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初期,我軍使用了大量的老式舊裝備進入戰場,在面對美軍的火力優勢前,往往吃了很多虧,這一點尤其在防空上非常明顯。
由於美軍擁有絕對制空權,而我軍又沒有像樣的防空武器,志願軍早期入朝時,作戰受到極大限制,運輸車部隊只敢在黑夜前進,連車燈都不敢開,導致不少運輸車栽入懸崖,車毀人亡。
不過在之後與蘇聯進行了商討,籤訂的相關協議,蘇聯同意將大批作戰物資通過貸款的形式提供給中國,其中不乏包括米格15戰機以及大批先進的防空設備,我軍也因此組建了第一支防空部隊。
而在防空部隊中,有一位16歲的志願軍少年兵不費一槍一彈,僅使用探照燈就消滅了美軍兩架飛機,堪稱傳奇。由於我軍防空部隊獲得蘇聯援助,探照燈和雷達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使得我軍對美軍空軍的防空戰鬥效率得到了極大提升,擊落不少美戰機,美軍為了避免飛行員損失,會專門派遣空軍對配有探照燈的防空部隊進行空襲。
在1953年冬日的一個靜悄悄的晚上,美軍陸軍航空兵的一個戰鬥機編隊悄悄地飛到了我防空軍部隊的上空。
隨著一顆炸彈落入陣地,防空警報突然響起,16歲的志願軍戰士王意仁衝出陣地,面對被美軍戰鬥機掃射的危險奔跑到防空探照燈陣地,在戰鬥機的幹擾下,冷靜沉著的打開探照燈照射美軍戰鬥機。
由於探照燈的功率大,光照強,依靠強大的電能產生強光,光照可以延伸到幾公裡以外,在黑夜中顯得尤為耀眼,人的眼睛一旦被照到,就可以導致短暫失明,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軍就集中使用過上百臺探照燈集中照射德軍陣地,使德軍看不清方向,無法攻擊。
王意仁準確地瞄準到了美軍戰鬥機,對著駕駛艙就是一照,在如此高強度的亮光之下,駕駛員的眼睛很快便看不清東西,亂了分寸,無法駕駛戰鬥機,墜毀在地上,他發現這種方法有用之後,很快又找到第二架正在俯衝掃射的美軍戰機,又是一照,第二架跌跌撞撞的撞到了山谷上,而王意仁就用這樣的方法,不費一槍一彈,便打下了美軍兩架戰鬥機。
戰鬥過後,王意仁用探照燈打下美軍兩架的飛機,很快傳遍了部隊上下,其他部隊紛紛效仿,提高了戰鬥效率,這套攻擊方法也得到了系統化的應用。
而王意仁也得到部隊嘉獎,被稱為「少年英雄」,年僅16歲就得到了如此大的榮譽,實在是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