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剛剛進入幼兒園,許多爸媽都會擔心他不適應,害怕會哭鬧找媽媽,害怕不合群,其實更深層次的擔憂是,我的寶寶會受到傷害嗎?
他被別人欺負了怎麼辦?會和異性小朋友一起上廁所嗎?會不會飯粒子掉在地上了還撿起來吃,那可不衛生啊!
其實父母的這些擔心都是有道理的,如果想減少這種擔憂,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教會寶寶一些方法,這樣就不必等到開學再著急了。
孩子在幼兒園總生病,怎麼辦?
這個問題首先要養成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在飯前便後要洗手,吃東西的時候不要浪費,如果不慎掉落了菜飯,不要再撿起來吃。
打噴嚏的時候記得告訴孩子轉換方向,不能直接對著其他小朋友打噴嚏,並及時挪走食物。
這些生活的小細節平時就要反覆強調和實踐,不要等到孩子入園了再說。
如何讓孩子在入園前就形成安全意識?
安全教育是幼兒園的重要內容,但家長也不能推卸責任,在入園前就應該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識了。
比如說走樓梯,家長可以跟在孩子身後,讓他來練習穩當走路,不要踩空,一步一步來。
儘管幼兒園的防護措施都做得很到位,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多強調寶寶,不能離柜子太近,不要夾住手,關門時要小心等。
在戶外活動時,不要踩井蓋,以防發生跌落危險。我身邊有位同事,在這方面很在行。她屢次教導孩子不聽,每次都要特意踩井蓋。
於是她就讓孩子看了兩遍孩子踩空井蓋跌落的視頻,寶寶說「媽媽我再也不敢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孩子欺負人與被欺負,小寶寶該如何自處?
寶寶的玩具被搶了
父母在平時就應該教會寶寶如何堅定地拒絕別人。有人來搶,寶寶要大聲和他說「這是我先拿到的,不能給你」。
進入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應該懂得分享的涵義了,喜歡的玩具大家可以輪換著玩,或者在一起玩。此時應鼓勵寶寶說出自己的想法。
寶寶去搶別人的玩具
剛進入幼兒園,其實寶寶對公共的還是自己的分不太清楚,你的孩子也有可能去「欺負」別人。還是拿搶玩具這件事來說,要如何解決呢?
在平時父母就可以問問寶寶,首先引導情緒「他不給你玩,你很生氣,媽媽知道」,然後指出歸屬,「那個玩具是他的,你想玩需要經過同意」。
如果寶寶想爭取一下,那就讓他嘗試自行去解決,結果不理想,也是正常的。
寶寶被打了
在對方的拳頭還沒揮下來之前,寶寶可以威脅他說,「你敢打我,我一定會告訴老師和我媽媽」,震懾住對方。
同時要懂得躲避和自我保護,如果真的被欺負了,一定要及時告訴大人。
如何讓寶寶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時,恰恰是性別意識敏感期的開端,他們已經能分清男女了,並意識到男女有別。
家長可以利用洗澡的機會,告訴孩子哪些是隱私部位,最簡單的方法,穿內褲和內衣的地方,都不允許別人碰。
媽媽上廁所的時候關上門,和寶寶說,這時候不能讓異性看到等等。
【糖果媽媽寄語】
與其每天追問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不如平時就教他拿起自保的武器。
在入園前有針對性地教會寶寶自我保護的方法,入園後才能更放心,
【今日話題】以上這些事情,你都教給寶寶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