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譯製片殺手」該住手了
正在熱映的漫威電影《銀河護衛隊》只用3天時間就在國內取得近兩億的票房,然而該片的翻譯賈秀琰則再次成為眾矢之的。這位曾經翻譯過《黑衣人3》、《環太平洋》和《飢餓遊戲2》等大片的幕後工作人員,屢屢被觀眾吐槽翻譯水平業餘,更被戲稱為「譯製片殺手」。
賈秀琰的翻譯究竟有何問題呢?微博上的著名譯者「谷大白話」專門髮長微博詳解《銀河護衛隊》翻譯中至少存在80處錯誤,稱「除了明顯的漏譯誤譯,詞性搞錯、該意譯的粗暴硬翻,該直譯的隨意腦補,看不出內涵的直接音譯、把罵人的翻成賣萌的、把諧音和雙關梗一概無視之外,最令人驚嘆的就是活活把個喜劇片幾乎所有的笑點都翻譯沒了。」別的不說,把「moons」(衛星)翻譯成「月亮」,讓人不得不懷疑翻譯的專業水平。
此番聲討也讓不少觀眾回憶起賈秀琰曾經的「經典翻譯」。在《黑衣人3》中,「坑爹」、「傷不起」、「地溝油」和「瘦肉精」等時尚詞彙的濫用,讓觀眾屢屢出戲,更別提黑衣人說出「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有多違和。而《環太平洋》中,更出現了日本動漫裡的「天馬流星拳」,讓人覺得不知所云。
誠然,翻譯是件帶有主觀色彩的事情,但「二度創作」不能成為「原創」,更不能胡編亂造。不求句句都能信達雅,但至少要符合基本的標準。大眾英語水平的提高,民間字幕組的逐漸壯大,也對譯製片翻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其盲目追求「接地氣」,不如老老實實翻譯出電影本身要表達的意思。雖然大家去電影院看大片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圖一樂,但要獲得更好的娛樂效果,需要更嚴肅、專業的幕後製作,而不是在翻譯上業餘地耍花樣。
同時,吐槽賈秀琰可以,但整個譯製工作的選拔和審核,也需要為此負責。賈秀琰自己也解釋說,電影雖然是她進行翻譯,但不是她一個人做全部工作,譯製導演、譯製廠的工作人員都會對中文臺詞和字幕進行校對。別因為網友吐槽賈秀琰,而讓其成為一個「新賣點」,繼續放任甚至縱容這樣的譯製片翻譯。如此一來,既是對觀眾的不尊重,更是對電影本身的褻瀆。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徐亞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