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餐前伴侶,調節您的腸道菌群,為健康加持!

2020-12-23 今日泉州網

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提高,益生菌已然成為當下的「網紅產品」,便秘、睡眠質量差、食欲不振,我們都會考慮補充益生菌。但是,要想吃下去的益生菌能發揮作用,幫助平衡腸道菌群結構,還要滿足 3 個條件:

1、數量足:相對於10萬個億的腸道細菌數目,補充少量益生菌根本無法發揮作用。

2、能夠順利到達腸道:是不是可以順利經過胃液(強酸性)、腸液(鹼性)的洗禮,安全到達作用部位,也很關鍵。

3、能夠在腸道定植:到達腸道之後要能定居繁衍,而不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沒有起到實際作用。

因此,即便市場上益生菌相關產品琳琅滿目,但能夠真正發揮作用的卻少之又少,說到底,只是空有噱頭罷了。那麼,我們該如果更好的補充益生菌,平衡腸道菌群結構呢?

近日市場上一款利用天然食材搭配而成的食品——修正餐前伴侶固體飲料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今天小編就帶你揭秘,它是如何實現腸道益生的?

首先,在產品的研發上,修正餐前伴侶固體飲料拋棄了傳統的模式,從補充益生元入手。簡單來說,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養料」,不能直接被人體消化吸收,但能夠增強人體腸道裡益生菌群的活力,加速益生菌繁殖,降低腸道有害菌的比例,從根本上改善腸道菌群均衡。

其次,在產品的成分上,修正餐前伴侶固體飲料是日本大阪大學醫學博士經過多年的研究,針對當前最常見的、但又時常忽略的人體健康問題如便秘、精神萎靡焦慮、肥胖等,找到玉米粉、茶多酚、葡萄粉(白藜蘆醇)、瓜爾豆膠等各種有利於益生菌增長的天然食材,通過長期試驗比對,優化出有利於平衡腸道菌群的最佳食材組合,改善上述健康問題,可以說是真正的純天然功能性食品。

最後,修正餐前伴侶固體飲料擁有超強實力的科研團隊,品牌聯合知名學府——福州大學生工學院共建實驗室。匯聚業內權威人才,組成科研攻關小組。目前為止,實驗室已經篩選到2株優良特殊菌株,提交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CICC)保藏,還有多項研發成果的發明專利在申報中。

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大前提,但選對產品才會有理想的效果。修正餐前伴侶固體飲料已收穫數千名消費者好評反饋,是值得一試的健康好產品!

相關焦點

  • 關於飲食對調節腸道菌群的重要性,你了解多少?
    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取決於多種原因,其中飲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有研究表明:飲食可以對腸道微生物產生重大影響,新的飲食習慣可以重塑腸道微生物群落,而且這些變化是協調的和可逆的。因此人們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習慣調節腸道菌群,以達到改善腸道健康的目的。
  • 他汀類藥新用途:調節腸道菌群
    除了降脂,一項研究發現,他汀類藥物又有了新用途:調節腸道微生物群,治療腸道菌群失調。腸道菌群變化與肥胖息息相關,而肥胖又是心臟病和中風的關鍵危險因素之一。前不久,歐洲的研究團隊調查了腸道微生物群在心臟代謝疾病中的作用,首次確定該藥可作為一種潛在的微生物調節治療藥物。
  • 吳佳君博士教您調節腸道菌群,讓你變成易瘦體質!
    其中最重要的是腸道菌群。今天我們將關注它。腸道菌群腸道裡有很多種微生物,我們稱之為腸道植物。這項研究發現肥胖與瘦人的腸道菌群不同。腸道菌群中某些特定細菌門、菌株或細菌的代謝活動會影響肥胖的發病。因此在體重管理中,管理腸道菌群是很重要的。那我們怎樣調節腸道菌群,拯救易胖體質?雖然肥胖與先天因素有關,但HOLD不了後天的努力。
  • 腸道菌群失衡的五大信號,您有麼?
    作者:寶寶知道 呼呼媽媽現代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廣譜抗生素的濫用、剖腹產、深加工的食物、與自然環境中多種多樣的微生物接觸不充分等等都影響著我們的腸道菌群,然而這些僅僅是改變我們固有菌群結構中很小的一部分原因。可以說,在當代工業化的社會很少有人擁有一個完全健康的腸道菌群。
  • 調節腸道菌群,改善過敏體質,讓寶寶擺脫過敏困擾
    ,不同的食物成份會影響腸道菌群,腸道菌群的不良變化,易導致過敏等疾病。  並且雙岐桿菌可以影響炎症小體通路,參與並調節內臟高敏反應性。因此雙歧桿菌可以減輕食物經過腸道時的炎症發應,使得腸道屏障功能增強,從而能夠較好的預防過敏發應發生。
  • 陳可冀院士:中藥調節腸道菌群,可防治冠心病!
    陳可冀院士:中藥調節腸道菌群,可防治冠心病!傳統中醫學理論將冠心病歸為「胸痺」「心痛」範疇,認為胸痺的發生是虛實夾雜的結果,治療上以溫陽散結為主,以瓜蔞薤白劑為代表方藥。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王安璐、徐浩、陳可冀的一項研究發現,中藥調節腸道菌群可防治冠心病。腸道菌群或可影響相關代謝性疾病腸道菌群指存在於人腸道中超過10萬個微生物的總稱。
  • 腸道菌群調節腸道平衡的新機制
    腸道菌群調節腸道平衡的新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2 13:11:30 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Vassilis Pachnis和Yuuki Obata合作的最新研究發現通過微生物群進行神經元編程可調節腸道生理
  • 解密|腸道菌群與健康長壽
    研究發現100歲義大利老人的腸道菌群種類分布與30歲義大利人相比,出現了較明顯的變化,厚壁菌門中的擬桿菌XIVa明顯減少,而芽孢桿菌上升,身體的炎症反應狀況高,因此科學家得出長壽的關鍵因素:菌群種類的改變,更好的應對和調節炎症反應。
  • 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助力腸道健康——訪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武慶斌
    ●  ●  ● 腸道疾病在中國人群中屬於多發疾病,在中國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中排名第四。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強調了腸道菌群失調可能帶來的疾病風險,呼籲國人關注腸道菌群健康。
  • 清華大學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研討會在京舉行
    我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健康優先、改革創新、科學發展、公平公正的原則,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從廣泛的健康影響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
  • 腸道菌群調節人類免疫細胞動力學
    腸道菌群調節人類免疫細胞動力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03:01 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Joao B.
  • 腸道菌群能影響肺部健康?
    人體腸道微生物組是一個高度動態、深受環境因素並與人體自身的生理狀態互動的微生態系統。 近年來大量研究發現,雖然腸道菌群分布在腸道中,但對遠端器官如大腦、肺、肝等都有著重要影響,其中「腸-肺軸」日益受到關注。腸道微生態的穩定,即腸道菌群的健康和完整性對於維持肺部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 科拓恆通:腸道菌群與免疫 | 植物乳桿菌P-8調節不同年齡人群腸道菌...
    植物乳桿菌P-8作為益生乳酸菌家族中的一種,可有效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腸道微生態健康。為進一步探究植物乳桿菌P-8對不同年齡人群的功效差異。青年組11人(平均年齡26歲)中年組12人(平均年齡51歲)老年組10人(平均年齡76歲)注:試驗者均為健康人群,體重正常(BMI<30kg/m2),不吸菸,試驗前6個月內無抗生素服用史;無內分泌失調、糖尿病及任何胃腸道疾病。
  • 腸道菌群與疾病
    1.4生長與衰老腸道菌群隨年齡增大有所變化,健康乳兒中,雙歧桿菌約佔腸道菌群的98%,主要為嬰兒雙歧桿菌;成年後不僅雙歧桿菌的菌量減少,菌種也不同,主要為青春雙歧桿菌;進入老年後,2菌群與疾病一般情況下,腸道菌群與人體和外部環境保持著一個平衡狀態,對人體的健康起著重要作用,但是這種平衡在某些情況下,可被打破,形成腸道菌群失調,表現為腸道菌群在種類、數量、比例、定位和生物學特性上的變化。
  • 腸道菌群紊亂與腸易激症候群密切相關,新冠流行期需加強菌群調節
    腸道菌群是人類抵抗外界的一道天然屏障,可協助人體消化吸收、營養代謝,維持著機體與外界的平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如果腸道微生態發生了紊亂,機體平衡被打破,將直接影響宿主的代謝、免疫和健康狀態,導致多種疾病發生。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當下,李蘭娟院士也提到對於新冠肺炎患者,腸道菌群紊亂現象普遍,糾正菌群失調是治療手段之一。
  • 腸道菌群與脂質代謝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道菌群是影響代謝症候群的致病因素之一。 2004年,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Jeffrey Gordon團隊首次報導了在無菌小鼠和傳統飼養的擁有正常菌群的小鼠之間觀察到的身體脂肪含量的顯著差異,後者的身體脂肪含量要高出40%。此後,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探索腸道菌群在代謝健康中的作用。
  • 菌群:腸道裡的健康密碼
    腸道菌群就是腸道裡的各種細菌,數量有10萬億個,約為人類體細胞的10倍。人體腸道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有益菌,也稱之為益生菌,主要是各種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可以合成多種人體生長發育必需的維生素、胺基酸,參與糖類和蛋白質的代謝,同時還能促進鐵、鎂、鋅等礦物元素的吸收。有害菌,數量一旦失控、大量繁殖,就會引發多種疾病。
  • 水產動物腸道功能介紹及腸道菌群的作用
    水產動物腸道菌群主要由厭氧菌、兼性厭氧菌和好氧菌共同組成,可分為3部分:1)最裡層緊貼腸壁的專性厭氧菌為腸道優勢菌群,與宿主是共生關係,如:乳酸菌和雙歧桿菌等,具有營養和免疫調節作用;2)中間層的兼性厭氧菌,多為條件致病菌,與宿主共棲,為腸道非優勢菌群,如:大腸桿菌和腸球菌等。
  • 陳根:腸道菌群改善焦慮狀態,健康飲食的意義之重
    文/陳根當今社會,以擔心或恐懼為特徵的焦慮障礙和抑鬱症已經成為人們在精神健康方面的新的關涉,同時,焦慮和抑鬱往往也是最難查明的問題之一。其中,腸道菌群能夠直接或間接產生的神經遞質和神經調節劑,且產生的這些神經遞質和神經調節劑與人體細胞產生的神經遞質和神經調節劑完全匹配,並在人體中得到廣泛應用。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的研究團隊開始探索是否有證據支持通過調節腸道菌群來改善焦慮症狀。
  • 腸道菌群平衡是人體健康的關鍵!腸道菌群失衡該如何增加有益菌?
    網絡配圖前幾天的時候,我在關於腸道健康的一篇文章裡提到過:一個年輕而又健康的腸道是和腸道菌群密不可分的。相信大部分人已或多或少的知曉了腸道細菌並一定是壞的,但究其根本的話,想必也是一頭霧水吧!今天就由我帶大家探究腸道菌群的奧秘!腸道菌群:龐大的細菌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