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的皇帝在故宮的太和殿、中和殿等主殿的周圍都不種樹?

2020-12-20 進擊國學

圖為故宮 為何古代的皇帝在故宮的太和殿、中和殿等主殿的周圍,連一顆樹都不種? 1.避免火災。故宮是木質結構,種樹的話更容易引發火災

圖為故宮 2.維持天家威嚴。舉行盛大慶典的時候,樹的存在會影響儀仗隊的整體的效果,進而影響到皇家的威儀和慶典的莊嚴

圖為故宮 3.防止刺客行刺。種樹的話能給刺客提供很好的遮蔽效果,讓守衛防不勝防

圖為故宮 4.在風水學上來講,三大殿屬土,樹屬木,木克土。一般的宮殿建造都會有風水大師的輔助,所以在宮殿建造之初,「在主殿內種樹」這種方案根本就不會被採納

圖為故宮 5.再從測字上來講,幾大殿皆呈「口」字,口裡種樹就成了「困」字,而皇帝以「龍」自居,受困之龍……堂堂天子當然是不會接受這種事情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和殿要比太和殿、保和殿小很多
    中核電,故宮外朝三大殿是位於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始建於明永樂是吧?中核電是我們沿著北京故宮中軸線,穿過太和門,轉過太和殿後看到的第二座大殿。這座大殿的主要用途是作為皇帝舉行大典前的休息室,它始建於明朝,最開始叫華蓋殿,後更名中極殿,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將它改名為中核電。
  • 聚焦故宮太和殿
    太和殿盛裝迎客六大亮點     ☆太和殿重新開放 推出10個重量級展覽       在古代,每個字的筆畫都可以區分其五行屬性,「門」字的勾腳是屬於「火筆」,因古代建築多為土木結構,易被火焚,古人擔心帶有「火筆」的「門」字會招火,所以將門匾中的「門」字最後一畫從勾筆改為豎筆,這種寫法很早就有,明清宮殿的匾額中的「門」字都這樣書寫。
  • 故宮核心建築太和殿進行最大規模修繕 暫別遊人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三十一日電 (記者 應妮)從二00六年一月六日起,故宮博物院中的核心建築太和殿將暫別遊人根據故宮古建築保護修繕計劃,太和殿將於明年進行全面修繕,整個修繕工作預計在二00七年年底結束,期間中和殿、保和殿照常開放。
  • 故宮太和殿比太廟高出兩米,為何說太廟要高三尺?答案振奮人心
    它位於北京故宮南北中軸線上最顯眼的位置,始建於永樂十八年。起初,這裡叫奉天堂。嘉靖四十一年改為皇極堂。清順治二年改為今名。太和殿是北京故宮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它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最高水平。然而,如此高規格的太和殿,卻被另一座建築「超越」。北京自古就有「太廟比太和殿高三尺」的說法。祠堂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祖用的家廟。
  • 故宮太和殿的10隻脊獸都有什麼寓意?最後一個為何是太和殿獨有?
    太和殿作為紫禁城之中最高等級的宮殿,裝飾和其他宮殿上的裝飾不同,最為明顯的就是正脊和垂脊的裝飾,從樣式和數量上都是特殊的。太和殿正脊上的裝飾叫作「鴟吻」,以13塊中空黃琉璃瓦件拼搭而成,故而也被人們稱為「十三拼」。鴟吻是古代神話之中的一個神獸,是龍的第九子。
  • 故宮是哪個朝代修建的,故宮距今多少年了
    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距今(2016年)592年了 故宮為何又被人稱之為紫禁城呢 紫禁城佔地72萬平方米,包括宮殿樓在內的建築共786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
  • 故宮:世界五大宮殿之首,三大殿周圍不種樹?第三個理由很無奈
    但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座最重要的殿堂裡,周圍卻沒有一棵樹。這是為什麼呢?且聽蝸牛給你一一道來。在乾燥的季節,稍不注意就可能引發火災,一個小火花就能非常迅速地蔓延開來,最終燒毀一大片。在古代,消防技術並不發達,人們只能依靠人力用水桶、臉盆等容器滅火,即使在很多地方專門放置了水缸,滅火效率仍然很低。這使得故宮的建設者在建設三大殿時,不得不考慮防火的設計,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不在附近種植樹木,儘可能減少潛在的危害。
  • 故宮博物院太和殿前為什麼沒有種樹?
    太和殿,就是我們老百姓俗稱的金鑾殿,位於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太和殿是紫禁城內最大同時也是等級最高的建築物,主要是皇帝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明永樂十八年建成,當時稱為「奉天殿」。太和殿前沒有種樹,這一直也是很多到故宮去參觀遊玩的朋友的疑慮。諮詢故宮的導遊員,他們一般都是這樣來解釋的。總結幾點就是防火防盜防賊人。樹木多了容易失火;樹木茂盛盜賊容易藏身而不易被發現;太和殿廣場的地上都鋪滿了磚,賊人就不能打通地道進入,如果種了樹就有可能挖地道通過樹底進來。
  • 中國古代屋頂的最高級別故宮太和殿重簷廡殿頂
    中國古代建築文化源遠流長,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從房屋的建造、用料到裝飾各個方面都非常的考究,無論是象徵中國最高等級建築的故宮還是普通民居的代表四合院。今天我們來說說建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屋頂。中國古代的屋頂分為很多種類,屋頂一般由脊和坡面組成,根據脊和坡面的多少,比較常見的分為五種,即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等。
  • 城薦|世界現存最大的木建築——故宮太和殿,當年有多難建?
    若要在故宮建築群中擇一殿作代表,非太和殿莫屬。  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世界上現存體量最大、建築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代宮殿建築群。  在帝制時代,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要儀式的場所。冊立皇后、冊封太子、接受各國朝拜等等全在這裡,代表一國之門面。
  • 為何故宮太和殿級別最高?有個秘密一直隱藏至今
    故宮所有宮殿之中,為何太和殿級別最高? 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
  • 故宮太和殿是紫禁城裡最彰顯皇帝至高無上皇權的「金鑾殿」
    只有和「天子」皇帝有關的大事件,才能在這兒舉行儀式和慶典。太和殿和沿故宮中軸線依次往北的中和殿、保和殿,是明清皇帝處理國事的前朝。今天只簡單介紹一下太和殿。據說清朝的時候,外國使節見中國皇帝不願意下跪,可進了紫禁城,一走進高高的紅牆內,立馬就感覺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見了皇帝,由不得自己就跪了。
  • 北京故宮為何又叫紫禁城?
    故宮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始建。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那麼故宮為何又被稱為紫禁城呢?紫禁城取紫微星居於天地中心之意,表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於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象徵,另外皇宮戒備森嚴,又是禁地,所以稱為紫禁城。
  • 二女開車進故宮與太和殿合影,太和殿同意了嗎,知道它的地位嗎?
    太和殿自述我叫太和殿,很多人對我這個名字有點陌生,但是說起我的俗稱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金鑾殿,在大明朝的時候我叫奉天殿、皇極殿;改朝換代到了大清國,才給我改名叫太和殿。我還有兩個親兄弟,一個叫中和殿、一個叫保和殿,我們仨都站在漢白玉石砌成的三重臺基之上,看王朝興替,觀天下蒼生。
  • 故宮太和殿前兩大神獸,對古代皇帝來說,龍椅都沒有它們有吸引力
    每一件都是國家寶藏。其實不用進去太和殿,古代的皇帝對這座宮殿最為珍視的不是那個龍椅,而是太和殿前門口矗立的神龜銅鶴,如果說龍椅寄託了皇帝對權力的渴望,那麼這對銅仙鶴就寄予著皇帝對於長生的追求。 在古代道教典籍中,仙鶴就是神仙的標配,皇帝想要成仙,自然也要先給自己弄來這一套標配坐騎,相對於坐在龍椅上,恐怕多數皇帝的終極理想就是坐在仙鶴上直衝天庭。
  • 建築物越高越易遭到雷擊,午門比太和殿高,為何遭到雷擊次數卻少
    太和殿午門雖然要比太和殿高,但太和殿遭遇雷擊的次數卻更多根據歷史記載,明清時期故宮一共大約經歷了二十餘次雷擊,其中太和殿多達6次,保和殿多達然而,在故宮建築物中,午門(37.95米)雖然要比太和殿(35.05米)更高,但太和殿卻比午門遭遇的雷擊次數更多,就連保和殿(29.5米)遭遇的雷擊次數都要比午門多,這又是為何呢?
  • 比故宮太和殿還牛的建築——太廟
    話說北京有這麼一座大殿,比故宮的太和殿還牛。朋友們驚呼,是誰,這麼大膽,敢超過皇上的金鑾殿。回答:皇帝他爸爸,他祖宗。啊!驚出一身汗,我說的呢?除了皇帝他祖宗,誰還敢呢?當時修建故宮的時候,按照左祖右社的原則而修建,右邊就是社稷壇。右邊就是祭祀祖宗的地方,老百姓家叫祠堂,而皇家呢?就叫太廟,最大的廟!看出來了吧!皇帝坐在金鑾殿上,一邊要想著江山社稷,一邊要想著祖宗。對老百姓而言,皇帝是最大的,但是和江山社稷比起來,皇帝就小了;和祖宗比起來,皇帝就小了。
  • 中和殿與保和殿
    梅生 圖/文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之後,形制特殊,為四角攢尖頂方亭式建築。攢尖之處,立一銅質鍍金圓形寶頂,如天墜寶珠熠熠生輝。古時,皇宮以外建築矮小,每當紅日當空,寶頂反射的燦爛光芒可照射五裡開外。圓形寶頂聚四角攢尖交匯之處,建築結構上的功能可保護殿頂木質構件,文人又造了一個說法叫做「四方歸圓」,寓意帝王的大一統天下。
  • 被稱為「金鸞寶殿」的太和殿究竟有多尊貴?
    太和殿,是人們俗稱的「金鸞寶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之一,這太和殿是皇權的象徵,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此舉行盛大典禮。,但其實剛開始太和殿並不是這個名,而是「奉天殿」 ,順治時改名為太和殿,我們都知道太和殿是故宮中等級最高的宮殿,那太和殿到底有多尊貴呢,這幾點說明一切。
  • 北京故宮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秘密?(多張美圖)
    在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布著許多殿宇,也都宏偉華麗。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建造精巧美觀。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牆,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