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聽說讀寫中,寫作被公認為是最難的一項。它涉及語言表達以及邏輯思維能力,而這兩種能力的提升都需要經年累月的練習。也正因為這一點,很多人對寫作望而卻步,始終不敢開始動筆。今天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也在於說明,為什麼你必須進行英文寫作,以及如何開始。
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看,寫作對於語言能力進階具有重要意義。
在二語習得領域有兩位著名人物,Stephen Krashen 以及 Merrill Swain,其中 Stephen Krashen(克拉申)提出了著名的 Input Hypothesis, 其核心理念是第二語言學習者需要接受足夠多的可理解性輸入,且輸入材料的難度要符合"i+1"的原則[1]。
加拿大語言學家 Merrill Swain 則在此基礎上完善了 Krashen 的假說,提出了輸出理論。Merrill Swain 在研究中比較了6年級沉浸式教學的法語學習者和6年級法語本族語者的語言水平。沉浸式學生此前已經接受了7年的法語教學,雖然他們在聽力和閱讀上都達到了較高水準,但在口語和寫作上卻無法達到母語者的水平。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她得出結論,二語學習者如果想要達到流利且準確的水平,僅僅靠大量輸入並不足夠,還需要有可理解性的輸出練習[2],而寫作則是可理解性輸出練習的重要環節。
寫作練習主要有以下幾個作用:
1.輸出具有「注意」或「誘發」功能(noticing/triggering function), 即在用目標語表達過程中,學習者會注意到他們想表達的內容以及他們能表達的內容之間的差距,這樣會使他們認識到自己不知道或部分知道的語言知識。這一功能可激發學習者對新語言知識認知的主動性, 從而更積極地吸取更多有效輸入。舉個例子,在寫英語作文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詞不達意的情況,這種情況會促使我們認識到自己語言表達上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升,比如通過查詞典確定某個專業名詞的寫法或某個單詞的搭配,通過語法書學習某個知識點或者句型,通過搜尋引擎了解某個話題的背景資料等。這種探索過程帶來的收穫是僅通過大量閱讀和聽力練習所無法得到的。
2.輸出具有驗證假設的功能(hypothesis - testing function), 即輸出能夠檢驗對語言形式、結構和意義的假設, 使語言輸出者能夠根據反饋來修改或重新加工自己的中介語輸出。在寫完一個句子或者段落之後,我們往往會對它們進行檢查修改,比如尋找更精確的用詞,檢查語法,調整句式等。舉個例子,我們可能會在一開始寫出這樣的句子:
Opening more bus and train lines will relieve stress on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 and governments should encourage their citizens to opt for public transport.
寫完之後對句子進行檢查,不難發現一些問題:lines 的用法不準確,public transport 這個詞出現了兩次,不夠多樣。句子可以改成:
Opening more commuter routes will relieve stress on public transport, and governments should encourage city dwellers to travel by bus or train.
通過這樣的反饋修改過程,我們能逐漸提升對語言的敏感度。
3.元語言作用(metalinguistic effect)。學習者用目標語思考目標語的用法,這時輸出起到了元語言作用,它幫助學習者控制或消化語言知識。舉個例子,在寫作的時候我們會嘗試用英語進行思考,這個過程會對之前學過的表達起到激活和鞏固的作用,有利於語言能力提升。
也就是說,寫作能夠提到一個語言激活的作用。在寫作中我們會不斷尋找更加合適的表達,並且還能針對其中暴露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提升。寫作還能起到促進閱讀和聽力的作用,即我們常說的「帶著目的去閱讀(做聽力)」。經常練習寫作的同學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在閱讀和聽力中會很容易留意到與之前寫過或者正在構思的話題相關的內容,並且能夠很快提取出信息。這有點類似於軟體的後臺運行功能,雖然大腦表面上在處理其他事情,但潛意識裡還處於監聽狀態,一旦遇到相關信息會很快被喚醒。
寫作的好處還不止於此,它還能提升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寫作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只有想清楚才有可能寫清楚。寫作練習提供了一個契機,使我們有機會對一些日常生活話題進行深入思考,並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舉個例子,在GRE作文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題目:
1)The best way to teach is to praise positive actions and ignore negative ones.
2)It is primarily through our identification with social groups that we define ourselves.
3)If a goal is worthy, then any means taken to attain it are justifiable.
這樣的題目其實很有價值,它會引導我們思索一些日常生活中熟視無睹的問題。比如上面第二個問題 It is primarily through our identification with social groups that we define ourselves.(我們主要是通過社會群體的認知來定義自身的),題目中反映的觀點在現實生活中很容易找到映射。社會群體無所不在,從幼兒園和小學開始,孩子們就通過不同群體將自身與其他人區分開來,到了大學階段是各類社團和學生組織,進入社會之後則是通過各種不同的職業身份來定義自身(比如程式設計師群體,設計師群體),甚至到了老年階段還有各種各樣的興趣俱樂部來幫助他們尋找認同感。寫這篇文章的過程就是對這一社會現象進行思索的過程。
又比如第三個題目 If a goal is worthy, then any means taken to attain it are justifiable.(如果目標值得爭取,任何實現它的手段都是合理的)。對於這類問題答案並不能一概而論,實現目標的手段是否合理往往要綜合考慮收穫與代價,要平衡各方利益關係,以及考慮個人價值觀取向。這個題目同樣很有現實意義,比如司法上有一個「毒樹之果」案例:以非法手段獲取的證據在審判中不具有證明力,這也是對題目假設的一個回應。
類似這樣的問題能夠引發很多有價值的思考,這些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
怎樣開始練習英文寫作?
英文寫作可以從考場作文開始,雅思託福或者GRE作文題目都是很好的練習材料,這些題目大都貼近日常生活,同時,它們對寫作者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寫這些文章的過程中,我們既能磨練語言能力,又能學習如何嚴謹地分析問題,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觀點,這對於個人綜合能力提升有巨大的幫助。實際練習時可以一周寫一至兩篇,寫完後對照範文或者請其他人修改,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
寫作絕非易事,它需要大量(痛苦的)思考,需要對文字進行無數次的改寫雕琢,它可能會讓你面對空白的電腦文檔而一籌莫展,它可能會讓你吃不好飯睡不好覺。一切正如 William Zinsser 所說:
Writing is hard work. A clear sentence is no accident. Very few sentences come out right the first time, or even the third time. Remember this in moments of despair. If you find that writing is hard, it's because it is hard.
但同時寫作也能給你帶來巨大的滿足感。
寫作是將一件東西從無到有創造出來的過程,而創造,是人類最大的樂趣之一。完成一篇文章所帶來的成就感足以抵消之前所有的勞累困頓。
很多人不願意開始做一件事情,往往都是出於同一個理由:害怕做不好。實際情況是,沒有誰在一開始就能把事情做得很好,一切都是熟能生巧。如果因為擔心寫不好而選擇不開始,那麼永遠沒有寫好的可能。只有開始動筆了,進步才會發生。
希望你在新的一年裡也能開始動筆寫作,去開始這種創造過程,讓自己的英文水平得到提升,與此同時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厲害的人。
參考文獻:
[1] Krashen , Stephe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Pergamon Press, 1982.
[2] Swain, Merrill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