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入園會受到傷害嗎?父母要讓娃學會自我保護,日常學會4件事

2020-12-15 糖果的媽媽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剛剛進入幼兒園,許多爸媽都會擔心他不適應,害怕會哭鬧找媽媽,害怕不合群,其實更深層次的擔憂是,我的寶寶會受到傷害嗎?

他被別人欺負了怎麼辦?會和異性小朋友一起上廁所嗎?會不會飯粒子掉在地上了還撿起來吃,那可不衛生啊!

其實父母的這些擔心都是有道理的,如果想減少這種擔憂,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教會寶寶一些方法,這樣就不必等到開學再著急了。

孩子在幼兒園總生病,怎麼辦?

這個問題首先要養成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在飯前便後要洗手,吃東西的時候不要浪費,如果不慎掉落了菜飯,不要再撿起來吃。

打噴嚏的時候記得告訴孩子轉換方向,不能直接對著其他小朋友打噴嚏,並及時挪走食物。

這些生活的小細節平時就要反覆強調和實踐,不要等到孩子入園了再說。

如何讓孩子在入園前就形成安全意識?

安全教育是幼兒園的重要內容,但家長也不能推卸責任,在入園前就應該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識了。

比如說走樓梯,家長可以跟在孩子身後,讓他來練習穩當走路,不要踩空,一步一步來。

儘管幼兒園的防護措施都做得很到位,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多強調寶寶,不能離柜子太近,不要夾住手,關門時要小心等。

在戶外活動時,不要踩井蓋,以防發生跌落危險。我身邊有位同事,在這方面很在行。她屢次教導孩子不聽,每次都要特意踩井蓋。

於是她就讓孩子看了兩遍孩子踩空井蓋跌落的視頻,寶寶說「媽媽我再也不敢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孩子欺負人與被欺負,小寶寶該如何自處?

寶寶的玩具被搶了

父母在平時就應該教會寶寶如何堅定地拒絕別人。有人來搶,寶寶要大聲和他說「這是我先拿到的,不能給你」。

進入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應該懂得分享的涵義了,喜歡的玩具大家可以輪換著玩,或者在一起玩。此時應鼓勵寶寶說出自己的想法。

寶寶去搶別人的玩具

剛進入幼兒園,其實寶寶對公共的還是自己的分不太清楚,你的孩子也有可能去「欺負」別人。還是拿搶玩具這件事來說,要如何解決呢?

在平時父母就可以問問寶寶,首先引導情緒「他不給你玩,你很生氣,媽媽知道」,然後指出歸屬,「那個玩具是他的,你想玩需要經過同意」。

如果寶寶想爭取一下,那就讓他嘗試自行去解決,結果不理想,也是正常的。

寶寶被打了

在對方的拳頭還沒揮下來之前,寶寶可以威脅他說,「你敢打我,我一定會告訴老師和我媽媽」,震懾住對方。

同時要懂得躲避和自我保護,如果真的被欺負了,一定要及時告訴大人。

如何讓寶寶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時,恰恰是性別意識敏感期的開端,他們已經能分清男女了,並意識到男女有別。

家長可以利用洗澡的機會,告訴孩子哪些是隱私部位,最簡單的方法,穿內褲和內衣的地方,都不允許別人碰。

媽媽上廁所的時候關上門,和寶寶說,這時候不能讓異性看到等等。

【糖果媽媽寄語】

與其每天追問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不如平時就教他拿起自保的武器。

在入園前有針對性地教會寶寶自我保護的方法,入園後才能更放心,

【今日話題】以上這些事情,你都教給寶寶了嗎?

相關焦點

  • 擔心寶寶入園後受到傷害?爸媽施教於日常,讓寶寶學會自我保護
    你看,你現在沒穿褲子,不能給其他人看到,所以要來房間裡換。」寶寶入園後,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擔心,寶寶要是在幼兒園裡受到傷害怎麼辦?如:會不會被小朋友欺負,會不會自己走樓梯,會不會撿髒東西放進嘴裡,會不會和異性小朋友一起上廁所等。其實,爸爸媽媽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但是,我們也總不能因為擔心寶寶受傷而不送寶寶入園吧。
  • 春季入園準備:入園前教寶寶學會自我介紹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入園準備>入園必讀>正文春季入園準備:入園前教寶寶學會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這些對大人來說看似平淡無奇的話題增強了孩子的語言能力
  • 教寶寶學會自我保護不被欺負
    那時我就擔心大寶上幼兒園後會被人欺負。因為入園後,大寶會認識很多小朋友,在一起學習玩耍中肯定會有矛盾,一個班有四十個學生,老師不會每個人都看得到。大寶上小班時,我就看見老師發的視頻裡一個小男孩用手壓著大寶的腦袋,然後大寶很生氣,但是也沒有哭鬧,那個小孩樂得合不攏嘴,當時的我看了真的心疼大寶。
  •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很多父母卻正在做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很多父母卻正在做!孩子不宜「過早」接觸的4件事,對娃傷害大家長要知道2歲左右的孩子,他們的肛門括約肌沒有發育成熟,如果過早的如廁對娃的傷害非常大,而且容易對腎臟造成損害,所以,我們不能過早的停止紙尿褲的使用。
  • 提醒父母:寶寶沒學會這4個技能,別送去幼兒園,不然太「遭罪」
    雖然普遍建議孩子3歲後就可以上幼兒園了,但對於孩子3歲上幼兒園還是4歲上幼兒園這件事,爭議還是很大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被人落下,早早就送去幼兒園;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晚點上幼兒園,能更快適應幼兒園,對孩子的身心都有好處。比如女星霍思燕的兒子嗯哼,4歲還沒去幼兒園,但嗯哼的各方面能力發展都沒受影響,是公認的高情商寶寶。
  • 寶寶9月份入園,這些要提前做好準備,但有四件事父母切記別做
    恰恰因為她們是公眾人物,所以這件事情被很多人知曉,也給很多寶媽們提了個醒。那就是在孩子入園之前,需要在生活上讓娃做好一定的準備。第一、 能獨立如廁獨立如廁包含兩方面:① 會表達如廁的意願:不少孩子都有憋尿的習慣,每次都是在家人的催促下,才會跑去上廁所。
  • 原來這是在自我保護!多虧日常的安全教育
    後來,在一次給膩膩讀自我保護系列繪本才知道,是因為在她穿裙子時幼兒園裡有個男生總會摸她的小屁屁。了解過後,我是既生氣又欣喜。為什麼會欣喜呢?因為膩膩懂得小屁屁是不能被別人觸摸的,也懂得通過不穿裙子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小屁屁。
  • 3歲準備入園的寶寶,這6件事父母在孩子兩歲時就需要準備了
    導讀:3歲準備入園的寶寶,這6件事父母在孩子兩歲時就需要準備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準備入園的寶寶,這6件事父母在孩子兩歲時就需要準備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想讓小孩學會自我保護,遠離風險?提升娃的「警惕心」是主要
    ,不僅是要保護自己不受壞人的傷害,還要學會主動遠離危險的地方,為此她還特地給孩子買了一隻能夠打電話的手錶以保證自己能夠和孩子及時聯繫上。在對待孩子人身安全之事上我認為就該這麼想。為什麼孩子會出意外受到傷害?
  •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很多父母依然在做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讓孩子超前的學習一些東西。但是你知道嗎?有很多事是不能讓孩子「過早」的去學的,對孩子的傷害會很大。寶寶不應該「過早」接觸以下4件事:1、過早不穿紙尿褲有些家長認為紙尿褲價格昂貴,又屬於消耗品,於是就會提前就給寶寶拿掉紙尿褲,用手抱著寶寶上廁所。
  • 「學會自我保護,遠離性侵傷害」
    「最近韓國『素媛案』原型的罪犯釋放出獄了,身邊關於性侵的話題就多了起來,作為母親,很害怕孩子受到傷害,都說關於這方面的知識要從小教起,但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孩子,孩子爸爸總說我瞎操心,還說我教壞孩子。」說到防性侵教育話題時,劉媽媽看向孩子的神色有些擔憂。
  • 娃4歲前,家長要「逼」他學會這四種「能力」,日後帶起來更省心
    經常有家長們私信我問我一件事:如何帶娃才能不那麼累?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問題~現在的寶媽們確實太辛苦了,有的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哄孩子做家務,有的甚至放棄工作做全職媽媽,依然覺得忙不過來,難道是這屆娃真的太難帶了嗎?
  • 寶寶不到10個月就學會了走路,可能害了娃,學走路要注意這4點
    寶寶學走路的時候,應該是父母最辛苦的時候,雖然現在有類似學步帶之類的工具出現,但是父母還是要跟在寶寶後面進行貼身保護。因為一不留神寶寶就有可能摔倒碰倒,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關於寶寶走路,父母不只是身體上的辛苦,更是精神上的操心。
  • 如何讓娃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入園前做幾件事,輕鬆培養乖孩子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眼看著又到了九月開學季,不少父母內心忐忑不安,期待中帶著點擔憂,因為孩子上幼兒園初,又要上演一場難捨難分的戲碼,作為家長的你,是否也會擔心孩子第一次離開自己會不適應,或者娃產生入園
  • 寶媽經常讓娃「過早」做這4件事,對娃傷害真的很大
    導讀:寶媽經常讓娃「過早」做這4件事,對娃傷害真的很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媽經常讓娃「過早」做這4件事,對娃傷害真的很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該如何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在讀完這段文字後,我心裡還是會感覺到隱隱的擔憂和後怕。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差,安全防範意識薄弱,缺乏對危險情境的正確理解和一定的安全知識,所以家長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制止,孩子就有可能受到傷害,甚至有生命之憂。
  • 帶娃"費力不討好"?父母要學會4種"偷懶",孩子受益一生
    為人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磕磕碰碰,受了半點委屈,因此總有家長凡事都想為孩子代勞,親力親為,把孩子保護得很好,但這樣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未必就是好的,也許還是一種傷害,既然終究要為"社會人",世間人情冷暖自然需要親身體味,才能讓自己更快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節奏。
  • 讓寶寶學會自我介紹的小遊戲
    寶寶在幼兒園或與小夥伴的交往中,能進行簡單地自我介紹,會受到大人的誇獎或小夥伴的認可,這樣會增強寶寶的自信心,激發其與人交往的積極性。   2、可以增強寶寶的人際交往能力。   寶寶學會自我介紹,給人一種講禮儀、懂禮貌的形象,無形中就易受他人歡迎,增進了交往能力,能結識到更多的朋友。
  • 李玫瑾:越是有本事的父母,越要在這2件事與娃計較,你做到了嗎
    寶寶一出生,我們都很開心。父母和寶寶是一種親子關係也是一種契約關係。因為寶寶流淌著我們的血液,我們對寶寶是無私的,希望通過我們爸媽自己的努力,可以使得寶寶有一個比較美好的未來,但我們是不計付出與成本的。我們和寶寶確實是一種契約關係。
  • 寶寶入園焦慮?多和家長送娃上學時的三個行為有關,中了的趕緊改
    ,若是前一分鐘還和媽媽有說有笑,後一秒一轉眼就不見媽媽的蹤影,這會讓娃除了有巨大的落差外,還會因為害怕而感到恐懼,甚至認為父母拋棄了他。父母沒有一句正式的道別,也沒有任何的解釋,只會讓孩子哭鬧的更厲害,也讓本來沒有安全感的娃更加排斥幼兒園,再也不願意去幼兒園。所以,家長卻不可做悄悄離開的小動作,建議父母在離開前,和孩子解釋清楚媽媽要去上班了,告訴他們放學後一定會第一時間來接他回家,安撫好寶寶的情緒,並鼓勵他要像個「小大人」一樣去面對暫時的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