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を」的發音究竟是什麼?
——是「o」?還是「wo」?
其實,「を」的發音一般來講和「お」是一樣的,都是「o」。
在現代日本小學一年級的教學中將「を」讀成「o」。也就是說至少在現代交流過程中,「お」和「を」在發音上是沒有區別的。
不過,也有一些地區將「を」讀為「wo」,大部分地區還是讀作「o」。
在過去,「わ行」的「を」和「あ行」的「お」是有不同讀音的,在現代國語教育中,兩個假名的讀音已經一致了。在維基百科中也稱,除去部分地區外,「を」通常讀作「o」。
在奈良時代,「お」讀「o」,「を」讀「wo」,二者有明確的不同。
10世紀以前,兩個假名的讀音都是這樣的。但是在11世紀以後就開始有所混淆,變得都讀作「wo」,而江戶時代又開始都讀作「o」並延續至今。
也就是說,從江戶時代,「を」的發音和「お」變得一樣,但是,像「オカ」、「カオリ」、「ウオ」、「~オ」這樣的詞還是會像之前寫作「をか」、「かをり」、「うを」、「~を」,這樣的假名拼寫直到1945年都是如此。
戰後的《現代假名拼寫》中寫道:關於「を」和「お」的使用,一般場景下用「お」,在作為助詞使用的時候用「を」。試圖將兩個同音的假名合併為「お」這一個假名,但由於助詞使用頻率過高,這一方案很難普及和實施。
在昭和61年(1986年)的內閣告示《現代假名拼寫》中,寫道:假名書寫要遵循現代語的音韻。但是「有一特例」,這一特例就是「を」。
對神戶女子短大的學生進行詢問時,23.3%的人認為「「お」和「を」的發音是有區別的」
原因是因為在全鍵盤打字的時候,輸入「wo」才會出現を。
用九宮格鍵盤的人大多沒有這一誤解。
在網上進行調查後,發現在九州、中國、四國等地,尤其是長野縣周圍還是將「を」讀作「wo」的,看來地域差別還是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