩子的不是遊戲和貪玩,可能是家長的這3種教育方式

2020-08-27 創享育兒經

小時候最怕自己將來變成像爸爸媽媽那樣的人,在孩子心目中,家長沒有真正了解自己。還有一部分家長把孩子幼小的心靈弄得遍體鱗傷,自己卻不自知。特別像幼年的我們,家長文化素養普遍偏低,在他們心裡,認為&34;是最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手段,時不時在孩子面前提起別人家孩子多麼優秀,害得孩子越來越自卑。有過不快樂的童年經歷的孩子都很反感自己的家長,於是下決心自己以後肯定不要變成像父母一樣的人,但好似死循環一樣,長大後的自己也跟家長一副德行。

育兒專家李玫瑾:阻止孩子出類拔萃並不是遊戲,卻是家長教育的這三種方法

王姐家有個剛上幼兒園的女兒,公公婆婆平時在家對她疼愛有加,她女兒的性格就愈發無理取鬧。一般情況下,王姐都會耐下性子好好教育女兒,跟她講點道理。遇到事情比較忙的情況下,王姐就訓斥孩子一通,然後自顧自的去做事情。經過幾次這樣的教育方法,王姐發現直接訓斥孩子似乎比講道理更有作用。

於是,王姐每次孩子犯錯誤都使用冷暴力懲罰孩子,幾乎每次都有作用。後來女兒讀一年級左右,王姐才後悟後覺地發現,對待孩子使用冷暴力的方法其實是錯誤的,那時候的孩子已經很不喜歡自己,遇到問題也只會找爸爸解決。每次問孩子需要什麼玩具,衣服之類的,女兒也是一副很不開心的感覺。 看到女兒的種種異常行為,王姐才明白是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對,可能傷害到孩子的自尊了。

在教育孩子問題時,育兒專家李玫瑾曾講;阻礙孩子進步的並不是懶惰與遊戲,原因在於家長不正確的3種教育方法。事實上在李玫瑾看來,家長的不當教育對孩子身心有很大的影響,家長在日常跟孩子交流中,孩子也能時時刻刻感受到父母帶來的傷害。

影響孩子成長的不是遊戲和貪玩,而是家長這三種教育方法

1、 家長喜歡體罰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中最忌諱打罵孩子,秉持著&34;教育孩子的家長,他們認為體罰孩子是最有效果的,不像跟孩子講道理的家長一樣,既浪費精力又沒好的作用。所以這些家長只要孩子犯錯了,就會用棍子打罵孩子。難道&34;教育對於孩子來說真的那麼靈驗嘛?研究數據表明,家長&34;孩子,孩子最多聽話兩三次,到後期,孩子對家長的打罵已經沒有畏懼的心理,甚至逆反心理強的孩子還公然反駁家長的訓斥。

另外一種性格的孩子,經過家長多次打罵,性格會越來越內向,在家也不與父母講話,內心對家長的意見是只增不減。就算家長有一天洗心革面了,但在孩子心中父母永遠是&34;的形象,對他們永遠都是不滿的。在這種家庭環境成長孩子,性格會有明顯的扭曲。

2、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

也有這樣一類的家長,即使他們不會去打罵孩子,可一直會用語言暴力來消磨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每次取得點成績,想讓父母給些獎勵時,但每次得到的都是他們諷刺的話語,例如:你是考到全年級第一了嘛,就這點分數,有啥好高興的!家長的這段話無疑是對孩子重重的一擊,讓孩子受挫。可能在父母看來,之所以這樣說是想讓孩子繼續努力,可在孩子的心理卻認為自己無論做什麼努力,也得不到父母的認可,在心裡埋下自卑的種子。

3、用冷暴力教育孩子

用冷暴力教育孩子,我們也從上文王姐那看到通過冷暴力教育長大的孩子,會變得無欲無求,鬱鬱寡歡。孩子會因經常受家長的冷暴力,性格會變得極度內心,自卑,長大以後會習慣性討好別人。

孩子的成長機會只有一次,家長怎麼去教育孩子,那麼將來孩子就會成為那樣的人。不要對孩子使用暴力,不管是何種,都會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或貪玩,是家長的語言暴力
    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喜歡玩遊戲或者是貪玩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其實比起遊戲、貪玩來說,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說話態度,更直接關乎著孩子的成長與未來。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孩子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嘴
    有可能你習慣性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能親手毀掉孩子的一生!這句話可以被統稱為:語言暴力!男子在家威脅女兒。家庭暴力概念李玫瑾教授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這些研究報告分析,都有一個相對一致的結論,那就是:被語言暴力傷害過的孩子,出現過激行為的概率非常高。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嘴。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這件事
    家長都明白,孩子身上要是有外傷了我們都看得見,但是孩子要是內心受到傷害,我們是看不見的,那些毀掉孩子前行的「道路」,便是家長們無形的語言傷害。聽到這裡我無奈的搖搖頭,讓他多多關懷孩子,否則孩子將來會被你親手毀掉的。李教授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因為孩子貪玩,也不是因為遊戲,而是來自於父母的「語言暴力」。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 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李玫瑾:網路遊戲和貪玩會毀掉孩子?都不會,父母的語言暴力才會
    尤其是網路遊戲充斥著孩子們的生活,這也給家長們帶來了新的困擾,他們擔心網路遊戲會毀掉孩子。當然,除了網路遊戲,他們還擔心貪玩也會毀掉孩子。其實這些都不會毀掉孩子,而真正會毀掉孩子的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她把這件事告訴父親,父親生氣地說,就是因為你太笨了,才會把你調到後邊兒。如果你成績好,怎麼會調到後邊兒呢?20多年來,她受到的語言傷害不計其數,她的心在滴血。但是父母絲毫不知道,覺得用這種打擊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才是正面的。長期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性格更容易出現缺陷。
  • 真正毀掉孩子人生的,不是遊戲,也不是貪玩,而是家長的語言暴力
    每每見到、聽聞令人失望的「壞孩子」,人們總會嘆息一聲「這孩子的人生全毀了」。然而,真正毀掉孩子人生的,不是遊戲,也不是貪玩,而是家長的語言暴力。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我不就是說了孩子幾句,怎麼就上綱上線成了語言暴力了?我都是為他好啊!現在的孩子就是矯情!
  • 毀掉孩子的不是遊戲,而是父母平時對待孩子的3種教育方式
    遊戲,本應該是放鬆自我的一種物品,可是在孩子手裡卻如同迷魂湯一般,讓孩子每天都在手裡把玩,甚至叫孩子去做什麼事情,他都會毫不理睬。這就讓很多家長把一切責任推到遊戲身上,可是毀掉孩子的真的是遊戲嗎?這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和家長有聯繫。
  • 毀掉孩子的不是遊戲,而是父母平時對待孩子的3種教育方式
    遊戲,本應該是放鬆自我的一種物品,可是在孩子手裡卻如同迷魂湯一般,讓孩子每天都在手裡把玩,甚至叫孩子去做什麼事情,他都會毫不理睬。這就讓很多家長把一切責任推到遊戲身上,可是毀掉孩子的真是遊戲嗎?這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和家長有聯繫。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一些家長認為,家庭中是不是應該有家庭成員的分工?孩子早年都是媽媽管,那爸爸幹什麼呢?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這一個個扎人的字眼,將這些孩子上推入無盡的黑暗中,最終釀成大錯。視頻中有個12歲的男孩,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分開了。明明不是他的錯,母親卻經常罵他:讓他去死,說他是廢物。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作者 | 國文來源 | 國學生活(ID:gxsh789)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家長們尤其要知道,所有的語言暴力,都沒有起到一點教育成分。因為在本質上,父母只是高高在上的發洩自己的怒氣和怨氣。在網上一搜,能發現生活中很多因為父母的語言暴力導致孩子自殺的案例不在少數。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語言暴力!
    作者:國文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福柯曾在《瘋癲與文明》中說過:在種種社會規條約束下,大部分人都已經捨棄身體的暴力,從而選擇一種更文明的暴力——語言暴力,用這種方式繼續侵害他人。與身體上的暴力相比較,語言的暴力帶來的傷害更加巨大!
  •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手機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這些習慣
    面對如此囂張跋扈的熊孩子,民警批評教育了他,並要求父親好好管教兒子。沒想到,父親竟然這樣回應:「他還是個孩子,這是我們的家務事,不需要民警幫忙教育了。」很多孩子一旦犯錯,有些家長就會拋出一句「他還是個孩子。」殊不知,慣子如殺子,家長的袒護和縱容,只會把孩子推向惡的深淵。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福柯曾在《瘋癲與文明》中說過:在種種社會規條約束下,大部分人都已經捨棄身體的暴力,從而選擇一種更文明的暴力——語言暴力,用這種方式繼續侵害他人。與身體上的暴力相比較,語言的暴力帶來的傷害更加巨大!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福柯曾在《瘋癲與文明》中說過:在種種社會規條約束下,大部分人都已經捨棄身體的暴力,從而選擇一種更文明的暴力——語言暴力,用這種方式繼續侵害他人。與身體上的暴力相比較,語言的暴力帶來的傷害更加巨大!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 1 -被溺愛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被溺愛的孩子,都不懂得感恩,這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有這樣一則新聞:一個10歲的男孩僅僅因母親沒有滿足他的小要求,就對母親拳打腳踢,每一拳都極其兇狠,打中其要害。
  • 李玫瑾:網路遊戲和貪玩會毀掉孩子?都不會,父母的語言暴力才會
    尤其是網路遊戲充斥著孩子們的生活,這也給家長們帶來了新的困擾,他們擔心網路遊戲會毀掉孩子。當然,除了網路遊戲,他們還擔心貪玩也會毀掉孩子。其實這些都不會毀掉孩子,而真正會毀掉孩子的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但是父母絲毫不知道,覺得用這種打擊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才是正面的。長期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性格更容易出現缺陷。真正毀掉孩子的,不是網路遊戲,也不是孩子過於貪玩,而正是這種語言暴力。很多父母都認為,用這種方式來教育孩子,正是為了激勵孩子,其實他們不懂語言暴力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下面來講一下語言暴力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 毀掉孩子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一句話
    毀掉孩子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一句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很多時候,別小看了說出的那句話,當一句傷人的話,刻在孩子的身上,讓孩子的內心久結成痂,會在孩子的成長中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也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34;,有22.1%的孩子&34;,有56.5%的孩子經常&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