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磨蹭」的孩子,其實更有潛力,關鍵就看父母會不會教育

2020-08-10 興學堂教育

周日帶著兩個孩子去植物園遊覽。第二天,帶著果果已經在植物園門口等了閨蜜一個多小時了,正準備打電話問走到哪的時候,才看見不遠處,閨蜜正帶著孩子火急火燎的走了過來。母女倆臉上都帶著生氣的表情,趕忙問閨蜜怎麼回事。

「可別提了,這個孩子感覺就不是我親生的,太磨蹭了!」說著還用手指著孩子,不斷地說著孩子的錯誤。看著孩子一副快要哭出來的表情,進入園區之後,趕快就讓兩個孩子一起去玩玩。

閨蜜這才告訴我,原來是今天早上,讓穿個衣服孩子竟然穿了二十多分鐘。她批評了孩子兩句,孩子不聽還頂嘴,再想到孩子總是因為磨蹭,幼兒園遲到等等「光輝事跡」,就沒忍住打了孩子兩下。

「孩子愛磨蹭」這個行為可以說是世界上所有孩子的「通病」了,也是最讓家長們最頭疼的一件事情了。打不得罵不得,有時說的重了,還磨蹭的更嚴重。有時甚至孩子知道自己「磨蹭」的後果是多麼的嚴重,還是依舊如此。其實要解決孩子的這一問題,首先家長就要搞清楚,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一、為什麼孩子做事喜歡「磨蹭」

1、缺少時間概念。

小孩子他們其實不具備和成年人相同的時間概念,一般來說孩子不知道一分鐘和一個小時的具體差別。沒有時間觀念,自然在我們成年人眼中,就感覺孩子不管做什麼都磨磨蹭蹭的。事實上孩子不明白自己一分鐘和一個小時做事情的具體區別是什麼,這才導致了孩子的做事磨蹭。

2、缺乏自信心。

人對未知的結果,總是會自帶一種天生的「恐懼感」,而只有強大的自信心,才能幫助我們去戰勝這一心理。但是現實情況是,有的孩子由於缺乏自信心,陌生感和恐懼感會使得孩子自動地遠離,總是擔心自己會遇到挫折,遭受失敗的打擊。因此越是害怕,行動就越是緩慢。如果一旁還會出現父母催促的聲音,孩子可能還會更慢。

3、 事情和孩子的能力不匹配。

孩子明明才上幼兒園,你就要讓孩子學習小學數學,孩子的實際能力與你的要求完全不匹配。再加上有些孩子,也不願意主動和父母去聊天溝通,而父母也不經常去與孩子進行溝通,孩子讓別人看起來,就像是在故意喜歡磨蹭一樣。事實上,如果我們經常和孩子經常交流,就可以適當地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也能幫助孩子找到適當的解決方式。

做事喜歡「磨蹭」,這個習慣在我們現如今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確實會吃虧。就像硬幣有自己的正反兩面一樣,一件事情也具有「兩面性」,因此我們要看到孩子「磨蹭」背後隱藏的潛力,這樣才會更好的幫助我們,找到好的解決途徑。

二、「磨蹭」的孩子有哪些潛力

1、自我意識的覺醒。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得到的,尤其是孩子。當孩子向父母表示自己的意願或者想法時,相信父母做得最多的就是打斷孩子。這樣的情況,幾乎在很多家庭和學校都能夠聽到類似的語言,人們也都已經習以為常了。但是孩子做事磨蹭,有些時候並不是孩子故意或者能力有限,而是孩子的自我意識中,對這件事情就興趣不高。而父母的控制讓孩子違背自己的興趣,自然也就有牴觸情緒,不願意好好地去做事情。

2、對事情的完成有自己的一套要求。

有時候「完美主義」對孩子來講,並不是一個好的要求標準,有這樣性格的孩子,對事情要求過於完美,不會輕易允許自己犯錯誤,對同一件事情的要求標準也非常高。但是要求完美的孩子,說明心理具備一定的底線和要求,這樣的孩子在做事情時,更能夠達到要求的標準。

3、「興趣決定一切」。

孩子缺乏專注力是十分常見的,但是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又時常表現在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上。這也就說明孩子對這件事情是有一定興趣的,要記住一句古話「興趣決定一切」。而孩子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這時的專注是任何時候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興趣可以引導孩子對事物進行主動的選擇,而正是這些興趣會引導孩子發掘更深層次的知識。

世界上的大部分孩子都喜歡「磨蹭」,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經歷。這和孩子的身體以及心理原因有著好大的聯繫,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嚴厲催促甚至是「一手包攬」這樣的解決方式,都不能夠有效地解決孩子的這一習慣。因此我們可以試著改變我們自己的心態,適應孩子的節奏,再從一旁去引導孩子。

三、面對「磨蹭」的孩子,家長要學會正確處理

1、保持冷靜。

千萬不能用我們成年人的角度去思考孩子,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家長最先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心態一定要平和。千萬不能用發火甚至是暴力的方式來對付孩子。對孩子嚴厲可能短時間內,會看到效果,但是這並不是孩子發自內心的主動意願,因此孩子會更難改正,還會把孩子與家長的關係拉得更遠,不利於和諧的親子關係。相反家長保持情緒的冷靜,換一種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也許會有一個不一樣的結果。

2、獎懲有度。

磨蹭不等於不好的習慣,但是也不影響家長告訴孩子做事磨蹭,會影響到對時間的正確規劃。只有具備正確的時間概念的人,清楚自己在每個時間段,該做什麼事情的人,這樣人生才會獲得一定的成功。因此我們可以使用適當的「獎懲機制」,引導孩子在一定的時間段,完成一定的任務量,獎懲有度。

3、 提前給孩子預知「磨蹭」的結果。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磨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孩子沒有具體的時間觀念,從而也就不知道「磨蹭」的後果是什麼。那麼我們就可以提前告訴孩子,結果是什麼。比方孩子吃飯總是吃得很慢,那麼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如果吃飯慢的話,去玩耍的時候就見不到小夥伴了。沒有小夥伴陪著玩耍,對孩子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總之,孩子喜歡「磨蹭」,家長不能只是一味地採用「強硬措施」,這樣的結果只會「越催越慢」,甚至還會導致孩子和自己「唱反調」。而相反用「自然懲罰」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承擔「磨蹭」所帶來的的後果,這樣孩子一般才會慢慢的去改掉這個習慣。

相關焦點

  • 喜歡"磨蹭"的孩子,其實更有潛力,以後發展取決於家長的教育方法
    有時稍微對孩子說得重了一點,孩子卻磨蹭的更厲害了。其實他們也知道&34;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但也不會就此改掉。其實要解決孩子的這個毛病,家長就先要弄明白,為什麼孩子會這樣?不夠自信包括成年人,我們對未知的事情或者結果,總是會有一種恐懼在裡面,而只有強大的自信心,才能幫助我們去戰勝這種恐懼感。但是現實情況是,有的孩子由於不夠自信,恐懼感、陌生感會使得孩子選擇逃避,因為怕自己會遇到挫折,會失敗。所以產生了越是恐懼,行動上就越是緩慢的現象。如果家長還在旁邊催孩子快一點,孩子也許動作還會更慢。
  • 孩子做事喜歡磨蹭,三招告別孩子拖拉磨蹭,就看父母會不會教育
    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會存在一些硬性的問題,不過在這些問題當中,也有一些問題是讓很多父母表示比較困擾的。譬如孩子在做事的過程當中總會出現磨蹭的狀態,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沒有辦法。吳女士其實覺得自己的孩子還是挺優秀的,但是孩子身上的確存在一個非常大的隱患,那就是做事磨蹭。
  • 愛磨蹭的孩子都是潛力股,長大後更有出息,關鍵看家長會不會引導
    給孩子輔導作業,自己扯嗓子在喊叫,怒斥孩子寫作業太慢,拖拖拉拉,導致成績上不去,害的自己被老師連帶批評。讓孩子拿樣東西過來,孩子嘴上答應了,行動上不作為,嘴上動屁股卻不動,磨蹭到最後,還得親自動手去取東西。看到這裡,爸媽們會不會覺得,這些情景太常見了,說的不正是咱家的娃嗎?
  • 如何解決孩子磨蹭問題
    孩子磨蹭恐怕是給很多家長帶來煩惱的問題之一,做作業磨蹭,吃飯磨蹭,幹啥啥磨蹭,怎麼著也能排到影響親子關係的三大行為之一吧。 怎麼解決呢?很多家長採取的辦法無非是先提醒,提醒的多了就成了嘮叨,嘮叨不成,斥責,斥責無效,上家法,結果依然解決不了問題,最後能把老爸老媽氣個夠嗆。 那怎麼辦?其實不著急,先看一張圖。
  • 心理學家:不會磨蹭的孩子才真的有問題!磨蹭是孩子最寶貴的天性
    有人曾做過一個調查問卷,父母對孩子抱怨最多,怨言最大的一個槽點是什麼?95%的父母的回答都出奇的一致——磨蹭。但很少有父母真正去細心探究過,孩子磨蹭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美國著名心理學家Erica Reischer寫過一本《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揭穿了孩子磨蹭的真相:不會磨蹭的孩子,才真的有問題。
  • 孩子寫作業磨蹭?這些關鍵的教育和學習問題家長注意到了嗎?
    當孩子上了小學後,家長們就多了一項工作--監督或輔導孩子寫作業。在我近10年的教育經歷中,有不少家長都跟我討論過孩子寫作業的問題。怎樣讓孩子能積極寫作業?並且更有效率完成作業、促進學習呢?當孩子大腦接收到的信息是「命令」或「控制」的時候,大腦首先輸出的信息其實是「拒絕」,而不是「行動」。所以孩子對寫作業更加反感,同時對父母也會更反感,毫無積極作用。
  • 孩子拖拉磨蹭慢,吼有用就不會動手
    看,這便是很多父母陷入越催促孩子越磨蹭的真相之一。其實這些規則孩子心裡是明白的,而他之所以會賴著不動,是因為對媽媽長時間的嘮叨、催促形成了免疫和依賴。她最怕的就是在路上被人催的感覺,她說自己本來就不熟練,一聽見後面車的喇叭聲,就更緊張,有幾次甚至直接熄火了。後來,她乾脆在車尾貼上 「越催越慢,再催熄火」 的標語。
  • 孩子做事磨蹭,需要的不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家長思維模式的轉變
    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只是單純的催促反而可能會讓孩子在之後的寫作業過程中找出更多的理由磨蹭,甚至會影響寫作業的效率,即使寫得快了準確率也不高。想要根本地解決這個問題,不僅是要讓孩子做出行為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家長的思維模式需要轉變。
  • 催促讓孩子更煩躁?想要孩子不再磨蹭,父母或應看懂「放手」二字
    想要孩子不再磨蹭,父母或應看懂「放手」二字以上這些話經常在父母的嘴裡說出來,但是父母越是催促,孩子反而越磨蹭,甚至會出現煩躁的情況,從而導致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出現裂痕。其實父母經常催促孩子,不僅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快,反而會適得其反。
  • 孩子喜歡磨蹭、拖延怎麼辦?這是我聽過最好的解決方法,百試不爽
    孩子喜歡磨蹭、拖延,做事情缺乏效率,嚴重影響成長其實,我們都知道,有的孩子做事情可能會慢一點,這情有可原的,因為每個孩子做事情的節奏不同,再加上有的孩子限於身體發育的原因,年齡越小他就越慢,但是這絕對不是毛病。
  • 還在抱怨孩子太磨蹭?其實是你自己惹的禍
    孩子拖延、磨蹭、沒有時間觀念,這也是很多父母頭痛的地方。‍‍每次看到孩子做事情磨磨蹭蹭的時候,我們總是不自覺地會催促他們。‍‍‍‍我們催促孩子,本想讓孩子‍‍提升一下速度,‍‍但是卻忽視了一點,為什麼我們的催促沒有效果?02父母催促孩子的真相很多時候,父母催促孩子,並不是因為孩子真的磨蹭,而是父母自己的需要。
  • 孩子磨蹭想打他?聰明的父母都會這樣做
    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教育,有時候就是慢藝術,做父母的不能急,也不能催。只有父母淡定了,孩子才有機會按照自己的生命軌跡去長大。當然,孩子也並不會因為一時的磨蹭,成為不負責任又拖拉的人。反倒是父母的包容、理解,會給他更多思考的空間,在每次嘗試中學會自我處理、安排事情。
  • 怎麼改變做事磨蹭的孩子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家長很頭大,遇到急性子的家長,真是著急的冒火。其實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大部分原因是父母越俎代庖,把本該屬於孩子的事給做了,孩子產生了依賴性!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父母做好這3件事,孩子才能更自律
    比如父母給孩子一個任務,原本是想他們在10分鐘內做好,但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無法理解10分鐘是多久,或者是想等一會再做,然後就變得磨蹭了。但是因為自身能力不足,而父母又以成年人的標準要求孩子。所以,父母看著孩子慢慢做事情,就覺得他們很磨蹭。
  • 父母放慢腳步,尊重孩子的磨蹭
    朋友就是上面跟我抱怨孩子磨蹭的,就看孩子們撈魚的時候,朋友抓著孩子的手,一邊指手畫腳一邊嘴裡念念有詞:這邊,那邊,快點啊,你怎麼這麼笨,這都撈不到,你怎麼這麼笨。所以,父母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探索,不要事事親力親為,父母學懶一些,孩子就會獨立一些,事事父母包辦的孩子永遠不會很快。
  • 面對孩子磨蹭,不停催促只會毀了他,聰明的父母這麼做
    孩子為什麼總是喜歡磨嘰,做什麼事情都習慣性地磨蹭,那是因為在孩子的腦海裡,並沒有什麼時間概念,也不知道什麼事情要在什麼時候完成,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先給他們建立時間的概念,讓他們知道規定時間內需要做什麼事情。
  • 孩子磨蹭別光催,心理學家這 4 招更管用
    「我不要做你的媽媽啦,你再去找一個更有耐心的媽媽吧!」這是主持人李小萌因為女兒的磨蹭,生氣時說的話。,父母指導孩子做作業或者催促孩子上網課的時候,這種感覺可能更為強烈。家長們很難回歸到孩子的視角去認識世界。其實孩子並不能很好認知「穿衣服」和「全家一起出門」之間的關係,也不太明白「趕快睡覺」是為了能夠給明天養精蓄銳。我們有必要幫助孩子解讀——現在做這些,跟他到底有怎樣的關聯。
  • 孩子早起拖拉磨蹭,父母動氣不如動心,讓孩子利索起來其實很簡單
    再看看磨蹭的孩子起床時的表現,很多父母難免會忍不住大動肝火,一個勁兒地催孩子,可是最終的效果卻並不好。很多網友看到這段視頻後,都表示拍出了父母每天早上的心情。有一位媽媽說:「現在的我扛過了婆媳關係,扛過了產後抑鬱,扛過了七年之癢,卻差點兒死在了孩子的拖拉磨蹭上。」
  • 寫作業太磨蹭?父母改掉這3句口頭禪,孩子會給你驚喜
    孩子寫作業磨蹭,恐怕是天底下所有父母最頭疼的一件事:「我兒子一寫作業就出么蛾子,不是要喝水、上廁所,就是嚷嚷著餓了,要先吃點東西」;「一樣一樣的,我每天盯著她寫,都要寫到晚上十點,磨蹭得要命」;「我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還是那麼磨蹭,真是要崩潰了」……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聰明父母不打不罵,3招讓孩子做事效率翻倍
    3、做起來不知道停這種類型的孩子,不會合理的安排時間,缺乏時間觀念。往往有些事情因為自己喜歡,可以一直做下去。沒人提醒不懂得自己停下來。如:看動畫片沒完沒了,看了一集又一集。或者是出去外面玩不回家。總之,自己喜歡的事情要排在第一位,其它事情都要先靠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