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舉世聞名的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群,故宮每年都吸引著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就在今年過年期間,故宮首次開放了跨年旅遊項目,一時之間成為許多旅遊愛好者最熱門的跨年地,而且預計明年故宮當中一處從未向世人展示過的景點乾隆花園也將正式開門迎客,屆時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這座明清兩代帝王起居的宮殿經歷了600多年的洗禮仍然展現出非比尋常的光芒,那紅色的城牆和金色的琉璃瓦似乎向人們訴說著這裡曾經發生過的那些動人故事。在故宮裡藏有數量非常龐大的藝術珍品,但是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卻不是這些藝術品,我們要從它獨特的建築風格入手,從這個角度去審視故宮不一樣的魅力。
我國歷史上有過許多盛極一時的朝代,而每個朝代在建築方面都有鮮明的風格和特色,故宮在建造的技藝上非常精湛,在細節上的把控更是別具一格,尤其是方正的設計也是那個時代主要的建築風格。我國古代在建造建築物的時候對風水是非常講究的,所以在故宮的建造過程當中風水的部分體現的淋漓盡致,比如說蜿蜒曲折的護城河就像蛇的形狀一樣穿過了整個故宮,在歷史上的古建築當中這也是最長最粗的一條蛇。它神態自若,活靈活現,藏在故宮當中已有600多年。
這條護城河的名字叫做金水河,至今依然守護著故宮。這條河分為內河和外河兩個組成部分,它的源頭是在西邊的玉泉山,至於為什麼得名為金水河還是很有講究的,這主要來自於我國自古相傳的五行概念。在五行當中是代表西邊的方位,這樣來看,金水河因此得名是非常貼切和實際的。
之所以說護城河保護著故宮這種說法也是十分切合實際的,在古人看來這是風水學的一種體現,我國很多城市在設計時都會採用這樣的布局。其次在實用方面,護城河裡的水可以在突發火災的時候用來滅火,因為故宮當中的建築主要都是木質結構,發生火災的機率也很大,如果不能控制火災的範圍是非常危險的,護城河內的流水就是最好的滅火工具。
護城河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用來排水,故宮的佔地面積非常龐大,地勢有高有低,通過把故宮裡面的降雨所形成的積水引導到地表下面的暗河裡,然後沿著暗河再流入護城河當中就能夠順利的排放到故宮外邊,可以說是設計非常精巧的排水系統。流過天安門前面的河水就是外金水河,整個長度達到了500米,河岸邊有高度較低的城牆,在天氣晴朗的時候能夠看到在清澈的水面上倒映的天安門城牆非常清晰。現在護城河的作用當然不再是用來防衛,它更多的是作為故宮景觀獨特的一部分為人們所熟知。小夥伴們,大家到故宮旅遊的時候可以到清水河邊去看一看,領略古人在建築布局方面的獨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