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合同能否解除?線下培訓能退錢嗎?最高法發布指導意見

2020-12-17 中國長安網

合同無法按時履行能否解除?租金支付困難怎麼辦?線下培訓無法參加能要求退錢嗎?為化解疫情期間出現的一系列民商事糾紛,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再出新規,發布《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二)》],最高法有關負責人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進行了詳細解讀。

保障合同履行維護產業鏈穩定

受疫情影響,一些企業無法按時履行合同,出現合同違約等情形,影響了上下遊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

「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就是維護合同的效力,保障合同的履行。」最高法民二庭庭長林文學指出,《指導意見(二)》總的要求是鼓勵交易、慎用合同解除制度,要求人民法院儘量通過變更合同平衡當事人的利益。

根據該意見,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導致當事人不能按照約定的期限履行買賣合同或者履行成本增加,繼續履行不影響合同目的實現,當事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對於當事人受疫情影響出現合同履行困難,請求調整合同價款或變更履行期限的,意見規定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根據公平原則予以支持。

針對防疫物資的買賣,《指導意見(二)》規定,出賣人在訂立買賣合同後,將防疫物資高價轉賣他人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判定出賣人將所得利潤賠償給買受人。

受疫情影響,零售、餐飲等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出現客流量減少、營業額下降等現象,因資金回籠難導致租金支付困難。最高法審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指出,疫情和疫情防控措施屬於不可抗力,處理租賃合同糾紛要適用有關不可抗力的法律規定,同時要貫徹落實國家和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惠企政策。根據《指導意見(二)》,人民法院一般情況下支持變更合同而不支持解除合同的請求,將根據公平原則,結合當事人和其營業情況的具體事實,酌情調整租金或者是調整交付租金的期限。

破產審判努力挽救、保護市場主體

受疫情影響,一些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生產經營困難,甚至會走向破產境地。

「破產是市場經濟優勝劣汰必然發生的社會現象,破產不一定意味著企業的『死亡』,也是對企業的挽救和保護。」林文學介紹,破產包括破產清算、破產重整和破產和解,中止執行、停止計息等破產保護制度對破產和解、破產重整同樣適用,有助於一攬子解決企業債務危機,實現債務人、債權人利益的最大化。

《指導意見(二)》此次專門對涉疫情破產案件審理作出規定,進一步突出了破產審判挽救功能,提出要積極引導債權人和債務人通過庭外調解、庭外重組、預重整等方式化解債務危機,實現對企業的儘早拯救。

近年來,人民法院大力加強破產審判工作,目前已在全國批准設立了12家破產法庭。「破產審判水平的提高,破產拯救理念的強化,不但與保市場主體的要求不矛盾,還為受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的企業提供了更好的挽救方案。」林文學表示。

化解教育、醫療糾紛保障民生需求

疫情不僅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也影響到人民群眾的學習和生活。《指導意見(二)》此次主要針對教育、醫療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處理意見。

在教育培訓合同方面,劉貴祥表示,培訓合同籤訂後,不能通過線下面對面培訓,但可以替代性地通過線上培訓達到預期培訓效果的,如果一方主張解除合同,法院不予支持。特殊情況下,如果通過線上培訓無法達到預期培訓效果,比如藝術類培訓,對於接受培訓方請求解除合同、退還培訓費或者定金的請求,法院要支持。

為妥善解決未成年人參與網路遊戲和網絡打賞可能引發的糾紛,劉貴祥表示,司法實踐中涉及的網絡打賞主體多數是限制行為能力人,也就是8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家長對打賞行為不予追認,打賞就屬無效行為。家長請求網絡公司退還小孩已經支付的相應費用,法院應予支持。

劉貴祥表示,一般籤訂醫療保險合同時都會約定具體的定點醫院,疫情期間有的醫院無法正常接診,會出現被保險人看病的醫院與合同定點醫院不一致的情形。對此,《指導意見(二)》規定保險公司應繼續承擔保險責任,支付相應理賠金。對於感染新冠肺炎的被保險人,法院支持根據重大疾病險等商業醫療保險合同主張理賠權利。

審判質效提升助力營商環境優化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在世界銀行評估中,2020年我國營商環境排名提高到第31位,其中合同執行指標排名第5,其中涉及的司法程序質量指數排名世界第一,被譽為「全球最佳實踐者」。

劉貴祥表示,今年以來,人民法院在做到「疫情防控不鬆懈,司法為民不打烊」的同時,繼續通過審判質效提升助力營商環境的優化。今年一季度,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法院的在線立案率達到36.8%,在線庭審適用率達到了30.7%,庭審平均時長僅33.1分鐘,案件的平均審理期限僅31.9天,二審的發回重申和改判率為0.8%,審判質效呈現了明顯上升趨勢。

與此同時,人民法院加大糾正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冤錯案件的力度,堅持全錯全糾、部分錯部分糾、錯到哪裡糾到哪裡,相關案件的再審改判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同時,著力建立產權保護長效機制,努力讓企業家吃下「定心丸」,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

(本報記者靳昊)

相關焦點

  • 培訓合同線下改線上?最高法:無法達到預期培訓效果合同可解除
    人民網北京5月19日電 (薄晨棣)「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影響不能進行線下培訓,通過線上培訓方式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或者案件實際情況表明不宜進行線上培訓,接受培訓方請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疫情致政採合同不能履行咋辦?看最高法最新指導意見
    你們單位的政府採購合同受到影響了嗎?你是否有類似疑惑?對於受疫情影響的「不可抗力」,你是怎麼理解的?《政府採購信息》報記者日前了解到,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印發的《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一)》(法發〔2020〕12號,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屬於不可抗力的範疇。   不可抗力規則怎麼適用?
  • 最高法:「末位淘汰」被解除合同員工可索賠
    最高法:「末位淘汰」被解除合同員工可索賠 昨日,記者從最高法獲悉,《最高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法釋》)向社會徵求意見。  「末位淘汰」被解除合同可索賠  《法釋》共18個條文,重點規範了競業限制條款具體內容和經濟補償標準,用人單位以「末位淘汰」等形式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否支付賠償金等問題。
  • 因疫情影響商鋪經營,能否以不可抗力為由解除合同?
    在這種情況下,商戶能否以不可抗力為由,提出解除租賃合同呢?同時,根據最高院今年發布的《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3條的規定,因為疫情緣故導致經營停業從而訴求解除合同,雙方可通過協商來處理。即便無法協商,在不影響合同目的實現、能夠繼續履行合同的前提下,法院應引導原告和被告進行調解。因原告不願意調解,法院對原告要求解除合同、退還租賃和押金的訴求不予支持。
  • 起訴「跑路」裝修商要求退錢賠定金 合同解除時間新舊法認定不一致
    北京青年報記者1月5日獲悉,北京西城法院於2021年首個工作日適用《民法典》對一起關於裝修公司「跑路」合同糾紛案進行宣判,認定解除合同時間。起訴「跑路」裝修商要求退錢賠定金邊先生於2019年3月與某裝飾設計公司籤訂了住宅裝飾裝修工程系列合同,合同籤訂當日交付定金,後續支付了施工款。該裝飾設計公司於2019年7月初開始交底開工,但直至7月底也無人到場施工。
  • 關注 | 線下補習班變成了線上價格還不變,蕭山媽媽問:能退款並索償嗎
    從面對面線下授課改為線上形式,且不說線上授課的教學效果是否會打折扣,同時學生與老師的溝通和互動也會減少,因而包括王女士在內的許多家長都表示不能接受。王女士前來諮詢律師,目前這樣的特殊情況,她可以主張培訓機構違約嗎?如培訓機構將線下授課改為線上形式,她是否有權解除原培訓協議?
  • 員工犯了法,公司能直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嗎?
    員工犯了法可以開除嗎?相信很多公司的HR和領導都會肯定回覆說「可以」,但是,真的可以嗎?2019年9月25日,該委作出裁決,裁決A公司於2019年7月11日作出的解除勞動合同處罰結果通知書系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行為並支付劉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駁回劉某其他仲裁請求。雙方均不服起訴至法院。
  • 受疫情影響能否作為請求解除合同的理由?
    受疫情影響能否作為請求解除合同的理由?今年5月,酒店管理公司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這一不可抗力影響,導致停業至今,向惠東法院提起訴訟主張解除與業主籤訂的合同。李某不同意解除,要求酒店管理公司繼續履行合同。
  • 員工籤收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能否表明勞動關係解除?
    勞動合同解除,是指在勞動合同有效成立以後,當解除的條件具備時,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勞動合同向將來消滅的行為。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可分為協議解除和單方解除。那麼,員工籤收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能否表明勞動關係解除?
  • 最高法發布服務保障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指導意見
    9月2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服務保障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萬明、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王淑梅、外交部條法司副司長郭曉梅、商務部條法司副司長蔣成華出席發布會並介紹相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副局長王斌主持發布會。
  • 統一法律適用 最高法發布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
    本文轉自【最高法網站】;統一法律適用 促進司法公正最高法發布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為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健全完善類案檢索制度,進一步統一法律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關於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
  • 勞動合同管理辦法全套(含合同模板、培訓協議、解除合同通知等)
    本管理辦法全面、詳細且規範,附件中包括標準勞動合同模板、保密與競業禁止協議、培訓協議、工商風險免責協議書、勞動合同續訂書、勞動合同變更書、合同解除通知、勞動合同解除協議等內容,便於企業「拿來即用」。1.4勞動合同的訂立、續籤、變更、解除、終止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相關程序辦理。(工會應當幫助、指導員工與公司依法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維護員工合法權益。)註:本條括弧中內容若企業沒有工會組織,不必添加。
  • 最高院:用人單位能否以新冠肺炎疫情屬不可抗力為由中止勞動合同
    編輯 | 七月作者 | 王鳳媛 槐城律師疫情期間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線下教育機構、電影院等人員密集的服務業甚至停業長達半年。停業期間企業喪失收入來源,負擔著全體員工的工資社保等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很多企業因此難以為繼。
  • 《民法典》下合同解除制度淺述
    在此背景下再行爭論協議解除是否應納入合同解除範疇已無必要。但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協議解除能否適用於已經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似乎一直以來大多數人都默認了合同解除制度針對的是已經生效的合同,未生效的合同沒有解除的必要。
  • 教育培訓合同遇到疫情發生糾紛的處理原則
    培訓機構倒閉的,線下培訓無法進行,線上培訓開展不被接受的情況比比皆是。針對疫情期間的這類糾紛,人民法院一般會按照如下的原則予以處理解決。【糾紛處理原則】一、教育培訓合同應予以解除的情形:1、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影響不能進行線下培訓(如:培訓機構無法經營、倒閉關門或者培訓機構明確表示停業等情況);2、通過線上培訓不能實現教育培訓的合同目的的;3、教育培訓內容或實際情況不宜進行線上培訓的;4、具有時限要求的培訓合同
  • 最高法:因疫情完全交不起租金,可解除合同
    5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劉貴祥,民二庭庭長、一級高級法官林文學結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二)》介紹最高人民法院充分發揮民商事審判職能作用,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有關情況
  • 最高法發布指導意見 服務保障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央廣網北京9月25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最高人民法院今天(25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服務保障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指導意見》,明確人民法院服務保障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和工作重點,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
  • 原定的線下培訓班因疫情改成了線上,價格卻不變,蕭山媽媽質疑:這算違約嗎?專業律師分析來了!
    她們很疑惑:目前這樣的特殊情況,可以主張培訓機構違約嗎?如培訓機構將線下授課改為線上形式,是否有權解除原培訓協議?律師分析:因疫情導致線下教學無法進行培訓機構不承擔違約責任 如果培訓機構的授課協議未履行,消費者能否要求解除合同並請求賠償違約責任嗎?
  • 最高法首次專門針對電商領域知產保護髮布指導意見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13日發布《關於審理涉電子商務平臺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這是最高法首次專門針對電子商務領域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發布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共11條,涵蓋了基本原則、一般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的智慧財產權保護規則與治理措施、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的法律責任等內容。
  • 員工違反規定被解除勞動合同能要賠償嗎
    來源:四川工人日報原標題:員工違反公司規定被解除勞動合同,能否申請賠償金?11月18日,四川某科技公司員工王某致電本報諮詢:他在單位上班10多年了,今年夏天幾個朋友邀約出去旅遊,因臨時決定,自己也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所以在決定好旅行的當天晚上就出發了,沒有來得及向單位履行請假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