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我們分別解決了工作中如何聽,如何做的問題,今天我們來學習高效能個人管理的最後一節,如何邏輯清晰的表達。臨下班,小李急匆匆地回到公司找老闆匯報工作,張總,我今天去找匯通銀行王經理跟項目招標的事,早上九點我就過去了,他說很忙,還要開個會,讓我等一會,等到中午12點,他還沒回來,我想去吃飯,但是又怕他正好這個時候過來,想給他打電話,老闆脖子伸得老長,不耐煩的說:「說重點"。
這樣的事例在工作中比比皆是,比如領導問,這個功能非常重要,能不能馬上實現呀。因為功能確實很複雜,你支支吾吾的說了一大堆,「我們現在產品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以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如果要增加這個功能,巴拉巴拉巴拉「,領導很快打斷,說重點,就問你能不能實現。往往碰到這樣的局面,你都會倍感挫折,明明你想把前因後果解釋清楚,可是為什麼對方就是沒有耐心聽完呢,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從我們的教育說起,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老師教導我們,說話要講究起承轉合,有理有據,因為這樣,所以那樣。這就是演繹推理,從一般性的前提出發,通過推導得出具體的陳述和結論,這也是我們最常用的思考邏輯,工作之後,你會不自覺地把這種習慣用於表達。
如果是閒聊,可能沒有太大問題,但如果跟領導匯報工作,就會讓人聽半天,不知所云,說話沒有重點,那匯報需要什麼邏輯呢。在這裡呢,我介紹一種用於匯報的邏輯表達工具「PREP「,PREP是一個邏輯表達順序,P point 觀點,R reason理由,E,Example例子,最後一個P還是point,重申觀點,PREP,要求先拋出觀點,然後闡述理由,接著舉一個例子,最後再回到觀點做強調。
回到剛才的案例,按Prep的邏輯應該這樣說:「領導,功能可以實現。但我不建議現在增加該功能,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研發周期長,因為產品代碼老化,沒有足夠的擴展性,需要至少三個月時間才能完成。第二,影響現有用戶的使用,該功能需要修改現有的業務流程,有可能對用戶使用造成嚴重的影響,第三,該功能市場反饋並不好,像A公司的產品就增加了這項功能,市場反饋很一般,因此請領導慎重考慮一下,取消增加這項功能的計劃。「
你除了要知道表達的邏輯順序,一次成功的匯報,還依賴於精心地匯報前準備,匯報準備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第一,選擇匯報時機。第二,明確匯報目的。第三,匯報中儘量採用數字。第四,帶著方案去匯報。 首先看第一點,什麼時機匯報,你可以在工作進行時,完成時,出現問題時,時間延期時都可以匯報,無論什麼時間,一定要記住主動匯報,領導一般都會比較忙,不一定會主動找你,如果你覺得做好本職工作就好,不用總麻煩領導,這時你就已經失職了,如果站在你的上級會怎麼想呢?他會想,他不來匯報是不是出什麼事兒了,是不是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還是壓根就沒把我放在眼裡。
第二,匯報前一定要想清楚匯報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尋求資源支持,請求領導決策,還是讓對方知曉工作進度,同時匯報完,要想一下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是不是需要安排下一次匯報。
第三呢,匯報內容要多使用數字,數字能夠精確地描述現狀,說明問題,不容易引起對方的質疑,比如你說項目問題,快解決完了,就不如說項目目前一共有15個問題,已經解決了13個,剩下兩個正在解決,尤其是對於行業分析報告,要儘量多地使用數字來佐證你的觀點。
第四,匯報時要帶著方案來,而不是只講問題,儘量讓領導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讓對方知道,在發現問題後,你已經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而不是簡單地把問題拋給他。
好了,我來總結一下今天的課程,今天我們針對高效能個人管理的最後一課,如何邏輯清晰的表達進行了講解,介紹了邏輯表達工具,PREP以及如何準備一次匯報,聽說做是我們工作中天天都會用到的技能,如果你能夠按照課程中介紹的方法去要求自己,你就能逐漸的掌握工作的主動權,獲得領導的信任和相對自由的時間,以及全局性的思維能力,而這些都是項目管理的基本功。很難想像,連自己的工作都管理不好的人,能夠帶領團隊取得成功。
從下節課開始,我將帶大家進入難度更高的項目管理環節,你會發現,練好基本功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使你的項目管理降龍十八掌,虎虎生威,聽說做的內功心法,你練到了第幾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