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善良的品行,家長一定要這樣做

2020-09-03 果子她爸

&34;,可見人心本善,很多孩子之所以會變壞,走入歧途,都是因為被後天的環境所改變,對於大的環境我們沒有什麼辦法去改變什麼,可是在家庭的這個小環境裡,主動權還是在我們手中,父母們一定要把握好機會,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34;看到&34;聽到&34;由此可見,心存善良,可以讓孩子更好的體味人世間的真善美。

培養孩子善良的品行,家長一定要這樣做

1.讓孩子真正理解善良

列夫·託爾斯泰說過:沒有單純、善良和真實,就沒有偉大。為什麼要選擇善良呢?你堅守住了善良,它就會像蝴蝶效應一樣,在大洋的彼岸引起波濤洶湧,終將改變整個世界。

善良是一盞明燈,它能照亮別人的路,也能照亮自己的心。

善良,不是刻意做給別人看的一件事,它是一件愉快並且自然而然的事,我們選擇做一個好人,我們選擇做善良的事,不是為了回報,只是因為它能讓我們收穫寧靜與祥和、安定與坦然。

2.多把孩子帶到要為他人著想的環境中去。

你可以在周末帶著孩子去做志願者,為他人服務。或是在擁擠的地鐵和公交車上鼓勵孩子為老人或是其他有需要的人讓座。一旦孩子有善意的行為,就要給他們積極正面的鼓勵,並給孩子講解他們善意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怎樣的幫助。讓孩子對即使是微小的善舉也感到自豪,這就是培養孩子從小懂得&34;的道理。

3.父母應該讓孩子學會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忠臣和信任體現了中國傳統道德和中華民族的人格要意,從古至今,我們判斷人格的高大與低劣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其是否具有誠信的品格。因此,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孩子誠信進行教育。首先,父母要引導孩子學會與他人建立信任感;其次,父母要正確的去處理孩子&34;的行為,避免孩子因此而誤入歧途;最後,父母還要正確對待孩子的說謊行為,避免孩子因此而走上&34;的道路。

相關焦點

  • 李玫瑾:6歲之前,是孩子品行塑造的「黃金期」,家長要好好培養
    家長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但現在有些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忽略了對孩子品行的培養,要只知道品行對一個人來說比起能力更重要,能力與品行就如同左手和右手,光有能力,沒有品行,終究不會有什麼成就。
  • 孩子過於善良?家長看清「善良弱化」現象,讓娃既善良又不被欺負
    案例我們做家長的,從小就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是十分的美好,並且從小教會孩子要善良,而我們做家長的多多少少也知道,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黑暗,然而我們孩子長大後也會發現這個世界並沒有我們家長所述說的那麼美好。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一味的去灌輸一些心靈雞湯,時而告訴他們現實總是很殘酷。
  • 教育應以人為本,把培養孩子品行放首位,家長的這幾種方式很有益
    我們中國有這樣一句古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培養一個優秀得孩子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如今絕大多數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為了讓孩子將來能有出息,家長們真是費盡心思,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確實很有意義,但是有很多的家長只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而忽視孩子的品行、人格教養,總是認為教育就指的是孩子的學習,只要學習成績好,那麼所有的都不是問題,這樣的觀念是非常片面的
  • 如何培養孩子有良好的品行,不妨試試以下建議
    老人寵溺孩子,把孩子捧得過高,導致在孩子面前沒有形成一定的權威性。我們改變不了老人的思想,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思想,正確地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孩子的成績好壞與否,品行是關鍵。道德可以彌補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卻難以掩蓋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與他的家教有關。老師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怎樣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個人覺得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 善良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品質,培養孩子的善良品質,很關鍵
    讓孩子養成善良的品性,家長這樣做>1.經常誇讚孩子的善意行為家長誇讚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減量不要物質獎勵,家長可以口頭誇讚孩子,讓孩子覺得心理滿足就可以,如果家長經常物質獎勵,就會讓孩子覺得善良是可以換來好處的,孩子以後就會有目的的善良,而不是真正認識到善良的意義。
  • 公交車上,5歲孩子「噁心」行為引乘客反感,小小年紀卻沒了善良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本該是天真善良,充滿同情心與愛心的小天使,可是沒想到這個孩子卻變成了這個樣子。良好的品行是一個人最基本所要具有的,如果家長的品行不端,那麼孩子的品行也不會太好。都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這話一點也不假,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就能看出這個道理。
  • 情商高的孩子會有更好的未來,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家長可以這樣做
    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家長可以這樣做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教孩子做一些事情,從小培養孩子獨立做事情的能力,讓孩子養成獨立的性格。同時家長也要讓孩子幫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鍛鍊孩子的吃苦能力,還能讓孩子體會家長的辛苦和不容易。
  • 作為家長,我們當這樣培養孩子!
    孩子的培養既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誨,也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在現實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確需要家長與學校老師等的密切配合。而作為家長,在當下應當怎樣培養自己的孩子才算真正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呢?我認為應當從下面兩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 (1)從孩子未來的安身立命之本出發,我們應當培養優秀的孩子。
  •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家長要做哪些呢?
    而作為家長,我們更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注重有意的培養他們的高情商,具體我們又要怎麼做呢?一、積極鼓勵孩子在陪伴孩子玩遊戲或者學習的時候,要有耐心,更投入的與他們交流玩耍,給予他們更多正面的回應,當他們做的好或者不好的時候,不要以大人的標準去評價,多多鼓勵他們,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可以做好的。
  • 過分的善良會害了孩子!這幾種情況要讓孩子學會拒絕,父母知道嗎
    從小讓孩子多接觸此類文化對孩子的性格塑造是非常有利的。一個善良有愛心的孩子必定有感恩之心,有了感恩之心那麼他就不會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把善良的種子播種到孩童的一心靈中,孩子長大以後必定是一個心胸寬闊,品行端正之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會把最美好的東西教給自己的孩子,善良這個優秀的品質家長們也會在有意無意中言傳身教給孩子的。
  • 培養高情商孩子,家長要做哪些呢?
    現在的家庭對於孩子都是十分重視的,在給他們提供好的物質條件的同時也注重對於他們技能的培養,從小報名各種培訓班,讓孩子擁有多種才藝,當家長沉浸在這種自豪中時,往往也容易忽視了在家庭教育中更為重要的情商培養。
  • 培養孩子變得善良,不僅有利於生活,而且對孩子有好處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未來的生活中佔據主導地位,不僅能夠財務自由,而且能夠享受生活。關鍵是要看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人之初,性本善」,善良的品格似乎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但是步入社會的我們卻很明顯的看到,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品質,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善良。不少家長也擔心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所以讓孩子「不要善良」。
  • 家長這樣教寶寶學會分享,培養慷慨大方的孩子
    俗話說「驕兒一日百年悔」,家長一定不能事事慣著孩子,要讓孩子學會分享,這樣才會利於孩子今後的性格發展。但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由於對孩子非常疼愛,常常不由自主陷入對孩子的溺愛中,視孩子為掌上明珠,一家人都圍著他轉,見不得孩子有一點哭鬧,對於家長不同意的事,孩子只要稍稍哭鬧,就可以輕易「瓦解」家長的意志。
  • 媽媽說| 父母的品行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我認為,大部分孩子出生時智力差異並不大,到了高年級以後,成績的落差有90%以上來自家庭教育的不同。這次感謝中國福利會舉辦上海國際少兒生活方式展,給我一個機會分享我在兒童教育中的一些心得,來參加展會的爸爸媽媽們也一定會對兒童生活方式和家庭教育,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我要分享的第一個觀點是:父母的品行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 社會透視:為什麼要做善良的人——培養孩子善良正直的真正意義
    從小到大家長和老師總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善良正直的人。大家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良正直的人會受到上天的眷顧。然而隨著我們年齡增長,你會發現上天並沒有更青睞善良正直的人。有的時候反而因為善良正直,而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 現在的社會,你還敢培養孩子做善良的好孩子嗎?父母:很猶豫
    導讀:現在的社會,你還敢培養孩子做善良的好孩子嗎?父母:很猶豫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現在的社會,你還敢培養孩子做善良的好孩子嗎?父母:很猶豫!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的教養,折射著父母的品行
    網上曾經有這樣一條新聞:天津地鐵上,有一名男子,一上車就剝起了大蒜,蒜皮撒了一地,這舉動讓周圍的人都皺眉不悅。這時候,一個身穿校服的女孩做了一個讓大家都矚目的動作,她蹲下身子,把地上的蒜皮都收集起來,整個過程只用了五秒,然後在到站時帶下了車。 一扔一撿,形成了鮮明的反差,網友們紛紛評論,看人家的孩子多有教養啊。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要出頭嗎?家長這樣做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
    而有關係存在的地方,就一定會有衝突。孩子在學校,在群體生活中學習人際交往,作為家長,需要學習的是,在孩子遇到「交際衝突」時應該如何處理。所以家長首先要做的,是詳細了解事件經過,對自己孩子不偏聽偏信,是應該的,但也不要直接否定孩子。
  • 培養孩子高情商,家長一定要做好這三點
    情商重於智商,只有高情商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與他人和睦相處,當然也更容易取得事業的成功,收穫人生的幸福。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呢?下面這三個方面非常重要:首先是尊重孩子的個性。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當然每一個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特點,所以家長想讓孩子健康成長一定要尊重他的個性。家長不能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一門心思按照自己的願望去培養孩子,設計孩子的前途。而是應該結合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在現有天賦的基礎上進行「因材施教」,把他的愛好和特長培養得更加突出,而不是在家長感興趣孩子不感興趣的領域盲目「培養」。
  • 培養孩子健康發展的九大教育法則,家長一定要知道
    性格好,孩子在學習生活中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更能吃苦,不輕易放棄。孩子性格身心的發展,不是無跡可尋,只要用心,家長一定可以讓孩子健康成長。這九條培養孩子健康發展的黃金教育法則,家長們趕緊學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