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莆田鹽場成立60周年,它位於秀嶼區東嶠鎮,是福建省最大的鹽場。(圖:木痴)
莆田鹽場利用2000多平方米的石頭厝舊倉庫打造成莆鹽文化園。
文化園主要以製鹽為主題,回顧莆田千年的製鹽歷史以及展示莆田鹽工們的艱難創業歷程。
莆鹽文化園內的展品是向所有員工徵集老物件,件件代表著鹽場文化特色。
五六十年代,什麼重要的通知都是從這喇叭裡出來。
文化園內還有民兵訓練器具、早期印章等紅色藏品。
60年代的救火車你見過嗎?得靠人工推著跑。
一把手風琴、一部露天的電影給當年鹽場的青年們帶來了無限歡娛。
從前鹽十分寶貴,需要民兵武裝護運,文化園內的槍櫃內沒了槍,但那個年代對鹽的重視可見一斑。
木質的門還保留著莆田特色,上面的標語還清楚可見。
文化園內展示了鹽晶體到成品鹽的不同狀態,遊客可以了解莆田鹽場文化,一步一步見證鹽場恢弘的製鹽史。
你想見證滷水如何變成白花花的鹽嗎?你想聽聽鹽工們講講過去那回憶滿滿的故事嗎?
來莆鹽文化園!想去參觀的遊客,可開車導航到東嶠鹽場,或者乘坐351路、352路、20路公交車到東嶠站下車。(圖:木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