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貫十八大 走基層 看變化:青海洋姜從鹹菜到菊粉的蝶變

2020-12-20 青海省人民政府

  ●世界第一條菊粉生產線

  洋姜,學名菊芋,外形和生薑有些相似,我省海東地區的農民偶爾會種植一些,用來醃製鹹菜,但種植面積不大,所以在青海,洋姜連農產品都算不上,不少人說,「種了也是自家人吃」。

  但據業內人士介紹,洋姜實際是個寶。通過生物高科技加工提取後,洋姜可以加工成一種叫做菊粉(學名果聚糖)的產品,菊粉是近十年來國內外市場上應用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多功能天然食品配料、飼料添加劑或醫藥原料,已成為風靡歐洲、亞洲和美洲的低熱食品、高膳食纖維食品、功能食品等的重要功能配料。

  幾年前,一家從事菊粉生產的生物高科技項目企業——青海威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落戶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科技產業園區,成為了當時世界上具有全部智慧財產權及產品生產工藝技術專利權的第一條菊粉生產線。

  ●帶動農戶致富

  幾年後的今天,在青海威德的廠區裡,堆滿了海東地區農民家裡種植的洋姜,運送洋姜的貨車還在不斷地向這裡趕來。據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除了在海東地區流轉來了一千二百多畝土地作為洋姜種植基地外,還要從民和、化隆等五個縣的農戶手中收購五千多畝洋姜。「公司採取訂單加農戶的合作方式,很多老百姓都跟著我們一同致富。」

  通過大量實驗表明,海東地區由於冷涼氣候、晝夜溫差大和土壤條件,是最適合果糖聚合的,所以,種植出的洋姜產量高,含糖等有效成分高,品質極佳。民和的洋姜種植戶李善友說:「這東西(洋姜)原來自己家裡都不種,直到和這家公司籤了合同才敢種,沒想到種出來後,每畝地竟然比原來種小麥時多收入了兩千多塊錢!」

  ●市場供不應求

  青海威德公司的總經理黃振華介紹,現在他們已經把由青海洋姜加工成的菊粉出口到了歐洲、美國等地。由於品質好、市場需求量大,菊粉在國內外市場上供不應求。看著廠區裡堆積如山的洋姜,黃振華介紹,這只是今年收購總量的四分之一,還有大量的洋姜將從海東運來,總量將達到一萬多噸。

  儘管如此,企業對洋姜的需求量依然有很大的缺口,公司另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的原料缺口依然在一萬噸左右,「沒辦法,這東西在世界上太好賣了,只要生產了,就會有客戶來訂購。」目前,全世界對菊粉的需求量大約在50萬噸以上,而總產量卻只有二三十萬噸而已。

  ●菊苣試種成功,企業農戶雙贏

  今年以來,青海威德公司在省經委等各級部門和園區的幫扶下,獲得了多次資金和技術上的扶持,效益也越來越好,為此,企業準備擴大生產規模。黃振華介紹,企業從法國引進了一種叫做菊苣的作物,能夠替代洋姜作為生產菊粉的原材料。菊苣畝產量要比洋姜高,而且含有的有效成分也更多,是作為原材料的理想作物。農戶種植也會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為了試驗來自法國的菊苣能否在青海的土地上生長,今年,青海威德公司試種了菊苣,令人驚喜的是,試驗就取得了成功,菊苣同樣能夠在青海大地上生長。黃振華說,公司明年準備把這種優良作物向廣大農戶推廣,「現在菊苣的種子還只能從法國引進,由我們引進後向農戶推廣。」 (作者:楊健)

相關焦點

  • 洋姜哪個地方種植較多?
    洋姜在農村俗稱「鬼子姜」,學名菊芋,菊科向日葵屬多年生宿根草本,屬於新能源植物,有個特別好的優點而就是能短期內分解土壤中的鹽分。洋姜的適應能力強洋姜不是我國本土植物,原產北美,後經歐洲傳入我國。洋姜抗寒、抗旱、耐鹽鹼,可以種在一些鹽分較高的灘涂地裡,經過幾年的改造,地塊兒是可以再種植其它莊稼的。洋姜的種植洋姜主要採收的是它的地下塊莖。其地下塊莖在農村通常就是用來醃鹹菜吃。
  • 菊粉——帶你走進生命的綠洲
    由一塊洋姜說起在開始今天的健康大講堂之前,我請讀者朋友們先看看版面上面的這幅插圖,大家能不能認出來這是什麼植物?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朋友可能對這幅圖並不陌生——這不就是洋姜嗎?不錯,這就是洋姜的照片,而我們今天要講到的菊粉,就來源於這些看似普通的洋姜。和很多讀者一樣,我對洋姜不僅不陌生,相反很熟悉。小時候,家裡在房前屋後,種了不少。
  • 洋姜和土豆哪個澱粉含量高?
    一,洋姜和土豆的基本信息洋姜是人們的習慣叫法,它的正式中名叫菊芋,別名還有洋羌、番羌等等,我們常叫洋洋芋,是菊科向日葵屬植物。原產北美,我國各地有栽培。它的塊莖含有澱粉,可以食用,我們通常做醃製醬菜和鹹菜用。它的塊莖含有菊糖可以制菊糖和酒精用。土豆也是人們的習慣叫法,它的正式中名叫陽芋,別名還有洋芋、山藥蛋、山藥豆、地蛋、馬鈴薯等等,是茄科茄屬植物。原產熱帶美洲山地,我國南北各地有栽培。土豆是主糧和蔬菜作物,塊莖含有豐富的澱粉,除了食用外還是澱粉工業的原料。
  • 挖洋姜醃鹹菜,還有一個舊罐子帶你穿越到童年
    近日已是農曆九月上旬,洋姜在路邊開出許多金黃色小花,很是引人注目,給人些許愉悅和驚喜,讓人丟掉了「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蕭殺心情。一隻小蜜蜂還在貪婪地享用這秋天的美餐。想起了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有句很有名的詩句「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 它叫洋姜,為了吃它我等了半年多,黑乎乎的它比鹹菜更好吃喲
    看著像生薑,但它不辣嘴,還有點甜,它的名字叫洋姜。一位小同事的父親在一塊閒置的地裡種下洋姜後,據說這玩意都不用管,從此地裡挖都挖不盡,有一年她送我她媽媽醃好的洋姜,嘗了後覺得挺好吃的,但可能鹽放少了,偏酸。後來,我姨父也在他們小區外面一塊地裡種了這東西,拿來送給我們。
  • 洋姜鹹菜、地瓜粥、小魚湯——一粥一飯總關情
    一轉眼,發現在一個袋子裡盛的竟是洋姜,大喜,又買了幾斤。買回去用醬油和醋醃成鹹菜,爽脆可口,十分開胃,和地瓜綠豆小米粥,正是佳配。天冷了之後,總覺腹內寒涼,以前基本晚餐基本不吃廚房也不不怎麼進的我,開始洗豆淘米,切南瓜切地地瓜熬粥。一碗粥下肚,腸胃暖了,身上也暖了。正想著沒有好鹹菜配這粥,恰好就碰見了賣洋姜的老大娘。
  • 洋姜,真可以降低血糖,治療糖尿病嗎?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
    洋姜是我們生活之中的一種比較常見的調味品,原產於北美洲,於17世紀被傳入我們中國,因為而其根莖類似姜,所以稱之為洋姜。洋姜的營養成分是什麼?因此,我們的建議是,可以讓糖尿病的患者食用洋姜,但是如果當作單一的治療方法來降自身的血糖這絕對是不可取的。那麼洋姜的功效還有什麼哪?1、調節血糖:洋姜之中所富含的菊粉以及果糖等,對血糖都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尤其是其中的菊粉,有比較好的飲食保健功能。
  • 鬼子姜這樣吃能降血脂血糖 醃鹹菜並不可取
    2018年2月5日訊,很多家庭都拿鬼子姜來醃鹹菜,其實這麼吃也許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將它製成菊粉,對血脂、血糖都有明顯的改善作用。東方IC提起菊芋,許多人可能並不熟悉,可提起它的別名——鬼子姜或洋姜,生活在北方的大多數人都不會覺得陌生。
  • 菊粉品牌那麼多 怎麼能少的了益力優菊芋菊粉
    菊粉品牌那麼多 怎麼能少的了益力優菊芋菊粉時間:2017-08-17 13:58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菊粉品牌那麼多,怎麼能少的了益力優菊芋菊粉 菊粉品牌那麼多,怎麼能少的了益力優菊芋菊粉 (此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在食品工業中菊粉的定義是這樣的:菊粉是由D- 呋喃果糖分子以
  • 自主創新推進我國菊粉產業化進程
    □ 本報記者 鄭建玲  「提及菊粉,國內不少消費者可能並不知道它是什麼,但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菊粉產業卻被公認為大健康產業的基石。」英紐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紐林)董事長鄒愛標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用這樣簡潔的話對公司所生產核心產品的功能進行了概括。
  • 冬天,洋姜爛在地裡可惜了,挖一盆做成鹹菜,爽脆可口,特別開胃
    進入寒冬,農村很多菜都被貯藏起來了,但是有一種,卻被爛在地裡,沒多少人要,其實挖一盆做菜鹹菜還是很不錯的,它口感爽脆,下飯佐粥都特別的開胃。 這個被爛在地裡的菜就是洋姜,它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鬼子姜,農村很多人不願意採挖,一則是因為生洋姜的口感不是很好,直接炒的話會比較的軟,但是外皮有點硬,二則,洋姜主要是吃它的塊莖,和生薑一樣長得都不是很規則,清洗起來相當的麻煩,三則,洋姜間隔一年再挖的話,產量會大增,這可能也是其中的原因。
  • 生薑洋姜洋荷姜(圖)
    國家將秋分節氣這一天,確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是2018年才有的事,這個新民俗推廣方興未艾,這天,基層要組織農民農家敲鑼打鼓,登臺打擂。單說根莖類果實,山藥土豆紅薯,生薑洋姜洋荷姜,等等,這時候精怪似的紛紛出土面世。我在皖南鄂西川東等地,於太平利川萬州城區,遇見秋日早市趕集人,大車大吆喝,大量地買賣仔姜,儲備醃製仔姜。仔姜好!
  • 定西安定區發文嚴禁洋姜外銷引發爭議
    外地企業:  通知是為壟斷收購當保護傘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定西市安定區收購洋姜的收購商,現有定西隴海乳品有限公司和白銀熙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兩家。去年,就因為安定區地產洋姜的收購問題,以上兩家企業間就有矛盾。
  • 你認識洋姜嗎?它雖然是甜的,卻能幫人控制血糖!
    洋姜,學名菊芋,又叫菊姜、鬼子姜,是一種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也是一種可食用的根莖類蔬菜。洋姜之所以叫洋姜,是因為洋姜不是中國原產的,洋姜原產北美洲,十七世紀傳入歐洲,後傳入中國。其地下塊莖富含澱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醃製鹹菜,或作製取澱粉和酒精原料。宅舍附近種植兼有美化作用。
  • 鹹菜不只蘿蔔的才好吃,用它醃製鹹菜更好吃,比蘿蔔鹹菜清脆多了
    導讀:鹹菜不只蘿蔔的才好吃,用它醃製鹹菜更好吃,比蘿蔔鹹菜清脆多了最近我媽閹了好多的醃菜,都是用蘿蔔來醃製的,老是吃蘿蔔醃的鹹菜,吃的次數多了也有可能會吃夠了,不想吃。周末在家的時候又陪著我媽回老家了,我媽在老家的後門外的樹底下居然種了好多的洋姜,這次回來的目的就是把它們都刨出來,回家好醃鹹菜吃。
  • 【海南州】貴南建成我省首家洋姜食品加工基地
    6月13日,記者從貴南縣了解到,瓊曼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利用當地獨特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建起了我省首家洋姜食品加工基地。這對消化當地農產品,以及促進農牧民增收有著積極的意義。  6月的貴南草原雖仍夾雜著些許涼意,但位於茫曲鎮的瓊曼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裡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 洋姜不是「姜」,下飯吃最香
    由於"洋姜"的名字帶"姜",又因為它不規則的塊狀模樣確實是跟姜類似,於是很多人以為它就是姜的一種,但是它和姜並沒有什麼關係。洋姜的學名其實叫"菊芋",是一種菊科向日葵屬的植物,像一朵瘦版的向日葵,所以在歐美的花卉店裡常被當做鮮花出售,不過在食為天的中國,洋姜被放上了餐桌。
  • 食遍人間美味,我依然忘不了洋姜的記憶
    看到洋姜,就想起了父親,記憶的大門也隨之打開,一幕幕的往事湧上了心頭。我十多歲時,就認識了洋姜。那時候,過日子要精打細算,何況,當時他們還養著四個孩子。父親工資不高,只有四十幾塊,母親是臨時工,在父親的單位燒開水,每月才拿三十幾塊。一到秋末冬初,父親就會買許多的小洋姜醃鹹菜,因為小的洋姜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