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羅大陸:如果你對胡列娜無感,喜歡阿銀,你可能有俄狄浦斯情結

2020-12-20 畫船人說動漫

#鬥羅大陸#

俄狄浦斯情結是心理學中精神分析學派用語,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戀母情結」。戀母情結的本質是相似和互補,所謂的「戀母」指的並非愛情,而是依戀的感情。一般而言,兒子都會和母親相處融洽,而女兒則是和父親相處融洽。

鬥羅大陸裡唐三巧好和俄狄浦斯情結相反,因為唐三最依戀的人是他的父親,此外能夠大師玉小剛也和唐三的關係很好,唐三對大師的感覺是如師如父,似乎唐三的性格裡面隱藏著一些女性化基因?不過不是所有人都和唐三一樣的,從你對胡列娜和阿銀的態度上,我們或多或少可以知道你是不是又俄狄浦斯情結。

文|小畫

01胡列娜和阿銀

鬥羅大陸小說漫畫動畫裡胡列娜和阿銀並沒有交集,不過後來胡列娜一直想要和阿銀有婆媳關係,只是胡列娜始終是沒有機會。胡列娜是武魂殿的聖女,黃金一代中的核心人物,胡列娜年輕貌美有天賦,氣質無與倫比,魅惑能力更是超強的,殺戮之都地獄路階段連唐三都承認了這一點。

阿銀則是十萬年藍銀帝後,她從一開始出現在漫友面前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母親了,小說裡阿銀有著藍水晶一般的眼眸,一頭藍色的頭髮雍雍華貴。而玄機所創造的阿銀則是更具有母星光輝。

大多數人第一眼喜歡的都是胡列娜,不過之後喜歡阿銀的人又會多起來。

胡列娜年輕貌美,喜歡胡列娜的人自然很多,不過只要將兩者比較,看久了之後就會發現阿銀會越來越美。阿銀並不是那種網紅臉,不過卻非常耐看,尤其是抱著嬰兒唐三,看著唐三時候的眼神氣質,讓人忍不住沉淪其中,好想自己就是阿銀懷抱中的嬰兒。

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麼你很有可能就會有俄狄浦斯情結。

02俄狄浦斯情結

《簡明心理學辭典陳達》中寫道:「戀母或戀父情結,被弗洛伊德視之為宗教和道德的起因,由此則道德的起源自然是人類先天的無意識的生物本能。」因此可以判定有俄狄浦斯情結並不是一種缺項,而是一種人類本能,這從本能從原始人就開始了。

男孩子天生就對母親有好感,他們和母親的關係會更為接近,阿銀是《鬥羅大陸》裡最偉大的母親,在生育了唐三不久後,她就為了保護唐昊唐三父子而獻祭自己,這樣的阿銀身上有著強烈的母星光輝,俄狄浦斯情結明顯的人自然會更喜歡阿銀而不是胡列娜。

03為什麼喜歡比比東不是因為俄狄浦斯情結?

結論推斷出來了,不過有些漫友心中可能會疑惑,比比東和阿銀同樣都是母親,為什麼喜歡阿銀可能是俄狄浦斯情結,喜歡比比東就不是因為俄狄浦斯情結呢?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很容易回答的。

阿銀和唐三是母子,比比東和千仞雪是母女。阿銀和唐三的關係極好,比比東和千仞雪的關係很差。阿銀身上有慈母光環,比比東身上是女皇光環。

比比東和阿銀不一樣,唐三是唐昊和阿銀愛情的結晶,但是比比東和千尋疾之間並沒有愛情,千尋疾通過卑鄙的手段玷汙了比比東,他們之間只有仇恨,這一段是孽緣。千仞雪降世之後,比比東對千仞雪是不管的,期間還暗殺了千尋疾,比比東就是千尋疾的殺父仇人,比比東的這段可憐可嘆,不過因為這一層關係,比比東身上並沒有阿銀那樣的慈母光環,不少漫友的心裡都覺得比比東其實更像是少女一樣的定位。

其實比比東的一生都很慘,少女時代遇到了自己喜歡的人,誰知道自己最信任的師父突然就做出了禽獸行為,曾經喜歡的人也移情別戀了。後來專心於發展武魂殿,沒有外掛,沒有99級封號鬥羅指引,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還成為了神,可是最終成為了神後也無法避免被殺的結局,到最後只能夠請求敵人唐三不要殺自己的女兒和徒弟。

寫在最後:

胡列娜、比比東、寧榮榮、朱竹清、小舞、水冰兒、火舞、千仞雪都是鬥羅大陸中的美女,不過身上的母性光輝都沒有阿銀大,如果你在看慣了美女們的出色的容貌後,對阿銀產生了依賴的感覺,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受到了精神層面中的俄狄浦斯情結的影響。事實上俄狄浦斯情結並不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消失,而是會長期存在,你認為自己有這種情結嗎?

參考文獻:楊治良.《簡明心理學辭典陳達》.;《戀母情結——以弗洛伊德的觀點解讀哈姆雷特》。

相關焦點

  • 子虛烏有的「俄狄浦斯情結」
    但很多精神分析師和心理醫生相信,孩子由於害怕同性父母的報復,而壓抑了對異性父母的性愛想法——你要是不承認自己有這些想法,就會說你把亂倫的想法壓抑到潛意識裡頭,沒有過好「俄狄浦斯期」,怪不得現在出現了種種心理問題!
  • 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結--你為什麼愛上像父親一樣的男人
    上篇關於男孩俄狄浦斯情結的文中有提到,關於不同性別的睡夢中,其夢到的男人、女人的數量的佔比是否一樣多的問題。答案是男人夢中,男人的數量多於女性,而女人夢中的人物通常男女數量相當。其背後的原因則是男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結的不同,其中一個不同之處就是:男孩只欲求一個性慾客體(母親),而女孩就有兩個欲求(首先是母親,接下來是父親)。可見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結的發生階段和出路相比男生更加複雜。
  • 心理學解析《飲食男女》:從父親與孩子關係,看「俄狄浦斯情結」
    從心理學角度看,《飲食男女》能夠幫助我們從父親和孩子的關係中,看出"俄狄浦斯情結",及其家長應該如何應對"俄狄浦斯情結"中的教育問題。三姐妹與父親的關係都有著"俄狄浦斯情結"的特點,只不過因為不同的性格而發展出不一樣的相處方式。"俄狄浦斯情結"最初源自希臘神話,講述的是一位王子叫俄狄浦斯(Oedipus)的故事。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弒父娶母。"俄狄浦斯情結"又譯作"戀母情結",是指兒子親母反父的複合情結。
  • 《衝突背後的衝突》:理解複雜的關係,從讀懂俄狄浦斯情結開始
    以前,我以為俄狄浦斯情結就是簡單的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直到最近拜讀了《衝突背後的衝突》這本書,才發現俄狄浦斯情結遠不止於此,它在在精神分析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俄狄浦斯三角衝突和三角關係、閹割焦慮、如何幫孩子度過俄狄浦斯情結等等。
  • 孩子患有「俄狄浦斯情結」,化解妙招在這裡
    俄狄浦斯情結來源於古希臘的神話故事中"戀母和弒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認識自己的父母,在一場比賽中失手殺死了父親,又娶了自己的母親,後來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刺瞎了雙眼,流放了自己。心理學用來比喻有戀母情結的人,有跟父親作對以競爭母親的傾向,同時又因為道德倫理的壓力,而有自我毀滅以解除痛苦的傾向。"
  • 《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情結是如何開啟西方心理學經典命題的
    在等待傳召牧人的時候,有報信人帶來波呂波斯的死訊,這對於俄狄浦斯似乎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他以為自己不會是殺父兇手了。 神的喻示,也是人心理的顯現:「弒父娶母」的劇情演如何變成「俄狄浦斯情結」 了解了《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情節,你是不是很疑惑,明明故事是「弒父娶母」,那與心理學上的「俄狄浦斯情結」有何關係?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什麼是「俄狄浦斯情結」?
  • 《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情結是如何開啟西方心理學經典命題的
    其最令我們熟知的,大概是它開啟了西方心理學中的一個經典命題——「俄狄浦斯情結」。這部悲劇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情節,能得到「十全十美」的讚譽?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神的喻示,也是人心理的顯現:「弒父娶母」的劇情演如何變成「俄狄浦斯情結」了解了《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情節,你是不是很疑惑,明明故事是「弒父娶母」,那與心理學上的「俄狄浦斯情結」有何關係?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什麼是「俄狄浦斯情結」?
  • 為啥小男孩喜歡黏著媽媽?知道這仨原因,才能度過俄狄浦斯情結
    這些行為也被稱為俄狄浦斯情結,家長要知道具體原因,及時糾正孩子的行為,不然會後悔一輩子。要想先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知道到底什麼是俄狄浦斯情結。何為俄狄浦斯情結俄狄浦斯情結還有一個通俗的稱呼:戀母情結。佛洛伊德認為從人的本性來看,人在最初是排斥同性父母,依賴異性父母。
  • 古希臘戀母情結:是一種叫「俄狄浦斯癥結」的精神病
    原標題:經典 | 古希臘戀母情結:是一種叫「俄狄浦斯癥結」的精神病俄狄浦斯情結:戀母和弒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認識自己的父母,在一場比賽中失手殺死了父親,又娶了自己的母親,後來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
  • 以《小丑》為例,淺析「俄狄浦斯情結」在人格構建中的影響
    俄狄浦斯情結代表著兒童性別認同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只有經歷過這一階段,小男孩才明白他是一個像他父親一樣的男人,小女孩才能獲得像她母親一樣的女性氣質,所以如果在這一階段角色定位出現問題,那麼,在之後人格發展中就會出現扭曲,下面,我們就以電影中《小丑》小丑的人物(男性)作為案例,看人格構建中俄狄浦斯情結會產生的不利影響以及如何避免不利影響
  • 俄狄浦斯情結:如何看透衝突背後的衝突才是核心
    什麼是俄狄浦斯情結?簡單的來說就是戀母情結,複雜的來說就是一個孩子與父親和母親的三角關係中存在的愛與恨、好與壞等眾多的矛盾關係衝突。弒父娶母只是戀母情結的一個極端的表現。但是按照弗洛伊德的學說,兒童在性器期,也就是三到五歲的時候,就不同程度的出現戀母妒父、戀父妒母的情緒,潛意識中會有取代父親或是母親,從而獨佔父親或是母親的愛。如果在兒童早期不能很好的引導,很可能就是未來神經病的根源。
  • 俄狄浦斯情結:如何看透衝突背後的衝突才是核心
    但是按照弗洛伊德的學說,兒童在性器期,也就是三到五歲的時候,就不同程度的出現戀母妒父、戀父妒母的情緒,潛意識中會有取代父親或是母親,從而獨佔父親或是母親的愛。如果在兒童早期不能很好的引導,很可能就是未來神經病的根源。
  • 越是聰明的女人,越會用好「俄狄浦斯情結」,從而讓男人更迷戀你
    身邊經常會有人提到「戀母情結」,一些人在內心深處都有這樣一種傾向,這是人的一種本能,更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戀母情結」又稱為「俄狄浦斯情結」。什麼是「俄狄浦斯情結」?俄狄普斯情結又稱之為戀母情結,這一說法由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提出。
  • 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結」,家長要這樣來解
    但是小編要告訴各位家長,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忽視孩子所說話,其實孩子患上了"俄狄浦斯情結",恰恰需要父母的注意。那麼什麼是"俄狄浦斯情結"呢?為什麼孩子會產生"俄狄浦斯情結",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安全度過"俄狄浦斯情結"期呢?
  • 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結」的由來: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恩賜」
    弗洛伊德真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呢!在他建立的精神分析神壇中,有一個任何人都觸碰不得的基石性概念——「俄狄浦斯情結」。誰碰誰滾!阿德勒提出「自卑情結」,將弗洛伊德老爺子的「俄狄浦斯情結」架空了,結局是出走、自立門戶。弗老爺子的「王子」榮格也不例外,他也自立門戶了(G-U-N)了,還發展得不錯。
  • 《衝突背後的衝突》揭秘俄狄浦斯情結在內心衝突的作用及現實意義
    《衝突背後的衝突》是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張天布集結近30年的臨床研究結晶而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了弗洛伊德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結引起我們內心衝突的原因、對我們的性格、行為、心理以及整個人生的影響,並用大量的諮詢案例、家喻戶曉的文藝作品,指出如何走出俄狄浦斯情結的衝突,成就完整的自我。
  • 俄狄浦斯為何要「弒父」,真的是弗洛伊德說的「戀母」情結嗎?
    引言:在對《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及《卡拉馬佐夫兄弟》進行分析之後,弗洛伊德發現了西方文學中長期、廣泛存在的「弒父」主題,並以其一貫作風推而廣之認為一切文藝作品都是「俄狄浦斯情結」的呈現或升華。但是所謂的「戀母」情結,其實並不足以解釋俄狄浦斯的「弒父」行為。
  • 孩子到3-5歲要特別小心,或有「俄狄浦斯情結」,父母應警惕
    但也會有一些媽媽比較苦惱,當他們忙碌的時候,他就有覺得自己的孩子有點太黏自己了。經常會有一些現象:快讀一年級的小男孩還是經常喜歡粘著自己的媽媽,還是因為自己能夠很早睡覺了,但是上了小學後,每天晚上還是要堅持和媽媽一起睡,不要在家裡就會跟著媽媽屁股後面,寸步不離。家長們有的時候還會認為這種現象是孩子不適應小學生活,但其實如果長時間是這樣的話,咱們就要注意了。
  • 兒子見不到媽媽就難受,不是愛而是俄狄浦斯情結,大多數人都嫌棄
    因為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都會很纏自己的母親,但男孩子如果在3至6歲還是非常黏自己的母親,就要警惕「俄狄浦斯情結」。什麼叫「俄狄浦斯情結」呢?簡單來說就是「戀母情結」,這樣的男孩長大後會格外聽自己母親的話,甚至與結婚後還會因為這個情結而導致家庭矛盾。而且戀母情結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
  • 別小看,到一定年齡要謹防「俄狄浦斯情結」
    別小看,到一定年齡要謹防「俄狄浦斯情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娃總愛黏著異性父母?別小看,到一定年齡要謹防「俄狄浦斯情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