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風水學的絕妙設計,守護故宮600多年,形似長蛇蜿蜒曲折

2020-12-20 小宇哥帶你讀小說

作為舉世聞名的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群,故宮每年都吸引著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就在今年過年期間,故宮首次開放了跨年旅遊項目,一時之間成為許多旅遊愛好者最熱門的跨年地,而且預計明年故宮當中一處從未向世人展示過的景點乾隆花園也將正式開門迎客,屆時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這座明清兩代帝王起居的宮殿經歷了600多年的洗禮仍然展現出非比尋常的光芒,那紅色的城牆和金色的琉璃瓦似乎向人們訴說著這裡曾經發生過的那些動人故事。在故宮裡藏有數量非常龐大的藝術珍品,但是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卻不是這些藝術品,我們要從它獨特的建築風格入手,從這個角度去審視故宮不一樣的魅力。

我國歷史上有過許多盛極一時的朝代,而每個朝代在建築方面都有鮮明的風格和特色,故宮在建造的技藝上非常精湛,在細節上的把控更是別具一格,尤其是方正的設計也是那個時代主要的建築風格。我國古代在建造建築物的時候對風水是非常講究的,所以在故宮的建造過程當中風水的部分體現的淋漓盡致,比如說蜿蜒曲折的護城河就像蛇的形狀一樣穿過了整個故宮,在歷史上的古建築當中這也是最長最粗的一條蛇。它神態自若,活靈活現,藏在故宮當中已有600多年。

這條護城河的名字叫做金水河,至今依然守護著故宮。這條河分為內河和外河兩個組成部分,它的源頭是在西邊的玉泉山,至於為什麼得名為金水河還是很有講究的,這主要來自於我國自古相傳的五行概念。在五行當中是代表西邊的方位,這樣來看,金水河因此得名是非常貼切和實際的。

之所以說護城河保護著故宮這種說法也是十分切合實際的,在古人看來這是風水學的一種體現,我國很多城市在設計時都會採用這樣的布局。其次在實用方面,護城河裡的水可以在突發火災的時候用來滅火,因為故宮當中的建築主要都是木質結構,發生火災的機率也很大,如果不能控制火災的範圍是非常危險的,護城河內的流水就是最好的滅火工具。

護城河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用來排水,故宮的佔地面積非常龐大,地勢有高有低,通過把故宮裡面的降雨所形成的積水引導到地表下面的暗河裡,然後沿著暗河再流入護城河當中就能夠順利的排放到故宮外邊,可以說是設計非常精巧的排水系統。流過天安門前面的河水就是外金水河,整個長度達到了500米,河岸邊有高度較低的城牆,在天氣晴朗的時候能夠看到在清澈的水面上倒映的天安門城牆非常清晰。現在護城河的作用當然不再是用來防衛,它更多的是作為故宮景觀獨特的一部分為人們所熟知。小夥伴們,大家到故宮旅遊的時候可以到清水河邊去看一看,領略古人在建築布局方面的獨具匠心。

相關焦點

  • 世界第一「巨蟒」,藏身在紫禁城內,迄今已有600多年
    世界第一「巨蟒」,藏身在紫禁城內,迄今已有600多年提及巨蟒相信大家都會非常害怕,尤其是當年那部風靡全球的《狂蟒之災》,讓人看得是膽戰心驚,人們的好奇心所致,越是害怕就越是感興趣,說起世界第一」巨蟒「,大夥一定也是饒有興趣的,不過此巨蟒非彼「
  • 紫禁城中有一條「大蛇」,守護故宮600多年,漲知識了!
    說起北京故宮應該是耳熟能詳的吧,它的位置非常的好,位於北京的中心。北京的故宮是清明兩朝的宮殿,也可以把故宮稱為紫禁城,故宮保存得非常完好,是世界上存在最完整的木質建築之一。故宮能夠在戰爭年代中保存下來也是來之不易的,所以我們現在更應該好好珍惜它,有機會多去參觀欣賞它。那你們知道嗎?故宮裡面有一條「大蛇」在紫禁城中隱藏600年之久,至今都還在守護著故宮。這究竟是怎樣一條「大蛇」呢?此蛇非彼蛇,它並不是那種真實的蛇類,而是位於故宮內部的金水河,大家應該都沒有想到吧。
  • 紫禁城建造時放進去一條蛇,守衛歷代皇族無數次,至今仍藏在內
    一、金水河 原來,傳說中那條守護故宮600多年的大蛇只是一種比喻,所謂大蛇其實就是指的紫禁城的一條護城河,這條河的名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金水河。金水河作為故宮內部的一條河流,具有極其重要的防禦作用。毫不誇張地說,金水河就是中國古代帝王保護自己最後一道防線。金水河也有著異常獨特的閘門,能夠在關鍵時刻拯救皇帝。
  • 世界第一「巨蟒」,藏身於故宮之內,如今已有600多歲
    只見這條和像極了一條巨大的蟒蛇藏於故宮之中,從宮殿的西北方向流進宮內,然後蜿蜒曲折,從東南方向流出!一四零六年,紫禁城完全竣工!按理說皇家最是將就對仗工整,怎麼能允許這一天蜿蜒的河進入宮內?哎小編也考慮到大家可能會問這個問題,所以特意找來資料來個大家一起分享,資料上顯示啊,其實在很早的時候,蛇也是一種吉祥物,它象徵著豐收和多子多孫!很多地方還都以蛇作為部落的圖騰!我們所說的大地之母女媧也是人首蛇身!而皇家更是講究開枝散葉,江山萬代有人!
  • 臺媒解析北京故宮暗藏的帝王意象:靈蛇玄龜與真武大帝
    此外,皇宮內各處可見守護真武大帝的靈蛇與神龜雕塑,將統治權賦予上天授予的神聖意象。道家玄學中龜也象徵長壽,蛇則意喻生殖與繁衍,除了宮內各種造像雕塑之外,皇宮建築格局也有相同的意象。一般人遊故宮時只知宮內有一條由外至內蜿蜒而成的金水河,而金水河之所以彎彎曲曲,因為它完全是人工挖掘而成,將原在宮外的金水河引入宮內繞了幾個地方後再出宮,除了用於雨天排水與取水防火之外,在形狀上象徵靈蛇,其蛇身環繞皇宮前方各殿,河水出宮處修建成錐型象徵蛇頭;至於玄龜則是指故宮後門的小丘陵景山(又稱萬歲山),該處原來是平地,遼代才因建築堆土成丘,興建明皇宮時挖出更多的土方堆積為龜形小山。
  • 故宮屋簷上的仙人走獸是幹什麼用的?原來跟風水學有關係
    仙人走獸,指的是我國古代大型建築屋簷上列著的仙人和動物雕塑。古代等級制度森嚴,每個級別的人,都只能使用符合自己級別的衣服物品等,不然就是僭越了,這就是禮制。在建築上也不例外,官位級別不同的人,從家裡大門的長寬大小,到臺階的級數,都有不同的要求,特別是明清兩代。
  • 走近故宮600年,對話藝術,漾美家居推出「錦繡良辰」紅包系列文創產品
    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亮相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故宮之廣博,在於濃縮7000年中國文化於一城;故宮之偉大,在於不論今天還是後世,它都是解讀中國文化繞不開的方向。走進古老的紫禁城,與故宮中的藏品對話,與藝術對話,漾美家居為我們呈現一場別樣的文化盛宴!
  • 故宮的房頂上600年都沒有鳥糞,看完原因恍然大悟,網友:佩服
    故宮屋頂上600年沒有鳥糞,我看了原因恍然大悟,我佩服應該去北京的地方當然只有故宮了,故宮作為清明時期的兩座宮殿,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精巧的建築吸引了許多海內外遊客,為什麼故宮屋頂如此美麗,卻看不到鳥糞?
  • 北京故宮帝王風水玄機揭秘
    北京故宮,經歷了600年歲月的洗禮,是中華民族風水學應用的巔峰之作。北京故宮,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1406),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是明清兩朝的皇宮,以前統一稱之為紫禁城,1925年中華民國時期改稱故宮。到2020年,北京故宮迎來了它600年的生日!
  • 600年的故宮,風華正茂
    中國文物報記者 李瑞(原標題:《600年的故宮,風華正茂 ——訪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初冬暖陽下的北京故宮,一如既往的人潮湧動。走進600年歷史的紫禁城,穿行在龐大壯美的建築群,漫步在常設文物專館,欣賞頻繁推出的專題文物展覽,可以感受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工藝美術的璀璨,也可以感受到故宮煥發出的勃勃生機。
  • 【聽見閱讀的力量】閱讀一座城 故宮建成600年(1420-2020)
    故宮全景建築地圖《探秘建築》分為7個主題:名字、空間、時間、地點、設計、布局、建築物,每個主題從不同角度為讀者解讀有關故宮的相關知識。但每一個問題並非簡單的知識問答,也並非有答案。600年的故宮經歷了什麼?
  • 故宮600歲特別製作,限定版《打開故宮》立體書震撼來襲!
    紀念故宮600年,跟大家隆重推薦這一套限定版「紫禁城600周年套裝」,包括《打開故宮》全景立體書和《肇建紫禁城》工筆手繪繪本,把紫禁城中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收進書中,可以「把整座故宮搬回家」!!
  • 耗時600天打造的故宮立體書!看盡紫禁城600年歷史~
    故宮,對於每一個中國人而言,都是一場如約而至的邂逅。 但是,皇帝是如何吃飯的?一天吃幾頓,每頓幾個菜?皇子們都要學什麼課程?古代的手爐和冰箱長什麼樣?紫禁城午門的門洞,正面和背面的門洞數量竟然不一樣?  2019年,故宮的遊客人數超過了1900萬人次。2020年,恢弘的紫禁城,迎來了自己600周歲的生日。「有機會,我一定要去故宮看看」「有時間,我一定要再去細緻看看故宮」……故宮,一直深受大家喜愛,是每個中國人都想去打卡的地方。
  • 《上新了故宮3》開播,鄧倫帶你長知識:你知道故宮中心在哪嗎?
    2018年,第一季《上新了故宮》上線,讓更多觀眾認識到了這一座偉大的中國古代建築群。與此同時,也帶大眾走進了那些未經開放的區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印記。故宮中心說到故宮的中心,很多人會想到上文提及的的中軸線。事實上,故宮的中心也確實位於這條線上。很多人都知道,太和殿位於故宮的中軸線,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很多古裝劇中早朝的地方。可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太和殿其實是重大典禮舉行的場所,運用次數很少。
  • 這個地方竟然隱藏了600多年?
    故宮跟長城都是中國令人驚嘆的宏偉建築。故宮的面積七十二萬平方米,剛建成的故宮有一萬多個房間,經過這麼多年的時間,現存的房間數量也有八千七百多間,在故宮裡穿梭仿佛自己的了古代。它見證了明朝和清朝兩個朝代的興盛和衰落。而它保存完好的建築,更是我國非常珍貴的財富。
  • 書單|穿越十個甲子,故宮的故事都在這裡
    近500 年的皇宮,近100 年的故宮博物院,在這漫長歲月裡,故宮經歷了無數風雲變幻與時代更迭,但最終都在數代人的努力和守護下保留了下來,成為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中國皇宮建築群,是中國文化的瑰寶。
  • 故宮「劇透」紫禁城建成600年展覽計劃
    來源:央視網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將為廣大觀眾奉上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韓熙載夜宴圖、蘇軾行書治平帖卷等重磅展品也將陸續亮相。故宮推出的一系列精品展覽,其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題,將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展體驗。其中,「紫禁城建成600年展」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
  • 5名設計師參與設計故宮北院區,故宮到底是誰建造的?
    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上,有很多非常著名的宮殿。像秦阿房宮,還沒有修建好就不造了。還有漢未央宮,都變成了一片廢墟。還有宋汴梁、唐長安元大都的宮殿,我們現在就只能從一些書籍和遺蹟中去發現和尋找蹤跡了。鑑於故宮博物院的院北這個項目的重要性,建造師的設計方案就一定必須要代表著現在這個世界博物館的很高的設計水平。因此,故宮博物院邀來了5位具有很強的中國有名的建築物設計大師,以自己的名義來帶領他們的團隊來進行設計。
  • 為何古代的皇帝在故宮的太和殿、中和殿等主殿的周圍都不種樹?
    圖為故宮 為何古代的皇帝在故宮的太和殿、中和殿等主殿的周圍,連一顆樹都不種? 1.避免火災。故宮是木質結構,種樹的話更容易引發火災圖為故宮 2.維持天家威嚴。舉行盛大慶典的時候,樹的存在會影響儀仗隊的整體的效果,進而影響到皇家的威儀和慶典的莊嚴圖為故宮 3.防止刺客行刺。種樹的話能給刺客提供很好的遮蔽效果,讓守衛防不勝防圖為故宮 4.在風水學上來講,三大殿屬土,樹屬木,木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