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村裡的鞭炮聲,禮炮聲早在2天前就已經響個不停。一開始我以為是哪家辦喜事,當下午禮炮還響個不停時,我才確認這是清明節的儀式感。
今天一早,做完早課,正好媽媽和弟弟們也起床了。還沒來得及吃早飯,趕早帶上孩子們去拜山掃墓。
村裡學校的後山,是李氏的墳山。我記得小時候,清明節是非常熱鬧的。李氏宗親們輪流祭祖,那時的祭祖儀式非常隆重。敲鑼打鼓,舞龍獅,鞭爆聲聲。小時候的我們,最喜歡追著龍獅跑。
如今,宗親的祭祖儀式,已不復當年的隆重。沒了公祭,龍獅也不再存在,鞭炮聲依舊,煙花禮炮此起彼伏。
而我,也許久沒有回家祭祖了。疫情期間,孩子尚未開學,我也還沒返深。正好趕上這一年的清明節,而且我的生日也是在清明節這一天,全國默哀日。
踏進李氏的墳山。多年未來,曾經記憶中此起彼伏的土墳頭滿山都是,如今很多已經平了,很多地方已雜草叢生。看得出來,有些後代已經忘了這些古老的習俗了。
我們先去爺爺奶奶的墳頭,因為每年家裡都有人去掃墓,所以守護得很好。爺爺奶奶生前的場景,在我腦海中浮現,已經很久沒有這麼認真緬懷過了。
雖然我已看淡生死,但在這次祭祖中,我從儀式感中感受到人類很深的情感連接。路上到處都是祭祖的人們,他們的神情多了幾分莊嚴與憂傷,少了幾分平時裡的嬉笑。
我們找到自己家族祖先們的墳頭,上香,燒紙錢,長輩們給我們和孩子們一個個地介紹,並讓他們也上香叩拜,感恩祖先,並祈請祖先庇護。
回家路上,孩子們還問著有關祖先們的話題和故事。清明時節,細雨濛濛,我一邊聽著,一邊緬懷著祖先們。不禁感慨:生命的繁衍和一代代傳承,每一輩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生命無常,珍惜當下。我輩帶著祖先們的祝福,繼續創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