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將最多的朝代,幾乎是清朝的十倍多,為什麼清朝沒名將?

2021-02-07 臥龍劇場

感謝大家的閱讀!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我們知道中國有很多名將,戰國的白起,漢朝的霍去病,唐有李靖,宋有嶽飛等等,為什麼清朝一個名將也沒有呢?

說起來,清朝最有名的大將算是年羹堯了,但年羹堯跟上面這些比,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還有曾國藩,但曾國藩與其說是名將,不如說是郭子儀那樣的再造之臣。

在《雍正皇帝》裡,二月河曾經有一段臺詞,裡面的張廷玉跟雍正皇帝點評了清朝的名將:本朝名將戰法不一,巴海善於周旋,有耐力能持久;趙良棟善穿插,能奔襲;圖海善對壘能攻堅;飛揚古善戰陣,能苦戰;周培公機變多智遠慮深謀,可謂是全才。可惜風流雲散,都已下世。

這些個名將,基本上沒多少人聽說過。

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因是兩方面的。

一是武將地位下降了。二是對外戰爭幾乎沒有了。

我們看名將最多的朝代,都是符合上面這兩條的。

一是武將地位要高,比如漢朝,封侯拜將,人生兩大願望,武將的地位非常高,衛青不過是一個小跟班,因為打仗厲害,也成了一代名將,霍去病就更不用提了。李廣那麼牛,卻因為沒有封上侯,成為千古遺憾,就是因為當時名將就該封侯。

而到了清朝,曾國藩等於救了大清國,清政府都放出話了,要封個王侯,可最後還是食言了。

那武將的地位是什麼時候開始下降的呢?

當然是從宋朝開始的,宋朝杯酒釋兵權,後面又把兵權收回樞密院,文人開始掌兵,宋朝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那地位當然就低了。但宋朝還是名將很多,什麼嶽飛楊家將等等。

這是為什麼呢?

這當然是因為宋朝處在大三國時期,北邊先有遼後有遼金,再後面是元金,始終處在對外戰爭中,武將地位不高,但一直都有用武之地。

更因為華夷之爭,像嶽飛精忠報國,都成為了圖騰,這些都是可以加分的。

到了明朝,武將地位進一步下降,除了開國時期,名將就不多啦。出來的數個,也是因為對外戰爭。

比如戚繼光的功勞如果放到歷史上看,是無法跟衛青李靖們相提並論的。

衛青們是開過疆拓過土的。

但戚繼光打的是倭寇,解氣,所以坐穩了名將的位子,知名度反而很高。

當然,這不是說戚繼光的能力不行,而是他在明朝那樣的條件下,只能做到這一點了,如果他是漢武帝的大將,那可能就不是在浙江打倭寇,而是到東京直搗黃龍了。

還有袁崇煥,他也無法跟衛青霍去病嶽飛李靖這些將領並稱。

這一理就清楚了,漢朝的名將最多,原因就是對外戰爭多。

漢初爭天下,那自然有一批名將出來,任何朝代開國都會有一批名將。到了漢武帝,中原開始了最大規模的外擴,開西域,甚至跑到朝鮮半島建了四個郡。這些都是漢朝名將大量出現的機遇。

到了三國時期,因為內戰,各國爭霸,又出現了一批名將。

最後,聊一下清朝。我們發現,兩大名將存在的條件不存在了。

一是將領的地位並不高,兵馬都掌握在八旗手中,尤其是漢將更是全面受到打壓,要不是太平天國起來,清國眼見就要完蛋了,曾國藩這些湘軍淮軍的漢將也沒機會。以人口基數論,把帶兵的將領限定在一個小族群裡,當然清朝相比任何朝代出名將的概率都要低。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外戰爭也好,對內戰爭也好,都處在一個低潮期,清政府的疆域基本是穩定的,除了開國時,平定吳三桂,打了葛爾丹,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大仗,東北跟沙俄的戰爭,也是早早就放棄,以土地換和平,想安心過小日子了。

沒有戰爭,那自然就沒有什麼機會出現名將。到了近代,戰爭是來了,不過對手全是在技術上擁有絕對優勢的,而且老是吃敗仗。試想一下,如果甲午戰爭,是中國勝利,那中國的國運將完全不同,而其中,必然出現一大批能夠在近代叱吒風雲的名將,怎麼會讓袁世凱成為了大佬?

可是,敗了就是敗了,清朝最後一個出現名將的機會也沒有了,沒有名將,清朝的滅亡也就不出奇了。

圖片來自網絡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後語:希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方「在看」處點個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感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明朝是一個三無朝代,那麼清朝是什麼?
    明朝是一個三無朝代,這句話對不對呢?這句話出自某明星的某電視節目,原話是:明朝是一個三無朝代,無明君、無名士、無名將,也是中國開始走下坡路的時代。明朝是否有明君呢?明君是什麼?是「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紀陳綱,救濟斯民」的大明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還是努爾哈赤、皇太極或者多爾袞;是五次親徵蒙古、收復安南、七下西洋、編纂永樂大典的永樂大帝,還是搞出所謂四庫全書,寫詩最多的乾隆或者康熙嗎?何為名士,指已出名而未出仕的人,泛指是知名人士,這裡某明星的意思可能是說明朝沒有名臣,與之後的名將對應。
  • 殭屍只有清朝才有嗎?中國那麼多朝代,為何殭屍都穿清朝的衣服
    西方有喪屍,中國有殭屍,殭屍可以說是中國的特產。可特產歸特產,中國幾千年歷史,那麼多朝代,為什麼電影電視中的殭屍穿的幾乎都是清朝官服呢?難道只清朝才有殭屍,別的朝代就沒有嗎?顯然不可能。因為時間太久,找不到這部電影的資料,不知道電影中的殭屍穿沒穿清朝的衣服。
  • 是清朝毀了中國?學者:沒了清朝,恐怕中國亡國會更快!
    是清朝毀了中國?學者:沒了清朝,恐怕中國亡國會更快! 眾所周知,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數千年來,中國都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但是,自從進入近代史後,中國便淪為列強之魚肉了。晚清的歲月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泱泱中華被列強撕扯、蹂躪,無數中華好兒女血灑疆場、馬革裹屍。
  • 清朝到底是不是中國歷史上最悲劇的朝代
    很多人都會認為清朝是中國的歷史上最悲劇的朝代,當時的社會充滿著黑暗。其實我國的封建主義制度也就是從清朝才是真正的結束。可見,清朝並不是最悲劇,在以前的時候,悲慘的不止一個。如果沒有近代史,清朝就只是一個沒有太大的特點,不吸引眼球,後面的朝代會睜一隻眼編史,罵罵末代君主不行啊怎麼怎麼樣,女人管理國家遲早要完啊,清的滅亡主要是因為乾隆做的行動,一面學習一下清朝皇帝怎樣控制國家啊,怎樣掐掐那些什麼本事沒有的人啊,這樣也不會悲慘的啊。然而碰上幾千年的改變,瞬間就不知道怎麼辦了,根本就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 大臣因為一句翻譯,被乾隆判處死刑,兒子後來成清朝名將
    在清朝時期大臣因為一句翻譯被乾隆判處死刑,後來僥倖脫罪,他的兒子成為了清朝名將,此人就是阿克敦。但緊跟著沒過多久,皇帝又認為翰林院包庇同黨,必須要將阿克敦重罰。於是下旨讓大理寺重審此案,大理寺得知皇帝的想法,自然不敢輕輕放下,於是判處阿克敦絞刑。阿克敦得知消息後非常驚恐,來到皇帝面前戰戰兢兢下跪請罪,乾隆此時才正式赦免了他。
  • 西方的「新清史」質疑清朝是中國,清朝是如何奠定「中國」含義的
    在近代史中,清朝前中期,是世界上領土龐大,人口最多,且富饒的國度。這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起,而且經過近代史,中國還保存如此龐大的領土,這就讓他們好奇,是什麼原因讓中國保存如此龐大的領土?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開始研究清朝,隨著深入地了解,清朝的歷史開始被他們所熟悉。他們過分地強調清朝的獨立性,稱清朝為滿洲帝國,而中國是滿洲帝國的一部分,從而提出「清朝非中國論」。
  • 清朝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朝代?它對中國功大於過嗎?
    說到清朝,相信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腐敗無能軟弱苟且,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受到的關注自然遠遠多於其他王朝。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一個真實的清朝。的確,清朝末年割地賠款,忍讓退縮,幾乎讓中華民族嘗遍了幾千年來都沒有嘗遍的苦,但我們看事物時絕對不能僅僅只看一面,當我們理清思維重新審視這個王朝時,可以驚奇的發現,清朝對於中國帶來的進步與變化也是很多的:
  • 為什麼清朝皇帝幾乎都稱年號,而不稱呼諡號和廟號?
    但為什麼我們偏偏習慣於稱呼他為乾隆帝呢?這個問題推而廣之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更傾向於以年號來稱呼清朝皇帝,類似於順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等?最重要的原因是,清朝皇帝基本上都是一個年號一以貫之,中間基本不改元,所以才能用年號來稱呼皇帝。
  • 換個角度看清朝,大清是對中國歷史貢獻「最大」的朝代?你覺得呢?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朝代,這個朝代也是存在太多太多的問題,而且歷史上對於這個朝代的評價並不高,首先他閉關鎖國,讓中國落後於整個西方文明,其次單從國家方面來看,清朝甚至比之前的很多朝代都要弱
  • 我看大清朝:我看中國朝代2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專制王朝,距今不過一個世紀,各種文獻資料比較多,而且清朝是中國對外開放(雖然是被迫)的開始,所以各種故事也特別多,所以人人都可以評論幾句
  • 如果清朝不算是中國,那麼明朝是中國的最後一個朝代嗎?
    根據我們每個人都了解的歷史知識,古代歷史上,能夠穩定的、可持續的、同時統治長城南北的朝代,其實沒有一個是純粹的漢人政權。無論是早期的北魏,還是後來的遼、金,還是再後來的元、清,都崛起於長城以北,然後入主中原。清朝全盤繼承了兩千年中國的專制王朝,只是核心統治圈不同。
  • 「清朝」有史以來最醜陋的朝代
    清廷在佔領北京當天就命令剃髮易服但是礙於老百姓的反抗並沒有實行成功,一開始順治皇帝只是懲罰不穿衣服的百姓最多就是帶個枷鎖後來這傢伙等不了就開始殺人:整個案件牽連人數多達幾百,僅判死刑者就有三百餘人。後來康熙赦免了一些人的死罪,但仍然有很多人因此喪命。 [9]清朝初年,滿漢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民族矛盾。漢族士大夫受清室壓迫,借文字發洩憤恨的情況是有的;明末遺臣故老著書立說,時而流露出山河故國之思,這種情況也是有的。《明史》和《南山集》二案的起因就多少帶有這種色彩。
  • 清朝八旗中哪個旗地位最高?並不是正黃旗
    在清朝入關之前,皇帝直接統領兩個旗,即正黃旗和鑲黃旗。毫無疑問,這兩個旗的地位最高。其餘6旗由皇帝的子侄率領,地位略低。清朝入關後,隨著正白旗旗主多爾袞被順治皇帝清算,正白旗也被順治皇帝納入統領,於是皇帝親領的旗就變成了3個,即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它們被統稱為「上三旗」。地位最高。
  • 清朝12帝,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該怎麼排名呢?
    歷史上從來不缺少改朝換代的故事,從秦始皇到漢高祖,從唐太宗到宋徽宗,歷史上多少朝代更迭,歷史上多少次時代交替。在眾多朝代中,清朝恐怕是最多故事的。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國號被皇太極改為大清。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清朝一直持續了總計296年的時間。這期間清王朝共傳位12位皇帝。
  • 清朝文字獄的起因 清朝文字獄的特點介紹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大興文字獄,用暴力對待知識分子,暴力之殘酷在歷史上罕見至極。清朝文字獄的起因不是偶然的,而是有非常複雜的社會背景和深厚的思想文化根源的。 清朝進入盛世的時候土地遼闊,政權穩定,邊境安寧,文字獄也一興再興,這是一個很應該重視的現象。清朝已經是封建的社會主義的末期 ,這樣的社會制度經過幾個朝代的發展 ,更加成熟了。
  • 為什麼清朝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昏君的朝代?他們有什麼秘訣?
    凌晨4點多鐘,養心殿後寢宮裡已經有了動靜,乾隆皇帝要起身了。等室內有燈光亮起,當班的太監宮女就都得打起精神,準備服侍。清朝皇帝勤政是學界共識。故宮保存下了一萬兩千餘冊的起居注,記錄了清朝皇帝的日常生活:皇帝一般早上5點起床,有重大慶典還會更早,對於習慣睡懶覺的現代人來說,真是可怕的要命。國朝以孝治天下,所以,皇帝起床梳洗之後,第一件事是要給老太后請安,之後,上早自習,讀書!雍正皇帝之前,紫禁城中軸線上的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從明代起就一直如此。
  • 外國畫的明朝和清朝版圖對比:清朝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礎
    明清時期,是中國爭議比較大的兩個朝代。總體來說,明清時期是中國走向衰落的時期,也是農耕文明走向封閉的時代。在政治上,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達到了頂峰,整個社會處於一種高壓狀態;經濟上,重農抑商全面推行,海禁、閉關鎖國將使得中國走向封閉,而小農經濟卻達到了高峰。
  • 中國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討厭清朝?原因很簡單
    提起清朝政府很多人都是厭惡至極,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討厭清朝呢?清朝在入關之後做了點什麼事情讓我們那麼反感呢?看看這幾件事情中哪件事是你最討厭的吧!2、剃髮令為了能夠有效統治中國,滿清統治者發不了剃髮令,規定男子一律剃髮留辮,漢族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發起了反抗,清朝的應對措施還是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強迫漢人留他們的極其醜陋的髮型,以至於幾百年後西方人嘲笑中國人頭上留了個「豬尾巴」。所以,無論從漢族民族主義的角度來講,還是從維護人權的角度來講,清朝引起人們的反感,都在情理之中。
  • 幾億的漢人、為何會被清朝統治數百年?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不止還十分的豐富多彩,裡面出現了很多具有自己特色的朝代,還有一些在某個方面特別強大的朝代,例如唐朝就是一個文化極其絢麗多彩,還將文化傳播到了遠方國家的朝代,又或者明朝就是一個軍事上十分霸氣的存在,所經歷的三百年的歷史中幾乎將世界的國家都徵服了,哪個不服氣就打誰的霸氣也是其他朝代做不到的
  • 都說井底之蛙沒有活路,為什麼清朝還要「閉關鎖國」?
    每當說起清朝,這個王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就是繞不開的話題,很多人都覺得,閉關鎖國是中國在近代落後於西方的主要原因。那麼,清朝為什麼要關起門來呢?你還可以看看這些【三分鐘看懂清朝歷史 (上)】【三分鐘看懂明朝歷史 (下)】【三分鐘看懂明朝歷史 (上)】雷雷有話說不知不覺,雷雷的中國古代史已經連載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