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教授暢談中文:學會寫漢字就會有美女仰慕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據韓國《朝鮮日報》網站8月18日報導,韓國崇實大學文藝創作系的教授南鄭旭笑談了漢語教育,稱通過聯想來記憶是必不可少的。

  「도광양회(韜光養晦),是中國在擁有대국굴기(大國崛起)後的自信之前,在江澤民時代,中國心中的座右銘」。如此記憶,便可一箭雙鵰,同時記憶兩個成語。然而同時也產生了問題。雖然可以憶起這兩個成語,但真正是什麼意思卻忘記了。這正是因為韓語和漢字沒有一起記憶的緣故。

  最初認為記憶漢字時沒有必要單獨記憶其意思,如今看來這種做法似乎很愚蠢。例如,高中沒有漢字教育。雖然學校所灌輸的看似無用的東西會使得學生在這些東西上失去興趣,但是連漢字教育都沒有的話就似乎有些說不過去了。即使不了解微積分、化學公式,依然可以無障礙地生活下去。然而,不懂漢字,卻會產生不便,這等於放棄捷徑,迂迴前進。

  「柳鉉鎮(韓國著名棒球選手)12勝了!」於是,大人們可能會向剛會說話的孩子問「야구(野球,韓語中棒球的漢字詞)是什麼」,他們會怎麼回答呢?他們會說「베이스볼(baseball,韓語中棒球的外來語)」。提問的大人可能會因此有異樣看法。

  「各有9名隊員組成的兩支棒球隊進行9回對戰,進攻的一方要在擊中對方球手投出的球後環繞內場跑一圈,並回到原來位置上,便是所謂的득점(得分)」。這樣的大人也會使孩子變反感。只是將漢字詞展開並不簡單。야구(野球),在如曠野一樣的場地中進行的比賽。如果趁機將야(野)字和구(球)字加以解釋就更好了。

  漢字如同亞洲的拉丁語。南鄭旭曾同朋友一同到青島旅遊,他說,「我們之中雖然沒有一個人會說漢語,但卻絲毫沒有覺得不便。同行中的一人時刻都在用漢字進行「筆答」,因此他一個人吸引了很多漂亮的中國姑娘,然而我們卻只剩下無奈的憤怒和哭泣「。

  那麼漢字對於日語來說呢?首先,有利於在日語中的閱讀理解。只要知曉日語的50音和漢字,便會在日語中嘗到甜頭。例如,カメラの價格と機能。僅根據讀音和漢字便可以知道是「照相機的價格和功能」的意思。這會使人感覺日語易學,並在日語學習上產生自信。

  韓國小學的漢字教育問題目前正在贊成與反對相互參半的爭議之中。反對一方認為漢字教育的課外輔導會使韓國語教育受到障礙,因此連爭論也覺得浪費時間。

  就像「韓文日」重新成為了韓國節日是理所應當的一樣,漢字教育也是正確的,到目前為止不進行漢字教育才是不正常的。不是因為喜歡而學習漢字,而是因為有利而學習漢字。

  另外,漢字教育給韓國語教育帶來了障礙嗎?韓國的國語教育中最不堪一提的便是「讀」和「說」,這是由於「寫」的教育不到位的緣故。漢字是象形文字,因此漢字教育在孩子對畫畫感興趣的時期學習最有效。每天學習一個字,那麼到小學畢業時,常用漢字1800字早已學會。課外輔導毫無必要。

  有的學習需要越早越好,有的學習卻並不需要特定的時期。諸如歷史類的學習便可以在隨著年齡增長逐漸產生興趣後再學習。在什麼都不懂時,需要強性要求孩子學習的便是樂器和漢字。

  韓語中70%以上是漢字詞,對漢字熟識,韓國語自然也不會差。(實習編譯:馬聰聰)

相關焦點

  • 深受美國影響的韓國稱「漢字落後」,如今為何要在身份證上標中文
    韓國人要在身份證上額外寫上中文名字,這是迫不得已的決定,儘管韓國人不太喜歡。為何說是無奈之舉呢?這說起來就不得不提起韓國的歷史了。眾所周知,韓國,是中國一衣帶水的國家。作為鄰居,兩國之間有許多的相似之處。
  • 韓國身份證上面為什麼有漢字出現?
    但實際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韓國還有以漢字為主的教科書。取消了漢字之後,韓國人的生活其實是有了一點麻煩。因為去漢字運動非常的成功,所以很多韓國中學生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用漢字正確書寫;而在二三十年前,韓國的大學生用漢字寫論文很常見。但是,韓文是表音文字,就是說,其實是拼音,但如果遇到同音字,怎麼辦呢?
  • 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
    導語: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大家還記得在前幾年,韓國搶先中國一步,向聯合國申請「端午祭」為世界上遺產的事情嗎?在我國引起了不同凡響,我國人認為「端午祭」最先起源於中華文化,不應該由韓國來申請!
  • 韓國為何要堅決放棄使用了上千年的漢字?原因跟這個人有關
    後來演化為兩種文字結合使用,直到今天這種現象還很普遍,你買份韓國報紙,上面經常出現漢字,當然有了注音之後,朝韓人民已經知道上面的漢字是什麼意思了。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韓國樸正熙政府傾向於廢除漢字,建立自己獨特的大韓民族文化,並於1970年發表廢除漢字宣言,此後的教材不再使用漢字(在此之間的教材是漢字和韓文兩種語言)。
  • 為什麼韓國明星都有漢字名,還要在身份證上備註一個中文名字?
    經常看韓國綜藝、關注韓國娛樂圈的應該知道,韓國的明星都會有一個中文名字。實際上,韓國人出生時,都會起一個漢字名字。有些韓國藝人出道時候並沒有公開身份證上的漢字名的,粉絲就會根據音譯取一個漢字名,但是往往和他們本名不一樣,之後藝人可能會再更正。
  • 歷屆韓國總統寫的漢字書法!你覺得怎麼樣?
    樸槿惠觀看父親樸正熙寫中文書法 書法在韓國如同在中國和日本一樣, 韓國不少總統都很喜歡書法,尤其是漢字書法,並都留有書法作品。常言道,字如其人,看著他們的書法作品,多少能讓人了解他們的個性。
  • 韓國要恢復漢字了?
    1.驚——韓國提議漢字進教科書最近,韓國關於漢字的使用掀起熱議。原來,韓國有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要求在學生教科書中使用韓文,但是為了更加清晰表達意思,提議在教科書中使用漢字。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韓國國內對此建議抱有很大的反對意見。韓國韓文協會表示,韓文是韓國固有文字和傳統文化,如果使用韓文和漢字混用,會使原本平等的文字生活變得不平等,漢字會阻礙韓國的信息化和科學化。這種觀點當然非常偏頗。按照他的說法,中國使用了幾千年的漢字,那麼中國現在的信息化和科學化是怎麼來的?
  • 中文漢字和日文漢字有什麼不一樣?
    執教於早稻田大學,被譽為「國字研究第一人」的笹原宏之教授,從小時候翻開《漢和辭典》的那一刻起,似乎就已開始累積對國字源源不斷的喜愛。△ 笹原宏之,1965年出生於東京。早稻田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從我翻開這本辭典的一刻起,我就對書中各式各樣的漢字產生了興趣,它們有一種魅力讓我想要更加了解。你認為中文漢字和日文漢字有怎樣的聯繫?笹原:中國的漢字傳到日本後開始日本化,有被直接拿來使用的,也有借用漢字表達日本原有事物意思的,還有改變字體後使用的。
  • 漢字在韓國日趨走俏 犯人學漢字或獲得減刑(圖)
    韓國五大經濟團體2003年底決定,從2004年起,積極建議所屬會員19萬家公司在招聘新職員時進行漢字考試,即以政府指定的1800個常用漢字為準,把《全國漢字能力驗證考試》3級資格(指能認1817個漢字,能寫1000個漢字)作為應聘條件,並根據資格證書的級別擇優錄取。客觀地說,國際化程度高的大企業推廣漢字、倡導中文的活動措施更得力。
  • 這個地方在中國隔壁,說著中文寫漢字,當地美女最願嫁給中國男人
    而在我們周邊就有這樣一個地方,跟中國的一些地方看起來非常的相似,這個地方在中國隔壁,就是緬甸的自治區果敢。果敢跟我們國家的雲南相鄰,而且說著中文寫漢字,過著跟我國的雲南一樣習俗,但它是一個相對比較貧窮的地方。生活在這裡的人長相跟中國人差不多,更加奇怪的便是他們對中國特別崇拜,尤其是當地美女最願嫁給中國男人。
  • 網友曬怪異讀音漢字舌頭打結 實際是"韓國漢字"
    前不久央視舉辦的中國漢字書寫大賽大概「打擊」到了不少人。很多人突然發現自己居然有那麼多的漢字都只會說不會寫。不過如果你現在還這麼以為的話,那也未免自我感覺太良好了。事實上,很多漢字你不僅不會寫,恐怕就連讀都讀不出來。近日,微博上出現的二十多個漢字以及它們的奇葩讀音「秒殺」眾人。有網友高呼:「你怎麼了舌頭?怎麼打結解不開了!」
  • 中文漢字和日文漢字,有哪些趣味的差異?
    早稻田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任文部科學省「常用漢字表」、法務省「人名用漢字」、日本國語辭典、日本國語教科書的編寫委員及幹事。著有《日本的漢字》《方言漢語》《漢字的歷史》等多部著作從我翻開這本辭典的一刻起,我就對書中各式各樣的漢字產生了興趣,它們有一種魅力讓我想要更加了解。你認為中文漢字和日文漢字有怎樣的聯繫?笹原:中國的漢字傳到日本後開始日本化,有被直接拿來使用的,也有借用漢字表達日本原有事物意思的,還有改變字體後使用的。日本人還喜歡運用會意字的造字原理,創造出獨有的日本漢字。
  • 外國人學習中文,只學會了500個漢字,能和我們正常的交流嗎?
    外國人學習中文,只學會了500個漢字,能和我們正常的交流嗎?我們都知道英語是這個世界的通用語言,很多國家都把英語設為官方母語,國際上發表重要講話的時候多半也是說英語,但是隨著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學起了中文,不過對於沒有任何漢語基礎的外國人來說,學習中文是非常難的,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外國人學習中文,只學會了500個漢字,能和我們正常的交流嗎?
  • 學習漢語在韓國成熱潮 多數韓國人會寫漢字姓名
    多數韓國人會寫漢字姓名   初到韓國,第一次走在韓國的街道上,看到前方的路標是中文,這與中國別無兩樣。韓國的報刊中,有時也使用漢字,特別是學術文章。韓文的一個拼音可以代表多個漢字的發音,如果在上下文不明確的情況下,到底韓文拼音代表什麼意思就要猜了,所以在產生混淆的地方,會在韓文之後用括號註明漢字。
  • 曾說「漢字落後」的韓國,為何要在身份證上備註中文?
    不過,漢字得到眾多國家的認可與接受,也不是一直就存在的,比如曾說「漢字落後」的韓國,下定決心禁止使用漢字,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韓文的學習。既然如此,那麼韓國人為何要在身份證上備註中文?這不是與他們的初衷截然相反嗎?二.
  • 韓國將發行漢字詞典 收錄漢字超中國漢語大詞典
    韓國對漢字教育的爭論十分激烈,很多韓國人認為應該多愛護自己國家語言。分析認為,韓國國內圍繞漢字的爭議背後,始終是民族主義情緒的躁動。  檀國大學東洋學研究所22日表示,1978年8月創刊的《韓漢大辭典》編纂工作將在本月內完刊,共16冊,其中包括1冊索引。
  • 韓國美女告訴你答案
    韓國美女告訴你答案   我們肯定有很多人都喜歡看韓劇,也肯定都有一個喜歡的韓國明星,但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過,很多韓國人都有一個中文名字,他們的名字看起來和我國人們的都一樣,所以也有很多人有疑問:為什麼韓國人起名字都要起一個中文名字呢?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們一起來聽韓國的美女怎麼說吧。
  • 外國人怎麼寫漢字?日本人有優勢
    近日,旅美作家劉墉出版了《漢字有意思》一書。在書中,劉墉給每個漢字都配上了圖片和故事,還在每個漢字的下面將這個漢字演變歷程展現出來: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隸書、行草、楷書,讓學習者直觀地看到漢字演變的歷程。用配上圖片、故事和漢字演變歷程的方法,可以使中文學習者更高效地學習漢字。那麼,外國的中文學習者該怎樣學寫漢字呢?將方塊字寫好的竅門又是什麼?
  • 韓國議員提議要教小孩漢字,去漢字50年後的韓國,為何還要恢復?
    ,在過往上千年的歷史中,日本和韓國,一直是非常仰慕中原文化的,我們實際上也願意把日韓,看做跟我們是一個大中華,儒家文化圈的,雖然中原帝國,從來沒有統治過日本,但這不妨礙日本,一直歆慕中華文化,而韓國就更不用講了。
  • 韓國廢除了漢字,為何要在身份上加上中文名字?原因其實不難理解
    直到今天,這種影響也存在著,我們國家的漢字就是如此,知道今天還影響著韓國,他們想擺脫都擺脫不了。 韓國首先要從承載文字的漢字入手,下令將漢字給廢掉,改用韓國的諺文。 想法很美好,但是實施起來可不容易,漢字是全世界最優美的文字,同時也是最難學的,優美的事我們先不談,我們談談難學,說他難學,是因為漢字變化多端,四個音調就夠讓人難辨認了,有時候同樣的字通過不同的組合會有奇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