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績崧|未來的《英漢大詞典》中,語詞都不是單維的

2021-02-14 上海譯文


上周六下午,在一場主題為「字在」的交流會上,《英漢大詞典》現任主編朱績崧博士表示新版《英漢大詞典》的編纂,希望「提供更多元、精準的檢索路徑,甚至讓語詞信息和百科內容結合起來,成為一種新的信息系統。」

朱績崧:未來的《英漢大詞典》中,語詞都不是單維的

文|羅昕

原發於|澎湃新聞

- 聲明:感謝允許刊發,轉載先請私信聯繫 -

10月17日,在一場主題為「字在」的交流會上,《英漢大詞典》現任主編朱績崧博士介紹了《英漢大詞典》數字版編纂進度。正式啟動一年後的《英漢大》在數位化轉型上取得了驚人的進展,紙質版現有內容已可在微信公眾號平臺上查閱。不久的將來,讀者還能夠在「上海譯文」、「文冤閣大學士」等微信公眾號平臺查閱這部體量不斷壯大的詞典。

然而詞典數位化並不是簡單地把紙面搬運到屏幕。朱績崧的目標不止於增加詞條,而是希望提供更多元、精準的檢索路徑,甚至讓語詞信息和百科內容結合起來,成為一種新的信息系統。

1970年代末,朱績崧的導師、復旦大學英語系教授陸谷孫先生開始籌備、編寫《英漢大詞典》,1986年起擔任主編。這部1500萬字的巨製是由中國學人獨立研編的第一部大型綜合性英漢詞典。到了新世紀,陸谷孫又主持了《英漢大詞典》第二版的編纂。


數位化下,讀者可以看到詞典的成長

在去年《英漢大詞典》數字版啟動編纂之際,朱績崧就表示,要發起一場橫跨英漢語言文字的「社會文化運動」,請成千上萬的熱心讀者加入編纂偉業。

上海譯文開發了微信新平臺,通過它,可以提交新詞、例證以及對現有任何內容的評價。網友提供素材,編輯審核加工。朱績崧在去年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歡迎天南地北所有讀者通過網絡,一起參與。未來的理想狀態是,《英漢大詞典》所有例證都來自實證語料,比如這句出自莎士比亞,另一句是《唐頓莊園》來的。

今後,《英漢大詞典》會不定期推出相關的數字產品。「我們做數字版,就要像陸家嘴建上海中心一樣,每天加一點,改一點,讓建設的人、走過的人、遠方眺望的人都看到它的成長。出了任何問題,及時修繕。不能再走老套路,規定幾年後推出一個新產品。」

朱績崧感慨,與其說現在的社會急功近利,不如說每個人都對高效率有了很強烈的渴望。「社會的『浮躁』伴隨著生產力的解放而來。現在技術發達,有了這種可能性,允許你一邊走路,一邊刷朋友圈。這是社會變化的大趨勢。

「別說我們這個比較邊緣的行業了,恐怕整個文化主流都沒有辦法和這種趨勢抗衡。遊戲規則不是我們制定的,但是當遊戲規則擺在面前,我們就必須接受,認真研讀。然後,想想新規則的框架下,我們詞典編纂工作者能夠做一些什麼事情。」朱績崧如是說。

朱績崧還強調,詞典編纂在當下的出版環境中,必須把「用戶友好」這句幾年前不痛不癢的口號,抬升為「以用戶為中心」,並將其確立為編纂活動的最高原則,同時積極開展以用戶體驗為主導的市場營銷活動。「數位化」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更是背城借一的使命。


未來的《英漢大》中,語詞都不是單維的

朱績崧在分享交流會上提出,《英漢大》未來有兩大趨勢。一是從「雙語單向」變成「雙語雙向」。「將來這部詞典恐怕不能再叫《英漢大詞典》。叫《英漢大詞典》就意味著你是根據英語查漢語。理想的結果是,你也能根據漢語查英語,成為一部『雙語雙向』的詞典。」

第二大趨勢則是主要負責解釋語言的詞典將來要和百科全書融為一體。「換言之,以後的信息查閱是『一站式』的。」朱績崧打比方說,今天的人看不懂英語就去查英漢詞典或英英詞典,做漢英時去查漢英詞典,若看到某個詞,不明白指的是什麼東西,又得去查百科詞典,「在資訊時代,太低效了。」





然而,朱績崧也坦言,目前《英漢大》還沒有經濟、技術條件支持與百科全書的融合。「高效也不是一步能做到得,我們先爭取實現『雙語雙向』。」他舉例「birthday」一詞。若使用現有內嵌在微信平臺中的《英漢大》,輸入「birthday」,會顯示詞語本義、比喻義等內容。若反查「生日」,則會出現四項相關的英文詞條。「信息還算比較豐富,但就是沒有出現『birthday』這個最核心的詞,這是我們技術上的問題。目前,反向查閱還不成熟。」

朱績崧還拿立體幾何做比喻:一個單詞,處於一個假想的空間裡,可以和許多面發生關係。掌握這些關係,讀者才能充分理解這個單詞。在語義層面,朱績崧希望未來的《英漢大》起碼把編寫者人腦中可以搜檢出來的東西都能呈現出來。「在我可能狹隘的專業視野中,全世界的詞典還沒有做到這一點的,但英國的牛津在努力。這是工作量極其大的工程。首先,你要確定個基本詞,以基本詞為核心再發散出去。將來,屏幕上顯示的,也得是三維空間。」

「下一個階段,我們還是主要開發詞典文本現有內容的多路徑查閱和語義、語用維度。」顯然,朱績崧的終極藍圖遠遠不止這些。

(完)


海譯文

文學|社科|學術

名家|名作|名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英漢大詞典》第三版主編:未來的詞典中,語詞都不是單維的
    《英漢大詞典》第三版主編:未來的詞典中,語詞都不是單維的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2015-10-19 16:58 來源:
  • 未來的詞典中,語詞都不是單維的
    10月17日,在一場主題為「字在」的交流會上,《英漢大詞典》現任主編朱績崧博士介紹了《英漢大詞典》數字版編纂進度。正式啟動一年後的《英漢大詞典》在數位化轉型上取得了驚人的進展,紙質版現有內容已可在微信公眾號平臺上查閱。不久的將來,讀者還能夠在「上海譯文」、「文冤閣大學士」等微信公眾號平臺查閱這部體量不斷壯大的詞典。然而詞典數位化並不是簡單地把紙面搬運到屏幕。
  • 《英漢大詞典》試水知識付費,「不一樣」的還有
    被海內外譽為同類詞典旗艦之作的《英漢大詞典》是中國首部獨立研編的大型英漢工具書。這部具有中國獨立智慧財產權的大型英漢雙語詞典在1989年和1991年相繼推出上、下卷後,獲得海內外專家學者的認可,被譽為「遠東最好,也是世界範圍內最好的雙語詞典之一」,並進入聯合國翻譯處,成為工作人員案頭必備的工具書,取代之前長期使用的梁實秋主編《遠東英漢大詞典》。
  • 《英漢大詞典》第三版邀讀者邊用邊編 網絡版APP版免費開放
    本報訊(記者 施晨露)關注英漢大詞典編纂處公眾微信號「語言學問所」,讀者不僅可以查詢該詞典紙質版所有內容,還能在線對現有詞典內容提出建議。更重要的是,使用微信平臺中的「融入」功能,任何人都能為詞典編纂提供新的語料、例證。
  • 《英漢大詞典》 與讀者一起編詞典
    [摘要]第三版的《英漢大詞典》編纂,將不再囿於詞典編纂專家的紙邊案頭,而將成為一場依託網際網路開放平臺下,詞典使用群體中的全民大行動。這無疑代表著一種姿態:第三版的《英漢大詞典》編纂,將不再囿於詞典編纂專家的紙邊案頭,而將成為一場依託網際網路開放平臺下,詞典使用群體中的全民大行動。緊迫:網際網路改變著工具書的形態和編纂思維35歲的復旦大學英文系教師朱績崧是陸谷孫教授的學生,接棒陸谷孫主持《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
  • 陸谷孫弟子35歲復旦教師接棒主編《英漢大詞典》第三版
    《英漢大》(朱績崧對《英漢大詞典》的簡稱)的主編是我的老師陸谷孫先生,我為第三版多做一些雜務,希望能儘可能多地傳承、光大陸老師的學術精神吧。」這是專訪中朱績崧講得最嚴肅的一句話。       1970年代末,復旦大學英語系教授陸谷孫開始籌備、編寫《英漢大詞典 》,1986年起擔任主編。這部1500萬字的巨製是由中國學人獨立研編的第一部大型綜合性英漢詞典。
  • "英漢大詞典"第三版依託網際網路 與讀者一起編詞典
    這無疑代表著一種姿態:第三版的《英漢大詞典》編纂,將不再囿於詞典編纂專家的紙邊案頭,而將成為一場依託網際網路開放平臺下,詞典使用群體中的全民大行動。   緊迫:網際網路改變著工具書的形態和編纂思維   35歲的復旦大學英文系教師朱績崧是陸谷孫教授的學生,接棒陸谷孫主持《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
  • 《英漢大詞典》第三版依託網際網路 與讀者一起編詞典
    這無疑代表著一種姿態:第三版的《英漢大詞典》編纂,將不再囿於詞典編纂專家的紙邊案頭,而將成為一場依託網際網路開放平臺下,詞典使用群體中的全民大行動。   緊迫:網際網路改變著工具書的形態和編纂思維   35歲的復旦大學英文系教師朱績崧是陸谷孫教授的學生,接棒陸谷孫主持《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
  • 《英漢大詞典》第三版依託網際網路 搜集最妥帖、最時髦的用法
    這無疑代表著一種姿態:第三版的《英漢大詞典》編纂,將不再囿於詞典編纂專家的紙邊案頭,而將成為一場依託網際網路開放平臺下,詞典使用群體中的全民大行動。 緊迫:網際網路改變著工具書的形態和編纂思維 35歲的復旦大學英文系教師朱績崧是陸谷孫教授的學生,接棒陸谷孫主持《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
  • 陸谷孫逝世一周年 | 《英漢大詞典》開放數字版手機應用公測,啟動...
    這一舉措意味著普通讀者將有機會成為《英漢大詞典》的編者。英漢大詞典編纂處將其稱為「讀者融入計劃」,希望籍此不僅擴大《英漢大詞典》在中國高階英語學習者中的影響,更能逐步將該詞典收錄範圍向20世紀以前大幅擴展,涵經泳史,力爭最終覆蓋現代英語數百年間的各個發展階段。
  • 追憶著名翻譯家、《英漢大詞典》主編陸谷孫
    新華社上海7月28日專電 題:不做大師,甘為「匠人」——追憶著名翻譯家、《英漢大詞典》主編陸谷孫新華社記者孫麗萍28日13時39分,著名翻譯家、《英漢大詞典》主編陸谷孫在上海病逝。1970年,陸谷孫被「發配」去編辭典,由此參與《英漢大詞典》籌備和編寫全過程。編詞典的冷板凳太難坐。陸陸續續,最初關在一起編《英漢大詞典》的108人,高考、考研、出國,幾乎走光。唯有陸谷孫把板凳坐穿,且坐出了滋味。1986年陸谷孫出任《英漢大詞典》主編,承諾「一不出國,二不兼課,三不另外寫書」,全身心投入,其中甘苦難對人言。
  • 【腔調復旦】朱績崧:小市民還是士大夫?
    :復旦大學英文系講師,《英漢大詞典》(第三版)主編,微博、微信公眾號ID:文冤閣大學士編者按:最近擔任《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的主編,對朱績崧來說,也是一件相當「文青」的事情。朱績崧稱高中時自己是個文藝青年,看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還會模仿著寫小說,他回憶起來,情不自禁地笑了。而最近擔任《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的主編,對朱績崧來說,也是一件相當「文青」的事情。「最擅長翻稿酬高的」朱績崧平時對合同非常重視,但這次連合同都沒有籤,報酬也不肯談。他解釋道:「因為這是我的理想,希望通過它,也能證明自己不是太不學無術吧。」
  • 他主持編撰《英漢大詞典》印數千萬冊
    復旦大學外文系教師朱績崧為了陪伴昏迷之中的恩師,在醫院排椅背後又熬過一夜,但先生還是走了,走得安詳且平靜。朱績崧帶著哽噎說:「今世原非父子,來生猶是師徒。」 作為《英漢大詞典》主持編撰者,這本累計印數超過千萬冊的大書,早已將陸谷孫的名字刻在這個時代,為翻譯界學者、社會學習者所傳。在17年成書過程中,6個正副主編中有5人離開,只有陸谷孫堅持到最後。
  • 陸谷孫交棒弟子 「大學士」編詞典(組圖)
    這是專訪中朱績崧講得最嚴肅的一句話。  1970年代末,復旦大學英語系教授陸谷孫開始籌備、編寫《英漢大詞典》,1986年起擔任主編。這部1500萬字的巨製是由中國學人獨立研編的第一部大型綜合性英漢詞典。到了新世紀,陸谷孫又主持了《英漢大詞典》第二版的編纂,而即將啟動的第三版就交給了他門下年資最淺的朱績崧。
  • 這名寧波人走了 他編了本書叫《英漢大詞典》
    陸谷孫17歲才開始學英語,卻成為《英漢大詞典》主編。陸谷孫童年時,家在餘姚鄉下。窮鄉僻壤之地,惟一的精神樂趣就是在腦海中回想父親給他講的《悲慘世界》《三劍客》,在幻想中自娛自樂;或來到江邊,看著河面上由遠及近飄來的殘葉菜皮,冥思遐想……陸谷孫先生曾說,他覺得編詞典就像做廚子,受不了做飯做菜的熱氣,就不要輕易進詞典編纂的廚房。
  • ...我這樣的機器|譯文|上海譯文出版社|伊恩·麥克尤恩|英漢大詞典...
    更值得關注的是,《英漢大詞典》知識付費板塊也將在新的一年「上線」,「英漢大詞典」APP計劃於今年下半年面世。《李健吾譯文集》(十四卷)已於近日推出新的一年會有哪些重磅譯作?「世界學術經典(英文版)」系列電子書、有聲書與《英漢大詞典》知識付費板塊都「上線」新品推介會當天,E.B.懷特的經典三部曲《夏洛的網》《精靈鼠小弟》《吹小號的天鵝》上線了電子書和有聲書。這是繼村上春樹作品大規模開放數字版權之後,譯文社數字出版的又一重磅作品系列。
  • 英漢大詞典主編、翻譯家陸谷孫逝世 享年76歲
    對於這一被英語詞典鼻祖詹森稱為「無償勞作,雖成無榮」的工作,陸谷孫一做就是30年。  這兩三年,陸谷孫教授的身體一直不是太好,但在2015年8月19日的上海書展上,由陸谷孫教授主編的《中華漢英大詞典(上)》舉行了首發式,陸教授親自來到現場,做了一個簡單的發言,內容依然和他的詞典編撰理念有關。
  • 《小津安二郎全日記》首次翻譯出版,「英漢大詞典」APP將在下半年...
    值得一提的還有,《英漢大詞典》知識付費板塊將在新的一年「上線」,「英漢大詞典」APP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面世。該書收錄了約翰·厄普代克寫作生涯的大部分短篇小說,由作者本人親自編輯整理,共103篇短篇,精品極多,如《A&P》《鴿羽》《家》等都是美國各種文學作品選本中的必選篇目。
  • ...上海譯文出版社|作家|英漢大詞典|英語|我這樣的機器|韓衛東|有...
    更值得關注的是,《英漢大詞典》知識付費板塊也將在新的一年「上線」,「英漢大詞典」APP計劃於今年下半年面世。《李健吾譯文集》(十四卷)已於近日推出新的一年會有哪些重磅譯作?「世界學術經典(英文版)」系列電子書、有聲書與《英漢大詞典》知識付費板塊都「上線」新品推介會當天,E.B.懷特的經典三部曲《夏洛的網》《精靈鼠小弟》《吹小號的天鵝》上線了電子書和有聲書。這是繼村上春樹作品大規模開放數字版權之後,譯文社數字出版的又一重磅作品系列。
  • 朱績崧:如果只推薦一本語文課外輔導書,那就是《辭海》吧
    由於客觀上適應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思想解放的輿論動員這個大背景,此書一出版,即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獲得了巨大成功。當年在上海新華書店、四川北路工具書書店發售時,亟待購買的讀者排起了長龍。「排長隊買一本詞典,這在今天是難以想像的,」1979年生於上海的朱績崧兒時並沒有想到,自己會與《辭海》結下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