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裡唯一「一品」紅頂商人,比胡雪巖還要高一品,卻極少人知道

2020-12-20 歷史象

「塞上風雲記」反映了清末至民國時期,世世代代的儒商在家國危機面前,如何堅守自己的商道。

劇中的張庫大道從塞外重鎮張家口出發,途徑蒙古草原直通俄羅斯,號稱「北方絲綢之路」,張庫大道在真實的歷史中,始於明,盛於清,衰於民國。

在我國對外貿易的歷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當然,劇中的主角呂俊傑,在歷史上並無確切的人物原型,但靠貿易起家,走南闖北成為一代巨商,還愛國愛民兼濟天下的儒商,在晚清時期卻有不少代表,王熾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歷史上的巨商巨富最為密集的兩個時期,分別是春秋時代和晚清時期,英國《泰晤士報》曾對百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進行統計,唯一上榜的中國人就是王熾。他在全球百年富豪榜上排名第四,王熾是雲南彌勒人,生於1836年,排行第四,號稱王四。

自幼聰明好學,但當王熾年少時,三個哥哥和父親相繼去世,母親張氏和祖母,以紡布為生,因家境困難。王熾不得不離開私塾,挑起養家重擔,王熾從家鄉收購土布,運到竹園婆今(盤溪)等地販賣。又從這些地方採購紅糖回家鄉銷售,肩挑手扛,非常辛苦。

王熾這樣來回都有生意,資金周轉很快,加之王熾很能吃苦,也知道節儉。沒過幾年,他就積攢了紋銀兩百多兩,有了資本之後的王熾,開始擴大經營項目和經營範圍。在鹹豐年間,因為地方官處理民族矛盾不當,造成了雲南各處起義。當時的雲南盜匪橫行,攔路搶劫非常多,商業貿易幾乎中斷,商品無法流通,導致各地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

王熾卻在這樣的危局中看到了商機,他用攢下的200多兩銀子,組織了一夥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人,開始組建自己的馬幫。在建水、瀘西、師宗、丘北一帶往返販運土雜百貨,獲利頗豐。並且以此為資本,開設了他的第一家商號「天順祥」,同治年間,王熾由於和表兄姜庚不和,一怒之下命人殺死了姜庚,為此出逃到了昆明。到昆明後,王熾在老朋友的幫助下創立了「同慶豐」商號。

王熾是商人裡著名的愛國者,公元1883年,法國出兵犯境,雲南巡撫岑毓英督師出關救援,那些達官貴人商賈巨子都忙於避禍,能躲就躲,唯有王熾獨自墊付了60萬兩巨款,作餉銀支援前線,岑毓英稱之為「急公好義」。

1900年庚子國變,慈禧和光緒出逃西北,凡是流亡朝廷所經過的地方,王熾都命令「同慶豐」分行全力出資力助,對穩定政局支持很大,王熾不僅對於國家事務積極襄助,對於百姓民生也非常重視,做了很多慈善事業。1903年紅河州石屏縣的袁嘉穀考中了狀元,王熾還出資修建了狀元樓,展示天下激勵世人,而清廷對於王熾的義舉也給予了表彰。

除了岑毓英曾經賜給他「急公好義」匾之外,朝廷還賜給了「義重指群」匾,並且誥封「三代一品」封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裡唯一的一品紅頂商人,超出了胡雪巖的「二品」商人封號,1903年王熾病故,葬在了故鄉雲南,將「天順祥」和「同慶豐」商號,留給了他的長子,走完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胡雪巖是清代的紅頂商人呢?
    終其一生,他以『仁』、『義』經商,對當今的商人仍有借鑑意義。為什麼說胡雪巖是「紅頂商人」呢,這就要從他和左宗棠合作開始說起了,他是一個商人和左宗棠合作,當然是為了賺錢。胡雪巖託人找關係終於有一次拜見左宗棠的機會,他帶去的見面禮便是十萬兩現銀,「報效軍中」。
  • 「紅頂商人」胡雪巖改變了當時商人的地位了嗎?
    我覺得,紅頂商人胡雪巖沒有改變商人的地位。「商人」這個稱呼的來歷,與商朝密不可分。在商朝出現後,人們除了從事各種種植糧食和飼養家禽、家畜之外,有一些還從事著釀酒、建房、織布、銅器製作,甚至造車、造船等手工行業。
  • 《紅頂商人胡雪巖》:有錢能使鬼推磨
    左、李二位中堂之爭,到頭來勝負的關鍵人物倒成了一個商人--胡雪巖,而刨根根到底底,真正的冠軍就是一個「錢」字,「有錢能使鬼推磨」可能說得有點過了,但沒得錢卻是想讓人推磨都難。」歷史長河滾滾不息,三十年之後又三百年,興許有一天連河都沒得了呢。這胡雪巖也是,從當年的錢莊業務員,到現在妻妾成群、前呼後擁。得意之時就忘了「三十年河東」,又三十年呢?就又該「河西」了。現在的胡雪巖處處皆順,借洋貸賺,買軍火賺,老太太過壽前弄了個一品夫人的頭銜,但這一切都是空談。
  • 人物丨紅頂商人胡雪巖的寬恕之道
    清朝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巖一生叱吒商場和官場,其經營之道自有其獨到之處。胡雪巖曾與友人龐二合作經營洋莊,他們的下屬、掌柜朱福年卻暗地裡私吞公款。龐二知道這件事後,十分氣憤,對胡雪巖說一定要清查朱福年的問題,並狠狠整治他,將他掃地出門。
  • 「三代一品」紅頂商人王熾,20兩銀子起家,奮鬥成全球第四大富豪
    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三代一品"紅頂商人,他被美國《時代周刊》列為上世紀末全球第四大富豪。他就是錢王王熾。王熾生在單親家庭,家中只有他與母親相依為命。王熾天資聰慧,頭腦靈活,但因家境貧寒,上不了學,也沒有地種,於是年少的王熾早早的就進軍商業領域。
  • 輸得起的贏家:「紅頂商人」胡雪巖《胡雪巖的人生經營課》第2講
    薦語「紅頂商人」胡雪巖是如何從一個店鋪夥計走上商場,並創下了前無古人的商業戰績?在這些經商過程中,處處可以領略到他的商業智慧和不拘一格的商業運作之道,體會到他那種氣吞山河的氣勢。他為後代商家們展示出他獨特而行之有效的商業謀略。
  • 紅頂商人胡雪巖「成也官家,敗也官家」
    公元1823年9月29號的安徽績溪,績溪屬於古徽州六縣之一,是徽文化的核心地區之一,被後人譽為商聖的晚清著名商人胡雪巖就出生在這裡。胡雪巖從小家境貧寒,在13歲時便出門闖蕩。可是好景不長,1861年12月王有齡兵敗自殺,當時正在上海採買軍火,籌集糧餉的胡雪巖接到消息,先派人打探杭州城的消息,再做打算,恰好新任浙江巡撫的左宗棠,正在被攻打太平軍的糧餉發愁,於是,胡雪巖,主動送上來二十萬石糧食,傳聞從不留人吃飯的左宗棠,那天,留胡雪巖吃飯並和他徹夜長談,此後,胡雪巖開始主持上海採運局,一躍成為了坐擁二十多家錢莊的大老闆。
  • 「紅頂商人」胡雪巖:從放牛娃蛻變成清朝首富,他是怎麼崛起的?
    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偉大的商人。一位是「散盡千金還復來」的商家老祖陶朱公——範蠡,另一位則是近代赫赫有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前者相隔時間太遠,無從學起。 於是,後者成了經商之人必學的典範。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叮囑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若提起中國近代最有名的商人是誰?徽商胡雪巖,必定榜上有名。 胡雪巖出生於安徽績溪,幼年時期,家中十分貧困,胡雪巖只得幫人放牛貼補家用。 可這樣一位「鄉下佬」,卻能將錢莊生意打理得如日中天,還和左宗棠、李鴻章等封疆大吏發生交集。
  •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慈善帳本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慈善帳本 2015-12-14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胡雪巖,祖籍安徽績溪,出生於杭州。幼時家貧,幫人放牛為生,稍長,由人薦介往錢莊當學徒,靠自學而通文墨。白手起家,憑藉其超凡的能力在中國商史上寫下了燦爛的一筆。尤其可貴的是,他懷著一顆仁厚之心,開辦胡慶餘堂藥局,以圖濟世救人。一個不熟悉藥業的人,從外行到內行,在發揚「仁」心的同事,將中醫藥事業發揚光大,並在中醫藥學史上寫下了燦爛的一頁。
  • 紅頂商人胡雪巖:4句名言說透經商之道,別等50歲以後才知道
    在《紅頂商人胡雪巖全傳》一書中,寫到:要懂得散財。胡雪巖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疏財,他的財富和他的做人做事都有其道,以散財為基礎,來建議一個良好的聲譽和龐大的關係網。當你學會散財,你會發現你得到的,永遠比給出的要多得多。
  • 紅頂商人胡雪巖為何會有「胡大善人」這一稱號?
    胡雪巖 一、胡雪巖是誰? 胡雪巖,赫赫有名,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巖憑藉其不凡的商業才能,在全國各地設立了「阜康」錢莊分號,被稱為「活財神」。在杭州創立了「胡慶餘堂」中藥店,制「避瘟丹」、「行軍散」、「八寶丹」供軍民之需,藥店傳承至今,贏得「江南藥王」之美譽。後面官至二品,賞穿黃馬褂,成為「紅頂商人」,因此人皆云:「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
  • 誤讀紅頂商人胡雪巖經商之道,害慘了無數中國人
    胡雪巖的成功經商之道,一直以來都受人追捧,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很多人為了學習經商的方法,都把胡雪巖捧為金山的重要導師,從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紅頂商人胡雪巖確實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家,現代人對胡雪巖的了解和他經商之道誤讀甚多,也害慘了無數中國人。
  • 200年前紅頂商人胡雪巖鎮宅用靈璧石,此靈璧石現仍擺放在其故居!
    胡雪巖(1823-1885),小名順官,後名光塘,安徽績溪人,清末紅頂商人,胡慶餘堂創始人。靈璧石精品胡雪巖一生經歷清道、成、同、光四朝。這一段時期,正是有著5000年歷史文明古國遭逢新舊交替的大變動時代,既中有內憂外患的創痛國又有新潮激蕩的感靈奮。
  • 紅頂商人胡雪巖,死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 那是1762年,乾隆第三次下江南,在揚州他召見了十位徽商的代表,為了表達他們對南巡的大力資助,乾隆特下恩旨賜給眾人官爵,這對地位低下的商人來說是無上的榮光(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低)。
  • 紅頂商人胡雪巖為何失敗?除了「樹大招風」外,還有這一不齒嗜好
    今非昔比,但是古代確實有一位令人羨慕的商人,在職場上,他左右逢源;在官場上,他春風得意;在情場上,他更是遊刃有餘,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一位「情場老將」。這位著名的商人便是紅頂商人胡雪巖。01古人云:「食色性也。」喜歡美好的事物是人之常態,紅頂商人胡雪巖也不例外。
  • 紅頂商人留給後人的一句遺言:勿近白虎,究竟是何用意
    而他們成功後的人生際遇卻是大相逕庭,正如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而今天聊的就是晚清的商界奇才:胡雪巖,名光墉,安徽績溪人,胡慶餘堂創始人。慈禧太后曾賜他黃袍馬褂,官至「布政使銜」從二品官階,史稱「紅頂商人」。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代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胡雪巖於1923年出生於安徽,小時候的名字叫順官,是近代著名的徽商。可謂是一個在亂世中還能白手起家,最後成為清朝富豪的典型代表,後來胡雪巖也被人們冠上紅頂商人的標籤。
  • 紅頂商人胡雪巖:人這一輩子,永遠不能碰的3條紅線,是什麼呢?
    王有齡因杭州城失守自縊殉國後,胡雪巖失去了他在浙江最牢固的靠山。這時左宗棠開始帶兵收復浙江,他與胡雪巖一見如故,並視胡雪巖為股肱。隨著他西徵的節節勝利,其所請在朝廷無有不準,胡雪巖跟著水漲船高,亦就事事順手了。 左宗棠時期的阜康錢莊到達了鼎盛時期,胡雪巖亦被稱為首富,帶紅頂戴,賞穿黃馬褂,官居二品,被稱為紅頂商人。
  • 紅頂商人胡雪巖和盛宣懷這兩隻白手套的商業諜戰
    秦國一統六合後,中土的商人就失去了相對獨立性,要當商人,沒有紅頂是不行的,沒有權力豢養,也是行不通的。無論是造幣鑄錢的鄧通,還是富可敵國的沈萬三,一紙詔令,既可以從不名一文到榮華富貴,也可以從腰纏萬貫到傾家蕩產。人生境遇反差之大,都在龍椅上的那位主子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