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教學理論認為,中學生合作學習效率最高,如何開展?

2020-09-05 讀寫升級

《為了合作的學習》:為了讓課堂變革真實地發生

合作學習的實踐最早起源於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達到頂峰。合作學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大提升了學習的效率。《為了合作的學習》是合作學習的應用研究,屬於「策略研究」。這本書不僅告訴大家合作學習是什麼,為什麼要合作學習,更重要的是它還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應用合作學習,提煉出了35個常用的策略,16個常用的技能。此書具有非常強的實用指導性。

本書的作者是鄭傑。他曾出任過校長,現在是一個自由教育者和撰稿人,出版過《首席教師》《戰略勝利》《忠告中層》等教育專著。因其觀點新銳,被戲稱為「另類校長」。近年專注於合作學習研究,在中國各級各類學校推廣合作學習,以期讓課堂變革真實地發生。

《為了合作的學習》一共分為6章,前四章是從四個不同的方面去解說對合作學習的理解,澄清一些錯誤的合作學習觀念。後兩章是合作學習的實踐操作技能,指導師生進行合作學習實踐。

本書第一章是從學校的角度去解說合作學習。

分析了合作學習推進困難的學校層面的原因。如《名校的課堂為什麼動不了?》解說的是名校推進合作學習,變更學習方式的困難所在。因為名校學生都有好的生源和師資,他們即使用最原始的方式仍能取得很好的學習成績。他們不願意去冒改革的風險,他們變革學習的方式最弱。

本書第二章是從教師的角度去解說合作學習。

《誰是合作學習的敵人》分析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教育流派對教育的本質,目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分歧,但是無論哪個流派的教育思想理論都支持合作學習,都認同合作學習是個好東西。但是反對合作學習的還是大有人在,主要是學習能力不不夠的人,在傳統教學方面取得較大成就的人,思維方式有問題的人。

本書第三章是從課堂的角度去解說合作學習。

課堂是進行教學實踐活動的主陣地,也是合作學習改革的主要對象。作者重點辨析了合作學習與分組教學、與「讀讀議議」教學等本質上的不同。也解說合作學習課堂的一些特徵:比如合作學習是非常優雅的,合作學習「教有定法」,合作學習既談合作,也講究「合爭」,合作學習的公開課為什麼難看?從課堂的各個角度去解說合作學習,讓教師更好地去把握合作學習。

本書的第四章是從學生的角度去解說合作學習。

該章首先明確了,合作學習是兒童學習的權力,合作學習成功的標誌是學困生也能得到長足的進步,合作學習要從深層次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內在需求。當然也談到了合作學習無法根本解決教育公平的局限性。

本書第五章是實操技術。重點介紹了合作學習中常用的35個策略。本書第六章重點介紹合作學習中常用的16個技能。

總之,這是關於合作學習經驗總結之作,是一本既有理論澄清作用,又有實踐指導作用的書。認真學習它,必將能在推動教與學方式變革中起到重要指導作用的一本書。我鄭重向廣大教師朋友們推薦它。

相關焦點

  • 互助合作模式對中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
    9月20日下午在松北區利民中學,圍繞著以「四位一體」國家級課題為核心的子課題「互助合作模式對中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進行了一場生動的研討。
  • 高中語文中合作學習的作用與教學對策
    摘 要:合作學習的概念興起於美國,是當代重要的教育理論之一。隨著我國新時期語文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核心素養培養概念的提出,合作學習已經成為近年來高中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合作學習注重在互助性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因此,有必要探析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組織合作學習教學的開展。
  • 省教學能手楊欣:用效率補齊"小"學科短板——讀《中學生學習心理及有效學習方法指導》| 成長一「夏」
    初見《中學生學習心理及有效學習方法指導》這本書時,以為是指導老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便毫不猶豫的借來了,翻開書準備細讀,看到編者話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本寫給中學生的書,但轉念一想,把自己當成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學習,也不失為一個了解學生的好機會。
  • 學習動機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
    就如何調動學習積極性方面從(教育)心理學方面進行一個簡單的分享,即介紹一下學習動機相關心理學理論及運用。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首先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之間並不是呈正比關係,也就是說不是學習動機越強烈,學習效果就越好。依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動機強度和工作效率之間的關係是呈倒U型曲線,當動機水平處於中等強度的時候,工作效率最佳(學習效果最佳)。
  • 怎樣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其他學生惟命是從;要麼一哄而起,使得小組討論成為一種課堂教學的「擺設」,把小組合作學習簡單化和庸俗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對採用小組學習策略準備不足,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教師做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包括對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學目標、教學環境和資源等的深入和細緻的分析,把問題情景、自主學習、協作環境和學習效果的評價等方面進行系統的設計,只有這樣小組學習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 開展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策略,促進課堂教學實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首先要理解合作學習的實質,其次掌握提高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策略,然後要規避在實施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一、理解合作學習的實質是課堂教學中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的前提。
  • 《中學生學習心理及有效學習方法指導》讀後感:用效率補齊「小」學科短板
    初見《中學生學習心理及有效學習方法指導》這本書時,以為是指導老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便毫不猶豫的借來了,翻開書準備細讀,看到編者話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本寫給中學生的書,但轉念一想,把自己當成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學習,也不失為一個了解學生的好機會。
  • 推動學案導學 提高教學效率
    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指出:「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為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將一言以蔽之曰: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可見,學習者的原有知識基礎對其學習新的知識十分重要。據此理論,就如何推進學案導學,提高課堂效率,我有以下建議。
  • 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創設學習情境新課改背景下,各學科知識的獲取,不再是教師單調乏味的講述,而是置知識於一定的學習情景之下,通過師生的共同探究、合作學習重新獲取,而且力求自然順暢,避免一味地灌輸。教學方式更為靈活多樣,必要時走出書本,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走向社會,通過現代信息資源,通過現代電教手段,創設真情實景,師生身臨其境,通過自我感受,獲得知識體驗,發現科學規律,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新型學習方式,大大提高個人課堂學習效率。
  • 四大學習理論對教學的啟示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建立起刺激與反應的聯結。桑代克認為學習建立的過程是通過嘗試錯誤建立的,巴甫洛夫認為學習建立的過程是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斯金納認為學習的建立需要強化的作用,班杜拉認為學習是觀察學習的結果。其中,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成為對程序教學的最大貢獻。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角色主要是訓練者以及管理者。
  • 創設合作學習的條件,有效組織開展合作學習,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首先要理解合作學習的實質,其次掌握提高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策略,然後要規避在實施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一、理解合作學習的實質,在課堂教學中有效開展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形式,是教師通過把學生分成2---6人組成的學習小組一起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教師分配的學習任務的教學活動。在合作式學習中,只有取得小組的成功,才能獲得個人的成功,即個人目標的真正達成取決於小組集體目標的實現。
  • 合作學習——有效教學策略(六)
    有效教學策略沒有一名教師會說,我不在意自己教得怎麼樣、學生學得怎麼樣。如何教得更好、讓學生學得更好是所有負責任的教師都關注的話題。而教學策略作為教與學的組織方式和實施方式,深刻地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 「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到底有幾種
    STAD強化同伴積極互賴,幫助他人學習,證明自己已經通過合作學習達到一定的水平,這體現了合作學習的互相幫助,同伴的貢獻,這也激勵所有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尤其是基礎較差的學生。  小組調查法    1976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沙倫(Sharan, S.)出版《小組教學(小組調查)》,推出了「小組調查法」(group investigation,簡稱GI)。杜威的觀點對GI產生重要的影響。杜威認為「科學探究的實質是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學生從中體會到知識是如何產生的, 沒有某種思考的因素,就不可能存在有意義的學習」。
  • 教學研究| 論外語教學中的批判性合作自主學習
    筆者認為,這些要求也同樣適合我國當前的外語教學,「學思結合」、「學會學習」、「獨立思考」、「勇於創新」這些正是批判性合作自主學習的精華所在。為此,筆者將以二語習得理論和一些更為廣泛的社會文化、政治、哲學範疇的理論為依據論述外語教學中提倡批判性合作自主學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希望本文的討論能引起更多學者在思考我國當前外語教學改革時關注批判性合作自主學習這一新的領域。
  • 聯通主義學習教學交互研究新視角:行動者網絡理論
    關鍵詞:聯通主義;學習理論;教學交互;行動者網絡;學習分析聯通主義學習理論作為數字時代的學習理論,為我們深入認識在日益開放複雜的信息網絡時代「學習是如何發生的」提供了新的視角。聯通主義學習以教學交互和創新為核心。日益開放的網絡環境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全球化、開放的教學交互空間,從而為基於網際網路的以集體知識創新為核心的學習的開展提供了契機。
  • 黃榮懷:如何開展在線的小組學習,並提升到合作學習?
    因新冠肺炎疫情,為保障全國近3億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教育部日前下發了2020年春季延期開學通知,鼓勵廣大師生利用信息化教育資源和平臺合理開展線上教學。
  • 中學生如何提高學習效率?簡單7步,輕鬆易做,讓結果事半功倍!
    他們非常努力的學習,幾乎犧牲掉了所有的娛樂時間用來學習,可是學習效果卻不怎麼顯著。有不少學生把原因歸結到自己的智商上面,其實,一個班的學生智商水平不相上下。不是自己笨,也不是自己不用功,很可能是因為學習效率比較低。同樣兩個小時,學霸可能做完兩張試卷,中等生做完一張,而差生可能一張都做不完。學習效率是影響學習成績的一個關鍵因素,效率低下的學生該如何提高效率呢?
  • 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摘要:《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開展英語合作學習是是實踐新課程標準的重要途徑。為了更好地適應《英語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需要,構建「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就是一種最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給課堂注入新的活力,符合現在課程改革倡導的學習方式,有利於學生長久的發展。以下就合作學習的概念、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策略及成效等幾個方面對中學如何開展英語合作學習進行探討。
  • 推動合作學習教學實踐,第四屆全國合作學習研討會開幕
    12月4日,2019年第四屆全國合作學習專題研討會在山東淄博召開。在為期三天的大會上,來自臺灣、山東、上海和重慶等15個省市的600多位合作學習研究者、校長和老師,圍繞「智慧環境下的課堂合作文化」的主題,全面分享了合作學習的實踐心得,通過兩岸論壇、教學展示、教練專場、學校觀摩等活動一道深入探討了合作學習實踐的創新方向。
  • 開展合作學習的策略
    這一觀點認為,在學習中要互相溝通,彼此交流想法和思路,方能讓思維之花相互碰撞,讓大家相互啟迪,起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合作學習是在班級授課制背景下的一種教學方式,即在承認課堂教學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前提下,教師以學生學習小組為重要的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