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會得鵝口瘡?主要是這些原因引起的,提前預防很重要

2020-12-18 菁媽育兒

小魚在微信群裡面問我:怎麼知道孩子是不是有鵝口瘡呢?我看我家3個月的女兒嘴巴有一點白白的,我聽別人說鵝口瘡就是嘴巴裡面白白的,我女兒是不是鵝口瘡呢?

菁媽打開微信語音通話,了解了孩子的情況後大概可以判斷孩子並不是鵝口瘡。小魚的女兒是每次喝奶後都沒有清洗口腔,導致日復一日的奶漬留在孩子的舌頭上面,所以看起來好像也是白白的。

而如何分辨是不是鵝口瘡呢?

1、鵝口瘡不是只有白的

鵝口瘡主要是白色的,而在白色的邊緣可能會有一些紅色的發炎的表現。

2、孩子的精神狀態不同

得了鵝口瘡的孩子會疼痛,不願意喝奶,會有哭鬧和煩躁的表現。甚至還是因為有炎症出現低燒,而如果只是一般的奶漬的話孩子的精神狀態還是很好的。

3、是不是可以清洗掉

用紗布去幫孩子清洗口腔的時候,如果是鵝口瘡是沒有辦法清洗掉上面白色的東西,但是如果說是奶漬的話,用紗布洗就能夠洗掉。

鵝口瘡是一種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念珠菌感染,菁媽第一次聽說念珠菌感染是和同事一起去做體檢時,一個同事被查出有陰道念珠菌感染,醫生說要注意內褲消毒,注意衛生,還給她開了一些衝洗的藥物回去。

當時我們還以為她不潔身自好,得了性病,後來才知道主要是不注意衛生導致的,特別像像南方在春天天氣比較潮溼的時候,如果內褲沒有及時的暴曬,很容易滋生念珠菌,引起女性陰道念珠菌感染的。

而孩子為什麼會得鵝口瘡?導致孩子得鵝口瘡的念珠菌念珠菌從哪裡來的呢?

1、娘胎帶來的

媽媽在懷孕時就會念珠菌感染,沒有治療或者沒治好,導致孩子在生產時,被迫把媽媽體內的念珠菌攜帶了出來。

當孩子免疫力下降時,體內的念珠菌就會興風作浪,導致孩子形成了鵝口瘡。

2、母乳餵養時帶來的

媽媽有念珠菌感染沒有順產,而是剖宮產了,但是不注意衛生,導致念珠菌汙染乳頭,而媽媽在母乳餵養的時候,奶頭也沒有清潔乾淨,也會引起念珠菌的感染。

3、奶瓶餵養時導致感染

家裡面有人有念珠菌感染,衝奶時不注意就會引起感染。

4、間接接觸傳染

孩子的衣服或者玩具被汙染,特別是在孩子長牙期的時候看到什麼東西都咬,導致這些念珠菌進入口腔,在口腔這種營養的大環境中生長繁殖導致引起鵝口瘡。

有些時候環境中的念珠菌就會經由口腔引起感染,大多數的鵝口瘡都是在嬰兒期被感染,一般孩子大了免疫力好了不容易被感染。但也不是絕對的。

5、幼兒園感染

菁媽也見過一些在幼兒園的集體交叉感染引起的好幾個孩子都得了鵝口瘡的。

鵝口瘡最主要是念珠菌作怪,通過各種途徑感染到孩子,孩子在體質差的時候就會導致鵝口瘡的發生。

孩子得了鵝口瘡要怎麼辦呢?

1、治療

用小蘇打水給孩子清洗口腔。或者是制菌黴素開成粉,之後用棉籤擦在白色的鵝口瘡上。

特別要注意的是不是說看到白色的沒有了就不擦了,一直要好了之後再堅持擦一周,以防止反覆感染。

2、護理

注意餵母乳不但是媽媽要洗手,還是洗乳頭,而且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奶瓶也要每天消毒。不要給孩子吃太硬的太燙的食物防止刺激引起不適。

3、消毒

家裡的玩具,衣服都要注意消毒。

話題:你家孩子得過鵝口瘡嗎?你是怎麼處理的,歡迎留言。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為什麼會得鵝口瘡 鵝口瘡能自愈嗎
    原標題:寶寶為什麼會得鵝口瘡 鵝口瘡能自愈嗎   寶寶患上小兒鵝口瘡,總會在寶寶嘴巴的舌頭上看到白屑一般的一層白膜,身為爸媽的我們擔心鵝口瘡讓寶寶疼痛和哭鬧,下面我們看看小兒鵝口瘡的原因是什麼?
  • 寶寶易得「鵝口瘡」,8大預防措施提前知道提前做,避免寶寶受罪
    寶寶得「鵝口瘡」的現象還是比較多的,而且有些寶寶容易反覆,寶寶很是受罪,不管是大些寶寶還是小寶寶得了鵝口瘡以後都是比較急躁的,而且易發脾氣的,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的飲食和睡眠等等,不利於寶寶的成長。有的時候家長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寶寶就得了鵝口瘡,對於容易引發寶寶得鵝口瘡的情況,家長一定要提前知道,提前做好預防措施。第一:鵝口瘡有什麼症狀?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因寶寶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而得名。通常營養不均衡,身體虛弱等情況的寶寶易患。
  • 鵝口瘡的預防和治療
    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發現,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病因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白色念珠菌就是許多微生物中的一種,通常多發生在口腔不清潔、營養不良的嬰兒中,在體弱的成年人中亦可發生。白色念珠菌在健康兒童的口腔裡也常可發現,但並不致病。
  • 新生兒鵝口瘡的辨識,新手爸媽早知道早預防,避免寶寶受罪!
    鵝口瘡的症狀很多新手爸媽可能都不會辨別,以及鵝口瘡的形成原因也不是特別的清楚。首先想要怎麼樣預防鵝口瘡的情況出現要知道鵝口瘡的形成病因,才可以儘可能的採取措施進行預防,最好寶寶不要得鵝口瘡,因為對於孩子來講還是挺受罪的。
  • 專家支招 困擾BB鵝口瘡一掃光
    嬰幼兒為什麼會得鵝口瘡呢?  A1:鵝口瘡也叫雪口瘡,都是同一個疾病,鵝口瘡與個人衛生、體質及抵抗力有關,且與嬰幼兒口腔內的PH值適合念珠菌生長有關。  Q2:身邊的好幾個寶寶都得了鵝口瘡,請問這是每個嬰兒都會生的病嗎?什麼年齡的嬰兒比較容易生這個病啊?  A2:不是每一個嬰兒都會生的病,新生兒及嬰幼兒比較多見。
  • 寶寶得鵝口瘡因為太髒嗎?(全文)
    (原標題:寶寶得鵝口瘡因為太髒嗎?) 最近有媽媽問我,為什麼我家寶寶嘴裡老是有白點?是因為喝奶沒擦乾淨嗎?nonono……這是鵝口瘡哦!
  • 寶寶鵝口瘡反覆怎麼治療?還能打預防針嗎
    (圖文無關)   育兒有方法 你問我來答   問題一   三個多月的寶寶鵝口瘡一直反覆怎麼才能治好
  • 這種情況是得了鵝口瘡病,並非寶寶吐奶,鵝口瘡如何治療?
    鵝口瘡是一種真菌感染,又稱「雪口病」,是新生兒口腔黏膜受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狀為新生兒口腔兩側,上顎或舌頭上長出類似奶塊,稀粥殘渣的乳白色的班膜,開始時為小點或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嚴重時蔓延到咽喉後壁,食管,腸道,喉頭,氣管,肺等部位。
  • 寶寶哭鬧不止,還不吃奶,小心得了鵝口瘡!
    「有些新晉寶媽可能經歷過,出生不久的寶寶,經常不明原因的哭鬧、拒食,檢查小兒的口腔,往往可以發現小兒的舌頭或頰部有成片的雪白色乳凝狀的斑片,擔心是不是患上什麼病症。 其實,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鵝口瘡」,又叫雪口,在嬰幼兒中比較常見,下面就幫助寶媽了解一下。」
  • 孩子不吃飯是因為消化不好?那可不一定,小心「鵝口瘡」來襲!
    在帶孩子的時候,很多媽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有時會出現拒食的現象。一般家長都以為,孩子不吃飯是因為消化不好導致的。其實,孩子不吃飯,並不一定是消化方面的問題,還可能是因為孩子出現了鵝口瘡。鵝口瘡是嬰兒非常常見的疾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
  • 什麼是鵝口瘡?怎麼護理?
    鵝口瘡是一種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多發於新生兒和嬰幼兒。白色念珠菌可以在健康人的皮膚、腸道、陰道寄生。由於孩子入口的東西不乾淨:乳具消毒不徹底、乳母的乳頭不乾淨、照顧孩子的人手不乾淨造成孩子所用物品汙染,對於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兒或小嬰兒都容易引起鵝口瘡的產生。尤其是孩子已經會吃手、吃身邊的一些物品,很容易使得鵝口瘡反覆感染髮作。
  • 兩歲以下寶寶常患的鵝口瘡,原來還和這些行為有關係,別大意!
    這種情況下很多寶媽會想到孩子是不是腸胃不舒服,但其實還有另一種情況導致寶寶吃不下飯,那就是鵝口瘡。鵝口瘡是一種由真菌感染的常見疾病,不少寶寶都遇到過,尤其是兩歲以下的嬰兒,主要是由一種叫做白色念珠菌所引起,往往在寶寶的口腔兩側和舌頭黏膜上有一些白色的斑點,就像是寶寶嘴裡殘留了奶瓣一樣。
  • 嬰兒鵝口瘡是小病?醫生:不是滴,真菌對孩子全身感染風險可不低
    在這裡我們給大家先賣了一個關子,鵝口瘡可不是口腔哪一點事,既然是一種感染,期間的道道還不少,下面我們就從白色念珠菌感染說起嘍。一、白色念珠菌是什麼菌?為什麼會長在孩子的口腔裡?鵝口瘡——帶過孩子的家長可能知道,但是鵝口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 鵝口瘡不用管?皰疹性咽峽炎就是鵝口瘡?
    作者:寶寶知道 萌娃二寶寶寶鵝口瘡反覆,有人說鵝口瘡很常見,不用太當回事兒,真的嗎?皰疹性咽峽炎是不是就是鵝口瘡?知識點口炎口炎就是寶寶口腔黏膜由於各種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變局限於局部,如舌頭、齒齦、口角也叫舌炎,齒齦炎和口角炎。
  • 新生兒鵝口瘡判斷及護理要點!
    愛吃愛睡的小寶寶突然不怎么喝奶了,是什麼原因?很常見的是寶寶口腔裡出現像吃奶留下的奶塊一樣的白色斑點,但是它們可能不是奶塊,而是鵝口瘡。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生了鵝口瘡?鵝口瘡會傳染嗎?如何判斷寶寶的鵝口瘡?鵝口瘡是小兒常見的口腔疾病,又稱雪口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病。任何年齡都可發,但兩歲以內的嬰幼兒最多見。有了鵝口瘡的寶寶常表現為寶寶嘴巴裡有像奶斑一樣的東西粘在口腔壁上,與新生兒吃奶留下的奶塊很難區別。
  • 【鵝口瘡】反反覆覆的鵝口瘡,到底應該怎麼治?
    為了讓寶媽們了解如何預防鵝口瘡,並在治療鵝口瘡時少走彎路,老媽子特意整理了關於鵝口瘡的乾貨,分享給各位。一、鵝口瘡到底是個什麼鬼?鵝口瘡,又名雪口病,是指在口腔內因白色念珠菌過度繁殖而導致的真菌感染,具體表現為在寶寶嘴巴裡長出一塊塊白色奶塊狀斑膜。鵝口瘡經常襲擊1周歲以內的寶寶,一般認為是出生時從媽媽的產道或後期餵養時消毒不徹底的餵養器具等處被真菌感染。
  • 寶寶會得鵝口瘡,大多是因為媽媽們這些事情沒做對!
    鵝口瘡的症狀是什麼鵝口瘡也稱為「雪口病」,是一種口腔黏膜黴菌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造成。此病多見於新生兒,以及營養不良、使用了廣譜抗生素或激素的新生兒。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者因哺乳時乳頭不潔及餵養器具受汙染而感染。新生兒出現鵝口瘡要及時到醫院請醫生診治,一般採用制黴菌素進行冶療,治療相對容易,見效快。
  • 小孩得了鵝口瘡會怎樣?吞咽困難,全身念珠菌感染 還真不是誇!
    如果用棉籤能擦掉則為奶斑,擦不掉則為鵝口瘡了。  不嚴重時新生兒無特殊不適,隨著病情加重,新生兒可表現出煩躁不安,進食減少,且因進食時疼痛而拒食。嚴重的可擴散到咽喉,引起吞咽困難;若擴散到氣管可引起黴菌性腸炎和黴菌性肺炎,甚至全身性念珠菌感染。  哪些會引起小兒鵝口瘡?
  • 寶寶厭奶可能是鵝口瘡惹禍
    美國新生兒每3名寶寶就可能有1個鵝口瘡,症狀往往影響小寶寶厭奶、不吃也不喝等情況。本篇力邀專業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及護理長,詳解寶寶鵝口瘡的照護原則,教會爸媽怎樣避免新生兒鵝口瘡的日常保健之道!  什麼是鵝口瘡  寶寶罹患鵝口瘡很普遍,但到底什麼是鵝口瘡?
  • 春季新生兒易發鵝口瘡 寶媽需正確護理
    郭醫生介紹說,所謂「鵝口瘡」,也叫雪口病,實際上是口腔黏膜受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炎症,以新生兒最為多見,寶寶感染鵝口瘡後會表現得非常煩躁不安,偶爾會因疼痛而拒絕吃奶。  如何判斷孩子得了鵝口瘡呢?郭燕華說,有鵝口瘡的寶寶常表現為有很多像奶斑一樣的東西粘在口腔壁上,寶媽們可以用棉籤檢查,如果用棉籤能擦掉則為奶斑,擦不掉則為鵝口瘡了。  家庭護理對於鵝口瘡的預防和治療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