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父母都不知道口吃是什麼,口吃對學齡期孩子的影響不能忽視

2020-12-22 陽光語言矯正

什麼是口吃?

口吃是一種交流障礙,涉及到一個人說話的中斷或「不流暢」。「口吃」這個詞可以用來指口吃者通常產生的特定的言語障礙,也可以指口吃者可能經歷的整體交流困難。

除了產生不流暢之外,口吃的人經常會經歷身體緊張和言語肌肉的掙扎,以及尷尬、焦慮和對說話的恐懼。這些症狀加在一起,會使口吃的人說話非常困難,這就使他們很難與他人進行有效的交流。口吃的模式和口吃的人一樣多,口吃的程度也不同,從輕微到嚴重。

口吃的人可能會經歷重複(老、老、老師好)、延長(老——襖——襖師好)或阻塞(沒有聲音),或者可能會經歷這些聲音的某種組合。

口吃人群畫像

口吃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據估計,口吃平均發生率大約在1%,口吃在男性中比女性多三四倍。

兒童的發生率要高一些達到5%,但是有研究顯示,幾乎80%的口吃兒童到青少年期時,他們口吃的會自行消失,語言流暢性會有很大改善。另外幾乎大部分成年人口吃都是兒童口吃遺留問題。

最常見的口吃類型(有時被稱為發育性口吃)通常在兒童時期自發形成,最常見的是在兩歲至八歲之間(儘管在極少數情況下,它可能會在更晚的時候開始)。

國外的調研數據是,每千人中約有5-40名兒童口吃,國內數據是每千人3-13名兒童口吃,

口吃和語言發育有關係麼?

有學者根據幼兒語言發育規律與口吃發生進行了對比,發現口吃發生的早期階段僅僅在句子的首音上出現重複。

幼兒的口吃很少發生在單詞句(由一個單詞組成的句子)上。

口吃最早發生在第18個月,即語法開始發展的時候。

口吃發生最頻繁的時期在2-5歲,與兒童獲得句法的階段重合。

自發恢復最多發生在兒童已經熟練掌握句法的階段,

最重要的是,發生口吃的幼兒通常具有其他言語缺陷,某些語言缺陷甚至在口吃消失後,依然保留到成年。

什麼導致口吃?

口吃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大多數研究人員現在認為口吃與大腦活動的差異有關,這些差異會干擾言語的產生。有些人口吃的傾向可能是遺傳的。儘管言語幹擾有時是由情緒或情境因素引發的,但口吃本質上基本上是神經和生理上的,而不是心理上的原因。在所有其他方面,口吃的人是完全正常的。

口吃真的能夠得到幹預嗎?

儘管我們關於口吃的知識有了科學突破,但仍然沒有可靠的、有研究支持的「辦法」能夠長期持續地適用於所有口吃者。

能讓口吃完全消失的案例有很多,但沒有一種技巧、設備能對所有口吃者都有效。看似對某些人有益的方法可能對其他人不起作用。口吃的復發很常見,控制口吃需要做好心理上的長期準備,從接受自己的口吃開始,需要相當大的耐心和理解。

口吃對成年人的影響

口吃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它也可能因人而異,取決於說話的情況。說出自己的名字和權威人物說話可能會特別困難。對一些人來說,疲勞、壓力和時間壓力會增加他們口吃的傾向。當口吃的人感到不得不隱藏自己的口吃時,情況通常會變得更糟。

有些口吃者還會嘗試通過在單詞前停頓、替換單詞以及插入諸如「嗯」「呃」、「這個」、等短語來避免口吃。這些口吃給語言表達帶來的多餘部分。會給他人造成不自信、猶豫不決、困惑的錯誤印象,因此,求職面試可能是口吃者遇到的最困難的窘境之一。

口吃對孩子性格影響

學齡兒童口吃不僅帶來語言交流方面的諸多問題,他們還往往伴隨著抑鬱、焦慮、多動、人格障礙等問題。通過一些學校的調研,有一些口吃兒童,他們在學習成績、課堂表現、同伴交往與情緒控制方面都與非口吃者有很大差異。在觀察中發現,口吃兒童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同伴關係緊張、不合群,特別是言語爭論中處於下風時,往往急於用行為解決問題,他們會多表現的情緒易怒、性子急躁,缺乏耐心。

對於學齡期兒童來說,口吃不可避免會遭到嘲弄,這會減少他們主動參與學校集體活動的興趣,放棄很多主動表現的機會。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對生活情境的被動、躲避方式,會產生不少青春期問題。

對於口吃有什麼建議?

雖然口吃沒有簡單的幹預方法,但是口吃的人可以更容易學會說話,對自己和自己的說話能力感覺更好,交流更有效。

因為口吃通常在2到5歲之間開始,所以早期幹預是幫助兒童克服說話困難的最有效方法。因此,父母和兒科醫生在開始擔心孩子的口吃時,尋求合格的語言病理學家的評估是很重要的。

學齡兒童、青少年和成人也可以從治療中受益。對於這些人來說,治療是為了幫助他們學會管理口吃,這樣對他們的交流就不會有太大的幹擾。治療還可以適當提高他們的言語流利度,提高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心,使他們能夠更自由有效地交流。

相關焦點

  • 沒有人知道,飽受口吃折磨的孩子能不能等到口吃訓練的出現
    據統計,在中國就有將近600萬青少年兒童受到口吃影響,他們的生活和學習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化。而要進行語言矯正,首先就要改變大眾對於口吃的錯誤認識。關於口吃,大多數人對它的印象還是停留在部分影視作品和名人軼事上面,很難有實際的感受。因此,這就會導致我們不能及時注意到發生在孩子身上的異常表現,結果導致「假性口吃」變成了「真性口吃」。還有的父母則認為口吃能夠鍛鍊孩子,所以應該保留。雖然鍛鍊孩子的想法很好,但口吃著實不是一個好方法。
  • 為什麼說口吃的孩子都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只要孩子出生五官健全,身體機能也都完善,沒有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將來不會說話,或者會有口吃。但有的孩子到了該說話的年紀,往往會出現口吃,情況嚴重的還會延續至成年。然而非身體機能缺陷引起的口吃都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 孩子突然「口吃」,千萬不能大意!
    可能是和孩子頻繁換生活環境、看護人有關係,三歲是學習的關鍵期,估計出現了功能性口吃。那導致孩子口吃的因素還有哪些?1、性格急躁口吃的小兒往往性情急躁、易興奮、情緒不穩定,好衝動、說話不加思索、隨口而出,難免出現語言不連貫、重複、結巴。
  • 孩子的口吃原來還有這麼多秘密,不知道的父母快來學習一下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並不知道口吃對自己有多大危害,可父母卻知曉它的危險係數有多高。但是現實的走向總是反的,一些家長對孩子的口吃症狀視而不見。當被問及原因時,「長大自己就好了」「工作太忙沒時間管」成了最「優秀」的藉口。殊不知這樣做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放縱口吃的肆意生長,在孩子身上生根發芽。理論上說,越是我們熟悉的,越應該是我們了解的。
  • 孩子為什麼會口吃?孩子有口吃時,這些事情家長要注意
    豆豆今年3歲了,之前說話是相當的流利,可是最近這個巧嘴的小男孩不知道怎麼回事竟然變成了結巴。一天,豆豆媽和豆豆到公園裡去玩,看到別的孩子在玩滑滑梯,豆豆拉著媽媽走過去,指著滑滑梯說:「玩——玩——玩這個。」
  • 孩子說話口吃、咬字不清?不能信「長大就好了」這種鬼話!
    最近有不少家長在後臺留言,紛紛向我們求助有關口吃的問題:@北花花老師您好,我能否分享下關於孩子口吃的問題?我家寶25個月,會說些簡單的句子,但最近說話會口吃,連續重複某個字,著急時更嚴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應該怎樣糾正?專業的老師能不能指導一下?
  • 孩子說話口吃、咬字不清?不能信「長大就好了」這種鬼話
    我家寶25個月,會說些簡單的句子,但最近說話會口吃,連續重複某個字,著急時更嚴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應該怎樣糾正?專業的老師能不能指導一下?孩子講話不清楚?這真的正常嗎?會不會長大後說話也受影響?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 爸爸口吃孩子會遺傳嘛?
    半天憋不出一句流利話,媽媽聽著心裡難受得想抓狂。如何治療口吃?對於口吃的寶寶,媽媽最重要的是給予信心和鼓勵。那些暴躁的脾氣、粗暴的語氣趕緊停止吧!不要再打斷寶寶講話,不要模仿和嘲笑寶寶,不要在寶寶面前表現出對他說話的急躁情緒!嶽帥治療口吃,還要給寶寶進行心理治療,並要讓寶寶有信心,教會寶寶自在地呼吸和運用語言器官, 口吃是一種語言障礙,也被大家稱為結巴。
  • 孩子的口吃也分真假?它是如何產生的?
    口吃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類語言障礙,它的症狀明顯,不易矯正,還會對口吃者自身的性格養成和心理變化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可惜的是,很多人只能淺顯地看到口吃者那種停頓、重複、拖長音的語言狀態,卻忽略了口吃更為重要的其他方面。
  • 孩子說話有口吃毛病怎麼辦?怎樣糾正?
    但此時由於語言機能尚未發育成熟,兒童的思維能力、詞彙的掌握和組織句子的能力都在發展階段,兒童急於表達時,造成頭腦中儲存大量語言信息,但表達能力卻跟不上,思考與說話的速度無法配合,從而出現較多的口吃現象。(2)模仿感染:口吃的感染性很強,由於兒童的語言機能還不完善,很容易受到有口吃人的影響,如經常與有口吃的人接觸,模仿有口吃的人的講話,都可能會導致孩子形成口吃。
  • 孩子的口吃矯正存在捷徑嗎?我們先得正確認識它
    口吃,是一種語言流暢性障礙,是一種高發的語言障礙。我國約有1300萬頑固口吃成人患者,還有1500萬口吃兒童散布在全國各地。口吃雖然不會像某些重大疾病一樣直接威脅到孩子的生命,卻也會對孩子及家庭造成諸多困擾和麻煩,有時甚至會直接決定兒童一生的發展,成為孩子難以擺脫的陰影和噩夢。因此,預防器質性疾病固然重要,口吃這樣的功能性障礙亦不能忽視。
  • 家有口吃孩子的父母看過來,一個非常有趣的口吃實驗
    口吃者的尷尬什麼人能在1秒鐘內給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簡單,一個口吃的人開口說話,立刻就能讓別人記住。語言本來是我們最靚麗的標籤,但對於口吃者來說,這個標籤實在太「尷尬」。沒有統一答案雖然口吃沒有「統一」的矯正方法,但有各種實踐主義者以自身經歷現身說法,分享交流,有些方法側重於減少不流暢,有的側重於接受口吃和減少溝通焦慮,還有的注重心理免疫等。總之,對口吃者的幫助應該根據個人情況量身定製。換句話說,對一個口吃的人管用的東西,不一定對所有口吃者都管用。
  • 說話結巴不連貫,孩子「口吃」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家長要知道
    久而久之,丁丁也不願意和人說話了,原本那個活潑可愛的小孩就像消失了一樣,總是躲在一個封閉的小空間裡,不願意被人打擾,也不想去打擾別人。丁丁媽媽很想幫他改掉這個壞毛病,但是怎樣糾正口吃,丁丁媽媽卻又犯了難。說到這裡,有很多人的心中都升起了一個疑問。為什麼孩子會口吃?會導致孩子口吃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 孩子怎麼突然「口吃」(結巴)了?
    但緊張和興奮會加劇這種說話困難,如果不及時回應,給予正確的「處理」,長此以往,就可能發展為口吃。不過,大部分寶寶都可以通過自我調整,靠自己解決說話困難的問題。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或心切,將使寶寶長期處於恐懼、焦慮、緊張的情緒中,大大增加口吃的風險。寶寶處在說話能力的發展階段時,如果經常受到驚嚇、嚴厲懲罰或責備,就會不敢說話,或說話時戰戰兢兢,造成精神性口吃。精神性口吃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 原來,口吃還有這些深層影響
    為了了解口吃在雙語人群中的影響,我們邀請到了一位24歲雙語口吃患者,分享了自己在中美兩國求學和生活的一些經歷。同時,我們對他的口吃進行了詳細以及全面的評估。所有評估都是在雙語環境下進行的,一份中文評估、一份英文評估。 在評估口吃之前,這位患者接受了中英文的標準化語言評估。
  • 口吃的矯正方法
    3  鬱鬱寡歡、悶悶不樂是口吃者的一大性格缺陷,情緒整天處於孤寂、不愉快、憂慮、悲傷、失望之中;害羞也是一種過於自我的表現,總是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因而在人前總是表現出一副忸忸妮妮的樣子,不能落落大方的表表現自己。4  優柔寡斷好像是大多數口吃朋友的通病,他們在遇事時缺乏主見、猶豫不決、沒有勇氣做出自己的判斷,即便自己是正確的時候也是這樣。
  • 當孩子出現口吃毛病時怎麼辦
    這時我看了一眼寶爸,他也正在看我,都很驚訝孩子怎麼口吃了,然後寶爸馬上制止了孩子,並訓斥他好好說話,孩子一臉茫然的看著爸爸,很委屈的樣子。接下來的一天他說話都是那樣子,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平時孩子都好好的,今天是怎麼了,一定是太激動了才會這樣子,我心裡安慰著自己,這一天也早早的回家了。
  • 孩子說話"口吃"怎麼辦?弄清楚原因是關鍵,家長別著急罵他
    很多父母都擔心,孩子口吃會不會影響語言能力。如果孩子在學習說話,或者是剛學會說話的時候,身邊有一個口吃的人,他們會模仿或受到影響,慢慢地也養成了口吃的習慣。還有的孩子是受到心理影響,導致口吃。比如父母脾氣暴躁,孩子害怕不敢說話,每次話說都十分緊張小心翼翼,就有可能會導致孩子說話口吃。
  • 兒童口吃怎麼辦?
    來訪者:我看了您的西瓜視頻,您講的關於口吃的,特別好,我覺得很實用。我侄子口吃特別嚴重,已經說不囫圇一句話了秋水老師:孩子多大年紀?來訪者:今年九歲,讓小學四年級。我父親有點輕微口吃,是半路才結巴的,我弟弟也有點,只是他們兩個都不影響正常的生活,我侄子就特別嚴重,三歲左右剛說話的時候不結巴。後來就開始了,最近兩年已經完全說不出來,我們全家很是頭疼,請老師指點。
  • 孩子突然口吃家長該幹預嗎?如何預防寶寶口吃?
    很多孩子都會在2-5歲左右出現口吃,不過多數情況下僅僅持續一段時間就會自愈。但家長們通常都很擔心孩子的口吃會延續終生。家長該幹預嗎?如何預防寶寶口吃? 觀察發現,口吃的兒童一般不會對口吃這件事過分留意,而且在這一時期口吃反射尚未在大腦中完全確立,比較容易「矯正」過來。口吃都有自愈的功能。尤其是兒童時期,口吃的自愈時間更快。 家長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孩子就不會發展為口吃心理問題。寶爸寶媽要學會對口吃寬容,這是決定兒童口吃是否變成口吃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