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莞惠軌道互通:5年內8條軌道接通!東莞佔5條!

2020-12-20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深房智選,ID:SFZX-888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今日,國家交通運輸部正式同意《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關於審批交通強國建設深圳市試點實施方案和試點任務申請書的請示》(深交〔2019〕262號)。

深莞軌道互通:

1-2年內動工建設:深圳10號線東延至鳳崗,深圳11號線北延至長安,深圳22號線北延至塘廈、穗莞深城際延伸段

3-5年:深圳6號線貫通東莞1號線並建成通車

今年內:東莞2號線延長線有望動工建設

深惠軌道互通:

1-2年內動工建設:深圳14號線東延至惠州惠陽、深大城際鐵路、深惠城際鐵路

重點內容與預期成果:

1、3—5年時間,深圳機場與全球創新型城市、歐美澳熱點城市及「一帶一路」新興市場國家節點城市連接的國際航線數量超過100條,機場國際旅客和國際貨郵吞吐量佔比分別達到20%和50%。

2、通過1—2年時間,啟動深大城際、穗莞深城際延伸段、深惠城際等城際鐵路項目建設。

深圳地鐵10號線的東延長線規劃草案

深圳地鐵11號線在碧頭站預留東莞長安鎮海悅花園站,或長安步行街站換乘銜接條件

路線從福田保稅區一路向北到臨深的塘廈,連接深圳中心城區。

深圳10號線東延至東莞鳳崗、深圳14號線東延至惠州惠陽、深圳11號線北延至東莞長安、深圳22號線北延至東莞塘廈等跨市城市軌道項目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並啟動建設。

通過3—5年時間深圳6號線支線與東莞1號線黃江至深莞邊境段完成銜接及貫通運營西麗樞紐和機場東樞紐建設完成。

3、完善深圳港疏港基礎設施網絡,打通鐵路進港「最後一公裡」。推動平鹽、平南疏港鐵路改造,加快平湖南鐵路貨場建設,啟動黎光內陸港前期工作。

通過1-2年時間完成深莞惠地區貨櫃近距離內陸港體系運營模式研究、選址研究、疏港鐵路規劃方案研究。

通過3-5年時間與東莞就黎光內陸港建設達成一致,用地得到落實,完成黎光內陸港和平湖南至黎光鐵路支線的前期工作

4、通過1—2年時間啟動機荷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工程通過3—5年時間,完成機荷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工程。

~東莞2035軌道交通規劃~

規劃到2035年,

東莞將形成軌道交通線路12條,

共473公裡,

其中市域快線4條,通勤普線8條

~東莞地鐵2號線三期工程:年內動工~

東莞地鐵2號線三期工程,線路全長約17.5公裡,由虎門高鐵站向虎門鎮中心區及濱海灣新區方向延伸。除虎門火車站為高架車站外,其餘線路及站點均為地下敷設,共設8座車站,從北至南貫穿整個虎門和濱海灣。

2號線三期總投資115.32億,工程建設年限為2021年至2026年。如今,工程提前至今年內開工,這也意味著線路有望提前開通。

目前華潤已經中標了2號線停車場、濱海灣站TID、濱海灣站TOD綜合開發等地塊的前期服務商,著手開展的相關拆遷安置服務。

整個濱海灣站TOD目前都是以「舊廠房+小產權房+部分空地」為主,確實需要立即著手前期的拆遷安置等工作。

濱海灣站未來共計有5條軌道交通匯集於此,分別是深茂高鐵+中南虎城際+東莞地鐵2號線(延長線)+東莞地鐵9號線+廣州地鐵22號線延長線,和虎門高鐵站一樣,也是聚齊了「高鐵+城際+地鐵」的超級交通樞紐。

濱海灣站也將作為東莞下大力氣重點打造的TOD,目前主要以「商業+住宅+市政配套」為主,功能比較複合。隨著深茂高鐵的建設工期逼近,濱海灣站的開工建設已經迫不及待了!

~交通強國建設深圳市試點任務要點~

一、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

(一)試點單位。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貫徹構建基於「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要求,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十四五」發展相關規劃的銜接,修訂完善《深圳機場國際航線網絡布局規劃》。加強國際航線、航班時刻和國際航權配置。在積極、漸進、有序推進國際航權開放的過程中,對與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定位相適應的國際航線航班所需航權予以支持。打造面向亞太、連接歐美澳、銜接「一帶一路」的航線網絡。建設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基地航空公司,培育本土全球網絡型航空公司。

2.推進數位化轉型和四型機場建設,全面試行行業新政策、新技術,創新開展旅客全流程自助服務、行李全過程跟蹤等數位化應用,積極探索地基增強系統(GBAS)、尾流重新分類標準(RECAT)和點融合等技術應用,大力提升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打造體驗最佳的國際航空樞紐。

3.強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完善空港平臺運作機制,建立健全機場運營管理模式,探索機場運管委實體化、法定化運作,全面提升大型機場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推動大灣區空域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在深圳設立大灣區聯合管制中心,推進大灣區機場群層面信息共享和協同管控。

4.推進航空物流發展,完善「卡車航班」業務,發展冷鏈、貴重物品等更高附加值的物流業態,豐富跨境電商業務類型,建立航空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快件集散中心。

5.積極發展空公、空海、空鐵等聯運服務,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實施24小時直接過境旅客和直接往返機組免辦邊檢手續政策,探索「一檢到底」、為粵港澳大灣區旅客提供便捷順暢的運輸服務。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深圳機場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服務品質不斷提升。

通過3—5年時間,深圳機場多航站體系形成,綜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深圳機場與全球創新型城市、歐美澳熱點城市及「一帶一路」新興市場國家節點城市連接的國際航線數量超過100條,機場國際旅客和國際貨郵吞吐量佔比分別達到20%和50%。體制機制改革和四型機場建設走在行業前列,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大型機場治理能力現代化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服務水平和旅客體驗位列全球同類機場前列。

二、都市圈軌道交通和站城一體化發展

(一)試點單位。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辦公室,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與周邊城市協同開展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一體化規劃,推進深惠城際、深大城際、穗莞深城際延伸段等一批都市圈城際鐵路項目建設,加快深圳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向周邊城市延伸。

2.依託西麗、機場東樞紐建設,探索由地方主導的樞紐統一規劃、設計、建設、管理模式。開展鐵路樞紐用地立體分層設權、分層出讓,推動樞紐站城一體化開發,破解既有條塊分割、銜接不暢等難題。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啟動深大城際、穗莞深城際延伸段、深惠城際等城際鐵路項目建設。深圳10號線東延至東莞鳳崗、深圳14號線東延至惠州惠陽、深圳11號線北延至東莞長安、深圳22號線北延至東莞塘廈等跨市城市軌道項目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並啟動建設。

通過3—5年時間,深圳6號線支線與東莞1號線黃江至深莞邊境段完成銜接及貫通運營。西麗樞紐和機場東樞紐建設完成,形成可操作、可複製推廣的樞紐統一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的一體化工作流程。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交通和站城一體化規劃、建設、運營機制進一步優化,銜接水平全面提升,支撐區域高效聯動發展。

三、港口城市近距離內陸港體系建設

(一)試點單位。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辦公室,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鹽田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完善深圳港疏港基礎設施網絡,打通鐵路進港「最後一公裡」。推動平鹽、平南疏港鐵路改造,加快平湖南鐵路貨場建設,啟動黎光內陸港前期工作。

2.創新形成多元主體協同合作的疏港鐵路運維和服務模式。發揮地方政府、港口物流企業、鐵路運營企業等多元主體在疏港鐵路建設、運營、管理等領域的主動性,優化運輸組織流程。運用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整合多式聯運相關方信息,推動多式聯運公共信息的互聯共享。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完成深莞惠地區貨櫃近距離內陸港體系運營模式研究、選址研究、疏港鐵路規劃方案研究,完成平鹽鐵路改造詳規,完成平南鐵路工可等前期研究並啟動建設,完成平湖南鐵路貨場建設並投入運營。

通過3—5年時間,平南鐵路改造完成,平鹽鐵路改造工程動工。與東莞就黎光內陸港建設達成一致,用地得到落實,完成黎光內陸港和平湖南至黎光鐵路支線的前期工作。形成包含近距離內陸港規劃方法、建設方式、運營模式、監管機制等在內的一整套成體系的技術成果。完成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搭建,實現海關、鐵路、內陸港、綜合保稅區等環節的數據交換與共享,多式聯運服務水平和整體效率顯著提升。

四、高度城市化地區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及自由流收費體系建設

(一)試點單位。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公安局,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深入研究以機荷高速公路為代表的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關鍵技術,打造集橋、隧、路為一體的高速公路網複合格局。

(1)探索形成城市交通基礎設施複合利用的技術標準。採用橋梁工業化智能建造技術,提出適合城市橋梁上、下部結構模塊化建造的合理連接方法及構造,形成包含集構件拼裝、實時監測、智能控制等多套系統的一體化架橋機裝備設計方案。

(2)以全要素、全周期數位化為基礎,以BIM模型為核心載體,打造機荷高速公路數字孿生體,建立智慧化建設運營管理平臺,實時診斷物理實體狀態,實現對建管養運全過程的「可知、可測、可控」,提升高快速路建設管理的數位化智慧化水平。

(3)通過科技手段支撐複雜交通流動態管理。加強主動識別、短時預測、知識圖譜、協同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究,建立具有預知、協同、自識、開放四大核心能力的智慧化運營管控平臺,突破交通管控難點,實現全線、上下層交通的主動管控及時空均衡,提升立體複合高速的運行效率、通行安全及服務體驗水平。

2.探索自由流收費技術,提升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務水平。

(1)通過ETC門架系統及配套稽查設備,實現對符合車輛自動扣費及不符車輛自動稽查,建立開放式無站自由流收費系統。

(2)探索高速公路運營及管理單位實施的自由流收費模式,將試點路段收費納入現有部、省兩級清分結算模式,完善新模式下的聯網收費清分結算工作制度。

(3)構建涵蓋信息共享、聯合稽查、徵信管理、配套政策等內容的制度體系。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啟動機荷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工程,依託工程形成《立體複合高速公路幾何設計技術指南》《面向立體複合高速公路的基於BIM數位化智慧化建設研究報告》。初步建成基於BIM的智慧化建設管理平臺。完成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費關鍵技術研究及系統設計等工作,形成《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費模式方案》。

通過3—5年時間,完成機荷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工程。在立體複合高速公路設計理念及技術標準、橋梁大規模工業化智能建造關鍵技術、主動交通管控模式、建管養運智慧化一體化管理上取得突破,形成高度城市化地區高快速路立體複合改擴建成套技術。建成主動交通管控系統、基於BIM的智慧化建設及運營管理平臺。實現以ETC扣費、高清車牌識別輔助稽查的收費模式,建成開放式無站自由流收費測試系統,形成自由流新型收費示範。

五、智慧交通科技創新應用

(一)試點單位。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公安局。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加強交通信息基礎設施推廣應用,推進基於5G、物聯網等技術的智慧交通新型基礎設施示範建設。

2.推進綜合交通大數據體系建設,提升覆蓋海陸空鐵全方式的一體化管控能力,實現全市信號燈「一張網」智慧化調控,推進智慧停車項目建設。

3.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在深圳測試及試點應用,促進智能網聯技術相關產業加速發展。

4.推動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增強北鬥的位置服務能力,為各類車輛提供更精細的監控管理服務。

5.研究應用新技術實現經濟槓桿調節道路使用,提高核心區小汽車使用成本,優化出行結構。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前海樞紐、深圳機場、媽灣港區、蛇口郵輪碼頭、深圳地鐵等為代表的一批城市新型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化運營水平明顯提升。

通過3—5年時間,建成深圳城市交通大數據中心,完成交通運輸一體化智慧管控平臺建設、信號燈「一張網」調控等項目,精準管控和精細服務能力大力提升。出臺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及應用試點相關政策及標準,建成深圳智能網聯交通測試示範區,打造1—2條智能網聯汽車應用試點線路。基本構建覆蓋全深圳的北鬥地基增強網絡,推進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在交通行業的深度應用。出臺通過經濟槓桿調節城市核心區小汽車使用相關政策,構建交通需求調控與綠色出行改善的良性互饋機制,力爭試點片區高峰期公交機動化分擔率不低於80%。

相關焦點

  • 創歷史新高8條地鐵放射狀對接莞惠 深圳軌道交通建設醞釀
    日前,深圳城市軌道交通四期工程開工,標誌著深圳軌道交通建設開啟新篇章。2018年,深圳軌道交通三期、四期將有17個約300公裡的在建項目,創歷史新高,預計2022年底深圳將擁有15條線路,軌道交通網絡總長約570公裡。記者梳理發現,到2022年共9條軌道線的終點在各個方向到達深圳的行政區邊界。
  • 莞惠城際至贛深惠州北站延長線招標 未來還將接駁3條城際
    截圖來源: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工程概況:正線約8km 工期3.5年總投資37億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站延長線是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的莞惠城際線的延長線,起於莞惠城際小金口站,止於贛深客專惠州北站,正線長約8km。
  • 東莞松山湖地鐵直達深圳南山 深莞惠將現半小時生活圈
    原標題:深莞惠將現半小時生活圈 深圳地鐵6號、11號線將與東莞地鐵1號、3號線在兩地邊界地區實現接駁,而深圳地鐵14號線也將研究延伸到惠州大亞灣。在未來,東莞的松山湖將與深圳的南山實現地鐵相連,深圳創新資源與莞惠的產業資源將通過軌道交通實現便捷的流動和聯通。
  • 東莞軌道路線站點全收錄!
    城市軌道交通據規劃,東莞市城市軌道交通規劃方案由1、2、3、4、5號線5條骨幹線路和1號線支線、3號線支線、4號線支線、5號線支線和深圳10號線東延線等5條輔助線路,共計10條線路構成,途經26個鎮街,全網總裡程298.6KM。
  • 廣州未來5條地鐵將通到東莞!
    廣州、東莞未來將有5條地鐵線路實現接駁、穗莞深城際將在今年通車、佛莞城際(廣州南站至望洪段)預計2020年建成、......廣州、東莞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來往更加方便!
  • 交通給力 深莞惠三地一小時生活圈漸現雛形
    目前深莞、深惠間新建或改擴建的對接高速公路共8條。仁深高速公路博深段、莞深高速公路惠州段等16項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正按計劃推進。  據市交委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備受關注的廣深沿江高速公路目前進展順利,該項目的前期工程已基本完成。該路建成後,可連接深港西部通道、西部港區、機場至東莞西部,承擔香港至深圳、東莞西部和廣州方向的過境貨運交通,西部港區的疏港貨運交通及深圳西向的部分對外交通。
  • 全東莞都關心的軌道:穗莞深城軌開始測試,提前了解它的4大亮點
    全線計劃7月聯調聯試,站內設施配套已基本完工穗莞深城際鐵路起點為廣州市新塘站,終點為深圳機場站,全長約76公裡。沿線分別是廣州境內設1個車站,東莞境內設10個車站,深圳境內設4個車站,是首條即將開通連接兩大超一線城市的城際軌道。
  • 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貫通廣深線網,東莞到廣州或深圳只需1小時
    :自廣州地鐵5號線與東江交匯處起點,途經潤豐路、中心大道、東環路、水鄉大道、西部幹道、萬江大道、鴻福路、八一路、莞長路(G107)、建設路、新城大道、松佛路、富民大道、公常路,至莞深邊界。)公示:1號線的站點再次作出調整,由24個站點增加到27個站點,其中城市軌道交通換乘車站5座,這次調整的主要目標是為加快實現東莞與廣州、深圳城市軌道交通的銜接,以及城市軌道交通引入贛深高鐵及東莞南站的迫切需要。
  • 莞深中心區將新增一條城際快軌線
    4條地鐵線對接莞深,看看哪條離你家近  昨天,莞深兩市推進茅洲河汙染綜合整治、軌道交通建設相關問題工作協調會昨天在東莞召開。  「莞深快軌」快速連通莞深中心區  會議介紹,按照經2014年10月深莞惠經濟圈(3+2)黨政主要領導聯席會議審議通過,並於今年4月27日印發的《深莞惠交通運輸一體化規劃》,深莞兩市共同提出了莞深城際快速軌道。
  • 深莞示範區?知識城太平片區?為傍豪門,這些地方好拼!
    一線臨深的南部9鎮融入深圳,對於當地樓市來說,無疑是巨大利好。 深圳常住人口1343萬,比起常住人口846萬的東莞,購房需求要大得多。 可是,深圳新房均價全國第一,已達5.5萬元/平,不少片區均價已達10+,大量無處安放的購房需求轉向與之接壤的東莞臨深片區。
  • 軌道上的深惠加速同城化,深惠正形成「半小時經濟生活圈」
    南方日報2019年7月22日訊 10分鐘,這是坐廈深高鐵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坪山站的車程。30分鐘,這是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北站的距離。  隨著贛深高鐵建設,預計到2021年從惠州中心區到深圳只要20多分鐘,跨城「半小時經濟生活圈」正在形成。
  • 深圳擴容猜想:成為直轄市or深莞惠大都會區?
    雖然丁力的客戶就在對面的東莞長安鎮,但是由於一河之隔,工廠門前的主幹道新和路(新和大道)成了斷頭路。他每次都得繞道去松崗,然後再抵達長安鎮,費時費力。他對第一財經說:「不堵車的時候要半個多小時,堵車的話就很難說了。如果河上有橋的話,開車過橋估計就一兩分鐘。」他的願望很快就會實現。深圳市交委2016年1月中旬表示,深莞惠三地將籤署協議,共建36項邊界路網對接項目。
  • 炒作深莞惠大都市圈概念,不是惠州樓市的救心丹!
    皆因深圳都市圈是以深莞惠大都市區為主中心,然後以深汕特別合作區、河源都市區、汕尾都市區為副中心,形成中心引領、軸帶支撐、圈層聯動的發展格局。他們看好惠州的原因,無非是惠州作為深莞惠大都市區的幾何中心,看上去左擁深圳東莞,右抱河源汕尾,佔據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加上政策的加持,還不起飛?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 【碧桂園天御灣】望洪樞紐年內啟用,水鄉人將暢享一站多城生活
    望洪樞紐,東莞唯一的城際軌道樞紐站。佛莞城軌、穗莞深城軌、莞惠城軌、東莞R1線地鐵四軌均交匯於此,無縫對接佛穗莞惠深五城,向東可抵達惠州,往北可前往白雲機場,往南可抵達深圳機場(前海),成就珠三角的互聯樞紐。資料顯示,位於望牛墩鎮和洪梅鎮交界處,南北走向的穗莞深城際在此與東西走向的莞惠城際形成十字立體交叉換乘,穗莞深線站臺層位於佛莞惠線站臺層下方。
  • 望洪樞紐年內啟用 市民坐城軌可從東莞水鄉直抵惠州
    2017年5月16日,建設中的望洪樞紐站  全媒體記者 鄭家雄 攝 2017年5月16日,建設中的望洪樞紐站  全媒體記者 鄭家雄 攝東莞時間網訊(全媒體記者 程瑋堅)城際軌道望洪站位於望牛墩鎮和洪梅鎮交界處
  • 東莞官宣:深圳13號線這樣延伸至松山湖!深莞3條地鐵對接
    3、目前,東莞已開展廣深第二高鐵的相關線站位研究工作,並積極爭取將廣深第二高鐵部分線路列入近期建設規劃。4、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批覆的《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明確提出了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的規劃目標,深圳軌道6號線支線、13號線等連入東莞城市軌道網絡將引領東莞城市發展格局、重塑城市發展形態、提升城市品質、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都市圈。
  • 廣州新一輪規劃:17條地鐵接佛山,5條地鐵接東莞
    灣區城市互聯互通除了高鐵之外,彭高峰還著重強調了地鐵的重要性。《規劃》草案也提出,要與佛山、東莞、清遠、中山等周邊城市地鐵銜接。廣州將如何與周邊城市實現地鐵對接呢?2010年11月3日,廣佛地鐵開通,成為全國首條城際地鐵線。目前,廣州佛山兩地除了廣佛線直接對接外,還有在建的廣州7號線西延段、佛山2號線的兩條線可對接融合。
  • 2塊錢到東莞!深莞再添三條跨市公交線
    來源:深圳新聞網小夥伴們你從深圳坐車到東莞,最便宜的一次路費要多少錢?小編告訴你:2元!2元!2元!你沒看錯!12月1日起,深圳到東莞的跨市公交將再添3條,票價均為一票制2元!
  • 深惠城軌「莞深段」將有5條軌交線換乘
    比如,2分鐘從東莞坐車到深圳,上班不遲到;5條城軌和高鐵線隨便換,出差超方便。深圳地鐵官網近日公布了《深圳至惠州城際鐵路前海保稅區至坪地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深惠城軌「莞深段」不少細節曝光。  鳳崗去深圳大概2分鐘  根據意見稿,深惠城軌「莞深段」途經深圳市前海合作區、寶安區、南山區、龍華區、龍崗區,以及東莞市鳳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