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妍妍
湖南省委辦公廳、湖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聯合印發了《湖南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對照清單,認真抓好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工作,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生態環境。
這份減負清單明令禁止了一些與教師教學無關的活動,包括:未經縣級以上教育部門同意,不得開展各種「小手牽大手」活動,不得要求教師參加各類社會性評比、知識競賽、文藝匯演、主題徵文、問卷調查、網絡投票等活動;未經縣級以上教育部門同意,不得強制要求中小學教師下載安裝、註冊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各類APP,關注微博、微信公眾號,參加點讚投票、人物評選、打卡籤到等。
清單內容條條指向中小學教師當前工作的痛點,也從對立面映射出基層教育的某種生態,即教師的教學時間被諸多繁雜瑣事擠佔嚴重。各種形式主義的評比考核、數量眾多的競賽答題以及名目繁多的表演讓教師苦不堪言;不少校園活動的方案表格、材料撰寫等「留痕」工作在無形消磨著教師的精力,一些地方向學校攤派的扶貧任務更是讓教師疲於應對。
教師的非教學任務負擔過重,就勢必會影響到課堂教育的效果,也讓老師無暇關注學生個體的發展。此般非良性的循環,無益於教育本身,更加速著家校間的矛盾。最近時常見諸熱搜的「退出家長群」「叫停家長批改作業」等事件,其中一個根本矛盾點就在於,老師也想安心教學做好本職工作,但無奈分身乏力。
此次減負清單對教育系統中存在的形式主義等痼疾設置了制度上的障礙,清晰明了地羅列出合理項和禁止項,讓校園管理有章可循。也讓學校作為教育主體的責任明確歸位,將教師從無謂的職能與事務中解脫出來,確保他們有足夠的精力聚焦本職工作。
應該認識到,學校、教師、家長三者相互制衡在一個完整的教育閉環中,其中一環的齒輪太緊或太松,都不能實現三環聯動。為教師減負,也是在為家長減負,當二者都能輕鬆上陣了,學校才能在一個更為平穩舒適的教育環境中發展。
除湖南之外,四川、雲南、河北、山東等地也曾發布教師的減負清單,這說明當前教師的負擔過重已成為一個普遍性的問題。由此,教師減負也絕非一時之功就可解決的。該如何讓減負衝破阻礙,在政策部署支持外落到實處才是亟需考慮的問題。
要明確的是,減負需要社會多部門多領域的協同支持,要避免對學校過多的行政化幹預,學校也釐清自身的責任和權利,確保減負目錄清單制度的嚴格執行,切實在制度和行動上保護好教師的利益,如此才可讓教師減負有真正的意義。
學生和課堂才是教師職業歸屬感和幸福感的所在,就讓老師心無旁騖地批會兒作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