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喜歡吃這個小吃的「慄羊羹」,我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小吃,以為裡面還有羊肉呢,當買了點一吃才知道哪有什麼羊肉。就跟老婆餅裡沒有老婆,魚香肉絲裡面沒有魚肉一樣。隔了一段時間我去專門學習了這個小吃也才真正地了解到「慄羊羹」的獨特和歷史,其實在過去的時候「慄羊羹」這個小吃是有羊肉的,只不過演變到現在就把羊肉逐漸取代取消了
上網找資料查到的:古代的慄羊羹,還真有"羊",也確實是"羹"。唐朝時,最初的慄羊羹是加入羊肉煮成的一種羹湯。但從中國傳到日本後,因僧侶不吃肉食,便用紅豆、葛粉和麵粉做成羊肝的形狀。日語"肝""羹"發音類似,於是,"肝羹"就說成"羊羹",在茶道流行時成了著名茶點。在豐臣秀吉時代,豆沙羊羹最為盛行。日本羊羹以紅豆為材料,其後發展為慄子、番薯等不同款式。在慄羊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慄子面,遂為羊羹之精品。《羊肝餅》 周作人(1957年8月發表,選自《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後》)有一件東西,是本國出產的,被運往外國經過四五百年之久,又運了回來,卻換了別一個面貌了。這在一切東西都是如此,但在吃食有偏好關係的物事,尤其顯著,如有名茶點的"羊羹",便是最好的一例但是現在的「慄羊羹」並不是羊肉什麼做的羹,乃是一種淨素的食品,系用小豆做成細餡,加糖製作而成,凝結成塊,切成長方形,所以實事求是,應該叫作"豆沙糖"才是
今天小編就把學習到的「慄羊羹」的做法分享給大家,大家喜歡的話就在下面點個讚吧!
我們第一步當然是要準備需要用到的材料啦
紅豆沙300克,慄子仁150克,瓊脂10克(可以提前泡30分鐘),麥芽糖50克
材料準備好後我們就可以進行下面操作啦
1.提前準備好材料,板慄仁、麥芽糖、瓊脂、紅豆沙(做慄羊羹的紅豆沙一定要非常細膩的那一種,越細越好的那種,記得千萬不要那種粗的)
2.材料選擇好後就開火燒水,水沸騰後倒入板慄煮到軟糯就是可以輕輕壓碎的程度就OK了
3.把煮的軟綿綿的板慄撈出來,控幹水分壓扁它,再切成小碎塊
4.這個時候再準備一個小鍋,把水加上,然後倒入瓊脂、麥芽糖,悄悄地攪拌均勻就可以上灶開火加熱了(記得要用小火),在加熱的同時還要一邊攪拌的,要讓瓊脂全部融化掉(瓊脂記得提前泡30分鐘左右,直接用的話也不影響成品,但是會花點融化的時間)
5.等到瓊脂全部融化後,就可以倒入紅豆沙了,這個時候就要中小火煮了,還是要在煮的同時一邊攪拌著,差不多變的稍微黏稠狀的樣子,如果比較稀的話就再多煮一會兒,還是要不停的攪拌吆
6.當紅豆沙全部攪拌均勻感覺到比較稠後,(在這個時候就可以試一下味道如何了,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再添加糖了,一般買的紅豆沙都是比較甜的,一般的情況下是可以不再加了)倒入我們之前準備好的板慄碎攪拌均勻就可以關火了
7.關好火後,把之前準備好的模具拿過來,把紅豆羹倒入模具中(模具一定要不沾那種)在外面放一會兒,等到手摸起來不會燙手的時候就可以放到冰箱裡去冷藏了,然後就等它完全凝固住(不放冰箱也可以,就是等待的時間稍微長點)
8.把凝固好的紅豆羹從模具裡面請出來,然後把它大卸八塊了(切長條再切成小塊,嘿嘿)
9.成品
小提議:
1. 特別喜歡吃甜的寶寶們可以在煮紅豆的時候適當的加一點糖,一般情況的話外面買的成品紅豆沙應該就含糖
2. 不喜歡吃板慄的寶寶們就不要加板慄了,做成紅豆羹味道也非常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