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深圳的網際網路O2O蛋糕品牌「幸福西餅」,已擁有廣闊的國內知名度。12月4日,網際網路蛋糕品牌幸福西餅在北京召開戰略發布會。發布會上,幸福西餅創始人兼董事長袁火洪提出幸福西餅「席捲中國」計劃,積極尋求新零售模式的升級。袁火洪提出願景:「實現營業收入超100億元,做中國蛋糕第一品牌。」
據袁火洪介紹,幸福西餅2008年創立於深圳。與動輒年營收超過10億元的元祖食品、味多美、85度C、克裡斯汀等烘焙品牌相比,幸福西餅的規模較小。但憑藉著8年來的快速發展和創新轉型,一躍成為國內知名的O2O蛋糕品牌。
顛覆商業模式的兩次轉型之路
2018年是幸福西餅走過的第10年。10年間,幸福西餅經歷了兩次轉型。2013年,幸福西餅轉向「網際網路+」發展道路。隨後,2014年,幸福西餅開始O2O創新轉型,並部署「城市合伙人」戰略,首創「中央工廠+衛星工廠」模式,自建冷鏈配送體系,全國覆蓋範圍內2-5小時新鮮免費送達。
當年幸福西餅在深圳有十多家店面,與傳統蛋糕門店相比可以忽略不計。也就是在這一年,幸福西餅創始人袁火洪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停掉線下接單,門店只作為體驗店,全力轉型電商。與前面提到的烘焙品牌數百家門店規模相比,砍掉門店的舉動可謂魄力十足,畢竟在烘焙行業,門店當時仍是線下最主要的集客手段。
2015年,隨著微信公眾號和行動支付迅速發展,幸福西餅發展思維和交易結構也隨之轉型。區別於傳統烘焙行業的線下獲客模式,幸福西餅在2015年開通了微信服務號,開啟了線上精準客群運營。
傳統蛋糕店家在製作糕點方面是「做了再賣」,即在店裡做完之後,通過渠道和門店進行銷售。而「幸福西餅」是「賣了再做」,即顧客從線上來,通過團購網站、幸福西餅官網和APP、微信公眾號、天貓等平臺下單;幸福西餅後臺接單後,會把訂單分配給當地的多個配送站,配送站承擔生產、配送職能,接單後根據訂單新鮮製作。
如今,幸福西餅累計已覆蓋238座城市,建立415個製作配送中心,日均訂單量達到近4萬單,成為蛋糕行業中的全國性品牌。
玩轉新零售 發布「席捲中國」戰略
今年6月,幸福西餅完成了B輪融資,融資金額為4億。這是國內烘焙業迄今為止最大單筆融資。
「幸福西餅有兩大核心優勢, 性價比和2-5小時快速送達」袁火洪現場披露了支撐幸福西餅核心優勢的商業模式,即「分布式製作配送中心模式」和「加盟模式。」
會後,袁火洪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零售或將成為網際網路蛋糕品牌們接下來的發力重點。新零售門店有別於傳統的蛋糕店,它集烘焙店、咖餐廳、烘焙課堂、 配送站於一體,融合線上線下,能夠滿足多種用戶需求。今年9月,第一家新零售店在深圳開業。
「基於體驗經濟逐步回暖、流量價格上漲的背景,今年9月, 幸福西餅新零售店開業,它集烘焙店、咖餐廳、烘焙課堂、 配送站於一體,融合線上線下,能夠滿足多種用戶需求。幸福西餅新零售店預計未來將推廣至1000家。」袁火洪表示。
「幸福西餅如今的一切成績,都與幸福西餅建立的食品安全和品控體系分不開。」食品安全中心副總裁黃勇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黃勇進一步介紹道,目前我國的糕點企業存在許多前店後廠的中小型店鋪和作坊,許多店鋪存在原料進貨渠道不規範,無標生產和不按標準生產的現象。對此,幸福西餅提出三大標準化:標準化採購、標準化生產及標準化配送。
「幸福西餅採用『統採統配』加標準化生產的方式,從源頭把控原料品質,保證產品品質的一致性,比如,幸福西餅在泰國設立榴槤基地,與法國總統牌淡奶油籤訂戰略合作等。在生產製作過程中,所有流程潔淨操作,工作人員均須經過風淋除塵。」黃勇稱。
此外,為保證環境清潔,甚至在同行中首創「毛巾擦地」文化。配送方面,幸福西餅自建冷鏈配送體系,全程冷鏈配送,全國配送只需 2-5 小時,接受客戶當面驗貨, 還提出「遲到敢賠」口號,被譽為糕點界的「小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