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40歲,被公司要求談離職,拿什麼拯救我的中年職場危機?

2020-10-19 可馨職隅

有網友問:「剛過了40歲,收到總部人事來信,要求自己與人事部門談離職。你怎麼看?」

中年職場的問題今年遇到特別多,也許是經濟不景氣,也許是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容易被類似案例吸引,所以看到的也多。

40歲被要求談離職,我相信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變故,因為這個年齡被流程式的要求談離職,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員工的工作質量出現了問題。說說兩個我身邊的例子:

【降薪一年後,公司欲再加薪】

老何是公司的電商設計主管,在今年年初,因為電商店鋪銷量不佳,老何被降薪了20%,所有店鋪的成員中只有老何被降薪。雖然老何並不能直接影響銷量,但老闆覺得設計是間接影響銷量的原因,所以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在別人眼裡,老何是背鍋了,因為整個團隊中他的薪酬最高。本以為在降薪後他會選擇離開公司,但是他並沒有提出任何異議,對於降薪的結果也選擇默認。

但在隨後的日子,他又重新撿起了大學時的專業,3D設計。因為老闆曾說過,公司的家具若要在電商平臺增長銷量,需要有自己的3D設計師配合研發。

3個月過去,他給公司做了一套產品3D圖,老闆喜出望外。在設計圖紙的刺激下,老闆決定在公司另一個部門導入3D場景設計,由老何負責。

很快老何拿出了場景圖,因為效果逼真,還能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布置,半年內部門銷量增加了56%,3D設計也成為了新型業務的核心技術支持。

上個月老闆表示,今年結束以後,要將老何的薪酬重新調整回來,並增加一部分業績抽成給到他。但當我跟老何透露了老闆的意思以後,老何說他做完今年就要離開了。

年初選擇留下是因為妻子生二胎,家中經濟壓力都壓在了他的身上,不允許他有任何變動風險。這一年中為了增加收入,白天上班,晚上接私單做練習,常常工作到深夜一兩點。加上小孩很小,晚上愛哭鬧,經常休息不好,整個人都處在崩潰的邊緣,但又不得不堅持。

32歲的他咬牙堅持了一年,現在私單的收入早已超過了薪酬本身,他也有了更多的底氣離開,去尋找更大的安全感。

【老闆促膝長談,勸自立門戶】

老李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了3年,他是35歲時進入這家公司的,進入公司前他正遭遇著中年職場危機,有半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那時的他做了十幾年的管理工作,與業務基本絕緣。

在經歷了中年職場危機後,他明白了如果想要避免危機,自己必須要有一線實戰經驗,於是他選擇從最普通的運營人員做起。一年以後,他從運營人員逐步晉升到了公司副總,公司的重大業務基本都是他負責談下的。

公司的業務越來越離不開他,但他與老闆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多。因戰略方向的不統一,老闆希望他帶領運營部門獨立出去,自負盈虧,主體公司還是回歸做技術服務。間接的意思是公司想裁掉整個部門,但又不好直接說。

他又一次面臨選擇,但好在這一次他可以組建公司了!相比三年前的多次求職無門,現在的他手握多個大客戶資源,既定的業務量就足夠團隊生存半年。

這一次他決定創業,也許在未來的日子會很辛苦,但他不再害怕……

40歲,面臨被裁員,如果還不懂如何爭取公司給予賠償,將損失降到最小,那就是人生的悲哀了!這麼多年的職涯經歷,對裁員的處理早該要有所了解的,而這個時候更應該考慮個人下一步如何發展的問題。

除了以上兩個案例的示範,以下三個建議,希望給同樣遇到類似麻煩的你:

1、分析自身的優劣勢,找到下一份工作的切入口

很多人被裁員後就失去了信心,一下子慌了神,再要找工作時就病急亂投醫,什麼工作都想嘗試,不斷面試則不斷打擊自己的自信。所以,自身的優劣勢和長短板是什麼,要找怎樣的工作,這樣的年齡在哪些工作是有優勢的,一定要梳理清楚。

2、立即投遞簡歷

40多歲的人不好找工作的原因,很可能是簡歷投遞渠道出了問題。許久不找工作了,以為更新了簡歷就有公司會主動找到你,或者投遞十幾家公司就感到絕望。

請至少在3個以上的平臺,每天投遞30份以上的簡歷。在一些可以直接與HR或老闆溝通的招聘軟體上,多做溝通交流。別懶!流量時代,你只要把網撒開,點擊率才會上升。

3、與家人溝通清楚

這個年齡失業,家裡的生活一定會受到影響的,有時自己心裡不舒服或壓力大的原因是來源於家庭。所以,跟家人好好溝通,把自己接下去的規劃以及要做的事提前說清楚,相信家裡人都會理解並給予支持的。萬不可憋在心裡,或覺得沒面子,該來的總是要來的。

中年職場人的艱難有時比年輕的員工要多得多,不僅僅是個人能力突破的問題,還有家庭、孩子、老人等外界的壓力。但只要堅持學習成長,熬過去,也許最終得到的結果會出乎我們的想像。

在面對困難和選擇時,隱忍和自我突破也許才是自我拯救的良方!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可馨職隅,職場故事精。知故而不世故,知事而不多事。更多文章,請關注 @可馨職隅

相關焦點

  • 37歲985研究生,三年找不到穩定工作,拿什麼來拯救中年職場人?
    昨天跟一位創業好友交流中年危機這個話題,好友說現在30幾歲算什麼中年,頂多是個大齡青年,50歲以後再談中年。失業前三家公司離職的原因分別是:被排斥、公司倒閉、被上司誣陷後遭開除,可以說在35歲以後的職場道路曲折又灰暗。失業後面臨著房貸、房租、信用卡等固定開支,每月打底9250元。壓力巨大,超級痛苦,問網友該怎麼辦?
  • 我,38歲,工作20年,被公司勸退:面對中年危機,你要搞懂這4點
    但是,如果不去談離職,公司會不會給自己穿小鞋,到時候各種磋磨自己,因為績效考核不過關,那時只能坐等公司主動辭退自己嗎,那時還會有補償嗎?如果去談離職,基本上就是同意公司的決定和所有補償方案了,可是,辭職之後的自己又何去何從呢?
  • 打工族如何應對職場"中年危機"
    近日,一位深圳男子「中年失業」的故事引爆社交網絡。故事的主角在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工作,月入兩萬元,育有兩個子女,背有高額房貸。由於拒絕了出國工作的公司安排,他被人事部門約談並希望他主動離職。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重新尋找職位的他,既無助又無奈。
  • 科技公司現中年危機,裁下來的人該何去何從
    看似「危機」,「危」中有「機」——作為「第一生產力」的技術革新提速,以及勞動力年齡的延長,理論上應該創造更多財富,造福所有勞動者。為實現這一目的,個人要有終身學習的習慣,企業要有立足長遠的人力規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教育等部門要強化預先研判並不斷完善政策制度體系。請關注本版系列報導「聚焦『職場危機』」。——編 者當中年危機遭遇職業危機是什麼滋味?
  • 我25歲,985碩士,剛畢業竟遭遇職場「中年危機」
    02現在總談到35歲的中年危機。但中年危機,真的不止35歲才有。比如我們這批學生,可能剛一畢業,就遇到了自己的「中年危機」。名校光環也沒用了。僧多粥少,男生優先,很多你看不上的選擇,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 人到中年被離職,職場上,如何避免被離職的風潮?慶幸早知道
    人到中年:剛過了40,收到總部人事來信,要求自己與人事部門談離職。你怎麼看?未雨綢繆,避免中年失業今年5月初,僅次於微軟的世界第二大軟體公司:甲骨文。裁掉中國研發區員工900人,被裁員的平均年齡是37歲。
  • 如何破解「職場中年危機」?答案只有6個字
    2007年我畢業,第一份全職工作只做了三個月就被裁掉了。生存期遭遇職業危機。不過我對當時負責裁員溝通的HR印象很深刻。雖然她傳遞的是壞消息,但是讓人很舒服地接受了,HR表達公司決定的無奈,還提到未來公司業務好轉,歡迎回來。
  • 老闆的《高管面試要求》,每一條都讓我深陷職場危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周圍的人都在談職場中年危機,網絡上也總能看到關於「35歲職場危機」的文章。對於危機,我其實是茫然的,原因很簡單,沒有經歷過失業,也沒有再就業過,在公司一待就是十年,所以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是中年危機。
  • 拯救職場女性中年危機:35歲以後,你需要做這4件事!
    面對工作上的發展瓶頸,生活家庭方面的壓力,活生生地展現了什麼是中年危機。 那麼,35歲以後的職場女性,將會面對什麼樣的瓶頸呢? 一、35歲以後面臨的三大瓶頸
  • 放棄75萬年薪回家當公務員,大廠「中年危機」的另一個劇本?
    楊子斌想過跳槽去別的大廠或者其他小型網際網路公司,這也是許多大廠員工試圖扭轉中年危機的方法之一,但是他發現,操作起來難度並不小,他沒有機會。楊子斌的學歷不算出色,此前也並非在騰訊母公司工作。據他介紹,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廠更喜歡的是一張白紙的年輕人,培養起來非常快,而不是在小公司呆了很長時間卻什麼也不懂的「老油條」。「比如我在京東幹過,跳槽去不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從二線到三線,可以通過漲薪水和升職渡過中年危機。」楊子斌說,「但是在不知名的小公司,那些經不起什麼風浪的小團隊沒有這種渠道,才純粹是到35歲就中年危機了,這是沒辦法比較的。」
  • 中年危機是種病!從裸辭到危機,我用了3種方法走出困境
    在公司裡,像我這樣元老級別的只有五位,兩位是老闆的親戚,另外三位是跟著老闆的開疆元老。從最開始周邊只要有人離職,我都要難過好一陣子。到現在,不管公司誰離職,我都能平淡對待。不是因為我冷血,而是我知道不管是誰,都有要離開的那天,你再悲傷也解決不了什麼。
  • 職場中,如何在30歲的時候應對未來35歲的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當下焦慮的重要原因,比如我今年就30歲了,幾乎每天都在思考35歲的自己會有怎樣的人生,抑或自己想過什麼樣的人生。提前規劃,未雨綢繆,已經成為了如今職場人必不可少的一項功課,別總等到危機來臨的那一天,才來後悔為什麼自己30歲的時候不想想今天35歲失業的問題呢。
  • 「35歲月入1萬,不敢辭職」中年職場不可言語的痛
    【故事一:好友葉子的自白】我今年已經35歲了,雖然在我們這三線城市有著還不錯的收入,但我過得並不舒心,年齡越大,越沒有安全感。先生是公務員,每月扣除稅收雜費等,到手工資4800元。我的月收入是10000元,與很多同齡人相比相差甚遠,但我不敢輕易換工作,我怕很難再找到這樣的工資待遇。
  • 「我要求有獨立辦公室和秘書!」,35歲以上職場人面試的4個誤區
    「職場35歲現象」困擾著很多職場人,中年職場危機是大多數職場人都會面臨的一種狀態,但很多人不知道,這樣的危機大多是因為自己的主觀思維和行為決定的。就拿近半年公司與100多位高管的面試情況來看,中年職場人面試常常會有4個誤區,現將場景重現,希望能夠給正在中年迷茫的你一些警示。
  • 疫情下的中年人,被清退,求職難 30歲後離職基本等於失業
    通過上圖數據不難發現,當前職場中年危機現象已經提前,30歲的職場人甚至成為求職的最大人群。對此齊魯人才網通過電話採訪及問卷的形式,收集2萬份樣本,帶您深度了解山東30歲以上職場人求職現狀。對此他還表示:"不是沒有公司聯繫我,只不過大都是一些薪資待遇較低的小企業,我個人意向較低,但是大企業往往只招聘應屆畢業生,我引以為傲的工作經驗現在變得一文不值"。那麼在職場中中年人真的沒有用武之地了嗎?中年危機提前,30歲之前是"香餑餑" 35歲後基本面臨失業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
  • 35歲以後將面臨職場危機?比危機更可怕的,是缺乏持續成長的心!
    最近,身邊的朋友談的最多的就是「中年危機」,人到中年跳槽變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工作斷檔,一家老小都指望著你的收入來轉動生活,失業成為了職場中年人心中隱藏在最深處的痛。35歲,人生的分水嶺。35歲以前你可能還沒有成家,沒有小孩,沒有房子,沒有車子,老人也還健康,你的生活也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和追求。
  • 遲早要來的職場危機,我們該怎麼準備?思路的突破才是危機的突破
    都30了…… 而那些在公司或者同一個崗位做到了40歲的人呢,就是面臨我們在新聞上經常聽說的一個詞「中年職場危機」,如果職位已經好幾年沒有升過了,再能升職的機會已經很少了,而看看公司裡升職較快的30---35歲的少壯派,免不得擔心自己的職位權力逐漸被他們所蠶食
  • 幾年前還有不少公司聯繫,現在投簡歷都沒消息,35歲真是分水嶺嗎
    幾年前還有不少公司聯繫,現在投簡歷都沒消息,35歲真是職場分水嶺嗎?阿胖可以明確的告訴你,真不一定,有些人到了35歲,在職場中依然競爭很足,有些人,才到30歲,競爭力就嚴重不足了,關鍵不在於年齡,而在於你自己。
  • 對什麼都不感興趣,37歲王鷗被指中年危機,談談中年危機的特徵
    最近演員王鷗上了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被主持人定義為中年危機,王鷗說:我什麼都不需要,我不危機。主持人說:這就是中年危機的最大特點。聽完她大吃一驚,開始自問:難道我真的中年危機了?在一場頒獎盛典上,她的獲獎感言是:會繼續努力,希望能多給35+女演員機會。
  • 如何避免35歲後中年危機?精明的人,都從這4點分析,儘早做準備
    "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但是35歲以後,面臨的中年危機卻把我傷的體無完膚"——《黃金時代》曉霞離職後,本來以為會像以前一樣,很快就能找到下家,但是這次事與願違了,投了很多份簡歷都沒有收到面試的通知,即使有公司承諾可以面試的,也是收入大降,工作強度會暴增,自然談不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