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46願 自然得聞妙法願

2021-01-07 釋法度

大安法師講述:自然得聞妙法(第四十六願)

請看願文: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意謂:我成佛時,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欲聽聞種種妙法,法爾自然得聞種種大乘妙法。若此願不兌現,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因地考察他方剎土,諸菩薩聞法機緣難遇。諸如雪山大士為求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而捨身於羅剎;常啼菩薩為求般若法,置辦供養具而賣身;見月律師為求戒法,從南至北行程二萬餘裡。歷盡千辛萬苦,渴求佛法無飽足時。是故願言:我土聖眾,自然得聞無量妙法,依法修行,早獲道果。阿彌陀佛慈悲了知一切菩薩最重要的就是廣聞妙法,聞法如同空氣和陽光不可須臾或缺。法是出生一切諸佛之母,菩薩成佛為無上士,依然要以法為師。

極樂世界是法界最勝道場,自然也是聽聞佛法之殊勝處。不僅阿彌陀佛於七寶講堂大弘法化,觀音勢至二大菩薩隨時隨機為諸往生者講法,而且極樂世界的依報器界也能講經說法。比如寶池德水波擊的聲音,風吹鈴鐸的聲音,虛空樂器自然發出的聲音,乃至百寶色鳥——孔雀、鸚鵡、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悉皆以和雅音,演說佛法。彰顯一切皆成佛的無礙境界。國中菩薩聞法的方式,隨己意欲,或於講堂,恭肅聞法,或於樹下泉邊,以自在姿式,聞鳥說法,乃無作妙用,由心迴轉。欲聞法音,自然聞到法音;若不欲聞,便寂爾無聲。自主選擇,稱心如意。而且所聞的佛法,甚合時機——藏通別圓,三十七道品,作種種的詳略開合。令聞法者,伏斷煩惱,開啟如來藏性,速證無上妙果。

阿彌陀佛變化各種鳥類講經說法,具備四悉檀利益。隨順眾生所好變化出孔雀、鸚鵡、迦陵頻伽、共命之鳥等,令得歡喜益,這是世界悉檀。鳥應機說法,令聞法者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善心,得生善益,這是為人悉檀。聞法者見到鳥這麼有智慧,不敢輕侮,對治分別下劣心,得破惡益,這是對治悉檀。聞法者深入思惟,鳥與自己,以及阿彌陀佛,三無差別、平等不二,得入理益(證入到真如法性),這是第一義諦悉檀。以此四悉檀善巧方便作法布施,令國中菩薩飽餐法味,獲種種陀羅尼。

證知,西方極樂世界之正報與依報、有情與無情悉是大善知識,以同體慈悲心、無礙辯才,弘演大乘圓頓妙法,令國中菩薩獲甚深法益,此亦是令諸往生者一生快速成佛之增上緣。吾輩於此五濁惡世聞法難,遇善知識尤不易,亟須往生極樂,燻聞大乘正法,來圓滿「法門無量誓願學」的願心。

相關焦點

  • 四十八願是整體,第十八願是宗旨
    不過,善導大師對《觀經》的解釋,是站在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立場上,也就是以《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作為根本,來解釋《觀經》,來看待《阿彌陀經》。在善導大師的思想當中,這三部經是一味的。關於這一點,《觀經四帖疏》中有幾處提到過。有人講四十八願是一個整體,這樣突出第十八願,會不會覺得不完整,會不會有所偏頗?是不是四十八願就割裂了?不會這樣。因為四十八願有個核心,有個宗旨。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太美了(有福的人都轉了)
    看和聽都沒有任何的障礙,能力都能達到十方三世,無有限極。如上的願不能實現,我就不成佛。他們或者示現說法的身分,或者示現聽法的身分,或者示現神通利益眾生,無論示現什麼身分,教化什麼法門,都能以種種善巧方便,令眾生隨意修習,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引導眾生往生極樂,菩薩的弘誓願沒有不圓滿的。以上這兩願如果不能實現的話,若不實現,我不願成佛。
  • 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
    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01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02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03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04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05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06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07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41願 聞名諸根具足願
    大安法師講述:聞名諸根具足(第四十一願)請看願文: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於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這一願意謂:我成佛時,他方國土的諸菩薩眾,聞信我阿彌陀佛的名字,於其修菩薩道直至成就佛果之全過程中,悉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具足,不缺失,不醜陋。若此願不兌現,不取正覺。
  • 一旦往生淨土,四十八願的利益統統圓滿具足
    在四十八願當中,所說內容非常廣泛,大體來講有三方面,第一是「攝國土願」,說到極樂世界清淨莊嚴;第二是「攝法身願」,說到阿彌陀佛有無量光、無量壽以及度眾生的能力;第三是「攝眾生願」,攝取我們眾生到西方淨土去往生。善導大師是以第十八願來看整個四十八願,將第十八願稱為阿彌陀佛的本願,叫做「念佛往生之本願」。
  •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有何因緣背景?修持淨土極重要的知識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發起因緣,涉及到經典裡一段重要的文字,就是《無量壽經》列舉的五十三佛,五十三佛最後一位是世自在王佛。法藏比丘在因地以國王之身發心出家,可見阿彌陀佛的前身是以國王身出家的。前後因果,自然順理成章。如果沒有前面的諸佛,怎麼攝取諸佛國土的清淨之行?這些連帶觀念,都是有前後次第關係的。如果把五十三佛拿掉,雖然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但是意思會大打折扣,傳承體系就看不出來。釋迦牟尼佛講的很多經典,都會詳細說明時空關係。像四十八願,在《無量壽經》裡就說得很詳細,在《觀無量壽經》裡就簡略了,因為已經講過。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39願 受樂同於漏盡願
    大安法師講述:受樂同於漏盡願請看願文: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如果這一願不能兌現,就不取正覺。九法界眾生悉有趨樂避苦的生命本能,然何為真實快樂呢?業力凡夫追求的是感官快樂,以獲得精美之色聲香味觸為樂。然此五欲之樂會變化,因能感之心是生滅法,所感之五欲外境會變異。所謂樂極生悲,苦盡甜來。是故,吾輩凡夫享受的這種快樂並不真實,屬於外樂。從修道的層面來說,有四禪八定的內在快樂。
  • 淨界法師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07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講記淨界法師主講  2007年6月講於義德寺第七卷淨土法門的特色,印光大師說是——他力門、果地教。也就是說,身為一個淨土宗的修學者,不管是今生的離苦得樂,或者是來生的功德莊嚴,主要是仰仗佛力的加被所成就的。
  • 早點兒修信願啟動四十八願力,你的生活就會充滿佛光
    你為什麼不先把「信願」修足了,啟動四十八願力,陪伴著你。你的一生是不是有依靠了?你為什麼非要先念阿彌陀佛,就一句佛號呢?你說你「信願」足了再念佛,是不是願力陪你?阿彌陀佛陪你念,念吧,念吧,咱們好上品,願力都高興啊!是不是?你要真成了是不是願力在身邊?我什麼都不怕了,隨時我都可以走了。阿彌陀佛願力就在我身邊,生活充滿了陽光,還有佛光。
  • 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四十八大願之四三至四八」
    附記:《大集經》說:「若人聞彌陀名號,歡喜踴躍,當知此人已於無量諸佛所,種諸善根。」本經後面也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由此可見,一個人一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歡喜踴躍,這是證明他已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了,才會這樣。
  • 阿彌陀佛的第三十八至四十五願,修菩薩六度萬行,成無量諸福功德
    阿彌陀佛的第三十八至四十五願第三十八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擣染、浣濯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慈悲發願讓淨土中人,不用為供養諸佛的工具供品(第二十四願)或所穿的佛所讚賞衣服(此願)而費心。
  • 具足了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力,痢病鬼鬼王的真言名號「娑你般帝迦」
    下面我們看481句「娑你般帝迦」,這個是痢病鬼王的真言名號,也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具足了阿彌陀佛的心願,它屬於妙法蓮花部,你看般拉密諦,就是究竟智慧啊,所以你不要小看這個咒,太全面了,每一句都是佛的光、每一句又是一副藥、每一句又是一個法門,每一句又是佛的名號、每一句又具足了佛的願力、每一句又是佛下達的命令。所以在此地它是屬於西方蓮花部的,具足了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力,同時阿彌陀佛要放光的。我們看頌裡面說:「業海無邊鬼無盡,循業受報果由心,痢病皆因貪口腹,一切法爾如是因。」
  • 略釋攝生三願中的信願行
    這三類大願目中具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是針對十方無量根機的眾生而發的。裡面有攝凡夫眾生的願,也有攝他方世界菩薩的願。而攝受眾生往生的願,便集中在十八、十九、二十這三個願中。對這三願,自古迄今,有種種不同的界說。盲人摸象,雖不及大象全體,或能觸及某局部,然亦不必以偏概全。
  • 如何理解:滿足一願即滿一切願
    大安法師文摘:是故一切眾生都應當聽聞四十八大願,就像釋尊所說,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生起大火,也應不惜身命穿過大火去聽聞這四十八大願。何以故?因為聽聞到四十八願,生命的尊嚴與價值才能得到圓滿的解決;而未能聽聞到四十八大願,生存的意義與價值將有所缺憾不完美,無論世間的事業做得多麼輝煌,生命的真正價值亦無由實現。「朝聞道,夕死可矣!」斯語不虛。……這個發願時機能夠惠以眾生之大利,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說。一者與會大眾能夠由於法藏菩薩的發願而生起願往生之心。
  • 信願一足,萬緣放下,念念都想阿彌陀佛
    聞名生信願,這段經文當中是兩願,我們上午只講一半,聞名生信願的願。大家要知道,從這往上是十九願。「我做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復以善根回向。一心念我,晝夜不斷。」是二十願。有人問為什麼這麼分?
  • 【往生仗佛力】念佛行者如何乘阿彌陀佛的本願往生西方?(一)
    《觀經》下品下生經文記載,一生造作五逆罪、十惡罪的人,臨命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這位平生造五逆罪、十惡罪的人,依因果定律應該是要墮落無間地獄受苦受難,何況是在臨終業障現前,地獄火車來迎。這個時候宿世善根流露,遇到善知識,在臨終遇到善緣。善知識教令念佛十聲,這造五逆十惡之罪的人,聽從善知識的說法引導,稱念十聲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下品下生,經過十二大劫才蓮華開華。
  • 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
    佛音妙法大智慧阿彌陀經說: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以四十八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無數劫的菩薩六度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此多善根福德,而都是已成就,不是現今方成就,不是將來才成就。
  • 《普賢行願品》: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
    《普賢行願品》:其人自見生蓮花中,蒙佛授記。深信、讀誦、書寫、受持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人,就可以看見自己從極樂世界的蓮花中化生出來。因為極樂世界只有男人,沒有女人,所以沒有父母胎生,而是從蓮花化生。花開見佛,見到阿彌陀佛為此人授記,你什麼時候成佛,國土叫什麼,成佛時佛寧叫什麼等等。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得到阿彌陀佛授記後,經過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到十方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的世界去,以自己智慧的力量,去隨順眾生,去利益一切眾生。
  • 阿彌陀佛,成佛了,與我們有什麼關係?
    在《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成佛以前名叫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前發下四十八願。發下四十八願後,經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無窮無盡的時間)積植菩薩無德行(修行積累功德),四十八願圓滿成就!四十八願成就了什麼呢?
  • 殊勝節日 | 庚子年冬月十七,恭迎阿彌陀佛聖誕日
    《妙法蓮華經》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慾所惱,亦復不為嗔恚愚痴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妒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