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遇車禍,交通事故與工傷能否雙重賠償

2021-01-08 網易

2020-12-23 05:15:27 來源: 多顏色生活

舉報

  在上班的路上卻發生了交通事故,作為交通事故肯定是應該要求賠償的,作為工傷公司也應該賠償。但是兩者是不是相衝突呢。川恆律所表示對於交通事故與工傷事故的賠償重疊問題,一直是法學理論與實務界研究的重要課題。從中國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事對於交通事故引發的工傷問題是能「雙賠」,在立法方面仍有缺陷、相關救濟制度仍有缺失,導致事故的當事人得不到及時有效賠付、嚴重威脅到當事人生命財產安全,還可能引發勞動者、用人單位及其社保經辦機構之間的矛盾。

  

  成都律師,交通事故,川恆律所

  交通事故與工傷賠償能否雙重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親屬在獲得民事賠償後是否還可以獲得工傷保險補償問題的答覆》的規定,當工傷與交通事故發生競合時,傷者是可以既享受工傷待遇又向肇事司機索賠,即獲得雙重賠償。川恆律所表示不過就很多地區而言,未規定工傷與交通事故賠償的先後順序,僅規定醫療費不得重複支付。

  交通事故與工傷賠償雙重賠償的處理原則

  對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方責任導致職工遭到事故傷害、並已按相關事故傷害處理規定獲得相應賠償的,同時又符合工傷或視同工傷認定情形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工傷的,其工傷待遇應當區分待遇項目、支付途徑分別處理,原則是:

  (1)屬於發生的醫療費、康復費、輔助器具配置更換費等費用項目的,只能按實際發生金額給付,已按相關事故傷害處理規定獲得相應賠付的,不能重複給付;若其賠付金額低於工傷保險規定的標準水平的,屬參保職工的,應當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至規定標準;

  (2)屬於住院夥食補助費、就醫交通住宿費、停工留薪期工資和護理費項目,已按相關事故傷害處理規定獲得相應賠付的,不能重複給付;若其賠付金額低於工傷保險規定的標準水平的,應當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至規定標準;

  (3)屬於賠償性的待遇項目,只要工傷保險法律法規對賠償待遇項目沒有作出競合規定的,應依法按規定賠償相應的待遇項目。

  

  成都律師,交通事故,川恆律所

  川恆律所表示司法實踐中,各地法規關於工傷事故與交通事故競合時的賠償問題有不同規定,主要有下面三種做法:

  一、總額補差賠償

  受害勞動者先向交通事故的責任方追償,責任方賠償不到位或無能力賠償的,由工傷賠償補足。這是沿襲了已廢止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中「由於交通事故引起的工傷,應當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及有關處理規定。交通事故賠償應給付的相關賠償費用,企業不再支付相應待遇。企業先期墊付的有關費用的,職工或者其家屬,獲得交通事故賠償後應當予以償還」的規定。目前,黑龍江、四川、廈門等省市仍使用這一賠償方式。

  二、雙重賠償

  有些地方規定,在發生交通事故責任和工傷保險責任競合的情況下,受害人可以同時獲得交通事故保險責任賠償和工傷保險責任賠償。這根源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的「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三、有限制的雙重賠償

  在因第三人願意造成職工人身傷害的情況下,根據相應的法律規定,在工傷保險賠償是應當扣除侵權人根據相關規定已經賠償的同等項目的費用。例如,在發生工傷事故和交通事故責任競合的情況下,工傷醫療費受害方只能向一方索要,不能重複取得。

  關於傷事故與交通事故競合時怎麼賠償問題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具體要看各地法規是如何規定的。由於我國法律中對此沒做出明確的規定,因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就出現了不同的處理結果。川恆律所表示但大多數都認為只有在交通事故賠償不足以賠償損失的情況下,那麼允許職工申請工傷賠償,此時交通事故賠償和工傷賠償就屬於雙重賠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上下班路上發生車禍算工傷嗎?發生交通事故怎麼申請工傷認定?
    上下班途中,人多車多,經常會發生交通事故,當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車禍導致受傷是否算工傷呢?交通事故發生時又該如何申請工傷認定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算不算工傷《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6項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本人承擔次要責任或者無責任屬於非本人責任,就能認定為工傷;如果自己承擔主要責任或者全部責任,則不能認定為工傷。
  • 交通事故造成的工傷事故賠償競合問題分析
    該規定賦予了受害勞動者自由選擇尋求救濟途徑的權利,即受害勞動者既可以申請交通事故賠償,也可以申請工傷賠償,但未明確規定受害勞動者可以同時獲得工傷待遇和道路交通事故的全額賠償,我國其他法律法規也未對此作出明確規定。
  • 在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中,受傷職工能得到雙重賠償嗎?
    ,受傷職工能否同時獲得雙重賠償款,易起爭議。  七、本案爭議焦點:原告能否同時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和交通事故侵權責任賠償款?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第6 款 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第三個方面:2014年12月2日,綿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賴某友為工傷,第四個方面
  • 男子下班遇車禍家屬尋說法 律師:可定工傷
    男子下班遇車禍家屬尋說法 律師:可定工傷 2013年06月05日 17:51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0)   「5月10日夜,我父親在工地加完班往宿舍返時,在鄂爾多斯西街遇車禍身亡
  • 十月八日返崗途中發生車禍,能認定為工傷嗎?
    上班族小長假剛結束,就有人找到知法律師詢問工傷賠償相關事宜。10月8日,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外出旅行或者回家鄉的上班族大部分都集中返程,返程的路上不小心發生車禍受傷的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那麼,國慶最後一天回公司路上發生的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能否認定為工傷呢?
  • 以案說法|工傷賠償,遲到、早退是否影響「上下班途中」的認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楊璐 陳晨工傷賠償一直是勞資雙方發生糾紛的重點領域,其中「上下班途中」的認定更是將原本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是否屬於「上下班途中」在工人發生事故以後出現「扯皮」和糾紛。德州科技職業學院申請再審,請求撤銷二審法院判決,撤銷被申請人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理由如下:受害人谷某興擅自離崗,私自早退,不是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單位和住所地之間,不應視為在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被申請人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無事實和法律依據。被申請人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程序違法。
  • 工傷事故多倍賠償的個案探討與分析
    2012年9月死者於工作途中乘坐某計程車有限公司的計程車前往武漢天河機場途中因肇事司機違規駕駛導致翻車死亡,經認定第三人在該事故中承擔全責。由於死者是在因公出差途中車禍死亡,因此筆者在接受死者家屬委託後向原告提出了交通事故法定賠償加額外補償以及工亡賠償的多倍賠償方案。該案經過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一審、二審最終獲得共計100多萬元的賠償。
  • 工傷和交通事故競合能否獲得雙賠?
    關鍵詞:工傷事故;交通事故;賠償項目;雙倍賠償;工傷保險基金專有項目案情簡介:甲於2009年2月25日在北京某酒樓從事洗碗工工作。2010年3月6日,甲自北京酒樓處下班途中,被乙駕駛的貨車掛撞,甲當場死亡。
  • 職工在工作中受到第三人傷害,是否可以得到民事和工傷雙重賠償
    【案例】原告李某訴稱,其妻子孫蘭為被告某醫院職工,2015年4月16日,因工作需要去老院取藥時途中不幸遭遇車禍,經搶救無效死亡。肇事司機單位進行了賠償,原告為妻子工傷認定一事連續四年奔波,終於在2019年9月30日認定為工傷。
  • 以案說法|沒有繳納工傷保險能否認定工傷?
    人民網北京4月28日電 下班途中遇事故算不算工傷?參加團建時受傷算不算工傷?沒有繳納工傷保險可以認定工傷嗎?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4月28日上午,北京西城法院舉行新聞通報會,發布工傷認定行政爭議典型案例,為工傷職工劃出司法保護線。
  • 因交通事故受工傷,誤工費和停工留薪期工資究竟能否同時獲得?
    所謂工傷類交通事故指的是勞動者在上下班途中,非本人過錯所受到的交通事故傷害。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勞動者此種情況構成工傷,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依法辦理各項工傷待遇手續,並承擔相應的賠付責任。但實務中,此種工傷與勞動者所遭受的其他類工傷相比,又存在較大不同。
  • 工傷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調解要點
    而工傷事故損害賠償則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或在用人單位不參加保險時由用人單位承擔全部賠償責任,不以用人單位有無過錯為條件,只要認定其損害屬於工傷即可。因此認定受害人所受損害是否屬於工傷,是處理案件的關鍵問題之一。
  • 上班期間口頭請假探望病父 途中遇車禍受傷,算工傷嗎?
    蒼南男子倪某在上班期間請假去探望父親,不料途中遭遇車禍受傷,這算不算工傷?蒼南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決定:不予認定工傷。倪某不服,將該局告上法院。日前,蒼南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撤銷人社局「不予認定工傷」的決定,並對倪某的工傷認定申請重新作出認定。昨天,蒼南縣法院將判決書發放給當事人。
  • 高院判決:早退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不影響工傷認定!| 勞動法庫
    當晚23點10分,在回家途中發生交通事故被撞身亡,經交警大隊認定,沈十三不負事故責任。事故發生後,沈十三家屬與神劍山莊協商賠償未成。家屬向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人社局於2015年7月13日作出《認定工傷決定書》,以沈十三提早下班離開單位的時間應當視為合理的下班時間為由,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的規定,認定沈十三的死亡情形為工亡。
  • 工傷維權難?那是你沒看這篇文章
    「上下班途中」申請工傷界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款:(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可以申請工傷。這個上下班途中常常引發質疑。其實「上下班途中」不要求是規定時間和必經路線,只要是在「上下班途中」即可,也就是說因為雨雪路滑、交通堵塞等不可抗力遲到,發生交通事故也可以申請工傷;如果在途中順道訪友、購物,從事與工作無關的個人事務而發生交通事故,就不算工傷。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職工必須是非本人主要責任。
  • 工傷保險條例:上下班途中工傷認定須具備四要素
    下班路上順便買菜受傷屬於工傷,那麼上下班途中所有意外受傷都屬於工傷嗎?  昨日,蘿崗法院公布了兩起不能認定為工傷的事故,並指出下班途中買菜受傷不一定屬於工傷,能否認定要滿足多個要件,而且要排除「醉酒和吸毒」兩種意外情形。
  • 交通事故造成工傷,民事賠償後仍可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最高人民法院於2006年12月28日作出[2006]行他字第12號《關於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親屬在獲得民事賠償後是否還可以獲得工傷保險補償問題的答覆》。該答覆中指出:「根據安全生產法第四十八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的規定,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近親屬,從第三人處獲得民事賠償後,可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向工傷保險機構申請工傷保險待遇補償。」
  • ​以案說法 | 國慶假最後一天返回單位途中發生車禍,能否認定為工傷?
    那麼,問題來了:國慶最後一天回公司的路上發生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能否認定為工傷? 接下來,我們通過兩個近似的案例,為朋友們提供學習參考! 案例一案號:(2012)滬二中行終字第259號基本案情: 張某某之夫潘甲系某公司員工。2011年10月1日至7日,某公司規定國慶節放假7天。
  • 淺談人身損害賠償與工傷保險賠償競合的處理
    而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是基於侵權行為引起的,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係,不具有社會屬性,其法律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道路交通安全法》、《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等法律規定,適用無過錯原則(機動車與行人之間)或過錯責任原則(機動車之間)。因此,工傷保險待遇請求權與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之間不適用《合同法》第122條關於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擇一主張的規定。
  • 【普法】工傷事故賠償糾紛處理辦法
    工傷事故賠償糾紛其實也就是工傷事故當中關於對工傷職工或工亡職工家屬的賠償,在雙方之間產生的一種糾紛。現實中,這樣的糾紛是大量存在的,而對於工傷職工一方來講,就很有必要知道該怎麼處理此類糾紛。7、提起人身損害賠償訴訟;如何打贏工傷事故賠償糾紛官司在工傷法律問題中,常見的問題是:工傷的賠償數額,工傷傷殘等級的級別確定,申請工傷的時間有無限制,申請工傷需要提交哪些材料,申請工傷的程序性規定,沒有籤訂勞動合同發生工傷怎麼辦,沒有證人怎麼辦等等一系列工傷賠償糾紛法律問題。