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教師有償補課的發展歷程
教師有償補課是一個讓眾多家長和社會痛扁的話題,但是,如果我們深入了解一下教師補課的歷史淵源就應該知道教師有償補課並非金錢至上、道德淪喪那麼簡單了。
教師有償補課是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此前,偶有教師補課,但都是無償的,皆因學生因病假或事假耽誤了學習,才有老師利用午休或放學後的時間給學生補課,這種補課沒有報酬的,當然也沒有規模,一般都是單獨補課。
有個老同學跟我說,他們那裡第一個教師有償補課是這樣產生的。
一個老闆,家裡孩子英語成績很差,老闆通過關係找到了教育局的一個領導,這個領導又跟校長打了招呼,請求孩子的任課的任老師幫忙給孩子補補課,接到&34;,任老師當然不敢怠慢,同意給孩子補課。從此,每天晚上都是老闆娘開車把孩子送到任老師家中補課。第一次登門的時候,老闆娘隨身帶了很多貴重的禮品,任老師拒絕不掉,嚇得第二天趕緊找到了校長,請示如何處理。校長說,這是家長對你付出的勞動表示感謝,你不應該拒絕的。任老師這才安下心來。
後來,老闆娘看到任老師家裡人口比較多,居住空間也比較小,就和任老師商量,每天放學後接任老師到學生家裡補課,任老師考慮一下,覺得這個老闆和老闆娘兩口子為人挺好,孩子也比較聽話就答應了。大約十多天的時間,任老師覺得每天晚上老闆的車都停在校門口接自己影響不好,就對老闆娘說以後不要接了,自己騎自行車去補課。兩天之後,老闆和老闆娘兩個人一同去了任老師家送去了一輛當時正時髦的&34;自行車,這種自行車是從日本進口的,沒有鋼輻條,前後輪是軸承的,非常結實、輕便。當時一般職工的工資是每個月幾百元錢,一輛日本進口的塑料王價格就在2000多元,這不是一般的禮物。
從此,任老師每天放學後就騎著塑料王去老闆家給孩子補課。說是補課,其實已經是拔尖課了。這時候孩子的英語成績在班級裡已經是數一數二了。此後,任老師去老闆家給孩子補課一事漸漸地擴散開來。幾個和老闆關係較好的家長找到老闆:不能你家孩子吃獨食啊。出於多年關係,老闆出面和任老師提出給另外幾個孩子同時補課的請求,礙於老闆的情面,任老師無法拒絕。後來,老闆和幾個家長達成&34;:老闆出房子,至於每個家長怎樣處理和任老師的關係或者說怎樣對任老師表示感謝,由每家自己處理。
這期間,任老師給幾名學生補課的消息擴散的非常快,大多數家長都知道了內幕,紛紛找到任老師表達訴求,希望任老師一視同仁給所有的孩子們補課。
此時任老師很為難,不想讓自己補課的事情鬧得滿城風雨,便對家長解釋說:你們的孩子學習成績都是不錯的,沒必要補課。此言一出,家長們炸營了,甚至出口不遜。
&34;
&34;
&34;
任老師當然不希望把事情弄大,只好答應了家長們的請求。當時家長們就推出一個代表,幫著任老師租房子,收補課費,補課費的標準也是家長們自定的,任老師只能&34;了。
補課班辦了起來,每到放學後,孩子們自覺地去補課班上課了,但此時任老師還沒有下班,只好由任老師的母親幫助看著孩子們上自習課。家長們樂得心安:學校三點多放學,大多數家長還在工作,沒有時間去接。補課班上完課是五點半,正好家長前去接孩子,真是一舉兩得。
但有一個新問題出現了,班級裡有五六個家庭比較困難的孩子沒有加入補課班。任老師找到幾個孩子的家長說,你們讓孩子進補課班好了,我不收補課費。家長很高興,讓孩子們進了補課班。但幾天之後,這幾個沒有交補課費的孩子有一個說漏了嘴,把任老師免補課費的事情說了出去,補課班立刻軒然大波,那些交了補課費的孩子們大聲嚷著:不要臉不要臉,補課不交費就是臉皮厚!結果可想而知,這五六個沒交補課費的孩子們不敢再去補課班了。不僅如此,這幾個孩子從此也成了班級裡被歧視的對象。這讓任老師非常為難,萬沒想到,從補課開始到現在一步一步走到這個地界。
漸漸地,學校裡其他任老師的補課班漸漸地多了起來。
再後來就有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出臺了對教師有償補課的各種規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